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部件论文和设计-蒋景华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部件,包括墙板芯层,其墙板芯层上表面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混凝土层、钢丝网层、第一防水层和第一防火保温层,其中,所述混凝土层内填充有连续的呈波浪形结构的金属网,其中,所述金属网的边缘设有突出筋,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增强楼板结构强度和抗震性能,减少结构造价,还能够防水防火,对墙体形成保护,因此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部件,包括墙板芯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芯层(1)上表面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混凝土层(10)、钢丝网层(11)、第一防水层(12)和第一防火保温层(13),其中,所述混凝土层(10)内填充有连续的呈波浪形结构的金属网(2),其中,所述金属网(2)的边缘设有突出筋(21);所述突出筋(21)包括第一弯折段(211)和第二弯折段(212),所述第一弯折段(211)相对所述混凝土层(10)的底面向上倾斜弯折,第二弯折段(212)与第一弯折段(211)相连,第二弯折段(212)与所述混凝土层(10)的底面平行,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弯折段(211)与所述混凝土层(10)的底面所成的角度为45度。

设计方案

1.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部件,包括墙板芯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芯层(1)上表面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混凝土层(10)、钢丝网层(11)、第一防水层(12)和第一防火保温层(13),其中,所述混凝土层(10)内填充有连续的呈波浪形结构的金属网(2),其中,所述金属网(2)的边缘设有突出筋(21);所述突出筋(21)包括第一弯折段(211)和第二弯折段(212),所述第一弯折段(211)相对所述混凝土层(10)的底面向上倾斜弯折,第二弯折段(212)与第一弯折段(211)相连,第二弯折段(212)与所述混凝土层(10)的底面平行,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弯折段(211)与所述混凝土层(10)的底面所成的角度为45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部件,其特征在于:波浪形金属网(2)的波峰接触所述混凝土层(10)与所述钢丝网层(11)的结合处,其波谷接触所述混凝土层(10)与所述墙板芯层(1)的结合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火保温层(13)外部还设置有防辐射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12)厚度为4mm,所述第一防火保温层(13)厚度为6mm,所述混凝土层(10)厚度为4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12)内部设置有阻水粉或阻水纱。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火保温层(13)为阻燃PU硬泡材料制成的防火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段(211)的长度为32c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建筑结构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部件。

背景技术

钢结构建筑是装配式建筑的主要型式之一,目前钢结构及其楼地板、内墙板等装配技术比较成熟,但外墙板装配技术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在现行建筑节能标准和防火标准要求下,有的采用外墙外保温处理措施,有的采用“三明治”或“二明治”型式复合墙板,即两侧为结构墙板中间复合保温芯材或一侧为结构墙板另一侧复合保温芯材,这类复合墙板存在着容重大、结构复杂、生产制备较难、施工安装不便、成本高、结构墙板与保温芯材连接不可靠等诸多质量安全隐患问题,同时也与钢结构的结构构件连接拼装复杂。

装配式建筑由于其制作速度快、安装方便等优点,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现代建筑中,作为构成部件之一的装配式建筑墙板应运而生。国内出现了零星的冷弯薄壁型钢装配式组合墙体,但是目前大部分的墙体的装配化程度还停留在构件层面上,对整体墙板的模块化设计、模块化生产、模块化运输、模块化安装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上述墙体的保温性能、竖向承载能力、水平抗剪能力。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其缺陷,有必要对现有装配墙板的设计提出新的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部件。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部件,包括墙板芯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芯层上表面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混凝土层、钢丝网层、第一防水层和第一防火保温层,其中,所述混凝土层内填充有连续的呈波浪形结构的金属网,其中,所述金属网的边缘设有突出筋。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突出筋包括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相对所述混凝土层的底面向上倾斜弯折,第二弯折段与第一弯折段相连,第二弯折段与所述混凝土层的底面平行,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弯折段与所述混凝土层的底面所成的角度为45度。

进一步,波浪形金属网的波峰接触所述混凝土层与所述钢丝网层的结合处,其波谷接触所述混凝土层与所述墙板芯层的结合处。

进一步,所述第一防火保温层外部还设置有防辐射层,所述防辐射层是混有铅粉的聚氨酯板,且铅粉的质量分数大于60%。

进一步,所述第一防水层厚度为4mm,所述第一防火保温层厚度为6mm,所述混凝土层厚度为40mm。

进一步,所述第一防水层内部设置有阻水粉或阻水纱。

进一步,所述第一防火保温层为阻燃PU硬泡材料制成的防火层。

此外,所述第一弯折段的长度为32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部件,包括墙板芯层,其墙板芯层上表面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混凝土层、钢丝网层、第一防水层和第一防火保温层,其中,所述混凝土层内填充有连续的呈波浪形结构的金属网,其中,所述金属网的边缘设有突出筋,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增强楼板结构强度和抗震性能,减少结构造价,还能够防水防火,对墙体形成保护,因此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混凝土层整体结构示意图,不带突出筋;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混凝土层整体结构示意图,带突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部件,包括墙板芯层1,其墙板芯层1上表面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混凝土层10、钢丝网层11、第一防水层12和第一防火保温层13,其中,所述混凝土层10内填充有连续的呈波浪形结构的金属网2,其中,所述金属网2的边缘设有突出筋21,用于与外部预制剪力墙或梁相结合。突出筋21包括第一弯折段211和第二弯折段212,所述第一弯折段211相对所述混凝土层10的底面向上倾斜弯折,第二弯折段212与第一弯折段211相连,第二弯折段212与所述混凝土层10的底面平行,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弯折段211与所述混凝土层10的底面所成的角度为45度。波浪形金属网2的波峰接触所述混凝土层10与所述钢丝网层11的结合处,其波谷接触所述混凝土层10与所述墙板芯层1的结合处。

第一防火保温层13外部还设置有防辐射层,所述防辐射层是混有铅粉的聚氨酯板,且铅粉的质量分数大于60%。第一防水层12厚度为4mm,所述第一防火保温层13厚度为6mm,所述混凝土层10厚度为40mm。第一防水层12内部设置有阻水粉或阻水纱。第一防火保温层13为阻燃PU硬泡材料制成的防火层。

由于现有的预留突出筋采用人工与普通混凝土预制底板锚固的方式,现成工作量大,本实用新型中,在混凝土底板的边缘设有突出筋21,用于与预制剪力墙或梁结合。如图所示,所述突出筋21包括两段,为第一弯折段211和第二弯折段212,所述第一弯折段211相对所述混凝土层10的底面向上倾斜弯折,第二弯折段212与第一弯折段211相连,第二弯折段212与所述混凝土层10的底面平行,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弯折段211与所述混凝土层10的底面所成的角度为45度。所述第二弯折段602的长度为200-350mm。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以及相近的领域,这些都不构成对本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制,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部件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8380.1

申请日:2019-01-0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66(海南)

授权编号:CN209742132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E04B2/00

专利分类号:E04B2/00;E04B1/66;E04B1/94;E04B1/76;E04B1/92;E04B1/98;E04H9/02

范畴分类:36C;36D;

申请人:永信科技(海南)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永信科技(海南)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70000 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灵山镇桥东村委会张吴村

发明人:蒋景华

第一发明人:蒋景华

当前权利人:永信科技(海南)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部件论文和设计-蒋景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