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和弘扬祖国传统医学——缅怀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赵文海

发现和弘扬祖国传统医学——缅怀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赵文海

一、发掘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记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赵文海(论文文献综述)

肖雄[1](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肖雄[2](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祝延蕾[3](2021)在《左归丸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亏虚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研究以国医大师刘柏龄教授“治肾亦治骨”的学术思想作为指导,探讨“左归丸加减”对于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检验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可推广性。方法:本试验采取临床试验方法为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亏虚型)受试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给予药品为“左归丸加减”汤剂,口服,早晚各1次,对照组给予药品为“恒古骨伤愈合剂”水剂,口服,早晚各1次,疗程共4周,通过观察受试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JOA评分,并记录、统计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进行对比分析(P>0.05),无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经秩和检验,对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JOA评分、VA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P>0.05),无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JOA评分、VAS评分组内比较,P值均为0.00(P<0.05),有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对LDH的临床症状均有效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及JOA组间比较,P<0.05,说明两组在这两方面有显着差异,治疗组在中医证候及JOA方面优于对照组。VAS组间比较,P>0.05,说明两组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VAS方面没有显出差异,疗效相当。经过4周治疗,两组患者均得到改善,虽然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最终疗效结果无相差,但是在治疗方面,治疗组治愈为4人、显效17人、有效10人、无效3人。对照组治愈2人、显效11人、有效16人、无效4人。明显治疗组的显效人数及治愈人数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7.88%。治疗组略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服药期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方面均有治疗效果,但是在改善中医证候疗效及JOA评分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为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亏虚型)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临床依据。

陈梅[4](2020)在《脐针结合普通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比较脐针结合普通针刺与单独使用普通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探寻脐针作为附加针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针灸治疗中是否更具有优越性,为脐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提供现实依据。方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100例受试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脐针结合普通针刺)50例,对照组(普通针刺)50例。两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JOA(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疾患疗效评定表、简式Mc Gill疼痛问卷(MPQ)、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QOL-BREF)评估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对不同时间点所得的量表评分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86例受试者完成了整个实验。对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治疗前两组的JOA评定表、MPQ、WHQOL-BREF评分进行基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组间具有可比性。将治疗后两组患者JOA评定表、MPQ、WHQOL-BREF的评分进行组内比较,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效;治疗1周及治疗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JOA评分和MPQ得分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通过对比两组JOA评分差异,可以看出治疗组起效较快。在MPQ评分中,治疗组在疗程结束时对比也具有明显优势。在WHQOL-BREF各领域评分中,治疗组也显示出明显的优势;整体临床疗效方面,两组治疗该病均显示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进一步分析比较,治疗组显效率为86.36%,对照组显效率为64.29%,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脐针结合普通针刺组较对照组在显效率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1.脐针结合普通针刺和普通针刺均能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工作能力和腰部活动能力,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两者均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2.脐针结合普通针刺疗法在缓解患者疼痛方面效果明显,在改善功能活动及生存质量方面起效较普通针刺快。3.脐针选穴较少,疼痛度小,患者易接受,操作相对简便,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刘继玲[5](2020)在《火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火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符合既定各项标准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火刃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最后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各项疗效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治疗组:取患侧阿是穴及秩边、委中穴进行火刃针治疗。对照组:取阿是穴、肾俞、大肠俞、脊中、腰阳关、委中穴,行普通针刺得气后,在阿是穴、委中穴接入电针治疗。疗程:两组相同,均为每周治疗2次,4次为1个疗程,共治2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疗程后、治疗2疗程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评估,采用Mc Gill疼痛量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SF-36生活质量量表,由第3方专业人员来进行资料收集与保管、疗效观察;所采集的相关数据,将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其进行最终的统计和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前的各项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个人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等)、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治疗均具有可比性。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两组Mc Gill比较:(1)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与1个治疗疗程后、2个治疗疗程后比较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具有疗效;(2)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1个治疗疗程后、2个治疗疗程后比较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疼痛改善方面,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更为显着。4.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1)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与1个治疗疗程后、2个治疗疗程后比较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改善腰椎功能障碍。(2)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1个治疗疗程后、2个治疗疗程后比较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对患者的腰椎功能障碍的改善优于对照组。5.两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比较:(1)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与1个治疗疗程后、2个治疗疗程后比较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在八个维度上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生活质量较前有所提高;(2)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1个治疗疗程后、2个治疗疗程后比较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在八个维度上的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火刃针疗法能较有效的减轻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的腰痛、腿痛、活动受限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有效的改善腰椎的活动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研究发现火刃针法与常规电针法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方面均有效,且火刃针疗效优于常规电针,值得临床推广。

贾玉岩[6](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刘柏龄教授治疗KOA(肝肾亏虚型)的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寻国医大师刘柏龄教授在临床诊疗中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肝肾亏虚型)的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方法:随机收集100例刘柏龄老先生在临床中医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肝肾亏虚型)的处方,并利用所收集处方组建药物数据库,再分别运用频数及频率统计等方法,对刘老在“膝痛1号”方基础上临症加减药物治疗疾病的用药规律进行探究。结果:数据库中使用频率≥10%的药物有鸡矢藤、制附子等22味,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肝肾亏虚型)高频药;通过聚类分析原则将上述药物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为:莪术、土鳖虫、肉桂、威灵仙、徐长卿、木瓜、熟地黄、巴戟天、续断、蜈蚣、薏苡仁、鸡血藤、乌梢蛇、苍术、白蒺藜、伸筋草16味药物;第二类为:汉防己、延胡索、石见川、全蝎、乌贼骨、补骨脂6味药物;第三类为:没药、乳香等6味药物;第四类为制附子及鸡矢藤等3味药物;经过关联规则分析的方法,我们可以发现,独活及淫羊藿等药物为常用药对;将三种药物进行关联可以得出为土鳖虫、独活和桑寄生等药物;将四药进行关联后可以得出为土鳖虫、蜈蚣、淫羊藿和桑寄生药物等相关列属。结论:刘柏龄教授在医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肝肾亏虚型)时,重视“肾主骨”理论的学术思想比较突出,通过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论可以探寻出刘柏龄教授临症遣药的特点。

段长伟[7](2017)在《理筋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是从中医角度来阐述骨伤科的疾病治疗理念。本课题的研究实验方法是围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应用中医理筋手法进行治疗,能否达到临床满意治疗效果的研究,并探讨对中医的规范诊疗程序进行优化,希望在保证临床疗效和安全的情况下形成可供推广应用的技术操作规范和推广应用方案。方法:在严格的病例选取条件下,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观察,对选取的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在治疗上采用理筋手法治疗,另一组对照组则运用中药定向透药疗法。其治疗周期均为两周,两周后对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及相关的数据进行采集、记录并对数据进行SPSS分析。结果:在治疗组30例中有6例患者治愈,显效的患者有12例,而有效的病人9例,无效仅3例患者,通过计算可知本组的总有效率为90%;另一组对照组的30例仅4例患者被治愈,显效的患者有11例,有效的有10例,无效患者有5例,分析后发现总有效率为83.3%。两组在治疗本病的疗效上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虽然二者均有不错的疗效,但治疗组显然略胜一筹。结论:经过此次临床研究发现,理筋手法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上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其具有西医治疗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如安全、价廉、可操作性强、易于开展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阎晓霞[8](2015)在《仝允辉教授骨伤科学术思想及治疗股骨头坏死学术经验与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股骨头坏死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顽疾,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仍是较难治愈的疑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进展速度较快,早期容易被忽视,一旦发现已经处在中期,致残率较高,多累及中青年患者。目前仍没有特效的办法治愈。保护股骨头的完整性,抑制股骨头的塌陷,促使死骨修复,延缓或避免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最终目的。本研究旨在总结、传承和发扬名老中医专家仝允辉教授骨伤病学术思想和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学术经验,挖掘整理出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治疗方法,为研究和发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奠定临床和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主要有文献综述、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临床研究三部分形成,进行系统整理与研究仝允辉教授骨伤科学术思想和治疗股骨头坏死学术经验。在文献综述部分采用方法是总结和分析平乐正骨学术流派思想渊源,整理了中医、西医治疗股骨坏死的方法。在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部分采用方法是总结和整理仝允辉教授骨伤科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仝允辉教授股骨头坏死学术经验。在临床研究部分搜集了80例118髋股骨头坏死患者,用中药结合腓骨柱支撑术治疗的方法,分别在治疗3个月、1年、2年不同的时间点动态观察,将Harris评分、影像整体稳定率、股骨头形态、坏死囊变面积等观测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统计分析。以期研究该治疗方法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总结该方法对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的促进作用。结果:理论及经验总结方面:从仝老师治疗骨伤病的经验可见其学术渊源,主要来源于平乐郭氏正骨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和渊源,仝老师受平乐正骨第六代弟子的真传,并阅读了大量的经典如《医宗金鉴》《伤科大成》等,遍览平乐正骨历代传世着作,如《正骨手法要略》《秘授正骨心法》《平乐郭氏正骨法》《世医正骨从新》《实用正骨学》《伤科一百方》等均精读领会,秉承了平乐正骨经验的精华,熟悉并掌握了平乐正骨“八法十二则”的治疗手法,特色的小夹板固定方法以及骨伤科三期辨证用药,并将平生所学运用于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仝老师创新性了提出了将股骨头分为四型:气滞血瘀、痰浊血瘀、肝肾不足、脾肾阳虚等。在现代医学ACRO分期的指导下,将I期到Ⅱa期的股骨头坏死采用中药分型辨证施治,Ⅱb期至Ⅲc期的采用髓芯减压、病灶清除、植骨、支撑术等,对于Ⅳ期患者,根据年龄,症状综合调整治疗目标,分别采用植骨、支撑、截骨、关节置换等手术治疗,整个治疗过程均贯穿中医治疗方法,并配合牵引、拄拐、功能锻炼等。充分体现了仝老师衷中参西、整体辨证、辨病辨证相结合的理念。在应用仝老师的中药结合腓骨支撑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屮显示,男性多于女性约为5:1,平均年龄37.9,说明此种治疗方法更适用于青壮年。临床评价采用Harris评分,研究结果达到优的有49髋,良好的51髋,有效100髋,有效率84.7%。说明该治疗方法能使股骨头坏死患者获得一个较为满意的髋关节的功能。通过ARCO分期优良率的比较,本研究纳入的病例主要分布在ARCOⅡ期、Ⅲ期,Ⅱa、Ⅱb期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96%以上,Ⅱc、Ⅲa的患者优良率均在80%以上,Ⅲb的优良率60%。这说明塌陷小于2mm以内的,坏死面积越小的,髋关节功能的改善越明显,总体疗效就越好。在1年内的随访中,影像稳定率达到84.1%,治疗2年后虽然有所下降,但是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植骨手术对股骨头短期内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为骨坏死的修复赢得了时间和空间。本研究中治疗3个月,囊变面积大于30%的占13.72,治疗2年囊变面积明显小于治疗后1年。而囊变面积缩小为0的占90%,小于15%的占16.95,说明该治疗方法能促进坏死骨的修复,使囊变面积明显缩小。这更说明了腓骨支撑术为股骨头坏死区起到支撑作用,增加了坏死区的稳定性,而且中药的使用为死骨的修复起到促进的作用,二者的结合治疗效果确切。结论:系统总结仝老师治疗骨伤病注重整体观念的运用,整体遵循“整体辨证、筋骨并重,衷中参西、关注病理,崇尚经典、遣药精当,动静有序、防治结合。”的治疗原则。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传统中药与现代西医相结合,用现代病理诊断指导治疗,中医辨证治疗促进疗效。用现代手术技术填补中医治疗的空白,对中医治疗有优势的疾病强调辨证论治为基本、突出四诊合参、要熟读中医经典、治未病为先、中西医研究并重等学术思想。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上重视整体辨证,兼顾气血、痰瘀,既要辨清主证,又要兼顾兼证,全面考虑病情制定不同的治疗原则。强调“一个根本,两观”,痰瘀是致病的关键,正虚是本,痰瘀是标,形成肝肾不足、脾虚湿滞、痰瘀互结、气血不足的总的病机,辨证分型理论体系。“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健脾除湿”、“温阳活血”等辨治法则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通过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中药结合腓骨支撑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性,在保髋治疗中增加了股骨头坏死区的稳定性,起到支撑作用,证明了中药有加速死骨修复的作用,该治疗方法安全有效。

段瑞奇[9](2010)在《打压支撑植骨术加中药治疗围塌陷期酒精和激素性ONFH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回顾性研究打压支撑植骨术加中药的治疗方案对围塌陷期ONFH的疗效,客观分析围塌陷期概念在指导临床治疗的意义;比较酒精性和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在临床疗效、影像进展及中医证型等方面的差异;评价ARCO分期分型因素在分期体系中的作用:分析中医辨病、辨证理论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意义。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髋关节疾病治疗中心住院的ONFH患者,期间接受打压支撑植骨术加中药治疗,并且术后能完成连续性随访2年以上的患者,共83例123髋。男66例(79.5%)99髋(80.5%),女17例(20.5%)24髋(19.5%),激素性坏死35例(42.2%)54髋(43.9%),酒精性48例(57.8%)69髋(56.1%)。ARCOⅡ期47髋(38.2%),Ⅲ期76髋(61.8%);坏死范围15%~30%的66髋(53.7%),大于30%的57髋(46.3%);坏死部位B型19髋(15.4%),C1型39骸(31.7%),C2型65髋(52.8%);术前股骨头未塌陷47髋(38.2%),塌陷小于2mm的26髋(21.1%),塌陷2~4mm的26髋(21.1%),塌陷大于4mm的24髋(19.5%)。随访24~60个月,平均39.35个月。总结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酒精性和激素性ONFH疗效的差异,分别分析ARCO分期系统中的分期、范围、部位及股骨头塌陷的程度等因素对Harris评分及股骨头生存率的影响,对Harris评分的比较,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生存率分析用Kaplan-Meier法,两两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将患者手术日期至最后一次随访之间的时间作为生存时间,将Harris评分为差的(<70分)作为失效事件。用Mann-Whitney检验比较酒精性和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塌陷进展情况。单独研究塌陷前期坏死股骨头(47髋)的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将塌陷作为失效事件,将术后至股骨头塌陷的随访时间为生存时间,分别分析坏死分期、范围、部位与股骨头塌陷相关性;在对各相关因素进行Linear Regression回归分析。最后,分析中医辨病辨正治疗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作用;根据中医辨正分型,比较各证型Harris评分和股骨头生存率。所有结果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结果: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优34髋(27.6%),良26髋(21.2%),可37髋(30.1%),差25髋(21.1%),临床优良率48.8%,有效率78.9%。共7髋转向全髋关节置换术。通过比较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塌陷进展情况,塌陷前期股骨头生存率及中医证型分布等因素,酒精性和激素性ONF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RCO分期分型因素中,坏死分期、范围对临床结果均有显着性影响。坏死部位对临床Harris评分及股骨头生存率方面均有影响,但是C1和C2型之间差异无显着性意义。术前坏死股骨头塌陷的程度对临床疗效有显着性影响,术前塌陷大于4mm的坏死股骨头和其它各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而其它各组无显着性差异。中医证型比较,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打压支撑植骨术加中药的治疗方案治疗围塌陷期股骨头坏死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股骨头塌陷4mm以下只要髋臼不受影响,均可以纳入保髋治疗范围。在ARCO分期系统的影响因素中,坏死分期、范围在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判断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但坏死部位的作用不是不可或缺的,在测量坏死范围的情况下,部位分型在分期系统中可以省略,以简化分期系统。与全髋关节置换相比较,基于Harris评分的髋关节疗效评价标准应该适当放宽,结合本研究的结果,应将Harris评分大于等于70分作为评判疗效的标准。从本研究的结果,还不能认为酒精性和激素性ONFH在临床疗效方面等存在差异。运用中医辨病辨正理论为基础,将中药治疗纳入治疗方案,是为了加快坏死骨的修复,但ONFH的中医证型与临床结果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性。

韩庆宝[10](2010)在《骨痿灵胶囊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骨痿灵胶囊治疗成人Ficat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即对疼痛、行走距离、功能活动、生活能力的改善程度。方法:将明确诊断为成人Ficat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属于中医辨证肝肾不足型)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骨痿灵胶囊配合功能锻炼,对照组30例采用仙灵骨葆胶囊配合功能锻炼。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髋关节的功能及影像学表现明显改变,进行疗效分析,以进一步明确骨痿灵胶囊配合功能锻炼治疗成人Ficat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12周的治疗,患者的疼痛、髋关节功能及影像学表现明显改善,治疗组30例(33髋)患者,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30例(32髋),总有效率为73.33%。结论:骨痿灵胶囊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恢复髋关节的功能,避免或延缓股骨头塌陷。

二、发掘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记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赵文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掘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记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赵文海(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一) 选题依据
        (二) 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新中国“十七年”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三) 运动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三) 研究方法
    四、研究材料
        (一) 材料来源
        (二) 材料的甄选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四) 简要评议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一、西医学习针灸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结语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附件

(2)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一) 选题依据
        (二) 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新中国“十七年”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三) 运动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三) 研究方法
    四、研究材料
        (一) 材料来源
        (二) 材料的甄选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四) 简要评议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一、西医学习针灸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结语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附件

(3)左归丸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亏虚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病因病机
    2.中医药治疗LDH的方法
    3.现代医学对LDH的治疗
    4.总结与体会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病例纳、排及剔除标准
    4 研究方案
    5 观察指标
    6 症状证候评分
    7 疗效判定标准
    8 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
    9 统计分析方法
    10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引用文献
致谢
附录
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4)脐针结合普通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一、概念及命名
        二、流行病学特点
        三、病因病机
        四、诊断标准
        五、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第二节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一、关于病名
        二、病因病机
        三、诊断标准及辨证分型
        四、中医对本病的治疗
    第三节 脐针疗法及其应用现状
        一、脐针疗法的创立
        二、脐针疗法的应用现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案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三、临床随机方案的实施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第一节 本研究治疗中脐针方法选择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病理机制
    第三节 穴位的选择依据
    第四节 研究结果的分析
    第五节 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5)火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祖国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1.1 祖国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病名溯源
        1.2 祖国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
        1.2.1 祖国医学对痛证病因病机的认识
        1.2.2 祖国医学对腰痛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2.3 祖国医学对腰痛病在症状、舌脉和证型上的认识
        1.2.4 祖国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在经络上的认识
        1.3 针灸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研究
        1.3.1 传统医学对针灸治疗腰痛主要穴位的相关论述
        1.3.2 传统针刺治疗
        1.3.3 电针治疗
        1.3.4 针刀、刃针治疗
        1.3.5 毫火针治疗
        1.3.6 针灸特殊针法治疗
        1.3.7 针灸结合手法治疗
        1.3.8 其他综合疗法
    2 现代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2.1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定义及流行病学调查
        2.2 现代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
        2.2.1 机械性卡压理论
        2.2.2 炎性物质刺激理论
        2.2.3 同根反射学说
        2.2.4 脊柱失衡与节段错位理论
        2.3 现代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研究
        2.3.1 药物治疗
        2.3.2 物理治疗
        2.3.3 神经阻滞治疗
        2.3.4 手术治疗
        2.3.5 其他综合治疗
    3 总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盲法
        1.8 分组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治疗组(火刃针疗法治疗)
        2.1.2 对照组(常规电针疗法治疗)
        2.1.3 健康宣教
        2.2 疗效评定与观察
        2.2.1 人口学资料
        2.2.2 疗效评价方法
        2.3 疗效观察
        2.4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2.5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一般资料比较
        3.2 两组临床疗效评定比较
        3.3 两组MCGILL量表比较
        3.4 两组ODI比较
        3.5 两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各因子评分比较
    4 不良反应观察
第三章 讨论
    1 筋结与气机不畅和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发病的关系密切
        1.1 筋结是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产生的重要致病因素
        1.2 筋结引起的气机不畅是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产生的主要病机
        1.3 “松筋调气”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理论概述
    2 祖国医学对委中穴和秩边穴在腰痛病上的认识
        2.1 委中穴治疗腰痛病
        2.2 秩边穴治疗腰痛病
    3 火刃针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选用依据
        3.1 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依据
        3.2 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选穴原则和操作手法
        3.3 火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依据
        3.4 火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选穴原则和操作手法
        3.5 刃针结合火针的优势
        3.5.1 刃针的优势
        3.5.2 火针的优势
        3.5.3 火刃针的优势
    4 火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评价
        4.1 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简化MCGILL疼痛量表的评价
        4.2 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OSWESTRY疼痛量表的评价
        4.3 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SF-36生活质量量表的评价
    5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针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基于数据挖掘的刘柏龄教授治疗KOA(肝肾亏虚型)的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一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1 膝痹病的定义
        2 膝痹病的病因病机
        3 膝痹病辨证分型
        3.1 中医学对于膝痹病的辩证分型
        3.2 膝痹病之于脏腑
        3.2.1 膝痹病与肾的联系
        3.2.2 膝痹病与肝的联系
        3.2.3 膝痹病与脾胃的联系
        3.3 膝痹病之于经络
        3.4 膝痹病之于层次
        3.5 刘老对于膝痹病的分型的看法
        4 膝痹病中医学治疗
        4.1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膝痹病
        4.2 各医家用方遣药
    二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1 现代医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认识
        1.1 年龄因素
        1.2 性别因素
        1.3 肥胖因素
        1.4 遗传因素
        2 现代医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
        2.1 西药治疗
        2.2 关节腔内治疗
        2.3 非手术治疗
        2.3.1 功能训练
        2.3.2 健康宣教
        2.4 手术治疗
        2.4.1 关节镜下清理术
        2.4.2 胫骨高位截骨术
        2.4.3 人工关节置换术
试验研究
    1 数据资料与统计学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2.3 影像学分级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数据处理
        1.5.1 数据清洗与预处理
        1.5.2 数据的量化
        1.5.3 数据的录入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药物频数分析
        2.2 高频药物聚类分析
        2.3 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2.3.1 二药关联结果
        2.3.2 三药关联结果
        2.3.3 四药关联结果
讨论
    一 对国医大师刘柏龄教授学术思想的总结
    二 数据挖掘技术
        1 数据挖掘方法
        1.1 分类法
        1.2 聚类法
        1.3 预测法
        2 数据挖掘在医学中的应用
        2.1 临床诊断和治疗
        2.2 新药研发
        2.3 疾病预测
        2.4 医院管理
        2.5 遗传学
        3 医学数据的特点
        3.1 数据不完整性
        3.2 数据时间性
        3.3 数据冗余性
        3.4 数据隐私性
        3.5 数据多态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7)理筋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综述
    1 药物治疗
        1.1 中药治疗
        1.2 西药治疗
    2 非药物治疗
        2.1 物理治疗
        2.2 运动疗法
        2.3 针灸推拿治疗
        2.4 针刀疗法
    3 手术治疗
    4 健康教育及生活指导
    5 小结
实验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诊断标准
        1.2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判定
        2.5 统计学方法
    3 治疗结果
讨论
    1 传统中医对KOA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KOA的认识
    3 理筋手法治疗KOA的机理探讨
    4 理筋手法治疗KOA的优势
    5 现实问题与未来发展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8)仝允辉教授骨伤科学术思想及治疗股骨头坏死学术经验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综述部分
    1 股骨头坏死中西医研究进展
        1.1 中医研究进展
        1.1.1 古文献中有关股骨头坏死的认识
        1.1.2 现代中医病名的认识进展
        1.1.3 病因病机
        1.1.4 辨证分型分期
        1.1.5 传统辨证方法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创新思想
        1.1.6 方药治疗
        1.2 西方医学对股骨头坏死保头治疗的现状
        1.2.1 非手术治疗
        1.2.2 手术治疗
        1.2.3 介入疗法
    2 平乐正骨学术流派的学术渊源
        2.1 学术渊源
        2.2 学术思想
        2.2.1 从“气血”辨证的理论
        2.2.2 平乐正骨四原则
        2.2.3 手法与治疗的流派特点
        2.3 平乐正骨学术思想的创新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仝允辉教授骨伤科学术思想和股骨头坏死的学术经验
    1 名医之路
        1.1 立志大医,初入岐黄
        1.2 名师指导,正骨传承
        1.3 勤学不坠、中西并举
        1.4 大医精诚、德高艺馨
        1.5 良医圣手,术之已成
    2 仝允辉教授治疗骨伤疾病的学术思想
        2.1 重视“整体辨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2.2 关注病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2.3 崇尚经典、遣药精当
        2.4 动静有序,防治结合
        2.5 小儿骨科疾病的学术经验
    3 仝允辉教授辨治股骨头坏死学术经验
        3.1 重视“整体辨证”观念的理解和运用
        3.2 股骨头坏死康复中强调“两观”
        3.3“痰瘀”是本病发病的病机关键
        3.4 活血化瘀—贯穿骨坏死辨治的始终
        3.5 中西合璧,以中医结合手术为主
        3.6 股骨头的分型论治
        3.7 股骨头坏死的临证经验举例
        3.8 跟师学习中的收获和存在的不足
第三部分 中药结合腓骨支撑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1 前言
    2 资料和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评价标准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处理
    3 治疗方法
    4 结果
    5 放射学典型表现病例
    6 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个人简历
英文缩略词表

(9)打压支撑植骨术加中药治疗围塌陷期酒精和激素性ONFH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 中医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
        1 中医辨病与辨正的关系
        2 中医对于ONFH的认识
        3 现代中医对病机的认识
        3.1 从瘀论治
        3.2 从痰瘀论治
        4 辨正分型
        5 股骨头坏死药物治疗的现状
    二 股骨头坏死的分期分型系统
        1 FICAT和ARLET分期系统
        2 PENNSYLVANIA大学分期系统
        3 日本骨坏死研究会分期(JIC分期)
        4 ARCO(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分期系统
        5 股骨头坏死范围的测量方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 研究设计
        1 病例来源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中医证候分类标准
        2.4 纳入标准
        2.5 排除标准
        3 治疗方法
        3.1 中医中药
        3.2 打压支撑植骨术
        3.3 术后处理
        4 观测指标
        4.1 临床观测指标
        4.2 影像学观察指标
        5 统计学处理
    二 临床资料
    三 研究内容
        1 打压支撑植骨术加中药治疗激素性和酒精性ONFH临床研究
        1.1 临床结果分布
        1.2 激素和酒精因素相关临床结果对比分析
        1.3 ARCO分期分型因素相关临床结果对比分析
        1.4 临床生存率分析
        1.5 结论
        2 塌陷情况分析
        2.1 治疗前后塌陷情况汇总如下
        2.2 结论
        3 ARCOⅡ期坏死股骨头塌陷进展研究
        3.1 术后塌陷进展情况分析
        3.2 股骨头塌陷的生存率分析
        3.3 结论
        4 中医辨证分型临床相关研究
        4.1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4.2 证型临床评价方差分析
        4.4 证型的生存率分析
        4.5 结论
    四 讨论
        1 股骨头坏死治疗的选择
        2 打压支撑植骨术加中药治疗围塌陷期ONFH疗效分析
        3 酒精性和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临床对比分析
        4 ARCO分期分型因素对于结果的影响分析
        5 中医辨病辨证结合方法在ONFH中的治疗作用
结语
本课题的创新点、意义
    局限性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诊断标准
    附录二 分期标准
    附录三 HARRIS评分法
    附录四 典型病例
        附图1:叶××影像资料
        附图2:陈××影像资料
    附录五 缩略语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骨痿灵胶囊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综述
资料与研究方法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疗效评价标准
    4 治疗结果
讨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四、发掘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记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赵文海(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3]左归丸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亏虚型)的临床研究[D]. 祝延蕾.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脐针结合普通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D]. 陈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5]火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继玲.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基于数据挖掘的刘柏龄教授治疗KOA(肝肾亏虚型)的用药规律研究[D]. 贾玉岩.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理筋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 段长伟.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7(04)
  • [8]仝允辉教授骨伤科学术思想及治疗股骨头坏死学术经验与临床研究[D]. 阎晓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5(03)
  • [9]打压支撑植骨术加中药治疗围塌陷期酒精和激素性ONFH相关研究[D]. 段瑞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10]骨痿灵胶囊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D]. 韩庆宝.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0(04)

标签:;  ;  ;  ;  ;  

发现和弘扬祖国传统医学——缅怀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赵文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