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

韩菊艳陕西省周至县渭滨初级中学710400

一切教学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语文是工具,亲自使用工具,才能掌握好工具。掌握工具必须具备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学懂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能力为重点。学生的能力从何而来?不是当“观众”看来的,也不是当“听众”听来的,同任何事情一样,能力是从实践中来的。勤于实践,能力必强,这个实践就是自学。所以,作为语文老师,不要总是“抱”着学生走,生怕学生摔倒了;也不要把课文“嚼”得太烂,尽让学生吃米糊,久而久之消化能力就会逐步退化。应该留给学生自学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才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

大纲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二、树立自学的信心

要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摆脱“你讲我听”的思想束缚,在课堂上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我要求学生查字典,解决字、词、句、篇的一些问题,阅读相关的课外书,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还让他们自己去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提出问题,再从反复的读书中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看书,积极动脑思考。在课堂上,对可讲可不讲而学生通过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扶一扶,让其通过自学解决。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学习机会,人人动手、动口、动眼、动脑;要创造条件,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均有成功的可能。对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学生,要及时加以肯定、表扬,让他们把成功的喜悦变成自学的动力,牢固地确立起自学的信心。

三、教给自学的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把“钥匙”——自学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执钥匙,去打开语文知识的大门,读懂各类文章。除了教会学生对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外,还应教会学生通过对重点词或重点段的理解来理解文章内容,教会学生给文章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等。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要把学习方法转化成学习能力,需要引导学生反复实践,并积极开展课外阅读,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

四、培养自学的习惯

大纲指出:“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看书报和听广播的习惯、勤动笔的习惯。”

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经过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学生在预习中逐步养成了边读边思考的良好读书习惯,在预习课文中将会发现很多疑问,这些疑问,通过教学有的可能解决了,有的可能没有解决或没有彻底解决。少年儿童的求知欲是很旺盛的,自然会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愿望;如果教师因势利导,适当加以启发与指点,学生就会产生阅读能力,他们将投入到科普读物的阅读中去,这样,预习就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预习”这一环工作抓得好,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一来,就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因此,预习是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任何习惯的形成,都必须经过持久的强化训练。所以,应坚持引导学生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做到习惯成自然。同时,还应经常表扬有良好自学习惯的同学,让他们介绍自己的做法,使同学学有榜样、赶有对象,从而促进学生良好自学习惯的形成。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既“解放”了老师,又“救活”了学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

标签:;  ;  ;  

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