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位扩展论文-李耀祖,王目光,郭玉箫,牟宏谦

相位扩展论文-李耀祖,王目光,郭玉箫,牟宏谦

导读:本文包含了相位扩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光通信,载波相位恢复,卡尔曼滤波,数字信号处理

相位扩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耀祖,王目光,郭玉箫,牟宏谦[1](2019)在《基于简化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双偏振载波相位恢复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基于简化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的低复杂度、双偏振载波相位恢复算法,记为XY-EKF算法。XY-EKF算法通过估计并补偿两个偏振态之间的相位偏移,只利用X偏振态的实部和Y偏振态的虚部(或X偏振态的虚部和Y偏振态的实部)对两个偏振态进行相位恢复,减少了卡尔曼滤波所需的信号分量。XY-EKF算法能够在保持估计准确度的前提下降低算法的复杂度。将XY-EKF算法应用于传输速率为224 Gbit/s的双偏振16QAM相干光传输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当激光器线宽和信号码元周期乘积分别为10~(-5)和10~(-4)时,XY-EKF算法与经典EKF算法具有等同的性能表现,而其复杂度相比经典EKF算法降低了1/3。在光信噪比一定的条件下,当误码率为3.8×10~(-3)时,XY-EKF算法的线宽容忍度比经典EKF算法提升了1 MHz。(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田懿,包国琦,刘凯[2](2019)在《估计系统点扩展函数以降低相位测量轮廓术误差》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相位测量轮廓术中由光学成像设备的点扩展函数引起的卷积效应,提出了一种估计点扩展函数卷积模型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卷积效应对相位测量轮廓术中光强调制度参数的影响,通过计算基频与更高空间频率之间的光强调制比率,实现了对点扩展函数参数的估计,利用估计的参数建立卷积模型对误差区域进行相位校正,从而提高叁维重建精度。仿真及实验结果均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校正前相比,相位的均方根误差减小了30.55%。(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9年05期)

徐晨露,郝士琦,张岱,赵青松,宛雄丰[3](2019)在《综合斜程传输和光束扩展影响下的大气湍流相位屏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综合斜程传输和光束扩展影响下的相位屏组来模拟光束经大气层斜程传输后产生的波前畸变,先利用功率谱反演法和次谐波补偿法生成垂直传输路径的相位屏,再结合斜程大气传输理论对相位屏进行斜程修正,得到适用于模拟斜程大气湍流影响的相位屏。通过数值分析对比了斜程相位屏与垂直路径相位屏相位结构函数的差别。结合光束扩展情况计算每个高度区间对应的波前畸变空间分布,建立了相位屏组模型,最后得到接收光波面各位置的相位分布。(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许华夏,谢先明,谢家朝,曾庆宁[4](2018)在《改进的扩展卡尔曼滤波相位解缠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扩展卡尔曼相位解缠(EKFPU)算法对低信噪比干涉图相位解缠精度不高的缺点,该文提出一种将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和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相结合的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相位解缠算法。利用RBF神经网络的自适应调整能力和非线性拟合能力对EKF的结果进行调整、补偿,得到高精度的相位解缠结果;结合路径跟踪策略,利用质量图去引导EKF相位解缠,避免穿过误差较大的区域,进一步提高解缠的精度。通过对模拟数据和实测数据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测绘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章青青,张平,卢瑾,任宏亮,郭淑琴[5](2018)在《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射频导频和扩展卡尔曼滤波联合的相位噪声补偿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线宽和高阶圆形正交幅度调制(C-QAM)的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CO-OFDM)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射频导频(RF-Pilot)和时域扩展卡尔曼滤波相结合的相位噪声补偿算法。该算法通过在接收端预设的RF-Pilot进行时域相位噪声粗补偿,并进行信道估计和均衡。再对信道均衡后的频域数据进行预判决,结合判决后的时域数据和信道均衡后的时域数据,进行扩展卡尔曼滤波,实现相位噪声的最终补偿。基于传输速率为50Gb·s~(-1)和传输距离为100km的CO-OFDM系统在C-16QAM和C-32QAM两种调制格式下进行了算法的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相较于原RF-Pilot算法,具有较好的相位噪声补偿效果,且频谱利用率并未显着降低,算法复杂度并未显着增加。激光器线宽为2.1MHz,且使用C-32QAM时,该相位噪声算法补偿的误码性能可达到前向纠错上限,从理论上证明使用该算法可提高CO-OFDM系统对激光器线宽的容忍度,线宽较宽的廉价分布式反馈激光器可作为CO-OFDM系统的发射端光源和接收端本地振荡。该算法能扩展大线宽CO-OFDM系统在长距离接入网和城域网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王域,宫在晓,张仁和[6](2018)在《孔径扩展中相位修正因子估计的改进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扩展拖曳阵列尺寸算法(Extended Towed Array Measurement,ETAM)在信噪比不够高、相位修正因子的相位角处于以间断点为中心的"跳变区间"时,扩展孔径均有可能失效。针对传统的ETAM算法中互相关相位角的间断点导致的算法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相位修正因子估计的改进算法。该算法使用归一化互相关复向量的统计平均值作为相位修正因子的最小二乘估计,消除了互相关相位角的间断点带来的不利影响。数值仿真和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相位稳定甚至相位随机的单目标信号,改进算法均能有效扩展孔径,获得相对于常规波束形成(Conventional Beamforming,CBF)更高的方位分辨率和检测信噪比;相比于传统的ETAM算法,改进算法提高了相位修正因子的估计准确性,从而有效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声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张莉[7](2018)在《基于虚拟扩展和相位同步的雷达信号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雷达系统由于其优越的目标参数(如角度、距离等)估计与检测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国防领域(军情侦察、警戒引导、武器控制等)和民用领域(交通管制、气象预测、资源勘探等)。但是,在发射资源(如频带宽度,发射功率等)受限场景中雷达系统性能将明显衰退。此外,电子对抗(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s,ECM)技术的发展也给雷达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对雷达信号进行有效处理,提升雷达系统对目标参数估计及检测的准确性,成为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关注热点之一。本学位论文重点研究了雷达系统在发射资源有限或干扰场景中的信号处理,提出了脉冲雷达系统中基于虚拟扩展(virtual expending,VE)的高分辨率距离估计算法和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系统中基于相位同步的高分辨率目标检测等算法。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和VE算法的CSVE雷达系统。为了实现频带资源有限场景下的高分辨率距离估计,本学位论文提出的CSVE雷达系统中,接收雷达先通过提出的VE算法利用不同脉冲接收信号构建模拟真实频率信号所对应的虚拟信号,从而扩大了雷达系统接收信号的有效带宽。随后接收雷达采用CS技术对接收信号和虚拟信号进行压缩感知,并估计目标距离参数,进一步降低对频谱带宽的需求。与现有算法相比(如Capon,Matched filtering等),CSVE雷达系统既能减少信息处理量,又能提供高分辨率距离估计。仿真实验验证了CSVE雷达系统能实现有限频带资源场景中的高分辨率距离估计。此外,为了提高CSVE雷达系统在频率干扰场景中的鲁棒性,本学位论文将频带检测技术(如频谱感知技术)应用到CSVE雷达系统。发射雷达能够有效检测并避开发射频带内干扰信号且接收雷达能够检测并舍弃接收脉冲串中的频率干扰信号,最终CSVE雷达系统利用VE算法的灵活性选择未受干扰的脉冲信号进行虚拟扩展,实现了频率干扰场景下高分辨率距离估计。2、设计了一种交互式MIMO雷达系统及其相位同步算法。针对现有相位同步算法(如Master-Slave,Round-Trip等)仅补偿了LO差异而忽略了信道相位失配从而引起目标检测性能衰退这一问题,本学位论文提出的目标端相位同步算法通过两个阵列在不重迭的工作时隙内交替地发射和接收探测信号进行信息交互,可有效补偿分布式MIMO雷达系统中不同发射天线与目标之间的信道相位失配。通过推导目标检测概率的理论封闭解表达式和仿真实验,验证了新算法能够提高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实现高分辨率目标检测。此外,针对动态目标场景,本学位论文还通过预测并补偿由目标运动引起的信道相位偏移,提出了目标端相位同步算法的改进型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算法可以实现运动场景中的高分辨率目标检测。受MIMO雷达系统目标端相位同步算法的启发,本学位论文进一步将其扩展到分布式天线系统(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DAS)并提出了两种DAS中基于无线广播特性的低同步开销相位同步新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新算法可实现多目标场景中的分布式波束成形(distributed transmit beamforming,DTB),且所需同步开销较低。3、推导了不同阵列结构的MIMO雷达系统在不同干扰数量、不同干扰强度时,目标检测概率的理论封闭表达式。针对现有文献中,MIMO雷达系统目标检测率在干扰场景下未给出理论封闭表达式这一现状,本学位论文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究了MIMO雷达系统在压制干扰场景下的性能衰退情况,并推导了目标检测概率的理论封闭表达式。通过仿真实验,发现和理论公式可以达到完美匹配。基于该研究结果,可以方便地进行MIMO雷达系统的性能分析和参数优化。4、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形迭加的脉冲分集新算法。现有脉冲分集技术可以有效对抗欺骗干扰但在估计真实目标的距离参数时会产生许多旁瓣影响脉冲雷达系统的距离估计分辨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形迭加的脉冲分集新算法。新算法在每个发射脉冲的探测信号上迭加加密的标签信号作为识别特征,接收天线通过对该标签信号进行提取来识别真假目标。通过对探测信号及认证信号的有效功率分配,可实现目标识别性能和真实目标距离估计性能之间的有效权衡。仿真实验验证了新算法能同时保持较好的真假目标识别准确率和真实目标距离估计分辨率。(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期刊2018-06-30)

马宁,门宇博,门朝光,李香[8](2017)在《基于扩展相位相关的小基高比立体匹配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高精度亚像素级视差以满足小基高比摄影测量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扩展相位相关的小基高比立体匹配方法.该方法采用分步式策略,首先利用自适应窗口匹配法计算整像素级视差,然后在整像素级视差的指导下建立同名像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再分别以左右同名像点为中心截取子图像,最后利用扩展相位相关匹配法对子图像进行亚像素级匹配,获得亚像素级视差.采用小基高比立体像对和带有亚像素级视差的模拟立体像对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扩展相位相关的小基高比立体匹配方法在精度和效率方面具有优越性能.(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7年08期)

白廷义,郝华东,祝明坤[9](2017)在《顾及地形因素和模型误差的InSAR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相位解缠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顾及地形因素和模型误差的InSAR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相位解缠算法。一方面,通过联合FFT和CZT方法实现干涉图条纹频率的局部自适应估计,充分考虑地形因素对解缠结果的影响;一方面,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的新息协方差计算渐消因子,通过渐消因子自适应地调整误差协方差以抑制滤波的记忆长度,补偿不完整信息对解缠的影响,从而实现了对观测方程模型误差的补偿。通过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它不仅能够实现相位解缠和滤波的一并处理,而且能够自适应地顾及地形因素影响和补偿观测方程模型误差,最终提高相位解缠的精度。(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暨2017年海峡两岸测绘技术交流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7-06-22)

谢先明,李莹慧[10](2016)在《一种高效的扩展粒子滤波相位展开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干涉相位展开是InSAR技术应用中最为关键的步骤和难点,把扩展粒子滤波算法与修正矩阵束模型、量化跟踪策略结合起来,提出一种高效的扩展粒子滤波相位展开方法。利用修正矩阵束模型算法快速、准确地从复干涉图中获取扩展粒子滤波相位系统模型所需要的相位梯度信息,以改善算法效率;利用量化跟踪策略来指导相位展开路径,减小在搜索最佳待展开像元时所消耗的时间,进一步提高算法效率;最后,利用扩展粒子滤波算法沿量化跟踪策略所定义的路径处理缠绕像元,在滤去残留噪声同时完成相位展开。实验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效率较高,稳健性较强的特点。(本文来源于《遥感信息》期刊2016年04期)

相位扩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相位测量轮廓术中由光学成像设备的点扩展函数引起的卷积效应,提出了一种估计点扩展函数卷积模型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卷积效应对相位测量轮廓术中光强调制度参数的影响,通过计算基频与更高空间频率之间的光强调制比率,实现了对点扩展函数参数的估计,利用估计的参数建立卷积模型对误差区域进行相位校正,从而提高叁维重建精度。仿真及实验结果均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校正前相比,相位的均方根误差减小了30.5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相位扩展论文参考文献

[1].李耀祖,王目光,郭玉箫,牟宏谦.基于简化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双偏振载波相位恢复算法[J].光学学报.2019

[2].田懿,包国琦,刘凯.估计系统点扩展函数以降低相位测量轮廓术误差[J].中国激光.2019

[3].徐晨露,郝士琦,张岱,赵青松,宛雄丰.综合斜程传输和光束扩展影响下的大气湍流相位屏组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

[4].许华夏,谢先明,谢家朝,曾庆宁.改进的扩展卡尔曼滤波相位解缠算法[J].测绘科学.2018

[5].章青青,张平,卢瑾,任宏亮,郭淑琴.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射频导频和扩展卡尔曼滤波联合的相位噪声补偿算法[J].光学学报.2018

[6].王域,宫在晓,张仁和.孔径扩展中相位修正因子估计的改进算法[J].声学学报.2018

[7].张莉.基于虚拟扩展和相位同步的雷达信号处理[D].深圳大学.2018

[8].马宁,门宇博,门朝光,李香.基于扩展相位相关的小基高比立体匹配方法[J].电子学报.2017

[9].白廷义,郝华东,祝明坤.顾及地形因素和模型误差的InSAR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相位解缠算法[C].第十九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暨2017年海峡两岸测绘技术交流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

[10].谢先明,李莹慧.一种高效的扩展粒子滤波相位展开方法[J].遥感信息.2016

标签:;  ;  ;  ;  

相位扩展论文-李耀祖,王目光,郭玉箫,牟宏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