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机房安装装置论文和设计-张皇慈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BIM的机房安装装置,其包括外箱体,所述外箱体上具有箱门,所述外箱体内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可拆卸地设置有若干安装板,所有安装板沿着竖直方向间隔分布于所述安装架,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箱门的一侧开设有供电线穿过的第一过线槽。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整理的优点。

设计方案

1.一种基于BIM的机房安装装置,包括外箱体(1),所述外箱体(1)上具有箱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1)内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架(3),所述安装架(3)上可拆卸地设置有若干安装板(4),所有安装板(4)沿着竖直方向间隔分布于所述安装架(3),所述安装板(4)远离所述箱门(2)的一侧开设有供电线穿过的第一过线槽(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机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线槽(41)中滑动设置有压线板(5),所述安装板(4)与所述压线板(5)之间相互垂直,电线穿过压线板(5)和第一过线槽(41)以位于所述压线板(5)和所述外箱体(1)远离所述箱门(2)一侧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机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板(5)穿过所述第一过线槽(41)的端部转动设置有锁定件(6),所述锁定件(6)具有长边和短边,所述第一过线槽(41)的槽宽大于所述锁定件(6)的短边长度且小于所述锁定件(6)的长边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机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6)上开设有供电线穿过的第二过线槽(61),所述第二过线槽(6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锁定件(6)的短边延伸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机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板(5)上固定设置有夹线块(7),所述夹线块(7)具有弹性,所述夹线块(7)上形成有用于夹持电线的夹线空间(7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机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块(7)位于所述压线板(5)背离所述箱门(2)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机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空间(71)沿着竖直方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机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安装板(4)之间,位于上方的压线板(5)抵触于位于下方的安装板(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机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线槽(4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有第一过线槽(41)沿着所述安装板(4)远离所述箱门(2)的侧边延伸方向间隔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机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1)远离所述箱门(2)一侧开设有检修门(8)。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房安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BIM的机房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BIM,全名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信息集成,而是一种数字信息的运用,是可以用于设计、建造和管理的数字化方法。BIM的核心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该信息库不仅包含描述建筑物构件的几何信息、专业属性及状态信息,还包含了非构件对象(如空间、运动行为)的状态信息。借助这个包含建筑工程信息的三维模型,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信息集成化程度,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利益方提供了一个工程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平台。

而现有BIM所需的机房安装机房中,安装装置内的电线密集分布,凌乱分散的电线不仅影响了安装装置的整体美观效果,还影响了工作人员的对安装箱内的维护检修,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BIM的机房安装装置,具有便于整理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BIM的机房安装装置,包括外箱体,所述外箱体上具有箱门,所述外箱体内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可拆卸地设置有若干安装板,所有安装板沿着竖直方向间隔分布于所述安装架,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箱门的一侧开设有供电线穿过的第一过线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BIM所需的主机安装于安装板上方,电线的一端连接于主机,电线的另一端穿过第一过线槽,由此,工作人员将电线便于收纳与第一过线槽,便于工作人员对电线的整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过线槽中滑动设置有压线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压线板之间相互垂直,电线穿过压线板和第一过线槽以位于所述压线板和所述外箱体远离所述箱门一侧的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线板滑动连接于第一过线槽以将电线压紧于第一过线槽,以实现对第一过线槽进行固定,便于工作人员整理电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线板穿过所述第一过线槽的端部转动设置有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具有长边和短边,所述第一过线槽的槽宽大于所述锁定件的短边长度且小于所述锁定件的长边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锁定件长边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过线槽的延伸方向相同时,压线板的端部能够跟随锁定件穿过第一过线槽;

当锁定件短边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过线槽的延伸方向相同时,锁定件无法穿过第一过线槽以使压线板能够稳定安装于第一过线槽;

由此,工作人员通过转动锁定件以实现压线板与安装板之间的安装与拆卸,以便于工作人员整理电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件上开设有供电线穿过的第二过线槽,所述第二过线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锁定件的短边延伸方向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过线槽的设置,便于电线穿过锁定件以被压线板压紧于第一过线槽远离所述箱门的一端,使得电线隐藏于压线板后,由此使得机房安装装置内更加整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线板上固定设置有夹线块,所述夹线块具有弹性,所述夹线块上形成有用于夹持电线的夹线空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线夹持于夹线空间以进一步固定电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线块位于所述压线板背离所述箱门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线块位于压线板背离箱门的一侧以使电线夹持于压线板背离箱门的一侧,使得电线隐藏于压线板后,由此使得机房安装装置内更加整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线空间沿着竖直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线空间沿着竖直方向设置以使电线沿竖直方向固定,便于工作人员安装整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安装板之间,位于上方的压线板抵触于位于下方的安装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上方的压线板抵触于位于下方的安装板以使电线完全被压线板遮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过线槽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有第一过线槽沿着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箱门的侧边延伸方向间隔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电线分别穿过与其最近的第一过线槽,以使电线能够分开整理,便于工作人员后期维护维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箱体远离所述箱门一侧开设有检修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修门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后期维护维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安装板上第一过线槽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将电线收纳与第一过线槽,使得电线的整理更加便捷;

2.锁定件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只需要通过转动锁定件以实现压线板与安装板之间的安装与拆卸,以便于工作人员整理电线;

3.夹线块的设置,进一步将电线夹持于夹线空间以固定电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安装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箱体;2、箱门;3、安装架;4、安装板;41、第一过线槽;5、压线板;6、锁定件;61、第二过线槽;7、夹线块;71、夹线空间;8、检修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基于BIM的机房安装装置,包括外箱体1,外箱体1上具有箱门2和检修门8,检修门8位于外箱体1远离箱门2一侧。箱门2与外箱体1之间铰接连接,检修门8与外箱体1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外箱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散热口。

参考图1和图3,外箱体1内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架3。安装架3上可拆卸地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安放BIM所需主机的安装板4。优选的,安装架3的上端面开设有供安装板4嵌入的卡槽,安装架3与卡槽之间间隙配合。所有安装板4沿着竖直方向间隔分布于安装架3。

进一步的,安装板4远离箱门2的一侧开设有供电线穿过的第一过线槽41。第一过线槽41的横截面呈矩形设置。第一过线槽41的长度方向与检修门8的端面垂直。第一过线槽4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有第一过线槽41沿着安装板4远离箱门2的侧边延伸方向间隔分布。

相邻两个安装板4之间,位于上方的压线板5抵触于位于下方的安装板4以使电线完全被压线板5遮挡。

进一步地,第一过线槽41中滑动设置有压线板5。压线板5呈长方体设置。安装板4与压线板5之间相互垂直,且压线板5的长度方向与安装板4的端面垂直。电线穿过压线板5和第一过线槽41以位于压线板5和外箱体1远离箱门2一侧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压线板5穿过第一过线槽41的端部转动设置有锁定件6。锁定件6呈长方体状或元宝状设置,以使锁定件6具有长边和短边。

第一过线槽41的槽宽大于锁定件6的短边长度且小于锁定件6的长边长度。当锁定件6长边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过线槽41的延伸方向相同时,压线板5的端部能够跟随锁定件6穿过第一过线槽41。当锁定件6短边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过线槽41的延伸方向相同时,锁定件6无法穿过第一过线槽41以使压线板5能够稳定安装于第一过线槽41。

锁定件6的上端面上开设有供电线穿过的第二过线槽61。第二过线槽61的延伸方向与锁定件6的短边延伸方向相同。电线通过第二过线槽61以穿过锁定件6,从而被压线板5压紧于第一过线槽41远离箱门2的一端。

进一步地,压线板5上固定设置有夹线块7,夹线块7位于压线板5背离箱门2的一侧。夹线块7具有弹性。夹线块7呈“U”型设置,以使夹线块7上形成有用于夹持电线的夹线空间71,且夹线空间71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夹线空间71的开口朝向远离亚压线板5的一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压线板5穿过第一过线槽41以安装于安装板4,转动锁定件6以使锁定件6短边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过线槽41的延伸方向相同,使得压线板5与安装板4之间稳定连接且不脱离,BIM所需的主机安装于安装板4上方,电线的一端连接于主机,电线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过线槽61和第一过线槽41以被夹持于夹线空间71,且被压线板5固定于第一过线槽41远离所述箱门2的一端。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基于BIM的机房安装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126283.9

申请日:2019-07-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5(福建)

授权编号:CN209896643U

授权时间:20200103

主分类号:H02G3/22

专利分类号:H02G3/22

范畴分类:37D;

申请人:福建省惠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福建省惠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62100 福建省泉州市东岭镇东兴街126号

发明人:张皇慈

第一发明人:张皇慈

当前权利人:福建省惠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代理人:罗焕清

代理机构:11508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基于BIM的机房安装装置论文和设计-张皇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