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油装置论文和设计-潘志国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榨油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侧贯穿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的右表面上侧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内设有外壳的一端,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右表面设有出渣嘴,所述出渣嘴的下表面设有出渣口,所述出渣嘴的右表面嵌有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内设有螺杆的一端,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贯穿外壳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安装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的左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摇把,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左侧贯穿设有进料口,结构简单,安装与拆卸较为容易,携带和使用方便,无需电力,环保节能,出油快。

主设计要求

1.榨油装置,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上侧贯穿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1)的右表面上侧设有安装块(2),所述安装块(2)内设有外壳(3)的一端,所述外壳(3)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环(4),所述固定环(4)的右表面设有出渣嘴(5),所述出渣嘴(5)的下表面设有出渣口(6),所述出渣嘴(5)的右表面嵌有滚珠轴承(7),所述滚珠轴承(7)内设有螺杆(8)的一端,所述螺杆(8)的另一端贯穿外壳(3)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转动块(9),所述转动块(9)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与安装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9)的左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摇把(11),所述外壳(3)的上表面左侧贯穿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内固定连接有进料管(12),所述进料管(12)内设有台阶孔,所述进料管(12)内活动连接有进料漏斗(13),所述外壳(3)的下内侧壁均匀设有导油槽(14),所述外壳(3)的下表面左侧贯穿设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内固定连接有出油管(15),所述出油管(15)与导油槽(14)相连通,所述安装板(1)的右表面设有承载板(16),所述承载板(16)的上表面左侧设有第一夹板(17),所述第一夹板(17)的右表面设有第一缓冲垫(18),所述承载板(16)的内部左侧设有安装腔(19),所述安装腔(19)的内底面右侧设有套筒(20),所述套筒(20)内设有导杆(21)的一端,所述导杆(21)的另一端贯穿套筒(20)的左侧壁,所述导杆(21)的右端外侧设有限位环(22),所述导杆(21)的左端外侧设有定位环(23),所述定位环(23)的右表面设有弹簧(24)的一端,所述弹簧(24)的另一端与套筒(20)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杆(21)的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5),所述承载板(16)的上表面对应安装腔(19)的位置设有滑槽,所述连接杆(25)的上端伸出滑槽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板(26),所述第二夹板(26)的左表面设有第二缓冲垫(27),所述第二夹板(26)和第二缓冲垫(27)的上侧设有凹槽。

设计方案

1.榨油装置,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上侧贯穿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1)的右表面上侧设有安装块(2),所述安装块(2)内设有外壳(3)的一端,所述外壳(3)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环(4),所述固定环(4)的右表面设有出渣嘴(5),所述出渣嘴(5)的下表面设有出渣口(6),所述出渣嘴(5)的右表面嵌有滚珠轴承(7),所述滚珠轴承(7)内设有螺杆(8)的一端,所述螺杆(8)的另一端贯穿外壳(3)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转动块(9),所述转动块(9)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与安装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9)的左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摇把(11),所述外壳(3)的上表面左侧贯穿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内固定连接有进料管(12),所述进料管(12)内设有台阶孔,所述进料管(12)内活动连接有进料漏斗(13),所述外壳(3)的下内侧壁均匀设有导油槽(14),所述外壳(3)的下表面左侧贯穿设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内固定连接有出油管(15),所述出油管(15)与导油槽(14)相连通,所述安装板(1)的右表面设有承载板(16),所述承载板(16)的上表面左侧设有第一夹板(17),所述第一夹板(17)的右表面设有第一缓冲垫(18),所述承载板(16)的内部左侧设有安装腔(19),所述安装腔(19)的内底面右侧设有套筒(20),所述套筒(20)内设有导杆(21)的一端,所述导杆(21)的另一端贯穿套筒(20)的左侧壁,所述导杆(21)的右端外侧设有限位环(22),所述导杆(21)的左端外侧设有定位环(23),所述定位环(23)的右表面设有弹簧(24)的一端,所述弹簧(24)的另一端与套筒(20)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杆(21)的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5),所述承载板(16)的上表面对应安装腔(19)的位置设有滑槽,所述连接杆(25)的上端伸出滑槽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板(26),所述第二夹板(26)的左表面设有第二缓冲垫(27),所述第二夹板(26)和第二缓冲垫(27)的上侧设有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的下表面右侧设有导热块(28),所述承载板(16)的上表面对应导热块(28)的位置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加热喷灯(2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右表面下侧设有固定板(30),所述固定板(30)的上表面左右对称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设有螺栓(31)的一端,所述螺栓(31)的另一端设有旋柄(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把(11)的左端设有握柄(33),所述握柄(33)的外表面均匀设有凸棱。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榨油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榨油装置。

背景技术

榨油装置就是指借助于外力的作用,通过提高温度,激活油分子,将油脂从油料中挤压出来的机器。

目前市场上榨油装置种类繁多,主要是生产型和家用型。生产型多适用于中小企业榨油生产,需要电力带动,体积大,家用型多适用于家庭榨油使用,现榨现用,有电力带动,也有手工压榨,但一次压榨也至少需要油料种子500g以上;科研上获取油料种子油脂常用化学索氏萃取方法提取,该方法虽然可以从极少量的种子中获得油脂,但提取过程需要加热及化学试剂,提取时间较长,且对油品质量有一定的影响。油料作物品种选育过程中,需要从成百甚至上千试验材料中筛选优质材料,每种材料的种子量少且珍贵,因此我们需要一种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损耗小的小型榨油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榨油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榨油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侧贯穿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的右表面上侧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内设有外壳的一端,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右表面设有出渣嘴,所述出渣嘴的下表面设有出渣口,所述出渣嘴的右表面嵌有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内设有螺杆的一端,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贯穿外壳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安装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的左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摇把,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左侧贯穿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内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内设有台阶孔,所述进料管内活动连接有进料漏斗,所述外壳的下内侧壁均匀设有导油槽,所述外壳的下表面左侧贯穿设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内固定连接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与导油槽相连通,所述安装板的右表面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左侧设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右表面设有第一缓冲垫,所述承载板的内部左侧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底面右侧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设有导杆的一端,所述导杆的另一端贯穿套筒的左侧壁,所述导杆的右端外侧设有限位环,所述导杆的左端外侧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右表面设有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套筒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杆的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对应安装腔的位置设有滑槽,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伸出滑槽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的左表面设有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二夹板和第二缓冲垫的上侧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下表面右侧设有导热块,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对应导热块的位置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加热喷灯。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右表面下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左右对称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设有螺栓的一端,所述螺栓的另一端设有旋柄。

优选的,所述摇把的左端设有握柄,所述握柄的外表面均匀设有凸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榨油装置,使用时将承载板的下表面放置在桌子的上表面上,通过旋柄旋紧螺栓将榨油装置固定,固定后将第二夹板向右拉动,第二夹板通过连接杆带动导杆向右移动,将弹簧压缩,然后将装油的容器放置在承载板上,将手松开,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第二夹板向左运动,将容器牢固的夹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然后点燃加热喷灯,通过加热喷灯对导热块进行加热,通过导热块将热量传递至外壳内部,通过进料漏斗经进料管将原料加入外壳的腔室内,通过转动摇把经转动块带动螺杆旋转,对原料进行挤压,完成榨油,通过出渣口排出榨油后的残渣,通过出油管将汇聚后的油排出,根据具体情况将残渣加入进料漏斗,重复上述步骤即可,结构简单,安装与拆卸较为容易,携带和使用方便,无需电力,环保节能,出油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载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渣嘴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板、2-安装块、3-外壳、4-固定环、5-出渣嘴、6-出渣口、7-滚珠轴承、8-螺杆、9-转动块、10-固定块、11-摇把、12-进料管、13-进料漏斗、14-导油槽、15-出油管、16-承载板、17-第一夹板、18-第一缓冲垫、19-安装腔、20-套筒、21-导杆、22-限位环、23-定位环、24-弹簧、25-连接杆、26-第二夹板、27-第二缓冲垫、28-导热块、29-加热喷灯、30-固定板、31-螺栓、32-旋柄、33-握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榨油装置,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的上侧贯穿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的右表面上侧设有安装块2,所述安装块内设有外壳3的一端,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环4,所述固定环的右表面设有出渣嘴5,出渣嘴的左端与外壳的右表面相抵,通过固定环将外壳与出渣嘴固定,采用螺纹连接,方便出渣嘴的安装与拆卸,所述出渣嘴的下表面设有出渣口6,通过出渣口排出榨油后的残渣,所述出渣嘴的右表面嵌有滚珠轴承7,通过滚珠轴承降低螺杆转动时的摩擦力,保证螺杆转动时的稳定性,所述滚珠轴承内设有螺杆8的一端,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贯穿外壳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转动块9,所述转动块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与安装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的左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摇把11,通过转动摇把经转动块带动螺杆旋转,对原料进行挤压,完成榨油,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左侧贯穿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内固定连接有进料管12,所述进料管内设有台阶孔,所述进料管内活动连接有进料漏斗13,通过进料漏斗经进料管将原料加入外壳的腔室内,所述外壳的下内侧壁均匀设有导油槽14,所述外壳的下表面左侧贯穿设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内固定连接有出油管15,所述出油管与导油槽相连通,导油槽左低右高倾斜设置,方便油的汇聚,通过出油管将汇聚后的油排出,所述安装板的右表面设有承载板16,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左侧设有第一夹板17,所述第一夹板的右表面设有第一缓冲垫18,所述承载板的内部左侧设有安装腔19,所述安装腔的内底面右侧设有套筒20,所述套筒内设有导杆21的一端,所述导杆的另一端贯穿套筒的左侧壁,所述导杆的右端外侧设有限位环22,通过限位环对导杆进行限位,同时保证导杆移动时的稳定性,所述导杆的左端外侧设有定位环23,所述定位环的右表面设有弹簧24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套筒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杆的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5,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对应安装腔的位置设有滑槽,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伸出滑槽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板26,所述第二夹板的左表面设有第二缓冲垫27,所述第二夹板和第二缓冲垫的上侧设有凹槽,通过设置凹槽方便使用者将第二夹板向右拉动,使用时,将第二夹板向右拉动,第二夹板通过连接杆带动导杆向右移动,将弹簧压缩,然后将装油的容器放置在承载板上,将手松开,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第二夹板向左运动,将容器牢固的夹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通过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在固定容器时进行缓冲,避免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损坏容器。

具体而言,所述外壳的下表面右侧设有导热块28,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对应导热块的位置设有放置槽,通过放置槽保证加热喷灯使用时的稳定性,所述放置槽内设有加热喷灯29,通过加热喷灯对导热块进行加热,通过导热块将热量传递至外壳内部,将原料加热,提高榨油时的出油率。

具体而言,所述安装板的右表面下侧设有固定板30,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左右对称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设有螺栓31的一端,所述螺栓的另一端设有旋柄32,使用时将承载板的下表面放置在桌子的上表面上,通过旋柄旋紧螺栓将榨油装置固定。

具体而言,所述摇把的左端设有握柄33,所述握柄的外表面均匀设有凸棱,通过握柄增加使用者旋转摇把时的受力面积,方便使用者转动摇把,通过设置凸棱增加摩擦力,避免滑动。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承载板的下表面放置在桌子的上表面上,通过旋柄旋紧螺栓将榨油装置固定,固定后将第二夹板向右拉动,第二夹板通过连接杆带动导杆向右移动,将弹簧压缩,然后将装油的容器放置在承载板上,将手松开,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第二夹板向左运动,将容器牢固的夹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然后点燃加热喷灯,通过加热喷灯对导热块进行加热,通过导热块将热量传递至外壳内部,通过进料漏斗经进料管将原料加入外壳的腔室内,通过转动摇把经转动块带动螺杆旋转,对原料进行挤压,完成榨油,通过出渣口排出榨油后的残渣,通过出油管将汇聚后的油排出,根据具体情况将残渣加入进料漏斗,重复上述步骤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榨油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6820.X

申请日:2019-01-0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1(四川)

授权编号:CN209851656U

授权时间:20191227

主分类号:B30B9/14

专利分类号:B30B9/14;B30B15/34

范畴分类:29A;14G;

申请人:四川国威油脂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四川国威油脂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620010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眉山经济开发区东区

发明人:潘志国;李健

第一发明人:潘志国

当前权利人:四川国威油脂有限公司

代理人:房立普

代理机构:1164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榨油装置论文和设计-潘志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