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造成农民工弱势化趋向的主要原因及措施

刍议造成农民工弱势化趋向的主要原因及措施

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马美玲

【摘要】文章主要就造成农民工弱势化趋向的原因做一阐释,并提出相关措施,以期能对时下农民工处境做一合理分析,并试图改进其弱势化趋向。

【关键词】农民工;弱势化;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0.31【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156-02

时下,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不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并逐步融入工人阶级队伍。他们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城乡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历史与现实条件的限制,农民工弱势化趋向越来越明显,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一、造成农民工弱势化趋向的主要原因

1、缺乏应有的政治权利。

农民工是农民身份的工人,由于户籍是农村户口,其政治权利远逊于城市工人。首先,正式职工的身份难以被确认,成为权利有别于城市工人的临时工。无论在城市企、事业单位工作时间多长、表现多优秀,其身份往往还是临时工,他们得不到应有的任用和升迁。其次,普遍不被工会接纳,维护权益缺乏组织支持。再次,难以参与管理决策,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由于是临时工而没有工会会员资格,往往不能参与企业的管理与经营决策,他们只是被管理者和决策的被动执行者。第四,普遍没有正常的获取政治信息的渠道和进行组织联系的渠道。农民工中党团员正常的组织生活无法开展,有半数以上党团员外出就业后,事实上便失去了党团员身份。目前,社会管理体制与社会习惯做法,致使农民工相应的政治权利缺失,他们成为身在企业却心系农村,欲挤入城市又对城市缺乏认同感的矛盾体,只是来自农村支付劳动力而赚取收入的城市“边缘人”。

2、工作条件恶劣报酬低。

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他们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加上近年来城市工人下岗现象严重,许多大中城市的政府劳动管理部门大多采取措施限制农民工进入劳动条件相对优越的国营、集体企业,导致农民工只能在条件较差的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工作。大多数农民工受雇于个体私营业主、包工头和“三资企业”,主要从事建筑、采掘、餐饮等行业,干的多是苦、脏、累、险的活,劳动时间长、强度大,条件恶劣,经常受工伤、职业病的困扰,甚至付出生命代价。据调查,我国乡镇工业存在有害作业点的企业占全部乡镇工业企业总数的81%,农民工多在这些企业从业。近几年农民工群死群伤的煤矿事件频频见诸报端。与城市正式工人相比,农民工不能同工同时、同工同酬,普遍不享受法定双休日、节假日和8小时工作制,经常加班加点,但工资却低于城市工人,且常常被拖欠、克扣和拒发。近年来,城市职工工资水平逐年提高,而由于农民工的劳动力供大于求,其平均工资水平实际呈下降趋势。

3、劳动关系不稳定。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还不够健全,存在城乡、行业分割,人才和一般劳动力的不合理划分,许多地方政府还没有把农民工作为劳动力市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与引导的力度不够,多数农民工进入城市不是从政府途径获得务工信息。中介组织发育不全,农民工往往直接面对用工企业。供过于求的市场状况,文化素质低,法律意识不强,在与企业的搏奕中,他们是难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弱者。许多企业尤其是一些非公有制企业,用人却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即使签订了劳动合同,也是规定农民工义务责任多,赋予相应权利却很少,甚至订立“生死合同”。许多农民工是通过“托关系”或“黑职介”介绍工作,与用人单位大部分是口头的或非正式的协议,口头协议一般占到60%左右。一旦发生劳动纠纷,拿不出有效的法律依据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用工合同的不规范,导致劳动关系的不稳定,许多企业往往在不景气时最先裁减农民工,他们被终止用工却得不到应有的经济补偿。

4、缺乏社会保障。

近几年城市社会保障事业有所发展,而农民工依照现行的法律法规却享受不到与城市工人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农民工在身份上被社会习惯地定位为农民,他们基本上被排除在城市社会保障之外。农民工的就业权、受教育权和受救助权得不到充分保护和实现,很少能够享受到城市居民享有的住房、医疗卫生服务、职业教育服务、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农民工在从业中死伤率很高,据统计,2003年各种工伤事故死亡者中,农民工占80%以上。他们在权利被侵犯,人格遭侮辱,人身受伤害时,为了保住饭碗,只好忍气吞声。生活困难,得不到最低生活保障;怀孕生育,只能辞职或被强行辞退;遇到疾病,只能自掏腰包;因工伤残,只好自认倒霉回到农村;事故死亡,往往是用工企业给其家属一点补偿了事,城市农民工的生存权得不到有效保障。

5、缺少教育培训机会。

我国绝大多数农民工都是小学和初中水平,一般只能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务工。他们进入企业时,往往只作短期培训,掌握了岗位基本操作技能后就上岗,上岗后就很少有机会接受再提高的技能教育和培训,大多数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为节省劳动成本,往往舍不得给出时间、支出必要的教育培训经费。此外,举家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子女就学相当困难,城市公共教育资源紧缺无法满足农民工子女求学的愿望,进入私立学校要支付高额的教育费,进入附近的公立学校要交赞助费,许多农民工子女被迫回到农村就读,或者因家庭困难而辍学。据调查,流动儿童的失学率达9.3%,近20%的流动儿童无法进入当地公立学校学习,已入学的流动儿童中有不少因家庭贫困难以维持学业。

二、减缓农民工弱势化趋向的主要措施

1、确立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理念。

恩格斯指出,应当“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含义是,社会发展的成果对于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应当具有共享的性质,即: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推进,每个社会成员的尊严应当相应地更加得到保证,每个社会成员的潜能应当相应地不断得到开发,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应当相应地持续不断地得以满足、其生活水准应当相应地得到不断的提高。相反,如果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推进,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地集中在少数社会群体少数社会成员一方,那么就说明社会发展成果只是为少数社会群体少数人所享用。这样的发展不可能是真正的发展,而只能是畸形化的发展,只能造成一种“有增长无发展”的状况。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政府真正地以此为基本出发点,将民生问题作为公共投入的优先目标,建立起系统的社会保障制度,高度重视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消除农民工的贫困等问题。坚持公平待遇原则,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改变农民工的生存状况。进一步清理和废止对农民工的各种歧视和限制政策,让农民工分享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调整财政公共支出结构,保障必要的公共服务供给,使农民工在城市有真正的归属感。当前,应千方百计地帮助农民工解决子女入学、医疗卫生、业余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2、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工。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提高农民工素质,培育新型产业工人。为此,应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企业应摒弃仅仅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取竞争力的发展模式,强化社会责任意识,重视依靠不断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农民工自身也要重视专业技能学习,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层次,要有较强的信息能力和一定的劳动自主性,真正走出传统农民的生产方式,走出以往的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空间,在接受外在劳动竞争压力下超越过去有限、单调的信息局限,改变过去主要靠代际传递经验知识和维系生产劳动的发展方式。农民工要在劳动力产权逐步明晰的基础上,把自身和后代的人力当作一种特殊资本,进行健康投资和教育投资,通过智力投资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本价值。同时,在有关农民工政策的真实一致性上,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也同时适于农民工参与竞争的市场环境,让他们在市场自由竞争中,降低建立在传统的小生产基础上的社会资本强度,增强农民工市场交换行为的独立性,提高市场交换能力和在市场竞争中的自适应性。

3、大力发展县域经。

济通过实施多元城镇化战略,既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又积极鼓励发展中小城市和城镇,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通过发展中小城市和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是一种成本较低的分流途径。中小城市和城镇经济的主体是非公有制经济,就业容量大,能够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重要渠道。同时,由于取得中小城市和城镇户口的成本相对较低,可以通过推进户籍管理以及配套制度改革,吸引农民工向中小城市和城镇分流。

4、增强就业的稳定性。

首先要区分具体情况,将农民工纳入不同的组织中去,特别是用工单位应建立“谁用工、谁负责”的责任管理制度。其次要加强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强化劳动部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在劳动关系上坚持一视同仁,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就业中介组织,推进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市场的预测、规划、调控、立法、监管,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逐步规范化、有序化。

5、关注新一代农民工的发展。

部分农民工通过打工实践开阔了眼界、掌握了技术、增强了本领、积累了资本,他们或者作为创业者扎根城市,或者成为“精英农民”返回农村,或者由于种种原因被迫回到农村。各级政府应为回流农民工和逐渐融入城市的农民企业家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并给予政策支持,让他们的创业才能有用武之地。同时,农民工正在实现代际转换,新一代农民工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回不去农村,融不进城市”。他们的素质相对较高,思想观念已经远离土地和农业生产,更贴近城市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因而对城市表现出较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但他们在城镇的待遇并没有得到提高,也较难进入城镇正式就业岗位序列,因而对获得社会尊重、平等和承认有着更多的期盼。社会各界应深入研究和把握第二代农民工的特点,真正在心理上接纳他们,重视发挥他们的作用和才能,在为其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就业环境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找准就业的合理定位。

标签:;  ;  ;  

刍议造成农民工弱势化趋向的主要原因及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