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的临床分析研究

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的临床分析研究

张潇

夹江县中医医院四川乐山614100

摘要:目的:观察和讨论在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在发生院内感染的状况,对发生感染患者的感染原因及感染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治疗方法和措施。方法:选取在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并且发生院内感染共9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结果:在消化内科接受治疗并伴有院内感染的98例患者进行相关的临床研究和分析,分离出148株致病病原菌,其中包含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所诊断出的这些病菌对日常抗生素具有较强的耐药性,而且病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结论:必须要给患者准确使用抗生素药物,同时要注重患者的呼吸道感染预防状况,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患者的身体恢复状况。

关键词:消化内科;患者;感染;回顾性分析;诊疗

通常来讲,住院部的所有科室都有院内感染发生的概率,但是消化内科在其中发生感染的概率最高。[1]要是在消化内科住院接受诊治的患者发生了医院感染,不仅会对患者病情的有效恢复产生不好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产生影响,而且对于住院部的感染管理的效果产生不利影响,进而不利于医院治疗水平的提升。[2]为了能够有效减少消化内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本研究对近一年多以来接受诊治的98例消化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将这些患者的住院时间、年龄、原发疾病情况、致病病原菌、感染位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患者感染的原因和特征,为本院以后做好消化内科感染的治疗和防控工作提供必要的借鉴和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并且发生院内感染共98例患者,其中男52例,女46例;年龄在16-83之间,平均年龄为(53.6士4.8)岁,其中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13例,消化道出血7例,肝硬化18例,慢性胃炎12例,胰腺炎11例,消化道肿瘤13例,胆囊炎14例,慢性肠炎10例。

1.2诊断标准: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制定)。采用国际通用K-B纸片法试验药敏。

1.3方法

抽取这98例消化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对98例消化内科感染患者的住院时间、年龄、原发疾病情况、致病病原菌、感染位置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分析这98例消化内科感染患者的感染原因和特征。

2.结果

2.1医院感染情况:198例在消化内科在我院住院接受诊疗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98例,感染率为49.4%。

2.2发生医院感染位置的分布情况:98例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发生的位置分别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13例,消化道出血7例,肝硬化18例,慢性胃炎12例,胰腺炎11例,消化道肿瘤13例,胆囊炎14例,慢性肠炎10例,肝硬化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最高,占18.3%(18/98)。

2.3致病病原菌分布状况:一共分离出148株致病病原菌,包括80株(57.7%)革兰阴性杆菌,其中25株(25.4%)大肠埃希菌、24株(24.8%)铜绿假单胞菌、6株(5.8%)鲍氏不动杆菌、13株(12.3%)肺炎克需伯菌、7株(6.7%)阴沟杆菌、5株(5.3%)产气杆菌;包括68株(52.3%)革兰阳性杆菌,其中24株(26.9%)表皮葡萄球菌;20株(29.6%)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35.7%)真菌,其中13株(53.6%)酵母样真菌,10株(46.4%)白色念珠菌。

2.4耐药情况:由表1可得,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高,为13.6%(2/15)。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最低,为0.003%;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金色葡萄球菌(MRSA)的概率为50.0%(10/20)。

3讨论

医院感染的发生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时间较长,使患者自身的防御系统功能降低,当患有疾病之后,对疾病的致病病原菌的预防能力降低,发生院内感染概率增大。[3]在本研究中,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概率为49.4%,与相关文献中所报道的消化内科平均医院感染率为8.8%相比,略有增高;本研究中发现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肝硬化,慢性胃炎是高发病,医护人员应重视将患者口腔中多余的分泌物及时进行清理,避免患者口腔中的异物被吸入支气管道和其他器官引发疾病感染;由于发生消化系统感染的患者一般会进流食,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在日常饮食中避免患者流食反流所引发的呼吸道感染。[4]本研究结果表明,医院感染致病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居于首位(25.4%),铜绿假单胞菌居第二位(24.8%),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

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医护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为了保证消化内科患者能较快的恢复身体健康,减少患者发生其他部位的感染概率,应当确保:(1)每天按时清扫和消毒消化内科住院区,严格按照隔离、无菌等相关制度,对流动人员数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应当管理和有效控制到住院部探望患者的相关人员,对具体的探望时间也进行适当的控制。(2)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原发疾病病原菌做到按时的诊疗,增强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使用常用抗生素时,要做到使用科学、有效、合理、有效,避免出现滥用抗生素的现象。(3)定期对病房医护人员进行防控感染的相关培训,增强医护人员的防控意识,促使每一位医护人员严格依据相关制度开展自己的工作,感染的病原菌有全面的了解和识别并采取有效的采取进行管理和治疗。

综上所述,患者要是在消化内科接受住院治疗期间发生院内感染,那么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的恢复产生不好的影响,达不到的治预期的诊疗效果。对消化内科发生感染的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对于减少消化内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医院医护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开展无菌工作,对消化内科患者的原发病的进行及时的诊治,以减少消化内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保证患者有一个安全舒适的诊疗环境,降低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

参考文献:

[1]王英,王爱芹,都新俊,张玲玲,张大艳,王香.医护人员手与移动电话病原菌检出情况及对肿瘤科室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15):119-120

[2]钟振锋,荣丽娟,侯铁英.《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解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16):332-333

[3]吴安华,李春辉,黄勋.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应具备哪些业务知识-《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岗位培训指南》解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16):345-346

[4]陈恩利,李俊晓,王镇,谢萌,叶银艳.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的临床基本信息与病原菌情况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16):228—229

标签:;  ;  ;  

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的临床分析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