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阴离子论文_梁文迎

导读:本文包含了配阴离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阴离子,离子,蛋白质,硼酸盐,缔合,诱导剂,咪唑。

配阴离子论文文献综述

梁文迎[1](2018)在《咪唑基离子液体对金属氯配阴离子和VIB族含氧酸根离子的富集过程及其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咪唑基离子液体为固相萃取剂,研究了对水体中以负离子形式存在的微量重金属的富集过程,探讨了该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并通过研究含金属氯配阴离子离子液体的结构,推测了富集机理。论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绪论部分,简述了重金属HgCl_4~(2-)和VIB族金属含氧酸根离子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及其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介绍了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综述了水体中重金属Hg(II)、Cr(VI)、Mo(VI)、W(VI)的传统去除方法,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和讨论。并介绍了离子液体及含金属离子液体的性质,总结了这类材料在富集、回收重金属方面的应用和发展。2.设计合成了一种以苯乙烯与对氯甲基苯乙烯聚合,接枝N-甲基咪唑的疏水性高分子离子液体,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分析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确定了高分子离子液体的基本结构。研究了其对HgCl_4~(2-)富集过程中溶液p H、高分子离子液体用量、反应温度、干扰离子、富集时间等因素对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分子离子液体能够高效率的从溶液中富集回收HgCl_4~(2-),几种干扰离子(Cd2+、Zn2+、Cu2+、Ni2+)不影响HgCl_4~(2-)的富集,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在最佳富集条件下处理后,Hg(II)的浓度低于国家排放标准规定的限值,符合排放标准。3.研究了所合成的高分子离子液体对水体中低浓度VIB族金属含氧酸根离子的富集过程,确定了溶液p H、高分子离子液体用量、反应温度、干扰离子、富集时间等因素对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离子液体能够高效率的从溶液中富集回收Cr(VI)、Mo(VI)和W(VI),通过酸性抗坏血酸溶液和硝酸溶液对M(VI)的解吸附,实现了高分子离子液体的回收再利用。在最佳富集条件下处理后,溶液中VIB族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均低于国家排放标准规定的限值,符合排放标准。4.合成了含金属的离子液体[Bzmim]2[HgCl_4],通过元素分析、核磁、热分析等分析手段进行了表征。通过核磁分析得出[Bzmim]2[HgCl_4]中除了存在HgCl_4~(2-)与[Bzmim]+的电荷作用外还存在超分子作用。此外,还合成、测定了氯化1,3-二苄基咪唑[(Bnz)2im]Cl及其金属化合物[(Bnz)2im]2[MCl_4](M=Cu、Co、Zn)和[(Bnz)2im][Au Cl_4]的晶体结构,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热分析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四种离子液体的熔点都在100℃附近,并且在200℃以前没有发生分解,比较稳定,金属氯配阴离子与苯环和咪唑环之间都存在氢键作用,这些氢键能够很好的稳定晶体结构。该结果较好的解释了本课题组利用咪唑双接枝PVC富集Au Cl_4-的机理,并为以后开展咪唑双接枝苯乙烯-对氯甲基苯乙烯产物对金属配阴离子的富集工作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05-01)

崔晓伟[2](2017)在《过渡金属配阴离子诱导的瓜环与胺类客体的超分子自组装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瓜环(cucurbit[n]urils)或葫芦脲作为一类新型的主体大环化合物,其亲水性羰基氧原子端口和疏水性刚性空腔结构,使它在超分子化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受到了国内外超分子化学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截止至2015年12月,瓜环的合成、瓜环的主客体化学、瓜环的配位化学的文章所占比例分别约为5%;74%及20%。随着瓜环化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在单纯瓜环与有机客体分子相互作用体系中引入金属离子或者在单纯瓜环与金属离子配合物体系中引入有机分子,常能得到一些特殊结构的超分子体系。本论文主要进行了瓜环―有机分子―金属离子叁元体系的相互作用及其超分子自组装结构的研究。根据瓜环―有机分子―金属离子叁元体系中相互作用组分的主次关系又可将这类研究进一步分为:1)金属离子对瓜环与有机分子相互作用及其超分子自组装实体的影响或简化为瓜环主客体的配位化学;2)有机分子对瓜环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及其超分子自组装实体的影响或简化为瓜环金属配合物的主客体化学。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二正丁胺阳离子对Q[6]和[CdCl4]2-阴离子超分子自组装实体的影响;2)[CdCl4]2-阴离子对Q[6]和二胺超分子自组装实体的影响;3)[CoCl4]2-阴离子对Q[8]和单胺超分子自组装实体的影响。基于瓜环外壁作用,以第叁组分作为结构导向试剂,设计构筑瓜环超分子自组装结构体系已成为瓜环化学的一个新研究方向。本论文基于上述理论成功构筑了一系列瓜环基超分子自组装体,并在VOCs的吸附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拓展了瓜环在超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范围。该研究不仅加深了对瓜环―有机分子―金属离子叁元体系的相互作用及其超分子自组装结构的理解,而且也促进了新型分子结构的设计与合成。(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7-05-01)

袁斌芳,李明[3](2016)在《理论研究金(Ⅰ)催化环化吲哚反应的机理:配阴离子对质子转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金(Ⅰ)催化环化吲哚反应~([1])的机理,探索配阴离子对质子转移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配阴离子Cl~-,OTf~-和BF_4~-作为质子shuttle可以大大降低质子转移过程中的能垒。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计算发现配阴离子的质子碱性强弱(Cl~->OTf~->BF_4~-)是导致阴离子协助质子转移能力差异性的根本原因。在配阴离子的质子化过程中,配阴离子对这一过程的催化能力趋势为Cl~->OTf~->BF_4~-(见图1)。然而,对于配体-H的去质子化过程,阴离子配体的促进能力顺序为Cl~-<OTf~-<BF_4~-。简言之,我们的理论研究可以为涉及到质子转移的过渡金属催化反应提供一些对阴离子配体选择的指导和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九分会:化学中的量子与经典动力学》期刊2016-07-01)

刘福元,宋志强,姜新生,廉德平[4](2011)在《高产奶牛围产前期饲喂自配阴离子盐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30头经产荷斯坦奶牛,按照配对试验设计,研究在围产前期(产前21d)添加自配阴离子盐添加剂对奶牛采食、尿液pH值及产后100d的产奶量、发病率和直接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饲喂阴离子盐添加剂日粮奶牛采食量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饲喂4d后可使尿液pH值显着降低,产后100d的产奶量显着提高,发病率显着下降,直接经济效益显着提高。由此表明高产奶牛围产前期饲粮中添加阴离子盐,能够改善奶牛产后的健康状况,提高泌乳性能及经济效益,也表明,自配阴离子盐添加剂饲喂效果确实。(本文来源于《草食家畜》期刊2011年04期)

田伦富,刘绍璞[5](2011)在《[Hg(SCN)_4]~(2-)配阴离子二级散射和倍频散射光谱法测定蛋白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pH=1.0~4.5的稀硫酸介质中,[Hg(SCN)4]2-配阴离子能与人血清白蛋白(HSA)、α-糜蛋白酶(α-Chy)、牛血清白蛋白(BSA)、溶菌酶(Lyso)和γ-球蛋白(γ-G)等蛋白质反应形成复合物,此时将引起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的显着增强.最大SOS峰和最大FDS峰分别位于668 nm和396 nm附近,散射增强(ΔI)在一定范围内与蛋白质的质量浓度成正比,两种方法对不同蛋白质的检出限(3σ)分别在17.30~43.53 ng/mL(SOS)和18.38~54.04 ng/mL(FDS)之间.据此发展了用SOS和FDS法灵敏、简便、快速测定血清中总蛋白的新方法.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7期)

田伦富[6](2011)在《蛋白质与金属配阴离子和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蛋白质与[Hg(SCN)4]2-、[Zn(SCN)4]2-等金属配阴离子、蛋白质与蛋白质、蛋白质与肝素钠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时对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的影响。研究探讨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结合模式、结合位点以及结合作用力等,并发展和建立了测定蛋白质和肝素钠的新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 [Hg(SCN)4]2-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在pH 1.0-4.5的稀硫酸介质中,[Hg(SCN)4]2-配阴离子与人血清白蛋白(HSA)、α-糜蛋白酶(α-Chy)、牛血清白蛋白(BSA)、溶菌酶(Lyso)和Y-球蛋白(γ-G)等蛋白质反应形成复合物,此时将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的显着增强,也能引起吸收光谱的变化和荧光猝灭,同时还观察到圆二色(CD)光谱特征的改变。本文主要研究[Hg(SCN)4]2--蛋白质复合物的RRS光谱特征,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以及某些分析化学性质,并以[Hg(SCN)4]2--Lyso体系为例,结合吸收、荧光和圆二色光谱的变化,对复合物的结合位点、结合模式以及散射增强的原因进行了讨论。RRS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它对不同蛋白质的检出限在4.6-10.8ng/mL之间,据此建立了以[Hg(SCN)4]2-配阴离子作探针测定人血液和尿液中蛋白质的新方法。2. [Hg(SCN)4]2-与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和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在pH7.4的生理条件下,[Hg(SCN)4]2-配阴离子能与血红蛋白(Hb)发生相互作用并形成10:1的复合物,此时将导致溶液的共振瑞利散射(RRS)的显着增强并出现相应的散射光谱,其最大散射波长位于313 nm附近。本文根据反应产物对共振光散射光谱的影响,结合[Hg(SCN)4]2-对Hb的荧光猝灭作用和圆二色光谱的变化,讨论了[Hg(SCN)4]2-与Hb的相互作用、结合位点和结合模式。3. [Hg(SCN)4]2-对蛋白质的荧光猝灭反应及其分析应用在pH 1.4-3.4的酸性介质中,[Hg(SCN)4]2-配阴离子可与牛血清白蛋白(BSA)、γ-球蛋白(γ-G)和血红蛋白(Hb)等蛋白质反应形成复合物,此时将引起蛋白质荧光的猝灭。荧光猝灭程度在一定范围内与Hg(Ⅱ)的浓度成线性关系,对Hg(Ⅱ)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015-1.25μg/mL,检出限(3σ)分别为4.4 ng/mL (BSA)、6.5 ng/mL (y-G)和12.9 ng/mL (Hb)。文中研究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表明方法有良好的选择性,可用于红药水和乙肝疫苗中汞的测定。此外,通过研究[Hg(SCN)4]2--BSA体系吸收光谱的变化、温度的影响以及Stern-Volmer作图,判断该反应为静态猝灭反应。4. [Zn(SCN)4]2-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在pH 1.75-1.90的酸性介质中,[Zn(SCN)4]2-与某些非酶蛋白质[如人血清白蛋白(HSA)、牛血清白蛋白(BSA)、血红蛋白(Hb)、γ-球蛋白(γ-G)]和某些蛋白质酶[如α-糜蛋白酶(α-Chy)、溶菌酶(Lyso)]相互作用时,不能使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发生改变,但是却能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和二级散射(SOS)、倍频散射(FDS)等共振非线性散射(RNLS)的显着增强。不同蛋白质体系具有相似的散射光谱特征,其最大RRS、SOS和FDS波长分别位于290 nm、552 nm和392 nm附近,但相对强度有一定差异,其中以HSA、y-G和Hb体系灵敏度更高。当用RRS法时,对于HSA、y-G和Hb的检出限在4.9-7.8ng/mL之间,本文研究了反应体系的RRS光谱特征,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考察了方法的选择性,并建立了以[Zn(SCN)4]2-作探针RRS法测定人血清和人尿液中总蛋白质的方法。文中还以[Zn(SCN)4]2--HSA体系为例讨论了复合物的结合比、它们之间的主要作用力和可能的结合模式。表明RRS法是研究蛋白质中非芳香族残基与其它分子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这也是吸收光谱法和荧光法所不具备的优点。同时还可以从研究的体系中发展出用RRS技术高灵敏度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5.胃蛋白酶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和共振非线性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研究在pH 4.8-5.6的酸性介质中,带多个负电荷的胃蛋白酶(Pep)与带大量正电荷的溶菌酶(Lyso)可借静电引力、氢键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而形成1:2的结合产物,这将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和二级散射(SOS)、倍频散射(FDS)等共振非线性散射(RNLS)的显着增强,其最大RRS波长位于290 nm附近。散射增强(ΔI)在一定范围内与Lyso的浓度成线性关系,可用于痕量Lyso的测定。叁种方法对Lyso的检出限分别为4.3 ng/mL(RRS)、4.5 ng/mL(SOS)和23.6ng/mL(FDS),灵敏度均较高,据此建立了以Pep作探针测定人唾液和鸡蛋清中Lyso的新方法。本文研究了反应体系的RRS、SOS和FDS光谱特征,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干扰实验表明其他常见蛋白质基本不干扰Lyso的测定,因此本法对Lyso的测定具有较好的选择性。文中还对复合物的结合模式和散射增强的原因进行了讨论。6.肝素钠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和共振非线性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研究在适当酸度的NaAc-HCl缓冲溶液介质中,肝素钠(Hep)因其硫酸酯基离解而以带多个负电荷的大阴离子存在,而人血清白蛋白(HSA)、牛血清白蛋白(BSA)、Hb血红蛋白(Hb)、木瓜蛋白酶(Pap)和鸡卵白蛋白(Alb-egg)等蛋白质因处于其等电点(pI)之下,则以带多个正电荷的大阳离子存在,两者可借静电引力、氢键作用、疏水作用而结合形成复合物,此时将引起RRS和SOS、FDS等RNLS的显着增强并出现新的散射光谱。3种散射的增强程度(ΔI)均在一定范围内与Hep的浓度成正比,均可用于对Hep的测定,其中Hep-HSA体系的RRS法灵敏度最高,对Hep的检出限为3.1ng/mL。本文研究了适宜的反应条件,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表明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基于此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简便、快速测定Hep的新方法。7.肝素钠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的吸收、荧光和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在pH 7.4的生理条件下,带多个正电荷的碱性蛋白Lyso可通过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力与带多个负电荷的Hep结合形成1:1的复合物,此时不仅会引起吸收光谱的变化和Lyso的荧光猝灭,而且将导致RRS显着增强,我们研究了Hep-Lyso复合物的RRS光谱特征,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以及某些分析化学性质,并结合吸收、荧光和圆二色光谱的变化,讨论了Hep与Lyso之间的反应机理和结合模式,认为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是二者间的主要作用力,而分子体积增大、疏水界面的形成及荧光-散射共振能量转移作用是共振光散射增强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1-05-02)

刘少友,唐文华,蒋天智,杨晓艳,文正康[7](2010)在《低温开放体系配阴离子对合成硅基铝多孔材料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六水氯化铝和十八水硫酸铝在低温开放体系分别与正硅酸乙酯直接进行固/液反应,合成非晶结构的铝掺杂氧化硅微介孔材料。并用XRD、HRTEM、SEM/EDS、低温N2吸附、FTIR和原子吸收光谱TAS等技术对产物的结构和吸附性能进行表征。探讨了微介孔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酸性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共存条件下,所制得的铝掺杂氧化硅微介孔材料呈不规则形状,其孔壁均为无定型;掺杂金属铝进入氧化硅晶格。铝源中配阴离子不仅影响材料的物相织构、材料的元素组成,而且还影响其吸附性能。(本文来源于《贵州化工》期刊2010年03期)

杨季冬,石文兵,刘绍璞[8](2008)在《[MeCl_4]~-型配阴离子-亚甲蓝离子缔合物的溶剂萃取和荧光法测定痕量亚甲蓝》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离子缔合物溶剂萃取的适宜条件、有机相中荧光和共振荧光光谱特征,讨论了离子缔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考察了有关的分析化学性质.建立了测定痕量亚甲蓝的高灵敏度的方法,其检出限分别为0.2和0.6ng/mL(荧光法)以及1.1和2.8ng/mL(共振荧光法),荧光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宜于痕量亚甲蓝的测定.将该方法用于人血清和尿样中痕量亚甲蓝的测定,结果较好.(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张林进,叶旭初[9](2008)在《水溶液中硼氧配阴离子的存在形式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硼酸盐水溶液中硼氧配阴离子的存在形式、振动光谱研究结果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硼酸盐水溶液中,硼氧配阴离子除了常见的[B(OH)4]-,B(OH)3,[B3O3(OH)4]-,[B4O5(OH)4]2-,[B5O6(OH)4]-,[B6O7(OH)6]2-以外,还存在着[B2O(OH)6]2-,[B3O3(OH)5]2-等,各种硼氧配阴离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FT-IR和Ram an光谱研究结果进一步明确了硼氧配阴离子的存在形式及相互作用。同时指出了各种硼氧配阴离子的存在形式及相互作用与溶液总硼浓度、pH、金属阳离子、温度及水热条件等有关,且主要依赖于溶液总硼浓度和pH。高的总硼浓度和较低的pH有利于高聚合度的硼氧配阴离子的存在,反之则利于低聚合度的硼氧配阴离子的存在。(本文来源于《无机盐工业》期刊2008年02期)

石燕,刘绍璞,刘忠芳,罗红群[10](2005)在《I_3~-配阴离子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实验方法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S+)10μg于10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pH1.80的BR缓冲溶液3.5mL,NaI溶液1.0mL,K2Cr2O7溶液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荧光分光光度计上以λem=λex进行同步扫描,记录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5-07-01)

配阴离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瓜环(cucurbit[n]urils)或葫芦脲作为一类新型的主体大环化合物,其亲水性羰基氧原子端口和疏水性刚性空腔结构,使它在超分子化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受到了国内外超分子化学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截止至2015年12月,瓜环的合成、瓜环的主客体化学、瓜环的配位化学的文章所占比例分别约为5%;74%及20%。随着瓜环化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在单纯瓜环与有机客体分子相互作用体系中引入金属离子或者在单纯瓜环与金属离子配合物体系中引入有机分子,常能得到一些特殊结构的超分子体系。本论文主要进行了瓜环―有机分子―金属离子叁元体系的相互作用及其超分子自组装结构的研究。根据瓜环―有机分子―金属离子叁元体系中相互作用组分的主次关系又可将这类研究进一步分为:1)金属离子对瓜环与有机分子相互作用及其超分子自组装实体的影响或简化为瓜环主客体的配位化学;2)有机分子对瓜环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及其超分子自组装实体的影响或简化为瓜环金属配合物的主客体化学。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二正丁胺阳离子对Q[6]和[CdCl4]2-阴离子超分子自组装实体的影响;2)[CdCl4]2-阴离子对Q[6]和二胺超分子自组装实体的影响;3)[CoCl4]2-阴离子对Q[8]和单胺超分子自组装实体的影响。基于瓜环外壁作用,以第叁组分作为结构导向试剂,设计构筑瓜环超分子自组装结构体系已成为瓜环化学的一个新研究方向。本论文基于上述理论成功构筑了一系列瓜环基超分子自组装体,并在VOCs的吸附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拓展了瓜环在超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范围。该研究不仅加深了对瓜环―有机分子―金属离子叁元体系的相互作用及其超分子自组装结构的理解,而且也促进了新型分子结构的设计与合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配阴离子论文参考文献

[1].梁文迎.咪唑基离子液体对金属氯配阴离子和VIB族含氧酸根离子的富集过程及其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8

[2].崔晓伟.过渡金属配阴离子诱导的瓜环与胺类客体的超分子自组装体研究[D].贵州大学.2017

[3].袁斌芳,李明.理论研究金(Ⅰ)催化环化吲哚反应的机理:配阴离子对质子转移的影响[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九分会:化学中的量子与经典动力学.2016

[4].刘福元,宋志强,姜新生,廉德平.高产奶牛围产前期饲喂自配阴离子盐的效果[J].草食家畜.2011

[5].田伦富,刘绍璞.[Hg(SCN)_4]~(2-)配阴离子二级散射和倍频散射光谱法测定蛋白质[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6].田伦富.蛋白质与金属配阴离子和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D].西南大学.2011

[7].刘少友,唐文华,蒋天智,杨晓艳,文正康.低温开放体系配阴离子对合成硅基铝多孔材料的影响[J].贵州化工.2010

[8].杨季冬,石文兵,刘绍璞.[MeCl_4]~-型配阴离子-亚甲蓝离子缔合物的溶剂萃取和荧光法测定痕量亚甲蓝[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

[9].张林进,叶旭初.水溶液中硼氧配阴离子的存在形式及影响因素[J].无机盐工业.2008

[10].石燕,刘绍璞,刘忠芳,罗红群.I_3~-配阴离子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研究[C].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

论文知识图

以二胺配体作为模板形成的开放骨架化...反应中间体2的晶体结构(氢原子省略...配合物2层与层之间的-作用配合物[Cu(...配合物4中钴离子的配位环境不同金属离子导致的配合物结构的不同阴离子导致的配合物结构的不同

标签:;  ;  ;  ;  ;  ;  ;  

配阴离子论文_梁文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