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正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财政保障论文

龙正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财政保障论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责任担当、精神风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必须夯实思想基础、坚守党的本色、立足财政实践、勇于担当尽责,以实际行动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在新的赶考中交出优异答卷。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学懂弄通落实上下功夫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意高远、内涵丰富、体系严整、博大精深,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学思践悟这一党的创新理论是当前最重要、最紧迫、最根本的政治任务,是我们需要持续修炼的必修课。

对v2,v4,v6进行正常染色,若v2,v4,v6全染颜色1,则改染v3,由于v3为穷点,故为5--点,若的其它4个邻点中染1的个数≤2,则可将v3由颜色3改染为1,并用3染v。若 的其它4个邻点中染1 的个数为3个,则可用这4个邻点中缺失的颜色来重染(这种缺失的颜色为2或3),再用1重染v3,从而用3 染v,即可正常染回。若v2,v4,v6中染颜色1的个数≤2,则可以直接用1染v,得到G的一个(3,0,0)-染色,得出矛盾。

(一)通过学习筑牢理论根基。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只有理论上清醒了、思想上弄通了,才能真正做到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深刻论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本质特征、独特优势,又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战略步骤、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划时代意义,全面深入系统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科学体系。将理论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不断增进理论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将对党的朴素感情上升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性认识,将其作为引领一切工作的思想旗帜、理论指南、根本遵循。

(二)通过学习坚定信仰信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满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充满着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和全党核心的大胸怀、大境界、大担当。要通过学习,一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面对社会思潮多元、利益诉求多样的现状,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大势和历史发展规律,增强对共产主义的理性认同,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内化为我们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二是坚守党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只有时刻牢记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征程,不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不忘党的初心使命、价值取向、责任担当,我们才能行稳致远。三是坚定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湖北,强调做好湖北各项工作要做到“四个切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的重要讲话,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湖北篇”。要用心领会、用情感悟、用力落实,把自己的事做好,交出优异的发展答卷。

(三)通过学习指导财政工作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有科学的理论观点,又有丰富的方法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这些科学思维和方法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指导性。比如,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这就为我们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管总的指导方针和具体的思路方法。围绕“巩固”,要发挥财政政策引导、激励作用,做好降成本的“减法”和“放管服”改革的“加法”,拓展“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围绕“增强”,要把握财政有所作为的边界,减少财政对用于竞争性领域资源的直接配置,减少财政对微观主体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遵循市场规律、用市场机制解决经济问题,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围绕“提升”,要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群、产业链。围绕“畅通”,要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只有真正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这些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熟练地掌握运用,我们才能提高思维能力、工作水平,更好地担当使命。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政治问题在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这就要求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湖北财政人当前肩负的重要使命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四个着力”“四个切实”要求,以钉钉子的精神解决财政领域的关键问题,推动经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必须把共产党员身份作为财政党员干部的第一身份。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涵养坚定的政治信仰,铸就坚强的政治定力。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始终对党绝对忠诚、与党同心同德,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当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坚定“四个自信”,充分认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践行“两个维护”,将“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坚决落实“五个必须、五个绝不允许”要求,坚决整治政治意识不强、政治立场不稳、政治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以实际行动维护党中央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权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不忘初心”,就是不能忘记我们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始终站稳党的政治立场,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奋斗。

(一)始终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深刻认识到人民是党的执政之基、血脉之本、力量之源,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认识到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不断增强宗旨意识。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要强化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头等位置,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持续增进人民感情。人民不是虚幻的、抽象的,而是实在的、具体的,是我们一个个的服务对象。要严防脱离群众的危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拉近财政与群众的距离,培养对人民的感情,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纽带作用。

(一)要在减税降费上担当作为。减税降费是党中央、国务院创新宏观调控、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当前非常重要、非常紧迫的一项政治任务。财政部门必须实打实、硬碰硬,无论收入增幅下降多少、支出压力多大,都要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着眼于“快”,紧盯中央减税降费的新政策、新措施,第一速度跟进、细化、落实,让企业第一时间享受政策红利。着眼于“准”,聚焦制造企业、小微企业、科创企业等最为活跃的市场主体,精准施策,打好组合拳,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着眼于“实”,严格依法治税治费,严格执行涉企收费“一张清单”制度,全程跟踪督办,实行通报制度,打通“最后一公里”,确保政策落地见效。着眼于“远”,充分预判减税降费的长远影响,加大力度调结构、压一般、保重点,全力做好财政保障工作,用政府的“紧日子”换来企业和群众的“好日子”。

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必须认识到财政部门首先是政治机关。财政部门所有的业务都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都包含了政治主张、体现了政治导向、赋予了政治意义。作为财政干部,首先必须讲政治,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找准财政的职能定位,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和把握财政工作规律,遇事多想政治要求、办事多想政治规矩、处事多想政治影响。既要会算平衡账,更要算好政治账、经济账、长远账。既要管好账、用好钱、生好财,又要明大势、谋全局、献良策,主动升位谋划,当好参谋助手。要提高财政部门的政治执行能力,制定重大财政政策、推进重大财政工作,都要反复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对标对表,校准财政的发力方向,推动财政资源向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项目聚焦,向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民生保障、补短板等重点领域配置。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标准》为数学交流提出了具体目标,把“数学交流”定位为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为此,本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究:

(二)始终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财政工作的奋斗目标。牢记“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维护好群众利益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到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一是在保障改善民生上要下更大功夫。锚定民生不动摇,更加精准地聚焦扶贫、社保、医疗、就业、教育等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继续将财力向基层倾斜、向贫困地区倾斜,着力推进底线民生、普惠民生、质量民生。二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要下更大功夫。把乡村振兴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加大统筹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完善财政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支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完善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机制,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三是在推动民生保障可持续上要下更大功夫。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明晰民生支出的边界和力度,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少做“锦上添花”的事情,加强各项民生政策、民生资金的统筹,增强民生保障的可持续性。

赏识教育作为幼儿教育中的首要教学方法,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通过鼓励性的话语和肢体语言启发幼儿,让幼儿在受教育中得到更多的爱与关心。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而且有助于幼儿心智全面健康发展。以下分三个方面对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实践进行探索。

(三)始终将人民群众作为财政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财政工作水平和成效怎么样,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而是要将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财政工作的评判标准。要围绕群众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和久而未解的难点问题,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开展调研,特别是到深度贫困地区、基层财政所、联系点去,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充分吸取人民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作为改进工作、改进作风的重要着力点,作为制定财政政策、编制执行预算的重要参考,让财政工作更接地气、更符合人民利益。主动接受人民监督,着力打造阳光财政,深入推进财政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实行开门办事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用实际行动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让实干成为最鲜明的底色,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诠释使命担当

2.原则。一是主副食搭配,主食主要给人体供应热能,而辅食如水果蔬菜等主要给人体供应营养;二是荤素搭配,荤食即动物性食物可提供无机盐,素食即植物性食物可提供膳食纤维;三是粗细搭配,在粮食加工过程中,加工的程度愈加精细,流失的营养也就愈多,所以适量的粗粮与细粮的搭配,更有益于保健;四是酸碱搭配,食物的酸碱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体血液正常与否,所以在进行食物搭配时要注意维持两者的平衡。

(三)必须把净化政治生态作为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加强政治生态建设,就是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检视、全面整治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一是管党治党要全面过硬。厅党组带头落实主体责任,逐级压实党组、机关党委、支部、党员四级党建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制度,以良好的党风引领政风、行风。二是作风建设要持之以恒。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构建财政系统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持续推进财政反腐倡廉建设,强化执纪问责,深化标本兼治,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三是政治文化要积极健康。涵养忠诚干净担当的机关文化,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充分发挥政治文化凝聚人心、提振精神、规范行为、提高效能的作用。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建立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选拔任用体系,打造“个人埋头干事、业绩群众公认、进步组织关心”的良好环境。

由于中亚国家重要的战略意义及资源优势,美、俄、伊、土等国都从本国利益出发,通过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多种方式拓展其在中亚的战略空间。“在国际关系中,文化作为一种‘软力量’,它总是同政治与经济等‘硬力量’共同发挥作用的。”[3]正因为如此,美俄等国在彰显其“硬实力”的同时,也积极凭借自身的文化优势,并利用多种文化传播手段向中亚国家传播本国文化,扩大其文化影响。

(二)要在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上担当作为。将三大攻坚战作为主抓手、主战场,在统筹财力、保障重点、强化监管、守牢底线上持续发力,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一是打好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全面摸排各类风险隐患,加强分析研判,动态监测,实时预警。正确处理稳增长、促发展与防风险的关系,将防范风险与化解风险结合,有效防控政府债务等方面的风险。二是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财政部门担负着筹集、分配、统筹、监管财政扶贫资金的重任,要以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为契机,全面履行财政职能,绝不能因财政工作不到位、财政政策不落实影响精准脱贫。三是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支持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围绕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在“双十工程”“四个三”等重大生态工程上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健全横向生态补偿、生态环境保护奖励机制,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

(三)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担当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湖北时强调“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要靠自己拼搏”。要全面贯彻“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战略布局,统筹财力做实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决策筹资方案,将财政资金集中用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强力推进科技投入统筹配置,灵活运用“前补助”、“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推动湖北省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实现突破,将“国之重器”拿在自己手里。

(四)要在推动市县可持续运行上担当作为。市县可持续运行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向财政传导,财政收入增速持续放缓。刚性支出长期高速增长,政府债务进入还本付息高峰期,市县财政收支矛盾凸显,紧运行成为常态。要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守住市县财政运行的底线。要兜牢“三保”底线。健全市县“三保”预算安排事前审核、预算执行约束和监督问责机制,督促市县全面落实保障责任,足额安排“三保”支出,确保国家制定的民生、工资政策落实到位。要夯实财力基础。坚持固本培元、财力下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压缩省本级支出和省直专项,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要激活市县财源。在增强县域经济内生发展动力上下功夫,建立促进市县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机制,完善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扶持政策,统筹安排县域发展引导基金,激发市县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

(五)要在深化财政改革上担当作为。财政制度安排体现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等各方面的基本关系,在国家治理中起基础性、保障性作用。要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谋划、推动财政改革,着力破除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制度供给和资源配置,形成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财政制度机制。要有动真碰硬的勇气。财政是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财政改革触及的是既得利益,啃的是“硬骨头”。要做好承受改革压力的思想准备,绝不能遇到风险就退缩、碰见难题就回避,否则财政改革将停滞不前。要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强各项改革之间的有效衔接,打好“组合拳”,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要有一抓到底的决心。聚焦、聚神、聚力抓改革措施落地,健全全过程、高效率、可核实的改革落实机制,强力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预算管理、预算绩效管理等改革,确保实现“2020年各项改革基本到位、现代财政制度基本建立”的目标。

责任编辑 张蕊

标签:;  ;  ;  ;  ;  ;  ;  ;  ;  ;  ;  

龙正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财政保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