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疼痛科优质护理服务浅析

中医康复疼痛科优质护理服务浅析

(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中医科重庆400054)

【摘要】目的:探究在中医康复疼痛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进一步为康复疼痛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对80例康复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在基础护理落实、护理文书书写、健康宣传教育以及病房管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消毒隔离方面比较有差异但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患者满意度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医康复疼痛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中医科;康复疼痛护理;优质护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0-0248-02

现代护理模式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护理模式了,已经从原来的仅注重患者的生存时间上转换到还必须注重患者的生活质量上来了。也就是说,原来的常规护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和适应新时代的患者需求了。中医康复疼痛科的患者绝大多是老年人,患者人数比较多,病种也比较复杂,相对于其他科室而言,护理任务较为繁重。针对这些护理对象,护理人员的护理模式要转变,护理观念更需要转变。为此,本医院在近年来大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此特作如下汇报。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所选60例研究资料均为本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中医康复疼痛科的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全部患者均听力良好,可以完成正常的语言交流,理解能力正常,CCS评分>8分,合并有心、肝、肾及造血系统、免疫系统严重疾病患者均排除在外,血管性痴呆、精神病史、有意识障碍的脑卒中患者也排除在外。所有患者均知情并同意纳入本研究。60例患者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46~80岁,平均年龄66.3±12.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有差异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两组患者住院期间采取同样的治疗方法。

1.2.2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服务。

1.2.3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做法为:(1)运行护士长领导下的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共分成3个责任小组,每组有护士长1名,责任护士和护士各1名,依据每个护士的专业技能、学历、护龄、实际操作能力、工作表现等综合评定。护士长的职责是:指导当班护士,解决技术问题,负责对病房的管理。责任护士的职责是:带领护士对本科的康复疼痛患者的治疗、护理和康复指导工作,并确实保证护理质量及医疗安全。护士的职责是:在护士长和责任护士的领导下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进行负责,并做好各种仪器的日常维修和保养工作。(2)执行无空隙全程护理,实施护理前,首先对患者的体质情况、心理状况、病情等进行全面了解,然后制定日常护理和疾病护理的标准流程,按照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以及不同的病情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宣传、心理疏导、疾病护理,尽最大限度地做到无空隙全程护理。(3)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调动患者的参与意识,及时告知患者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案及康复训练方案,主动服务,尽一切可能争取患者的理解与配合。

1.3评定指标

对比两组的基础护理落实情况、护理文书书写情况、健康教育宣传情况、病房管理落实情况、消毒隔离到位情况、患者满意度情况(自制调查问卷,调查项目包括: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环境、操作、治疗效果等,满分为100分)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基础护理落实、护理文书书写、健康宣传教育、病房管理落实、消毒隔离、患者满意度方面比较,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3.讨论

3.1全球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国内老龄化的趋势也在不断上升,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标准,我国国内的老年人将在2050年达到4亿多,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众所周知,老年人在社会群体中属于弱势群体,年龄高,体质差,容易患病,治疗困难,恢复慢、容易被忽视等特点,决定了老年人的康复问题相对复杂。但作为医疗护理工作者,尤其是护理工作者,必须密切关注这个群体的康复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给予相应的护理服务。老龄化的问题引发相关老年人的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医疗界一直都在积极努力地探寻老年人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法。依据中医康复疼痛科的特点,面对的患者大多数是老年人患者,其护理特点也必须顺应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才能够对老年人康复病痛患者的治疗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2就目前各医疗机构的情况而言,老年康复护理普遍存在着专业人才缺乏、康复治疗设施不全、护患沟通不畅等问题。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多病共存等因素决定了老年康复工作无法仅仅依靠单一的治疗和护理来完成,医护人员必须具备康复、心理、物理、作业、语言沟通等全方位的素质,而能够具备这些全面素质的医护人才少之又少,甚至是一才难求。主要原因是,目前的社会发展还没有足够重视到老年人的康复护理问题,康复护理人员大多数是从理疗和临床人员中临时抽调或者接受过简单培训的人员,严重缺乏康复护理的专业性。加上老年人康复护理的基础设施有限,难以进行日常的康复训练。再有就是,优于康复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所限,语言沟通能力不够,难以对老年患者进行有效、高效的沟通,对护理和治疗都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3.3本研究表明,中医康复疼痛科大多数是老年人,传统的基础护理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现代患者的需求,只有不断进取,努力学习研究,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新方法,才能尽可能地服务于患者。在本研究中,研究组在基础护理落实、护理文书书写、健康宣传教育、病房管理落实、消毒隔离、患者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丽英.老年患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院,2011,15(3):66-67.

[2]胡秀英.老年护理手册[M].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28-168.

[3]吴云梅.优质护理服务在中医康复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年12月第7卷第23期.

[4]李建军.老年人康复服务指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5:序.

[5]刘祚燕.我国老年康复护理发展趋势[J].护理研究,2017,31(7):772-775.

[6]老年护理手册[M].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28-168.

标签:;  ;  ;  

中医康复疼痛科优质护理服务浅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