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卫星微波探测资料的青藏高原温度变化趋势研究

基于卫星微波探测资料的青藏高原温度变化趋势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首先利用1982-2016年的MSU/AMSU-A亮温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上层温度的气候趋势及其演变特征,并利用ERA-Interim和NCEP-R2再分析资料的相应高度大气温度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高层亮温序列总体表现为逐渐增暖的趋势,这与再分析资料的对应层次大气温度变化有很好的相似性。基于集合经验模式分解方法(EEMD)的非线性趋势分析表明,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上层增温首先出现在青藏高原中部,随着时间演变,增温现象逐渐向青藏高原四周扩散,最后在整个地区都出现了一致增温现象。相比于NCEP-R2再分析资料而言,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300 hPa大气温度的演变趋势与观测亮温有很好的相似性,而NCEP-R2再分析资料的300 hPa高度大气温度在前20年表现为明显的降温特征,在最近10年才出现了增温现象,与以上两种资料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进一步探讨亮温资料中区域增温中心的形成原因,论文利用AMSU-A多通道资料分析增温趋势的垂直演变特征。为了避免星间偏差的影响,采用了生命史最长的NOAA-15单个卫星的AMSU-A资料。在轨道漂移订正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AMSU-A不同通道亮温的气候趋势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高原地表存在两个显著的升温中心,在垂直方向上由地面增温逐渐影响高空大气温度。NCEP-R2再分析资料在青藏高原地区主要是地面增温为主,这与卫星资料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在高原区域升温大值区集中在300 hPa高度上下,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在同一高度上,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更具有适用性和参考性,而从垂直方向上来看,NCEP-R2再分析资料更具普遍性和准确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基于青藏高原常规观测和再分析资料的温度气候变化
  •     1.2.2 基于卫星资料的温度气候趋势研究
  •   1.3 论文的主要结构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MSU/AMSU-A微波温度计资料
  •   2.2 NOAA-15(AMSU-A)亮温资料
  •   2.3 两种再分析资料和探空资料
  •   2.4 集合经验模式分解(EEMD)
  • 第三章 MSU/AMSU-A亮温资料揭示的青藏高原对流层高层温度气候趋势
  •   3.1 高原地区高空大气温度变化趋势
  •     3.1.1 MSU/AMSU-A观测资料的季节演变特征
  •     3.1.2 高原地区线性趋势
  •     3.1.3 MSU/AMSU-A的EEMD各个模态及其谱分析
  •     3.1.4 高原地区非线性趋势及其与线性趋势的对比
  •   3.2 MSU/AMSU-A亮温序列对流层上层的非线性趋势的演变特征
  •   3.3 NCEP-R2再分析资料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流层上层非线性趋势
  •     3.3.1 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 300hPa大气层的非线性趋势演变
  •     3.3.2 NCEP-R2再分析资料 300hPa大气层的非线性趋势演变
  • 第四章 NOAA-15 卫星AMSU-A资料的轨道漂移订正
  •   4.1 NOAA-15(AMSU-A)卫星资料
  •     4.1.1 NOAA-15(AMSU-A)卫星资料
  •     4.1.2 轨道漂移现象
  •   4.2 星间偏差订正
  •     4.2.1 双重差分的星间偏差订正方法
  •     4.2.2 青藏高原地区星间偏差订正
  •   4.3 青藏高原地区亮温的日变化特征
  •     4.3.1 高原地区亮温日变化的拟合方法
  •     4.3.2 青藏高原地区亮温日变化特征简单分析
  •   4.4 轨道漂移订正
  •     4.4.1 轨道漂移订正方法
  •     4.4.2 轨道漂移订正对青藏高原上多种卫星资料的影响
  • 第五章 轨道漂移订正对青藏高原温度气候趋势的影响
  •   5.1 NOAA-15 的亮温序列轨道漂移订正
  •     5.1.1 青藏高原区域亮温序列订正前后对比
  •     5.1.2 不同参考时间对轨道漂移订正效果的影响
  •   5.2 NOAA-15 的青藏高原亮温序列轨道漂移订正对趋势的影响
  •     5.2.1 轨道漂移订正对高原地区线性趋势的影响
  •     5.2.2 轨道漂移订正对高原地区非线性趋势的影响
  •     5.2.3 高原地区非线性趋势及其与线性趋势的对比
  •   5.3 高原地区NOAA-15(AMSU-A)亮温序列的演变特征
  •     5.3.1 轨道漂移订正前后的非线性空间分布特征
  •     5.3.2 高原地区非线性趋势订正后的时空演变
  • 第六章 青藏高原各高度层的气温趋势变化
  •   6.1 高原地区再分析资料不同高度大气温度的非线性趋势
  •     6.1.1 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在青藏高原垂直高度上的非线性趋势
  •     6.1.2 NCEP-R2再分析资料在青藏高原垂直高度上的非线性趋势
  •   6.2 NOAA-15(AMSU-A)亮温序列的各个通道的非线性趋势
  •     6.2.1 NOAA-15 亮温序列非线性趋势垂直方向上的时空演变
  •     6.2.2 非线性趋势纬向剖面的时空演变
  •     6.2.3 非线性趋势经向剖面的时空演变
  •   6.3 青藏高原大气温度的非线性趋势探讨
  •     6.3.1 高原垂直方向上各高度场温度气候的相互影响
  •     6.3.2 高原在水平方向上长期非线性趋势的时空演变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明绍慧

    导师: 秦正坤

    关键词: 青藏高原,微波观测,对流层上层,非线性趋势,垂直方向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气象学

    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分类号: P423.3;P407.7

    DOI: 10.27248/d.cnki.gnjqc.2019.000420

    总页数: 76

    文件大小: 6878K

    下载量: 19

    相关论文文献

    • [1].月球表面“冷点”和“热区”研究:嫦娥二号微波亮温数据分析[J]. 矿物学报 2016(02)
    • [2].基于地表亮温的山东省地震活动性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6(06)
    • [3].火星表面亮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遥感学报 2016(04)
    • [4].0.1-50GHz 天空亮温计算[J].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2014(00)
    • [5].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亮温变化特征[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9)
    • [6].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亮温变化特征(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1(12)
    • [7].3mm波段天空亮温计算与测量[J]. 微波学报 2010(06)
    • [8].云、雨天气对3mm波段天空亮温的影响[J]. 现代防御技术 2010(05)
    • [9].冰雹云降水过程中微波亮温的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6(01)
    • [10].校正热带测雨卫星轨道抬升对微波成像仪亮温的影响[J]. 气象学报 2013(02)
    • [11].区域红外亮温背景场建立方法及初步应用[J]. 地震 2011(02)
    • [12].亮温与降水量的关系[J]. 高原地震 2010(04)
    • [13].武汉市地表亮温与植被覆盖关系定量分析[J]. 地理科学 2009(05)
    • [14].一种基于雪粒径演化过程的积雪亮温模拟新方法[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20(03)
    • [15].不同季节海面风矢量对海表面亮温增益的影响研究[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8(02)
    • [16].海面风矢量对不同极化状态海表面亮温的遥感影响研究[J]. 海洋环境科学 2016(06)
    • [17].月球表面微波亮温的时变趋势[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
    • [18].星载微波辐射计交叉定标中陆面目标辐射亮温计算模型[J]. 遥感学报 2009(06)
    • [19].有云环境下MODIS亮温资料的变分同化Ⅰ——方案设计与理想试验[J]. 热带气象学报 2009(06)
    • [20].从卫星红外亮温与大地热流的关系看地震前的热红外异常[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11)
    • [21].基于风带的海表面亮温增量统计模型[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10)
    • [22].多型号地基微波辐射计亮温准确性比对[J]. 应用气象学报 2018(06)
    • [23].卫星热红外亮温、气温及地温观测的年变变化对比研究[J]. 地震学报 2012(02)
    • [24].汶川地震卫星热红外亮温变化[J]. 科学通报 2010(10)
    • [25].基于亮温光谱的表面沾染物探测方法[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5(11)
    • [26].地基微波辐射计工作环境对K波段亮温观测影响[J]. 应用气象学报 2014(06)
    • [27].中国大陆卫星红外亮温与海拔高度关系的研究[J]. 地震地质 2008(02)
    • [28].基于微波探测资料的全球大气亮温长期变化趋势研究[J]. 气象科学 2016(01)
    • [29].地震红外背景场研究进展与示范区亮温背景场构建[J]. 地震学报 2016(03)
    • [30].非均匀多层月壤微波辐射传输模型与亮温模拟[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1(02)

    标签:;  ;  ;  ;  ;  

    基于卫星微波探测资料的青藏高原温度变化趋势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