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修养论文-孙伟民

作家修养论文-孙伟民

导读:本文包含了作家修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修养论,文学观点,时代文学,中国工人出版社

作家修养论文文献综述

孙伟民[1](2015)在《《作家修养论》:当下文坛的一面镜子》一文中研究指出戴荣里的散文集《作家修养论》新近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收录了其近四年发表的文学观点。如戴荣里所言,这本书是“对岁月的一个交代”,同样也是对包括其个人在内的时代的总结。 考量一个优秀的作家的因素之一便是作家的修养。私以为一个优秀作家的首要品质就是(本文来源于《中华读书报》期刊2015-02-11)

刘小平,治丹丹[2](2013)在《刘勰与王国维对作家修养问题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刘勰、王国维皆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大家,在作家修养问题上,刘勰的很多优良传统被王国维所承继。对两者的比较研究,综观国内外学术界相关研究寥寥。由此入手,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对两者承继关系、异同点做一探究,得出王国维对刘勰优良观念加以继承,但又有差异。这种比较研究,既可以古鉴今,又对于深层次系统研究刘勰、王国维文学理论乃至中国文学理论意义重大。(本文来源于《语文建设》期刊2013年33期)

徐楠,徐润润[3](2013)在《从《文心雕龙》看刘勰的作家修养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强调思想修养、讲究治心养气、提倡学习知识、重视社会实践、提高审美能力、掌握写作技巧等六个方面,对刘勰《文心雕龙》中作家修养论方面的观点进行了诠释和论述,并对其现实理论价值进行了分析探讨。(本文来源于《贵州文史丛刊》期刊2013年02期)

徐建芳[4](2013)在《苏轼的作家修养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身通众艺的苏轼根据自己的文艺创作实践认为,作家要想创作出独步千古的作品,最主要应从叁个方面着手:一,有道;二,积学不倦;叁,为人要"正"。(本文来源于《当代文坛》期刊2013年02期)

毛广军[5](2013)在《试论韩石山的作家修养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作家修养论"是韩石山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信的行当》、《作家的训练》等文章及演讲中,韩石山多次涉及作家的修养问题,并提出了作家的修养应该从文化知识、心理素质、人生体验和写作技巧等四个方面努力训练。韩石山的文学修养论一改文学研究的"唯理论化"风气,没有以高深的理论作为支撑,而是运用大量古今中外作家及自身的创作实践展开论述,使其理论更加贴合创作实际,也为众多立志文学创作的青年一代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训练的途径。(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3年03期)

兰培[6](2010)在《《涵芬楼文谈》之“作家修养论”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吴曾祺的《涵芬楼文谈》是近代一部较为完整的写作理论专着。在此,从创作主体方面入手,探究吴氏"作家修养论"之精髓与独创之处。(本文来源于《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期刊2010年01期)

常玉荣,马婧贤[7](2009)在《道德·理想·热诚——孙犁的作家修养论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孙犁的作家修养论中,"道德"是作家修养的第一要义,是作家的为文之道,以传统儒家文化伦理道德为核心;"理想"的两个层面——人文理想与政治理想——分别代表了对孙犁影响颇深的五四现代文化和革命文化对作家修养提出的要求,是作家创作的灵魂,与对作家的道德要求互为补充;"热诚"是作家创作的动力,是保证作家高尚修养能够提升作品格调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这一环节才能实现人格与文格的统一,达到孙犁所倡导的作家修养与文学创作的统一。(本文来源于《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2期)

祝尚书[8](2006)在《宋元文章学的作家修养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宋元时期的文章学,特别是元代文章学家陈绎曾的作家修养论,涉及养元气、养心立志、养题气、养力(读书、历世)等诸多重大问题,内容相当丰富,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又有合乎时代思潮的创新。重视作家修养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优良传统。我们比较熟悉古文家的修养论,而对以研究文法、文章结构为主要内容的宋元文章学的修养论,却相当陌生。此盖因为宋元文章学着作多为科举而作,而科举时文又长期为人诟病,故这类课题(本文来源于《文史知识》期刊2006年05期)

祝尚书[9](2006)在《宋元文章学的作家修养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宋元时期的文章学,特别是元代文章学家陈绎曾的作家修养论,涉及养元气、养心立志、养题气、养力(读书、历世)等诸多重大问题,内容相当丰富,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又有合乎时代思潮的创新,是文学思想史上的一笔宝贵遗产。(本文来源于《学术研究》期刊2006年03期)

吴建民[10](2001)在《古代作家修养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代作家修养论包括作家的精神修养和艺术修养两个理论层面,精神修养与作品的思想价值密切相关,主要有“德”、“志”、“胸襟”等范畴;艺术修养与作品的审美价值密切相关,主要有“才”、“学”、“识”等范畴。(本文来源于《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1年01期)

作家修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刘勰、王国维皆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大家,在作家修养问题上,刘勰的很多优良传统被王国维所承继。对两者的比较研究,综观国内外学术界相关研究寥寥。由此入手,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对两者承继关系、异同点做一探究,得出王国维对刘勰优良观念加以继承,但又有差异。这种比较研究,既可以古鉴今,又对于深层次系统研究刘勰、王国维文学理论乃至中国文学理论意义重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作家修养论文参考文献

[1].孙伟民.《作家修养论》:当下文坛的一面镜子[N].中华读书报.2015

[2].刘小平,治丹丹.刘勰与王国维对作家修养问题的比较研究[J].语文建设.2013

[3].徐楠,徐润润.从《文心雕龙》看刘勰的作家修养论[J].贵州文史丛刊.2013

[4].徐建芳.苏轼的作家修养论[J].当代文坛.2013

[5].毛广军.试论韩石山的作家修养论[J].青年文学家.2013

[6].兰培.《涵芬楼文谈》之“作家修养论”探析[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

[7].常玉荣,马婧贤.道德·理想·热诚——孙犁的作家修养论评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8].祝尚书.宋元文章学的作家修养论[J].文史知识.2006

[9].祝尚书.宋元文章学的作家修养论[J].学术研究.2006

[10].吴建民.古代作家修养论[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标签:;  ;  ;  ;  

作家修养论文-孙伟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