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观论文_李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学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文学,明道,中国文学,鲁迅,主义,比较文学,时代性。

文学观论文文献综述

李勇[1](2019)在《“修辞主义”与青木正儿的中国文学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西方纯文学观念及文学史研究模式,青木正儿超越东亚儒学传统的思想禁锢,以"修辞主义"为关键词,详细爬梳出中国传统文学的修辞观及其审美意识。儒、道两大文艺思潮倾向"达意主义",并不承认文学修辞的积极作用。但是,由宫廷文学、贵族文化、俗文学等构成的世俗审美趣味却极为推崇华辞丽藻,具有浓郁的"修辞主义"特征。将文艺修辞作为生活形态与生命美学的外在表征,青木正儿初步总结出中国传统审美精神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脉络,其观点与方法时至今日仍有启发意义。(本文来源于《保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刘玲华[2](2019)在《认识苏源熙:比较的比较文学观之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汉学家苏源熙(Haun Saussy,1960-)教授,现任职于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比较文学系,是近年来活跃在比较文学领域的重要学者之一。从学术经历到学术成果,苏源熙一路收获了诸多荣耀,最引人注目之处,来自他在坚守比较主题与创新比较范式上的双向兼顾。具体到研究对象上,这种兼顾又显得格外突出。对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研究聚焦、对"文化差异"的学术思辨,以及对(本文来源于《中国图书评论》期刊2019年11期)

贾川琳[3](2019)在《“五四”时期鲁迅文学观与爱国主义思想的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的关系,从发生学意义上来看,其实是思想运动和白话文运动的合流,在民族危亡时刻,先驱们试图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促成中华民族的现代转型。经由器物、政治制度,以及复辟闹剧,都无法改变政局,因此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转向思想文化层面。虽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鲁迅不是最先发出反叛传统叫喊的人,但他发出的呐喊却是最响亮、最清醒、最激越的。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于上海,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当鲁迅以中国新文化(本文来源于《上海鲁迅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袁周[4](2019)在《从《文学行动》剖析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学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表现出一种不可忽视的革命性和批判性,其核心价值在于打破了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思想中对文学、对真理和对世界本体的早已僵化的解读,将那些对理性盲目崇拜甚至近乎偏执的人们解放出来,撼动了浸淫西方几千年的"逻各斯"中心论的权威性。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学观是其解构主义思想和解构策略的具体化、文学化,本文从其着作《文学行动》着眼,力求探寻德里达解构主义文学观中对"文学本质"问题的答案,以期对德里达的文学思想理论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30期)

张美玲[5](2019)在《张恨水的文学观及其对创作的影响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张恨水的文学观是使其作品能够在同时期作品中脱颖而出,并在新时期仍被大众所喜爱的关键所在。本文分析张恨水文学观,掌握其"为普通民众而创作"、"注重艺术与生活有机结合"、"以创新推动文学艺术发展"等文学观对创作的影响,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张恨水,解读张恨水作品,从其文学观众获得创作启示,提升文学创作水平与能力。(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9期)

杨经建[6](2019)在《“汉文学的前途”与周作人的现代母语文学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周作人一生毁誉交织,文学上的周作人与政治上的周作人的评价截然不同。仅"文学的周作人"而言,他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胡适相比,周作人具有通融的文化态度和清醒的母语文学意识。他对白话文学理论的"批判性"基于对文言与白话关系的反思,体现在对文学口语化和欧化倾向的建设性"融合"。为此,他提出由多种语言资源熔铸的"雅致的俗语文",并视其为"理想的国语文学"。"理想的国语文学"是对语言艺术的回归,它一方面指明了汉语言母语与文学现代性同构的必要途径,也彰显了母语文学现代性重构的历史必然性。(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刘师健[7](2019)在《论张栻的文学观与其文学风貌》一文中研究指出张栻以文妨道,无意于文。然其着述丰厚,其文学思想是理学家的文学观和教育家文学观的合一,主张斯道即斯文,重视诗文的教化作用。以心性修养提升诗文品格,论文尚平和之气。其文多论尚实重行之学,论儒者之政以及品评人才,规友尚诚。表现出阐述精要、行文摇曳有致、和平含蓄的文风,是南宋理学家文章特质的鲜明反映。(本文来源于《湘南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孙若圣[8](2019)在《同时代性·抵抗·苦斗——论松井博光对竹内好中国文学观的继承与扬弃》一文中研究指出松井博光是竹内好培养的第一位学者,同时也是竹内好在东京都立大学教授席位的衣钵传人。1980年代松井处理中国新时期文学时援引竹内的"同时代性"论述,确认了新时期文学经过10年的发展也具备了"同时代性",同时通过中国作家的历史使命由"抵抗"向"苦斗"的转变,在两个时代的"同时代性"之间建立了谱系性。松井援引竹内思想资源的目标在于通过强调中国文学自主产生的"同时代性",使用"断续中寻找连续"的治学方法来抵抗日本学界将当代文学比附为政治史附庸的现状。在抵抗的过程中,松井沿着竹内的足迹,通过编制研究资料目录和促进译介活动两种实践策略完善中国文学研究业态,将具有"同时代性"的中国文学作品带进日本。(本文来源于《现代中文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唐冬梅[9](2019)在《论弗莱的圣经文学观及其宗教涵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诺斯洛普·弗莱是20世纪西方着名的文学批评家,他的晚期研究集中在圣经和宗教方面。他将圣经视为文学,并从叁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首先,他从语言功能角度说明圣经语言并非描述性语言,而是文学语言;其次,他考察了圣经的整体叙事结构,认为圣经整体叙事与文学叙事具有相同的叙事原则,是一部神圣喜剧;最后,他从本体论视角出发,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说明圣经和文学所处理的对象并非外在的自然世界,而是存在意义上的"人的世界"。弗莱将圣经归于文学,目的是在文学基础上重新构建基督教信仰,从而避免信仰与现代科学观和历史观的直接冲突。(本文来源于《圣经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刘先飞[10](2019)在《发端期中日儿童文学观的异同》一文中研究指出岩谷小波和孙毓修代表着中日两国儿童文学发端期的儿童文学观。二人均认为儿童文学应当承担教育功能,但岩谷小波更为重视儿童的人格培养,以及作品的娱乐性;孙毓修则偏重伦理教训,将儿童文学之"用"放在首位。"文以载道"观念支配程度的强弱以及对民间文学价值评价的时间差是这些差异产生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文学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美国汉学家苏源熙(Haun Saussy,1960-)教授,现任职于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比较文学系,是近年来活跃在比较文学领域的重要学者之一。从学术经历到学术成果,苏源熙一路收获了诸多荣耀,最引人注目之处,来自他在坚守比较主题与创新比较范式上的双向兼顾。具体到研究对象上,这种兼顾又显得格外突出。对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研究聚焦、对"文化差异"的学术思辨,以及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学观论文参考文献

[1].李勇.“修辞主义”与青木正儿的中国文学观[J].保定学院学报.2019

[2].刘玲华.认识苏源熙:比较的比较文学观之建构[J].中国图书评论.2019

[3].贾川琳.“五四”时期鲁迅文学观与爱国主义思想的融合[J].上海鲁迅研究.2019

[4].袁周.从《文学行动》剖析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学观[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5].张美玲.张恨水的文学观及其对创作的影响探析[J].北方文学.2019

[6].杨经建.“汉文学的前途”与周作人的现代母语文学观[J].社会科学.2019

[7].刘师健.论张栻的文学观与其文学风貌[J].湘南学院学报.2019

[8].孙若圣.同时代性·抵抗·苦斗——论松井博光对竹内好中国文学观的继承与扬弃[J].现代中文学刊.2019

[9].唐冬梅.论弗莱的圣经文学观及其宗教涵义[J].圣经文学研究.2019

[10].刘先飞.发端期中日儿童文学观的异同[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江西诗派一44受难者局部北京现代文学观利...曹丕的文学观陈衡哲与任鸿隽年中国科学社第一次年会合影(前排...河南师范大学鉴定验收项目(11)

标签:;  ;  ;  ;  ;  ;  ;  

文学观论文_李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