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医疗机构消毒卫生监测分析

防城港市医疗机构消毒卫生监测分析

一、防城港市医疗机构消毒卫生监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宁[1](2021)在《基于血清学数据的催化模型估计中国地区登革热传播强度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 的]中国东南沿海及西南边陲是登革热的高发地区。鉴于登革热存在大量的隐形感染者,使用血清学数据构建传播模型有助于我们明确登革热在中国的流行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本研究搜集近年来中国发布的登革热年龄分层血清学研究数据,回顾登革热传播的特征及历史变化;构建并优化催化模型估计中国登革热血清流行病学参数(感染力、基本再生数、传播强度);比较不同传播机制下研究地区人群30年间登革热传播强度的发展变化趋势,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方法]1.通过文献检索,寻找中国地区登革热血清学相关研究,提取血清学年龄分层数据。2.根据提取的血清学年龄分层数据构建模型,考虑了不同传播机制(恒定感染力,抗体保护衰减,临界年龄和恒定感染力,临界年龄和抗体保护衰减)的影响。3.使用4种催化模型拟合提取的血清学年龄分层数据,估计感染力和基本再生数。4.在进行参数估计时,运用了贝叶斯统计的思想,通过文献综述和以往的经验判断给出先验信息,结合文献研究提取的数据计算参数的后验分布。使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中的正态分布随机游动方法,使用R统计软件对后验分布进行独立采样,获得参数后验分布的期望和95%置信区间。5.偏差信息准则(DIC)结合了模型的拟合度和复杂性,可以用于比较任意结构模型的拟合效果。使用偏差信息准则比较不同模型的拟合效果,为每项研究的数据集选择最佳模型。6.通过比较每项研究人群不同传播机制下的参数信息,探索不同人群登革热的传播特征。7.对中国若干城市和地区登革热传播现状及防控措施进行描述性分析,结合模型估计的传播强度,提出针对性的登革热防控建议。[结 果]1.通过文献检索,我们从筛选的515篇文献中纳入了 23项研究,这些研究报告了从1981年到2017年间中国8个省,14个地区的登革热传播情况。2.通过回顾历史文献发现,中国地区登革热血清学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尤其缺乏血清学年龄分层数据和特异性血清学数据。3.我们考虑了登革热不同的传播机制,构建了 4个催化模型。A.恒定感染力模型,该模型假设感染力在全年龄人群中均保持不变;B.抗体保护衰减模型,该模型假设血清阳性人群的体内抗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恒定的速率衰减,最终下降到临界水平后转变成血清阴性人群(易感人群);C.临界年龄和恒定感染力模型,该模型假设在研究人群的某个年龄附近出现登革热感染风险的变化,导致该临界年龄前后登革热感染力发生了变化;D.临界年龄和抗体保护衰减模型,该模型仍然假设研究人群的某个年龄附近出现登革热感染风险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抗体保护衰减的作用。4.通过DIC 比较4种模型的拟合效果,为每项研究的数据集选择最佳模型。结果显示,4项研究的最佳模型是模型A;7项研究的最佳模型是模型B;8项研究的最佳模型是模型C,4项研究的最佳模型是模型D。5.基于最佳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显示,基本再生数(R0)的估计值介于1.04~2.24之间,最大的是1981年在广州进行的研究,R0=2.24(95%CI:1.71~3.00);最小的是1998年在珠海进行的研究,R0=1.04(9 5%CI:1.01~1.15),以及2010-2012年在钦州市、防城港市和合浦县进行的研究,R0=1.04(95%CI:1.02~1.19)。最佳模型是模型A的4项研究中,R0的估计值为1.04~1.14,感染力(FOI)的估计值为0.0011~0.0083;最佳模型是模型B的7项研究中,R0的估计值为1.05-2.24,FOI的估计值为0.0037~0.0150,平均抗体保护衰减率是每年0.07;最佳模型是模型C的8项研究中,临界年龄的估计值为15.2-67.2岁,估计的FOI为0.0010~0.0228;最佳模型是模型D的4项研究中,临界年龄的估计值在13.0~54.5岁之间,R0的估计值为1.06~1.54,FOI的估计值为0.0113~0.1238。6.模型A的FOI估计值均小于模型B的FOI估计值,这表明如果存在抗体保护衰减作用,人群感染登革热的风险显着提高,这在登革热防控中有重要指导意义。7.对于最佳模型为模型C和模型D的12个数据集,在临界年龄前后有不同的FOI。我们对这12个数据集估计的FOI之间的差异(λdif=|λ1-λ2|)与临界年龄之间相关分析结果显示,λdif与临界年龄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P<0.05),相关系数为-0.69。这表明人群的登革热感染风险变化越大,发生该变化的临界年龄越小。[结论]1.研究发现,中国不同地区人群登革热传播存在传播机制的差异,通过比较不同催化模型的DIC证实了这一点,本研究为区分不同地区登革热的传播特征提供了新思路。2.不同机制下的登革热传播呈现不同的流行特征,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这有利于我们合理分配卫生资源、节省开支。3.年龄与登革热传播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人群中可能存在特殊年龄窗口(临界年龄),在此年龄窗口登革热感染风险发生了显着变化,导致人群以此年龄为界呈现不同的流行特征。临界年龄前后人群呈现不同的登革热感染风险,对于临界年龄前感染力大于临界年龄后感染力的人群,登革热防控措施的重点人群应该是临界年龄前的年轻人群;对于临界年龄前感染力小于临界年龄后感染力的人群,登革热防控措施的重点人群应该是临界年龄后的人群。登革热感染风险变化越大,发生变化时的临界年龄越小。4.抗体保护衰变与登革热的传播也存在密切联系。抗体保护衰减作用会使个体抗体水平降低,导致人群临界年龄前的感染力小于临界年龄后的感染力。5.利用血清学数据进行登革热研究的优势在于它不受传染病监视系统和病例报告系统的影响,血清学检测可以确定过去感染登革热的情况,对我们估计登革热的潜在传播有重要意义。

揭子平[2](2018)在《滇桂边境地区农村贫困成因及扶贫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贫困问题一直倍受世界关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居世界首位,中国民族地区一直是中国减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中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民族地区的贫困现象得到了极大缓解。滇桂边境民族地区地处中国西南边疆,分别与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多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多样,面对的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复杂,滇桂边境地区是典型的集中连片特困区,反贫困任务相当繁重,是中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滇桂边境地区农村的贫困现状如何,其致贫因素及机理如何,现有的扶贫模式有哪些,取得了哪些成效,存在哪些不足与问题,根据滇桂边境地区的贫困现状和成因该如何完善现有的扶贫模式。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滇桂边境地区的贫困人口能否早日脱贫、实现小康,对促进中国民族团结、实现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稳固中国西南边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文献和二手统计资料及实地调研考察的资料,从宏观上把握滇桂边境地区农村贫困的总体情况,利用农户调研数据对农户的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滇桂边境地区农村贫困的致贫因素及机理,首先对致贫因素及机理进行了理论上的梳理,然后对滇桂边境地区的致贫因素及机理进行了一般分析,最后利用农户调查数据对致贫因素及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随后本文对滇桂边境地区的扶贫模式及其做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现有扶贫模式所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贫困现状和贫困原因分析该如何完善现有的脱贫模式。最后根据前文的研究得出研究结论,并对滇桂边境地区农村扶贫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主要研究内容有:第一章导论。本部分陈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对收入、收入贫困、多维贫困、农户、滇桂边境地区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对多维贫困理论基础、测度方法及实证研究进行了回顾,从经济视角、社会视角、制度视角、自然环境视角、文化视角和个体视角对致贫因素和机理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滇桂边境地区的贫困现状、成因及对策进行了梳理。在梳理和总结文献的基础上,指出本文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并进行了分析框架的构建。第三章滇桂边境地区农村贫困的现状。本章先从总体上对滇桂边境地区农村贫困现状进行了分析,具体分析了该地区的基本经济状况、贫困发生率和贫困的区域分布,并总结了该地区的贫困特征。再利用农户调研数据对农户贫困进行了收入贫困测度和多维贫困测度,先介绍了样本区域的基本情况及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在测度农户收入贫困时,利用FGT指标对农户收入贫困进行了测度,在收入贫困测度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特征农户的收入贫困发生率;在测度农户多维贫困时,先介绍了维度的选取及权重、各维度剥夺临界值的确定,测度了各维度单维贫困发生率,测算多维贫困估计结果,并从维度和地区进行多维贫困分解,在多维贫困测度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特征农户多维贫困发生率;将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测度结果进行比较,对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的关联与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logistic模型,进一步考察了收入对其他维度的影响。第四章滇桂边境地区农村贫困的成因。本章先对致贫因素及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间接资料,结合滇桂边境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从自然环境因素、基础设施因素、产业因素、特殊边境因素、特殊历史及文化因素方面对该地区的致贫因素及机理进行了一般分析;最后再利用农户调研数据,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对致贫因素及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鉴于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测度结果的差异,此处分别对收入贫困致贫因素和多维贫困致贫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五章滇桂边境地区农村扶贫模式。本章先从政府主导、市场驱动和社会参与三个角度对滇桂边境地区的扶贫模式及其做法进行了总结,进一步分析了现有扶贫模式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然后结合滇桂边境地区农村贫困的现状和成因分析了如何完善现有的扶贫模式。第六章结论及建议。本章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具体研究结论如下:滇桂边境地区农村反贫困任重道远;将收入贫困与多维贫困相结合才能更准确反映贫困的全貌;滇桂边境地区农村贫困致贫因素及机理复杂;滇桂边境地区农村扶贫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在以上研究结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具体如下:促进形成区域扶贫开发均衡格局;确立多维贫困新标准,深化推进精准扶贫;加大财政投入,解决关键问题;促进特色农业、边境旅游和边境贸易融合发展;长期、多层次投入,提高教育水平;疾病预防为主、其他措施为辅;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创建良好的边境环境。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有:1.将广西边境和云南边境结合起来研究。广西与云南接壤,同属中国西南边疆,两个地区的贫困问题在许多地方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将广西边境和云南边境的贫困问题结合起来研究,分析其差异,彼此取长补短,共同协作,才能更好的面对脱贫攻坚。2.采用多维贫困的方法对农户贫困进行测度。现有文献对滇桂边境地区多维贫困进行分析的少之又少,本文采用多维贫困的方法,对滇桂边境地区农户的教育、健康、住房、能源、饮用水、卫生设施和耐用消费品等维度进行了测度,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农户的贫困现状。3.收入贫困分析与多维贫困分析相结合。在测度农户贫困时,将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分开进行讨论,从收入角度和多维角度对滇桂边境地区的贫困状况进行了刻画,然后将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其差异,为滇桂边境地区贫困人口识别更精准提供了理论依据,能更加科学全面地反映滇桂边境民族地区农户的贫困状况。4.从多方面分析了滇桂边境地区农村贫困特殊致贫因素及机理。现有研究大多从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人力资本因素来分析贫困的原因,基于滇桂边境地区特殊的区位,本文还从政治、民族、历史和文化等方面分析了滇桂边境地区贫困的致贫机理。5.对滇桂边境地区的扶贫模式进行了总结。不同地区不同情况下采取的扶贫政策和扶贫模式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当地结合实际情况的创新应用。本文对滇桂边境地区现有的扶贫模式进行了梳理,并结合滇桂边境地区贫困原因分析了现有扶贫模式的不足,并对滇桂边境地区的扶贫模式创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的研究局限主要有:1.样本区域和数量、统计资料的不足。本文采用的农户调查样本数据主要存在以下不足,调查样本区域分布不够广泛,数量有限,问卷调查内容不够充分。采用的二手统计数据,由于多方面原因,不能搜集到最全最新的统计数据,有时候目标区域缺乏目标统计值,只能采用相似相近的数据来代替,或者用某个局部地区作为代表来描述总体情况。2.非自然、非经济因素的定量研究不足。本文的研究中涉及了社会、历史文化、宗教和民族等方面的因素,尽管有所涉及,但研究的内容和分析的深度还远远不够。调查问卷的内容更多的反映了物质方面的贫困情况,主要包括收入、支出、医疗、教育和物质条件等方面的调查,许多非物质方面的因素在问卷中反映不足,这对于定量研究非物质因素对贫困的影响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这部分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3.城乡人口流动对贫困的挑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微观层面的分析是从农户角度入手,在城镇化的背景下,传统农户的定义受到挑战,许多传统农户家庭成员外出务工,不再同住同一套房子,决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收入也不再完全共享,许多外出务工人员成为城乡流动人口,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农户贫困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以农户为单位进行贫困问题的考察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农民在户籍地与务工城市享有的某些权益和待遇等,在本文的研究中没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韦莹婵[3](2017)在《广西县级公立综合医院卫生应急能力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增多,众多来势汹汹的突发公共事件严重威胁国民健康,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医疗机构需要承担基本医疗服务、疾病的筛查、传染病的防治、疾病的康复以及健康教育在内的公共职能,医院是突发公共事件紧急救援的直接参与单位、医疗和心理救助场所以及事发前的识别和预警单位,医院面对能力的高低能很快影响整个应急体系效能的发挥。“非典”之后,广西区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要求,积极地开展了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建设工作。本次研究通过对广西区内所有的县级公立综合医院应急能力现状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广西县级公立综合医院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现状,并从八大方面分析区内三个不同的经济区域的县级公立综合医院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现状,从而为广西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县级医疗机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方案提供依据,也为初步建立针对本区情况的规范科学应急能力调查、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确定公立综合医院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后,初步制定广西县级公立综合医院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能力评估表,确定调查方案之后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卫生应急办公室下发调查表对广西72家县级综合公立医院的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建设现状进行普查(收回有效问卷70份),通过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调查数据采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19.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广西经过“一案三制”和“一体两能”的建设,广西县级公立综合医院应急能力建设有了明显成效,应急制度和应急机制初步建立,医务人员危机意识普遍增强,应急准备和处置能力明显提高。但县级医疗机构应急组织管理体系还未健全,科学规范的工作机制尚未建立,应急人员技术水平较薄弱,处置突发事件的流程尚未规范化。基层医院的应急任务就是要在短时间内通过科学分析得到精确的信息,从而立即采取应急处理对策,减少灾害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尽可能的减少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因此,我区县级公立综合医院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不是短时间内能建设起来的,也不是投入财力购买基础设施设备,而应该有长期建设理念,不断完善各项应急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培训演练)的同时,打造一支训练有素、反应迅速、装备合理、处置高效的卫生应急队伍,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应急知识培训与技能训练,努力打造海(水)上、陆地、空中立体紧急医学救援网络,建设区域紧急医学救援中心,以打造2小时紧急医学救援圈为目标,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医院面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李贞[4](2017)在《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以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县级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为评估单位,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估方法,研制符合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评价问卷,据此评价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应急体系建设现状和分析影响应对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加强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的政策建议。方法:1.通过文献研究和德尔菲(Del Phi)专家咨询法等方法,构建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县级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2.根据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符合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问卷,并以现状调查资料为基础,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估。3.采用上述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全部县级综合医院(共22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另外每个县随机抽取3个乡镇卫生院(共66所)作为样本,调查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4.在现状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构建应对能力综合评估模型,量化评价和分析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应急体系能力建设现状及影响应对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5.在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采用态势分析法分析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的优势、劣势、机会和障碍,从而提出加强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的政策建议。结果:1.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本研究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的方法,构建了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县级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县综合医院层面确定了7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乡镇卫生院层面确定了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2.基于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查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根据所构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设计县综合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估问卷和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估问卷,并进行现状调查。以现状调查资料为基础,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估。无论是综合医院还是乡镇卫生院的评估问卷,各个维度的克朗巴赫系数基本均在0.6以上。本次研究的评价框架和评价指标经过了2轮专家咨询论证,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同时在现场调查、资料收集过程中也得到了评估单位的认可,可以认为本研究设计的调查问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两个问卷的各个维度之间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相关系数在0.21-0.73之间,可以认为本研究设计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3.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结果。县综合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县综合医院卫生人力编制数量明显不足、配置结构不合理、素质偏低;县综合医院床位总量不足,床位超负荷运转,医务人员工作负担较重;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县综合医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协调机制基本形成,但仍需加强完善;县综合医院的卫生应急预案的制定有待完善;县综合医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较低;县综合医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交流能力有待加强;县综合医院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援能力有待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物资储备不足。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发现:乡镇卫生院的卫生人力资源数量不足,医护比例倒置,素质较差;乡镇卫生院的床位总数偏少,床位使用率较低,服务效率不高;乡镇卫生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有待完善,技术方案有待健全;乡镇卫生院的应急监测与信息报告能力有待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卫生应急能力储备不足。4.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结果。综合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评估模型为:F县综合医院=0.3013F保障+0.2709F预警+0.2142F床位+0.2136F信息。模型包括保障因子、预警因子、床位因子和信息因子等4个公因子,其中保障因子对模型的贡献率(30.13%)最大,是最重要的公因子。保障因子得分主要由应急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物资储备的情况以及现场应急指挥协调的能力这3个维度来决定,这提示,县综合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建设,最重要的是加强医院急诊科、传染科等相关科室应急人力建设、加强医院应急物资储备能力和建立健全医院应急指挥协调组织机构。根据模型分别计算边境地区22所县综合医院的综合能力得分,将综合能力得分数值分别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分为“弱”、“中”和“强”三个等级。结果显示,应急能力弱的7所县综合医院均来自贫困县;应急能力强的3所县综合医院所处地区均为沿海非贫困县。乡镇卫生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评估模型为:F乡镇卫生院=0.5824F预警+0.4176F服务能力。模型包括2个公因子,预警因子和服务能力因子,其中预警因子对模型贡献率最高(58.24%),提示在边境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中,最重要的是提高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根据综合评价模型分别计算边境地区66所乡镇卫生院的综合能力得分,将综合能力得分数值分别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分为“弱”、“中”和“强”三个等级。结果显示,63.6%的乡镇卫生院卫生应急综合能力被评定为“弱”。结论:1.本研究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的县级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基本达成了共识,专家权威系数高,科学可信。2.本研究设计的县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等评估对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估问卷均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良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可以用于调查评价县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等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3.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建立的县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模型,与现况调查结果的分析结论基本一致,反映所构建的综合模型有较好的合理性。4.加强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的政策建议:一是加大政府卫生投入,尤其卫生应急工作投入;二是建立健全卫生应急组织机构和运行管理模式;三是对县域本级的卫生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进行修订,进一步健全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四是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网络,有效利用监测信息,不断提高监测预警网络的敏感性和报告的及时性;五是加强区域内实验室能力建设;六是加强边境地区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能力的建设;七是建立健全边境地区区域内卫生应急的储备库,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和使用机制;八是加强部门内部之间、部门之间的卫生应急应对工作沟通协作;九是与境外国家建立突发传染病监测和应对的合作交流机制,开展针对跨境传染病监测和应对的沟通与合作,共同防控传染病及其媒介跨境传播。

王鹏,贺鹭[5](2017)在《某市143家医院传染病防治监督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量化分级管理的方法对山西省太原市143家医院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评价,分析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及其干预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日常监督、现场查阅资料、现场询问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描述性分析,对太原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所辖143家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量化分级管理评价。结果 2016年太原市所辖医院传染病防治《量化分级表》评分结果:A级单位110家(76.9%),B级单位29家(20.3%),C级单位、不予评级2家。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存在问题前3位依次为传染病疫情控制、医疗废物处置、病原物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扣分单位数比率分别为:63.3%、67.8%、94.2%。结论太原市所辖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总体开展情况良好,但传染病疫情控制、医疗废物处置及病原物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

吴腾燕[6](2014)在《广西结核病防治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广西现行结核病防治模式的实施效果评价目的了解2011年广西结核病防治医防合作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评价现行结防模式的实施效果及应用前景,为广西在“十二五”期间持续推行适合广西实际的结防模式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广西现行四种结防模式地区,通过机构调查、关键人物访谈、问卷调查和查阅专报系统等形式收集结防工作相关数据,并对各种结防模式的工作实施状况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1)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广西结防模式。广西结核病防治模式以CDC模式为主,与定点医院模式、结防院模式和结防所模式共存,“八大模块”是四种模式的重要核心理论。(2)四种模式地区的结防机构建设突显三大特征:①有房无人:均配备结防工作用房,但结防人员配备率均未达到《指南》要求;②设备配置不均衡:CDC模式地区的结核病胸部影像学检查设备以200mA的普通X光机为主,其他模式地区均装备DR机;③痰涂片技术普及:均开展痰涂片显微镜检查工作,定点医院模式地区还开展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3)四种模式的患者登记治疗情况存在六点差异:①患者构成差异。登记治疗的新涂阳、复治涂阳和涂阴肺结核患者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91,P=0.000),定点医院模式地区登记治疗的新涂阳患者比例较高(52.4%,269/513);②患者来源差异。患者来源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774,P=0.000),结防所模式地区因症就诊患者比例较高(46.9%,201/429),定点医院模式地区转诊患者比例较高(67.8%,348/513);③查痰率差异。初诊患者查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461,P=0.000),定点医院模式地区的初诊患者查痰率较高(86.3%,1404/1627);④患者到位率差异。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患者的总体到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62,P=0.000),结防院模式地区的总体到位率较高(99.7%,583/585);⑤治愈效果差异。新涂阳患者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86,P=0.009),结防所模式地区的治愈率较高(96.2%,177/184);⑥信息管理差异。对疗程结束病案信息的录入及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218,P=0.000),定点医院模式地区的录入及时率较高(74.3%,381/513);录入信息一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9,P=0.010),CDC模式地区的一致率较高(55.0%,22/40)。(4)四种模式的患者管理情况存在三点差异。①督导差异。县级对所辖乡(镇)级的督导任务完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037,P=0.000),定点医院模式地区的督导任务完成率较高(138.7%,233/168);②访视差异。对肺结核患者的访视任务完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2.537,P=0.000),定点医院模式地区的访视任务完成率较高(147.7%,1192/807);③依时差异。患者平均治疗延迟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1.158,P=0.000),定点医院模式地区患者平均治疗延迟天数较短(中位数为17天)。(5)四种模式的实验室质量控制具有一致性。四种模式地区在结核病实验室批量测试复核的结果中均未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现象。(6)四种模式的工作环境存在差异。本研究共对85名结防人员进行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不同模式地区结防人员的总体满意度及对工作设备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348和9.730,P值分别为0.000和0.021),定点医院模式地区结防人员的总体满意度(44.7%,38/85)及对工作设备的满意度(64.7%,11/17)较高。(7)四种模式之间患者满意度存在差异。本研究共对102例完成疗程的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满意度调查,结果不同模式地区肺结核患者对治疗费用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28,P=0.017),结防所模式地区肺结核患者对治疗费用的满意度较高(71.4%,15/21)。(8)四种模式之间效果评价存在差异。根据TOPSIS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定点医院模式地区结防工作实施效果综合评价排序位居第一(C1=0.692)。(9)四种模式之间患者治疗费用存在差异。初治肺结核患者在定点医院模式地区接受治疗,需要支付的直接医疗费用较低(2336.3元/人)。(10)定点医院模式地区通过充分整合经费、积极推行惠民措施和创新工作管理机制等措施,促进结防模式不断完善。结论(1)“八大模块”是广西结防模式高效运行的重要理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广西四种结防模式通过医防合作机制,围绕“八大模块”核心内容开展结防工作,在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报告、治疗和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四种结防模式亟待加强技术督导和质量管理。(3)结防人员的工作负荷和工作待遇亟待关注。(4)肺结核患者治疗满意度有待提高,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问题亟待解决。(5)定点医院模式是“八大模块”的价值反映,具有持续发展后劲,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第二部分“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模式的构建目的了解广西构建“三位一体”结防模式的情况,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性建议,为广西在“十二五”期间积极构建“三位一体”结防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广西14个地级市及所辖27个县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结防机构的1位关键人物,进行“三位一体”结防模式接受意愿调查,分析广西推行该模式的可行性。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2年广西新启动“三位一体”结防模式的16个县(市、区),通过关键人物访谈、问卷调查和查阅资料等形式,收集该模式构建过程资料及引入相关医疗保障机制的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1)大部分卫生局分管局长、结防机构分管领导和结防科长赞成推行“三位一体”结防模式,赞成率分别为73.7%(28/38)、75.0%(30/40)和66.7%(26/39)。赞成的主要理由是该模式能更好地发挥各部门优势,有效利用医疗资源,有利于患者的诊治;不赞成的主要理由是目前综合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资源不足。(2)广西印发“三位一体”结防模式试行方案,明确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的确立原则、各部门职责分工与要求、保障措施、工作监督与评价等内容。(3)16个县(市、区)在“三位一体”结防模式实施前的准备工作情况为:①制定有当地的工作实施方案的有16个(100.0%,16/16);②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的有12个(75.0%,12/16);③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的有11个(68.8%,11/16);④卫生局组织召开各级卫生单位负责人会议的有15个(93.8%,15/16);⑤发布当地定点医院相关信息公告的有10个(62.5%,10/16);⑥进行人员培训的有11个(68.8%,11/16);⑦80%以上的定点医院具有开展结防工作所需的工作用房、物品和药品等;⑧80%以上的结核病诊治定点医院具有接受过培训的临床诊治人员、结核病药品管理人员和信息管理人员,但仅有11个(68.8%,,11/16)具有接受过培训的结核病实验室人员;⑨按照工作职责分工进行结防经费分配的仅有7个(43.8%,7/16);⑩对实施前的准备工作进行验收的仅有7个(43.8%,7/16)。(4)16个县(市、区)均将结核病诊疗费用纳入新农合、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范围。不同医保类型中,住院费用报销起付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056,P=0.080);但在门诊费用的报销起付线和封顶线、住院费用的报销封顶线和报销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职工医保的报销额度和比例均较高。有7个县(市、区)将结核病诊疗费用纳入民政救助范围(43.8%,7/16),报销比例平均50%(中位数),报销封顶线平均10000元(中位数)。结论(1)在广西推行“三位一体”结防模式是可行的,但需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逐步推行。(2)试行方案是广西在“十二五”期间逐步构建“三位一体”结防模式的指导性文件,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3)做好模式实施前各项准备工作的评估验收,是确保结核病诊疗模式顺利转型的关键。(4)积极将结核病诊疗纳入医保报销和民政救助补偿范围,可有效促进“三位一体”结防模式的构建,但在确保医疗保障机制的公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等方面仍需不断完善。第三部分“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模式的实施现状分析目的了解“三位一体”结防模式在广西的实施现状,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的对策,为广西在“十二五”期间顺利推行“三位一体”结防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广西新启动“三位一体”结防模式的17个县(市、区),通过机构调查、关键人物访谈、问卷调查及现场查阅资料等形式收集结防工作相关数据,并对该模式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1)17个县(市、区)多为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少数民族山区,均将当地的1所综合医院设置为结核病定点医院。(2)17个县(市、区)中,各部门的职责工作开展情况为:①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导。每年召开1次工作协调会的有13个(76.5%,13/17);每半年开展1次督导的有7个(41.2%,7/17);制定工作激励机制的有10个(58.8%,10/17);县级配套经费到位的有7个(41.8%,7/17)。②疾控中心均承担结核病防治规划督导、培训和健康教育工作。宣传活动的形式主要是在“3.24”结核病日开展现场宣传活动和印发宣传材料(100.0%,17/17)。③定点医院均负责患者报告、诊治和健康教育工作。设置有独立的结防门诊的有13所(76.5%,13/17);结防人员以兼职为主(88.2%,276/313);结防门诊医生佩戴N95口罩的有5所(31.3%,5/17);涂阴和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病房分开设置的有3所(17.65,3/17)。④乡镇卫生院主要负责推荐可疑患者,开展患者服药督导管理;结防人员多为兼职(87.5%,35/40)。(3)对结防人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①疾控中心和定点医院结防人员对患者服药督导工作的可接受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0,P=0.006),92.6%的定点医院结防人员认为“疾控机构负责患者服药督导工作可行”。②疾控中心和定点医院结防人员对工作负荷、人员待遇及工作总体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点医院结防人员的满意度均较低,分别为66.7%,54.3%和75.5%。③乡镇卫生院结防人员自述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卫生院对结防工作重视不够,工作补助经费较少和自身工作技能有限。(4)对36例在治患者的访视及调查结果显示:①能规律服药又能按要求填写服药记录卡的仅10例(27.8%,10/36);②接受过医务人员访视的患者有21例(58.3%,21/36);③有人每天提醒服药的有10例(27.8%,10/36);④自述有漏服药现象的有10例(27.8%,10/36);⑤就诊延迟的患者有21例(58.3%,21/36);⑥患者对治疗总体满意度为73.1%(158/216);⑦患者对免费政策满意度为13.9%(5/36)。(5)17个县(市、区)的涂阴肺结核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6.9%(126/130)。(6)17个县(市、区)在“三位一体”结防模式启动前后1年内的结防工作情况比较结果显示:①在患者诊治方面,初诊患者查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072,P=0.000),启动后的查痰率较高(62.3%,8452/13568);登记的各类肺结核患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934,P=0.000),启动后的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构成比例较低(24.9%,1173/4717);肺结核患者来源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025,P=0.000),启动后因症就诊的患者构成比例较高(45.0%,2125/4717)。②在信息录入方面,病案信息录入及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820,P=0.000),启动后的录入及时性较低(78.9%,3724/4717);痰检信息漏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69,P=0.000),启动后的漏填率较高(1.1%,51/4717)。③在督导工作方面,启动后县级督导乡镇数比启动前减少191次;启动后县级访视患者数比启动前减少302人次。结论(1)充分利用综合医院的诊疗优势为结防工作服务,实现诊疗模式转型,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2)“三位一体”结防模式启动后,各部门各司其职,在发现和治疗肺结核患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本实现了结核病诊疗工作的平稳过渡。(3)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①结核病防治经费缺乏;②结防人力资源不足,人员工作待遇满意度较低;③卫生行政部门对工作的督导协调力度不够;④患者治疗管理工作质量下滑;⑤患者经济负担加重。(4)为不断完善“三位一体”结防模式,提出以下工作建议:①积极探索有效的结防经费补偿机制;②提高结防人员待遇,稳定结防队伍;③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工作监督和评价;④加强人员培训,不断规范患者治疗管理工作;⑤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和惠民措施,尽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严小霞,黄永伟[7](2010)在《防城港市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现状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防城港市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现状,为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查看、查阅资料与现场询问相结合的方法,对58家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医疗机构级别愈高,传染病疫情报告、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医疗废物处置等工作较好,级别愈低相对愈差。结论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培训、指导及监督检查力度,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投入,促进传染病防治工作。

唐平[8](2008)在《基层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工作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

钟静杏,潘海图,李叶青[9](2004)在《防城港市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文中认为目的了解医院消毒灭菌工作状况 ,以便加强医院消毒灭菌工作的监督与管理。方法参照1999年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消毒技术规范》和国家技术监督局《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进行。结果总合格率86.6 % ,个体诊所合格率78.4 % ,乡 (镇 )卫生院88.4% ,县级以上医院93.0%。结论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加强对医院消毒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 ,提高医院消毒工作质量。

龙海艺,曾冬姣,梁星作[10](2001)在《防城港市医疗机构消毒卫生监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二、防城港市医疗机构消毒卫生监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防城港市医疗机构消毒卫生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血清学数据的催化模型估计中国地区登革热传播强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1 全球登革热流行现状
    1.2 中国登革热流行现状
    1.3 登革热传播模型
材料与方法
    2.1 文献检索
    2.2 血清阳性率
    2.3 登革热催化模型
        2.3.1 模型A: 恒定感染力
        2.3.2 模型B: 抗体保护衰减
        2.3.3 临界年龄模型
    2.4 推理方法
        2.4.1 负对数似然(-LnL)
        2.4.2 参数估计
    2.5 估计基本再生数(R_0)
    2.6 偏差信息准则(DIC)
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
    3.2 模型比较与选择
        3.2.1 模型拟合曲线
        3.2.2 模型DIC比较和最佳模型
    3.3 参数估计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图S1: 模型A的拟合曲线
    图S2: 模型B的拟合曲线
    图S3: 模型C的拟合曲线
    图S4: 模型D的拟合曲线
    表S1: 模型A的参数估计值汇总
    表S2: 模型B的参数估计值汇总
    表S3: 模型C的参数估计值汇总
    表S4: 模型D的参数估计值汇总
    表S5: 模型A-D的FOI和R0对比
综述 中国登革热流行现状和分布特征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滇桂边境地区农村贫困成因及扶贫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和研究局限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研究局限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关键概念界定
        一、贫困
        二、收入贫困
        三、多维贫困
        四、农户
        五、滇桂边境地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多维贫困理论与实证研究
        二、致贫因素及机理
        三、滇桂边境地区贫困相关问题研究
        四、研究述评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理论基础
        二、分析框架
第三章 滇桂边境地区农村贫困现状
    第一节 滇桂边境地区基本经济状况
        一、滇桂边境地区区位
        二、滇桂边境地区人口特征
        三、滇桂边境地区GDP及产业分布
        四、滇桂边境地区居民收入情况
        五、地方财政自给程度
    第二节 滇桂边境地区农村贫困总体现状及特征
        一、滇桂边境地区农村贫困总体现状
        二、滇桂边境地区农村贫困总体特征
    第三节 滇桂边境地区农户收入贫困
        一、调查样本情况及描述统计
        二、农户收入贫困测度
        三、收入贫困与农户特征
    第四节 滇桂边境地区农户多维贫困
        一、多维贫困测度方法
        二、维度选取及权重
        三、各维度剥夺临界值确定
        四、农户多维贫困测量结果
        五、多维贫困分解
        六、多维贫困与农户特征
    第五节 滇桂边境地区农户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比较
        一、收入贫困与多维贫困关联与差异的统计分析
        二、不同贫困维度对收入的Logistic模型估计结果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滇桂边境地区农村贫困成因
    第一节 致贫因素及机理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致贫因素及机理的一般分析
        一、自然环境因素
        二、基础设施
        三、公共服务因素
        四、产业因素
        五、特殊边境因素
        六、特殊历史及文化因素
    第三节 致贫因素及机理的实证分析
        一、农户收入贫困的影响因素
        二、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滇桂边境地区农村扶贫模式
    第一节 现有扶贫模式
        一、政府主导的扶贫模式
        二、市场驱动的扶贫模式
        三、社会参与的扶贫模式
    第二节 现有扶贫模式的成效与不足
        一、现有扶贫模式取得的成效
        二、现有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四节 扶贫模式的完善
        一、完善扶贫模式需要明确的认识
        二、扶贫模式的具体完善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一、滇桂边境地区农村反贫困任务艰巨
        二、将收入贫困与多维贫困相结合才能更准确反映贫困全貌
        三、滇桂边境地区农村贫困致贫因素及机理复杂
        四、滇桂边境地区农村扶贫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
    第二节 建议
        一、促进形成区域扶贫开发均衡格局
        二、确立多维贫困新标准,深化推进精准扶贫
        三、加大财政投入,解决关键问题
        四、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边境旅游和边境贸易
        五、长期、多层次投入,提高教育水平
        六、疾病预防为主、其他措施为辅
        七、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八、创建良好的边境环境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滇桂边境地区农户多维贫困调查问卷
致谢

(3)广西县级公立综合医院卫生应急能力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调查方法与内容
    1.3 资料整理与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2.2 医院突发公共事件面对能力现状
3 讨论
    3.1 医院基本情况
    3.2 卫生应急组织管理体系初步建立
    3.3 应急预案的制定情况
    3.4 监测与预警
    3.5 信息报告交流与民众媒体宣传
    3.6 应急队伍和专家库建设情况
    3.7 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和医疗救治能力现状
    3.8 应急物资储备现状
    3.9 培训与演练
4 小结
    4.1 结论与建议
    4.2 本研究不足与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致谢

(4)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
    3.研究内容
    4.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信度、效度的检验
    1.研究方法
        1.1 文献研究
        1.2 德尔菲(Del Phi)专家咨询法
        1.3 调查问卷的信度
        1.4 调查问卷的效度
    2.研究结果
        2.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2.2 基于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3.讨论分析
第三章 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问卷
        1.3 调查方法
        1.4 调查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
    2.结果
        2.1 县综合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结果
        2.2 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结果
    3.讨论分析
        3.1 县综合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3.2 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第四章 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综合评价
    1.研究方法
    2.研究结果
        2.1 县综合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估模型
        2.2 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估模型
    3.讨论分析
    4.广西边境少数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政策建议
        4.1 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的SWOT分析
        4.2 加强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的政策
第五章 全文总结
    1.研究主要结论
    2.研究主要特色与创新性
    3.研究局限性与不足
    4.今后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某市143家医院传染病防治监督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
    1.3 资料分析
2 结果
    2.1 太原市所辖143家医院量化分级结果
    2.2 太原市所辖医院传染病防治《量化分级表》一级指标扣分情况
    2.3 传染病疫情控制、医疗废物处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预防接种二级指标扣分情况
3 讨论
    3.1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3.2 传染病疫情控制
    3.3 医疗废物
    3.4 预防接种
4 对策
    4.1 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公示医疗机构量化评级结果, 根据等级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频次的监督检查
    4.2 卫生行政部门牵头, 多部门分工合作, 协同作战, 是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的有效保证[11]
    4.3 完善传染病防治监督法律法规, 规范监督内容, 保证监督工作顺利开展
    4.4 加强监督人员工作素质, 提升执法能力

(6)广西结核病防治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广西现行结核病防治模式的实施效果评价 前言 资料来源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模式的构建 前言 资料来源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模式的实施现状分析 前言 资料来源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防城港市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1.3 调查内容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 (表1)
3 讨论
    3.1 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一、二级医疗机构均建立有疫情报告管理部门 (科、组等) , 配有专职或兼职的疫情报告人员, 制定有传染病报告管理的相关制度, 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通畅, 但存在管理制度不够落实, 只有少数医疗机构开展疫情报告自查工作和执行奖惩制度。
    3.2 预检分诊设置不够规范
    3.3 医疗机构级别愈低消毒管理工作相对较差
    3.4 医疗废物管理问题不容忽视
4 建议
    4.1 加强培训与指导, 进一步健全传染病报告管理体系
    4.2 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 防止传染病的传播扩散
    4.3 争取政府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大力支持与投入
    4.4 部门配合, 完善医疗废物管理
    4.5 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提高法律意识

(8)基层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工作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消毒隔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 消毒隔离措施研究进展
3 消毒隔离效果监测
4 管理对策研究

(9)防城港市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1 监测方法和结果判定
    1.1 监测方法
        1.1.1 物体表面和手的监测
        1.1.2 室内空气的监测
        1.1.3 消毒剂的监测
        1.1.4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监测
        1.1.5 一次性卫生用品的监测
        1.1.6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
        1.1.7 紫外线灯管辐照度值的测定
    1.2 结果判定
        1.2.1 物体表面与手细菌总数
        1.2.2 室内空气
        1.2.3 使用中消毒剂与无菌器械保存液
        1.2.4 一次性使用医疗品
        1.2.5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
        1.2.6 紫外灯管辐照度值
2 监测结果

(10)防城港市医疗机构消毒卫生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对象
    1.2 检查内容
    1.3 检查方法
    1.4 评价标准
2结果
    2.1 从对70家医疗机构462份样品的分析结果看, 合格353份, 合格率为76.4%。
    2.2 各类物品的合格率见表1。
3 讨论

四、防城港市医疗机构消毒卫生监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血清学数据的催化模型估计中国地区登革热传播强度的研究[D]. 李宁.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2]滇桂边境地区农村贫困成因及扶贫模式研究[D]. 揭子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3]广西县级公立综合医院卫生应急能力调查研究[D]. 韦莹婵. 广西医科大学, 2017(01)
  • [4]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研究[D]. 李贞. 广西医科大学, 2017(12)
  • [5]某市143家医院传染病防治监督现状及对策研究[J]. 王鹏,贺鹭.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17(02)
  • [6]广西结核病防治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D]. 吴腾燕. 广西医科大学, 2014(10)
  • [7]防城港市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现状调查[J]. 严小霞,黄永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0(04)
  • [8]基层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工作的研究进展[J]. 唐平.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8(05)
  • [9]防城港市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J]. 钟静杏,潘海图,李叶青. 广西预防医学, 2004(04)
  • [10]防城港市医疗机构消毒卫生监测分析[J]. 龙海艺,曾冬姣,梁星作. 广西预防医学, 2001(S1)

标签:;  ;  ;  ;  ;  

防城港市医疗机构消毒卫生监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