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技术论文_高慧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富硒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香菇,农业部,生物,地球化学,木薯,蛋鸡,桑叶。

富硒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高慧丽[1](2019)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天然富硒土地划定技术标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 高慧丽) 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印发《天然富硒土地划定与标识》(试行)(DD2019-10)地质调查技术标准。该标准的发布填补了我国富硒土地划定技术标准的空白,为准确调查认定富硒土地、统计富硒土地资源数量、科学编制富硒土地开发利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自然资源报》期刊2019-11-28)

曹升,陈会鲜,严华兵,谢向誉,尚小红[2](2019)在《食用木薯天然富硒品种筛选及外源硒强化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田间试验,筛选出天然富硒品种和高效外源硒强化技术,为食用木薯的富硒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硒背景值分别为1.45和0.63 mg/kg 2个土壤环境下常规种植,测定7个木薯品种天然富硒能力大小,然后在食用木薯块根膨大期通过叶面喷施、根施和"叶面喷施+根施"3种方式施入不同量的外源硒,研究不同强化方式和强化量下食用木薯的块根硒含量和外源硒利用率的差异。【结果】在自然条件下,7个食用木薯品种块根的硒含量在0.017~0.109 mg/kg之间波动,其中NK-10和NZ199两个品种的块根硒含量和硒吸收系数皆大于其它5个品种,然而两者向地上的转运系数却低于其他5个品种;外源硒强化条件下的食用木薯块根的硒含量均大于对照,且随着外源强化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叶面喷施、根施和"叶面喷施+根施"3种外源硒强化方式的外源硒利用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55%~1.62%、0.16%~0.61%和0.06%~0.32%。【结论】不同食用木薯品种的天然富硒能力差别较大,其中NK-10和NZ199两个木薯品种的天然富硒能力较强;在外源强化条件下,适量的外源硒能有效提高木薯块根的硒含量,其中叶面喷施方式下的外源硒利用率最高。(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王丽爽,肖志刚,郭世龙,刘璐,孟繁菁[3](2019)在《挤压膨化联合蒸煮技术制备富硒杂粮粉》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以多种杂粮为原料,探讨挤压膨化技术联合蒸煮熟化技术对杂粮速溶粉结构及性质的研究。杂粮中杂豆经蒸煮预熟化处理后,采用挤压膨化技术制备富硒杂粮营养速溶粉。通过对杂粮营养速溶粉的结构特性及品质特性研究发现,其中FT-IR、DSC和XRD表明杂粮营养速溶粉中淀粉与脂肪形成淀粉脂复合物,淀粉分子发生降解,该复合物具有典型的A+V型晶体特征峰。DE值的结果说明速溶粉中还原糖含量下降,颜色加深,溶解性显着提高,结块率明显下降。此次试验改善了传统速溶粉营养单一、口感粗糙、溶解性差和味道不佳等缺陷。(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9年11期)

陈炎芳[4](2019)在《诏安县富硒蛋鸡生态放养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山林果园放养蛋鸡,更好地遵循生态循环的规律,充分利用诏安县富硒土地特有资源,发展放养富硒蛋鸡,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本文简要阐述诏安县富硒蛋鸡生态放养技术,旨在与同行交流或供业者参考。(本文来源于《福建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06期)

李志,温红霞,刘晓彤,张学军,马远远[5](2019)在《不同有机肥对脱水番茄自然富硒技术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有机肥对作物自然富硒的技术,开展了5种有机肥对脱水番茄自然富硒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可提高脱水番茄的产量,增加脱水番茄果实硒含量,但只有风化煤处理的脱水番茄果实硒含量达到了富硒蔬菜标准;有机肥能够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硒含量。(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11期)

马迪娟[6](2019)在《平利富硒桑叶茶加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陕西省平利县地处秦巴山区,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雨水丰沛,热量充足,兴桑养蚕得天独厚。为了提高蚕桑综合效益,稳定提升蚕桑产业,经过多年摸索、实践,总结出了桑茶加工技术。此技术参数结合参考了陕西富臻茶叶有限公司的技术工艺。1品质要求1.1基本要求成茶呈螺状或片状,具有桑茶独特的自然品质特征。品质纯正,无异味,无劣变。成茶应洁净,且在包装、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不受污染。不添加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和(本文来源于《西北园艺(综合)》期刊2019年06期)

王京臣,靳军[7](2019)在《我国富硒产业缺少系统技术支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王京臣 通讯员靳军)日前,第六届环境中硒与人体健康国际会议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举办。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等20个国家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240余人,围绕“硒的多面性及其对环境和生物系统的交互影响”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与会专家表(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报》期刊2019-11-07)

曹德宾[8](2019)在《富硒香菇栽培技术要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富硒香菇作为一个食用菌新宠,其保健功效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知。硒元素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能提高人体免疫机能,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具有防癌抗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富硒香菇与普通同品种香菇比较,形态相同、色泽相同、口感相同,表面上看没有任何(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报》期刊2019-10-22)

李文贵,吴茂力,陈莉,袁述琼,姜心禄[9](2019)在《富硒李子生产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稳定和提高李子生产的效益,笔者选用长沙隆兴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富硒液体肥,在李子生长的不同时期,施用不同用量的富硒有机肥,测定成熟期李子中的富硒效果。结果表明:在膨果期(果子5 mm)时,分别用富硒有机肥3000 mL/hm~2、3750 mL/hm~2兑水450 kg均匀喷施李子树的全株叶片,成熟李子果肉中的硒含量分别富集到0.0255、0.0296 mg/kg,达到国家富硒水果的标准。同时,还可以提高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改善果型,提高商品性。具体的施用方法为:在膨果期(果子5 mm)时,用富硒有机肥1500 mL/hm~2兑水450 kg均匀喷施李子树的全株叶片。间隔15日后再喷施1次。通过应用该方法生产富硒李子,可以稳定和提高李子生产效益的提高,促进丘陵区、山区等李子产区精准扶贫。(本文来源于《农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樊志新[10](2019)在《富硒谷子轻简化栽培技术的集成与推广》一文中研究指出1试验与推广背景谷子是南和县的特色优势作物,具有抗旱节水、营养丰富均衡、环境友好等突出特性。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被科学家称之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防癌之王",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中国谷子平均硒含量为71μg/kg,人为施入硒(本文来源于《现代农村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富硒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筛选出天然富硒品种和高效外源硒强化技术,为食用木薯的富硒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硒背景值分别为1.45和0.63 mg/kg 2个土壤环境下常规种植,测定7个木薯品种天然富硒能力大小,然后在食用木薯块根膨大期通过叶面喷施、根施和"叶面喷施+根施"3种方式施入不同量的外源硒,研究不同强化方式和强化量下食用木薯的块根硒含量和外源硒利用率的差异。【结果】在自然条件下,7个食用木薯品种块根的硒含量在0.017~0.109 mg/kg之间波动,其中NK-10和NZ199两个品种的块根硒含量和硒吸收系数皆大于其它5个品种,然而两者向地上的转运系数却低于其他5个品种;外源硒强化条件下的食用木薯块根的硒含量均大于对照,且随着外源强化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叶面喷施、根施和"叶面喷施+根施"3种外源硒强化方式的外源硒利用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55%~1.62%、0.16%~0.61%和0.06%~0.32%。【结论】不同食用木薯品种的天然富硒能力差别较大,其中NK-10和NZ199两个木薯品种的天然富硒能力较强;在外源强化条件下,适量的外源硒能有效提高木薯块根的硒含量,其中叶面喷施方式下的外源硒利用率最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富硒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高慧丽.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天然富硒土地划定技术标准[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9

[2].曹升,陈会鲜,严华兵,谢向誉,尚小红.食用木薯天然富硒品种筛选及外源硒强化技术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9

[3].王丽爽,肖志刚,郭世龙,刘璐,孟繁菁.挤压膨化联合蒸煮技术制备富硒杂粮粉[J].食品工业.2019

[4].陈炎芳.诏安县富硒蛋鸡生态放养技术[J].福建畜牧兽医.2019

[5].李志,温红霞,刘晓彤,张学军,马远远.不同有机肥对脱水番茄自然富硒技术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19

[6].马迪娟.平利富硒桑叶茶加工技术[J].西北园艺(综合).2019

[7].王京臣,靳军.我国富硒产业缺少系统技术支持[N].中国食品报.2019

[8].曹德宾.富硒香菇栽培技术要点[N].河北科技报.2019

[9].李文贵,吴茂力,陈莉,袁述琼,姜心禄.富硒李子生产技术研究[J].农学学报.2019

[10].樊志新.富硒谷子轻简化栽培技术的集成与推广[J].现代农村科技.2019

论文知识图

安康富硒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架构富硒灵芝蛋白的SDS一PAGE图谱为中国喝彩——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北大荒丰...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开发的铜...灵芝蛋白和富硒灵芝蛋白的SDS--PAGE图谱3-19培养料添加Na2Se03子实体...

标签:;  ;  ;  ;  ;  ;  ;  

富硒技术论文_高慧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