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转换荧光粉论文-李西宇,李伟

上转换荧光粉论文-李西宇,李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上转换荧光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牙种植体,骨整合,羟基磷灰石,上转换荧光

上转换荧光粉论文文献综述

李西宇,李伟[1](2019)在《超顺磁/上转换荧光羟基磷灰石与局部静磁场协同作用促进牙种植体骨整合及多模态示踪》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针对临床上缺乏即可修复骨牙组织、又可长期示踪术后修复效果的材料与手段,本研究制备出超顺磁/上转换荧光羟基磷灰石材料,并通过其多模态示踪能力研究材料在静磁场协同作用下促进牙种植体骨整合效果。材料与方法:首先通过水热法合成出镱(Yb)、钬(Ho)掺杂上转换荧光(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9)

杨茗,庞涛,周雪琴,程婵娜[2](2019)在《基于NaGdF_4:Yb~(3+),Er~(3+)上转换荧光粉的发光二极管》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改进的柠檬酸辅助水热法制备了六方相NaGdF_4:Yb~(3+),Er~(3+)上转换荧光粉.NaGdF_4的声子能低于500 cm~(-1),但在室温下可观察到很强的红色上转换发光.研究证实,强红光源自~4S_(3/2)→~4F_(9/2)和~4I_(11/2)→~4I_(13/2)的多声子弛豫,以及Er~(3+)到Yb~(3+)的能量传递~4S_(3/2)+~2F_(7/2)→~4I_(13/2)+~2F_(5/2).上转换LED在350 mA电流驱动下产生Er~(3+)的特征发射~2H_(11/2)→~4I_(15/2)、~4S_(3/2)→~4I_(15/2)和~4F_(9/2)→~4I_(15/2).通过计算不同时刻的绿光强度比,证实LED的结温随工作时间的增加而提升.研究结果表明,Er~(3+)的上转换发光在上转换LED的结温测量方面具有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湖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王月,安西涛,任伟,黄宇欣,彭亚茹[3](2019)在《纳米金膜及金壳表面局域等离激元对上转换荧光波长的选择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贵金属表面局域等离子体共振(LSPR)调控上转换荧光的研究绝大部分集中于纳米颗粒或纳米棒,即使同一复合结构对上转换荧光(UCL)也有或增强或猝灭的截然相反的报道,而对于进一步提高上转换荧光材料的效率和强度以满足更广泛的应用需求则越来越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本文通过构筑两种纳米金/上转换纳米晶复合结构,系统研究了各自的表面局域等离激元对上转换荧光的增强和猝灭效应,基于微结构表征及对稳态、瞬态荧光光谱的分析,阐述了波长依赖的上转换荧光增强和猝灭机理。结果显示超薄纳米金壳结构对Ho~(3+)、Fe~(3+)共掺杂纳米晶的绿光发射选择性地增强了25倍,源于激发光能量与LSPR能量匹配的激发增强机制,而在覆盖有超薄纳米金膜的上转换纳米晶复合结构中却观察到了金膜引起的Er上转换荧光猝灭,同时红绿比随金膜厚度增加而增大,来自于金膜对激发光的散射、金膜的LSPR吸收带与绿光发射能级耦合引起无辐射跃迁几率增加,绿光上转换荧光强度下降相对显着,UCL寿命变短。(本文来源于《发光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王伟华[4](2019)在《Gd_2O_3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在肿瘤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动力疗法相对于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具有靶向性好、创伤性小、有效、副作用小、可协同性、相对低成本等优势,成为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以近红外光为光源的肿瘤光动力治疗中,上转换纳米粒子由于能够将具有更大组织穿透深度的近红外光转换成能够被传统光敏剂吸收的短波光而被广泛应用。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作为光转换器和光敏剂药物的载体,解决了肿瘤治疗深度不够、理想光敏剂选择性低等一系列问题。光动力法的疗效主要依赖于活性氧(ROS)的数量,而ROS是环境氧和光敏剂药物在近红外光的激发下吸收上转换发射能量,进而发生光敏反应而产生的,所以提高光动力治疗效率可以通过提高上转换纳米材料的荧光强度和肿瘤组织氧含量来实现。然而由于肿瘤微环境本身是一个乏氧环境,而且在治疗过程中,氧被不断消耗,这对光动力治疗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本论文以Gd_2O_3为基质,通过碱金属、过渡金属等离子和稀土离子的共掺杂来实现Gd_2O_3上转换纳米材料荧光强度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巧妙地将Mn~(2+)引入Gd_2O_3基质中,提高了上转换荧光性能,并赋予上转换纳米颗粒产氧的能力,进一步解决了由于光动力治疗过程中的耗氧和乏氧微环境引起的临床应用受限的问题。本文针对如何提高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发光强度、改善肿瘤的乏氧微环境从而有效提高肿瘤光动力的治疗效果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上转换纳米材料Gd_2O_3:Yb,Tm,Li和Gd_2O_3:Yb,Tm,Zn的制备、荧光性能、及在肿瘤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1)首先以Gd_2O_3为基质,分别选择Li~+和Zn~(2+)作为Gd_2O_3上转换纳米粒子中Yb~(3+)、Tm~(3+)的共掺杂剂,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相应的前驱体,经900oC高温煅烧制得Gd_2O_3:Yb,Tm,Li和Gd_2O_3:Yb,Tm,Zn两种上转换荧光纳米粒子。在980 nm激光激发下,两种材料均主要发射蓝色荧光。而且,Li和Zn离子的适量掺杂均使得Gd_2O_3纳米粒子的上转换荧光强度得到了提高,Li和Zn的最佳掺杂量分别为15 mol%和10 mol%,其在488 nm处的荧光强度分别为无Li~+和Zn~(2+)掺杂时的9.09倍和2.97倍。(2)利用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系)对这两种材料的细胞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材料浓度不高于500μg?mL~(-1)时,细胞的存活率均能达到85%以上,说明细胞毒性很低。在Gd_2O_3:Yb,Tm,Zn介导的光动力治疗中,选用吸收峰和上转换发射峰高度匹配的光敏剂部花青540(MC540)作为治疗药物,负载于Gd_2O_3:Yb,Tm,Zn纳米粒子上,进行肿瘤光动力治疗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荧光强度更高的Gd_2O_3:Yb,Tm,Zn上转换纳米材料能够获得更有效的癌细胞杀伤效果。另外,随着光动力治疗后时间从2小时延长到12小时,HeLa细胞的存活率从67%下降到49%。2、自产氧Gd_2O_3:Yb,Er,Mn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能以及在肿瘤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1)同样以Gd_2O_3为基质,通过Mn离子与Yb~(3+)和Er~(3+)的共掺杂,设计合成了一种单一组分的上转换-催化双功能Gd_2O_3:Yb,Er,Mn上转换纳米材料。在980 nm激光的激发下,Gd_2O_3:Yb,Er,Mn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在540 nm和663 nm处分别发射出绿色和红色荧光,归属于Er~(3+)的~4S_(3/2)→~4I_(15/2)和~4F_(9/2)→~4I_(15/2)跃迁。Mn离子的适量掺杂使得Gd_2O_3纳米粒子的上转换荧光强度得到了提高,其中Mn的最佳掺杂量为0.15mol%,绿色和红色荧光强度均达到最强,分别为无Mn离子掺杂的5.83倍和2.03倍。另外,随着Mn离子掺杂比例由0.1 mol%增加至0.9 mol%,红绿荧光强度比由0.41逐渐提高到2.53。(2)在pH为5.6~7.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中,研究了Gd_2O_3:Yb,Er,Mn上转换纳米材料加速H_2O_2分解产氧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其在酸性环境下表现出催化H_2O_2产氧的能力,随着pH值从7.0降低到5.6,H_2O_2产氧的速度逐渐升高;并且Mn掺杂量越高,Gd_2O_3:Yb,Er,Mn催化能力越强。(3)通过MTT法和体外溶血实验分别研究了材料的细胞毒性和血液相容性,验证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利用HeLa细胞对材料的细胞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材料浓度不高于100μg/mL时,细胞的存活率均能达到85%以上,说明细胞毒性很低。(4)以吸收Gd_2O_3:Yb,Er,Mn上转换荧光的亚甲基蓝(MB)作为光敏剂,以HeLa细胞为癌细胞模型,研究了Gd_2O_3:Yb,Er,Mn的体外光动力治疗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外加安全剂量的外源性H_2O_2,采用Gd_2O_3:Yb,Er,Mn代替Gd_2O_3:Yb,Er上转换纳米材料,能够将癌细胞的死亡率提高2.35倍,细胞内的ROS水平显着提升,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亚细胞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细胞凋亡后继发性坏死是该光动力治疗过程中HeLa细胞的主要死亡方式。(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9-06-10)

孙志洋[5](2019)在《稀土掺杂钼酸钙的上转换荧光与温度传感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稀土掺杂上转换荧光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发光特性而在生物荧光成像、太阳能电池、光学温度传感和光动力治疗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钼酸盐作为一种具有合成简单,高温下稳定以及声子能量低等优点的材料而被认为是一种宽温度范围内实现准确温度测量的上转换基质。本文以钼酸盐为基质,研究稀土元素掺杂的钼酸盐的上转换荧光特性以及光学温度传感特性。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点: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Yb~(3+)/Er~(3+)共掺的CaMoO_4粉末以及叁明治结构薄膜。在980 nm激光的激发下,研究Yb~(3+)浓度对Yb~(3+)/Er~(3+)共掺CaMoO_4粉末上转换荧光的影响,并且根据Er~(3+)/Yb~(3+)共掺系统的能级图详细地解释上转换荧光的产生机理,发现粉末样品的上转换荧光强度随Yb~(3+)掺杂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并在16%时达到最大值,之后当Yb~(3+)浓度超过16%时荧光强度逐渐减弱,经分析荧光强度的减弱是由于无辐射弛豫过程的加剧造成的。另外研究980 nm激光的功率对粉末以及薄膜样品的上转换荧光的影响,发现粉末样品随980 nm激发功率的升高温度迅速上升并在激发功率为2 W时达到最大值,当激发功率超过2 W时荧光逐渐减弱。薄膜随着激发功率的增加上转换荧光强度与温度都缓慢增加并且没有出现上转换荧光强度减弱的现象,这是由于薄膜的厚度小,产热少且散热性能好导致的。研究在980 nm激光激发下Yb~(3+)/Er~(3+)共掺CaMoO_4粉末与薄膜样品的光学温度传感特性,发现薄膜与粉末的绝对灵敏度与相对灵敏度基本相同,另外研究了Yb~(3+)掺杂对粉末样品测温不确定度的影响,发现相比于单掺Er~(3+)的粉末样品,利用16%Yb~(3+/)1%Er~(3+)掺杂浓度的CaMoO_4粉末可使测温不确定度从0.8 K下降到0.1 K,而不确定度的降低主要是由于Yb~(3+)掺杂使样品上转换荧光增强引起的。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CaMoO_4:0.5%Ho~(3+)/16%Yb~(3+)/5%Eu~(3+)粉末,并研究分别在405 nm与980 nm激光单独激发下的CaMoO_4:0.5%Ho~(3+)/16%Yb~(3+)/5%Eu~(3+)粉末的荧光特性。发现在405 nm单独激发下样品的荧光源于Eu~(3+)的下转换过程,对应于Eu~(3+)的~5D_0→~7F_1与~5D_0→~7F_2跃迁。而980 nm单独激发下同时出现了Ho~(3+)与Eu~(3+)的荧光峰是由于Yb~(3+)→Ho~(3+)的能量传递上转换过程与Ho~(3+)→Eu~3+的非共振能量传递过程共同作用引起的。另外发现在405 nm与980 nm激光共激发下,通过固定其中一束激光的功率保持不变而改变另一束激光的功率可实现对样品荧光颜色的调节。这种荧光颜色的可调节性是Ho~(3+)到Eu~(3+)的单向非共振能量传递过程导致的。最后研究在405 nm与980 nm激光共同激发下CaMoO_4:0.5%Ho~(3+)/16%Yb~(3+)/5%Eu~(3+)粉末的光学温度传感特性,发现通过固定405 nm激光功率不变,提高980 nm激光功率可提高样品的测温灵敏度。(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陈敏[6](2019)在《茶叶中重金属残留的上转换荧光检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茶叶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产品,其出口量已经位列全球第二。然而,由于茶叶安全事故频发,中国茶叶对外出口的竞争力正逐渐降低。其中,重金属污染是构成茶叶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目前,常规的重金属检测方法虽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实现重金属检测,但却存在耗时长,检测效率低,且需专业人员操作等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引入一种新型,灵敏,快速的重金属检测方法。近年来,荧光检测技术已经逐渐成为检测领域里面的核心。上转换荧光检测技术由于其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无背景荧光干扰等优势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基于此,本研究以茶叶中的镉离子、汞离子和铅离子为研究对象,利用上转换材料独特的光学特性,配以适配体特异性识别,磁性分离,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荧光内滤效应等技术,构建了一系列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上转换荧光传感器,实现了对茶叶中痕量镉离子、汞离子和铅离子的快速检测。该研究对提高茶叶质量安全,促进茶叶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茶叶中镉离子快速检测研究。本研究基于荧光内滤效应,构建一种双硫腙-上转换混合体系,实现茶叶中镉离子的快速检测。当双硫腙-上转换混合体系中加入镉离子时,镉离子能够与体系中双硫腙反应,导致上转换-双硫腙溶液的吸收峰红移,红移后的双硫腙-上转换溶液吸收带与上转换荧光发射峰重迭,上转换荧光被吸收,荧光减弱。基于该现象,构建一种快速、灵敏检测镉离子的传感器。在最优条件下,镉离子在0.01-1.0μM浓度范围与上转换荧光强度比值(I_(547)/I_(756))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的检测限为3.7 nM。同时,该方法还以茶叶中镉离子为检测对象进行真实样本测试,所得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结果对比几乎相同。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茶叶中镉离子残留的快速检测。2.茶叶中汞离子快速检测研究。本研究基于荧光内滤效应,构建一种上转换-RhDCP混合体系,实现茶叶中汞离子的快速检测。当RhDCP-上转换混合体系中加入汞离子时,汞离子能够与RhDCP反应,反应后的上转换-RhDCP溶液在500-600 nm处的吸收峰增强,上转换荧光被吸收,荧光减弱。利用该现象,构建一种快速、灵敏检测汞离子的化学传感器。在最优条件下,汞离子在0.05-10μM浓度范围与上转换荧光强度的比值(I_(547)/I_(756))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的检测限为13.5 nM。同时,该方法还以茶叶中汞离子为检测对象进行真实样本测试,所得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结果对比几乎相同。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茶叶中汞离子残留的快速检测。3.茶叶中铅离子快速检测研究。本研究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应,构建一种上转换-磁性纳米-金纳米混合体系,实现茶叶中铅离子的快速检测。首先,上转换纳米颗粒通过经典的戊二醛法与其中的一条适配体链连接,金纳米颗粒和磁性纳米颗粒通过另外一条互补链连接。接着,将适配体修饰的上转换纳米颗粒溶液与金纳米-磁性纳米颗粒溶液混合,两种材料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连接在一起。由于磁性纳米-金纳米颗粒溶液的吸收峰与上转换荧光发射峰在500-600 nm处重迭,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应发生,上转换荧光减弱。当铅离子加入时,铅离子能够催化适配体裂解,与此同时,上转换纳米颗粒与磁性纳米-金纳米颗粒分离,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应消失,荧光恢复。利用该原理,构建一种特异性检测铅离子的生物传感器。在最优条件下,铅离子在25-1400 nM浓度范围与上转换荧光强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5.7 nM。同时,该方法还以茶叶中铅离子为检测对象进行真实样本测试,所得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结果对比几乎相同。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茶叶中铅离子残留的快速检测。(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9-06-01)

刘水富[7](2019)在《稀土离子掺杂Ba_3Y_4O_9上转换荧光粉的制备及其温度传感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荧光强度比技术的光学温度传感器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非接触式测温工具,其中,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应用于温度传感领域具有其他发光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目前报道的上转换发光材料的测温性能普遍较差,且性能难以得到有效改善,限制了该材料的实际应用。与常被选作为上转换光学温度传感器的基质材料氟化物相比,氧化物具有更优越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能,更适用于温度传感领域。因此,本文以具有良好物理和化学稳定性的复合氧化物Ba_3Y_4O_9为基质材料,开发具有优越上转换发光性能的稀土离子(Er~(3+),Ho~(3+),Tm~(3+),Yb~(3+))双掺和叁掺的Ba_3Y_4O_9新型荧光粉;在此基础上,基于稀土离子的热耦合能级和非热耦合能级进行了其温度传感性能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1)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Er~(3+)/Yb~(3+),Ho~(3+)/Yb~(3+),Tm~(3+)/Yb~(3+)双掺的Ba_3Y_4O_9荧光粉。通过调控Yb~(3+)的浓度,研究了荧光粉在980 nm近红外激光激发下的上转换发光性能。随着Yb~(3+)浓度的增大,位于中间激发态能级上的电子更倾向于往更高的能级跃迁,有利于促进多光子的上转换发光。另一方面,Yb~(3+)浓度的增加缩短了Er~(3+),Ho~(3+),Tm~(3+)与Yb~(3+)之间的距离,从而加速了由Er~(3+),Ho~(3+),Tm~(3+)到Yb~(3+)的反向能量传递过程。在上述两个过程的共同作用下,发射峰之间的强度比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于Ba_3Y_4O_9:Er~(3+)/Yb~(3+)荧光粉,发光强度比值的变化引起了发光颜色由绿光转变为了红光,表明通过调节Yb~(3+)浓度可以实现Ba_3Y_4O_9:Er~(3+)/Yb~(3+)荧光粉的可调上转换发光。随着发射峰之间强度比值的变化,Ba_3Y_4O_9:Ho~(3+)/Yb~(3+)和Ba_3Y_4O_9:Tm~(3+)/Yb~(3+)荧光粉始终保持着较高纯度的绿光和蓝光发射。(2)利用荧光强度比技术,分别基于Er~(3+)的Stark能级构成的热耦合能级、Ho~(3+)的多重能级构成的热耦合能级、Tm~(3+)的类热耦合能级进行了温度传感性能的研究。对于Ba_3Y_4O_9:Er~(3+)/Yb~(3+)荧光粉,在晶体场的作用下,Er~(3+)的能级~2H_(11/2),~4S_(3/2)和~4F_(9/2)劈裂形成了~2H_(11/2(1)),~2H_(11/2(2)),~4S_(3/2(1)),~4S_(3/2(2)),~4F_(9/2(1))和~4F_(9/2(2))能级。基于这些Stark次能级构成的热耦合能级在高温(298-573 K)和低温条件下(73-273 K)的最高灵敏度分别达到了88.3×10~(-4) K~(-4)和83.9×10~(-4) K~(-1),显着高于传统热耦合能级~2H_(11/2)/~4S_(3/2)的绝对灵敏度。对于Ba_3Y_4O_9:Ho~(3+)/Yb~(3+)荧光粉,基于Ho~(3+)的~5F_1/~5G_6和~5F_(2,3)/~3K_8能级,在573 K达到最高灵敏度为79.62×10~(-4) K~(-1),和同为Ho~(3+)/Yb~(3+)掺杂的荧光粉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对于Ba_3Y_4O_9:Tm~(3+)/Yb~(3+)荧光粉,Tm~(3+)的~1G_4和~3F_(2,3)能级本质上为非热耦合能级,鉴于~1G_4能级的布居是通过~3H_4能级的跃迁来实现的,而~3F_(2,3)和~3H_4能级具有热耦合性质,因此~1G_4和~3F_(2,3)之间具有类热耦合性质。基于~1G_4/~3F_(2,3)能级,Ba_3Y_4O_9:Tm~(3+)/Yb~(3+)荧光粉展现出了比目前报道的其他稀土离子掺杂体系更高的灵敏度,在573 K的绝对灵敏度高达193.51×10~(-4) K~(-1)。(3)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Ho~(3+)/Tm~(3+)/Yb~(3+),Er~(3+)/Tm~(3+)/Yb~(3+)叁掺的Ba_3Y_4O_9荧光粉。基于双稀土发光中心构建起的非热耦合能级进行了温度传感性能的研究。通过合理的推导得到了非热耦合能级的荧光强度比与温度之间的近似关系式。将推导的近似关系式作为拟合函数对非热耦合能级的荧光强度比数据进行拟合,拟合度均在99.6%以上,说明所推导的关系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普适性。在无辐射弛豫、热激活的电子布居和相互能量传递的共同作用下,Ho~(3+)/Tm~(3+)/Yb~(3+)和Er~(3+)/Tm~(3+)/Yb~(3+)掺杂的Ba_3Y_4O_9荧光粉所能达到的最高绝对灵敏度分别为0.0552 K~(-1)和0.0165 K~(-1),远高于目前报道的体态上转换光学温度传感材料的绝对灵敏度。此外,和热耦合能级相比,监测的两个非热耦合能级的发射峰分隔较远,因此具有更强的信号识别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非耦合能级是一种增强FIR型光学温度传感材料测温性能的非常有应用前景的有效方式,同时也证明了Ba_3Y_4O_9:Ho~(3+)/Tm~(3+)/Yb~(3+)和Ba_3Y_4O_9:Er~(3+)/Tm~(3+)/Yb~(3+)荧光粉是潜在的光学温度传感材料。(本文来源于《江西理工大学》期刊2019-05-01)

江梦慈[8](2019)在《激光自蔓延烧结法合成上转换荧光材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上转换荧光材料以其特殊的性能和广泛的用途成为研究的焦点。与传统的有机染料和半导体量子点相比,上转换荧光材料有许多优点,如窄带发射,高信噪比,抗光漂白,低毒性。过去十几年中,科学工作者们对上转换荧光材料的尺寸、相位、化学成分以及性质的操控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水/溶剂热法是最主要的上转换材料制备方法,但较低的反应效率以及较严苛的反应条件限制着合成材料的大规模应用发展。本论文首先提出了一种激光自蔓延扩散烧结合成上转换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了方便分析阐述,我们以合成NaYbF_4:Pr~(3+)/Gd~(3+)白光荧光粉为例。采用氟化钠、氟化镱、氟化镨、氟化钆为原料,经过球磨均匀混合后,置于一定功率密度980 nm激光下发生激光激励烧结反应,最终制备了具有较强上转换发光效率(5%)、相位可调控、有实际可应用场景的上转换白光荧光材料。通过XRD、SEM、TEM、光谱检测等方法对合成材料进行测试、表征、分析,论证了反应发生的机理。本论文探究了影响化学反应及生成物特性的实验参数。通过改变原材料中掺杂离子成分、摩尔含量,可以调控NaYbF_4基质从立方相向六角相转变;改变原材料掺杂离子种类,可以调控荧光光谱;改变烧结时间、激光功率密度,可以调控生成物尺寸、荧光强度等。值得一提的是,掺杂离子所处阴离子环境对相变过程也有较大影响。本论文提出的激光自蔓延扩散烧结法,理论上适用于任何固固反应产物合成。因此,本文还研究了利用该法合成钛酸铜钙、热障涂层材料过程,找到最佳反应条件,并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测试及分析。最后得到的钛酸铜钙晶体,介电常数值达10~4,在相当宽泛的低频范围内(~10~5 Hz)能保持恒定。(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张晨阳,晏亮,谷战军[9](2019)在《基于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的智能响应药物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上转换荧光纳米粒子具有优异的理化性质,如稳定的发光性能、可调的发射光谱及相对较低的生物毒性,使其在肿瘤治疗领域展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很多上转换纳米粒子介导的肿瘤治疗在可控性及选择性方面仍存在不足,无法有效减小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从而阻碍了其在肿瘤治疗中的进一步发展.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功能化组装,可以构建上转换纳米粒子智能响应系统.这不仅弥补了传统肿瘤治疗的缺陷,也为开发具备可控性和选择性的肿瘤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主要对上转换纳米粒子智能响应药物系统的刺激因素及构建方式进行简要的分析,同时总结了它们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它们在未来肿瘤治疗中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化学》期刊2019年09期)

闫祯,方国臻[10](2019)在《上转换荧光传感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高选择性和上转换纳米材料的荧光特性,以赭曲霉毒素A(OTA)的结构类似物HNA-Phe为模板,开发了一种能高选择、高灵敏地识别痕量OTA的分子印迹聚合物(UCNPs@SiO_2@MIP)。在最优条件下,当OTA浓度为0.05~1.0 mg/L时,荧光印迹聚合物的荧光猝灭程度与OTA的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建立了OTA的荧光传感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031mg/L。当OTA的加标浓度为50、100和200μg/kg时,大米、玉米和饲料中OTA的回收范围分别为80.2%~91.6%(RSD<4.6%)、89.2%~90.4%(RSD<5.5%)和88.0%~91.6%(RSD<5.4%)。(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期刊2019年03期)

上转换荧光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改进的柠檬酸辅助水热法制备了六方相NaGdF_4:Yb~(3+),Er~(3+)上转换荧光粉.NaGdF_4的声子能低于500 cm~(-1),但在室温下可观察到很强的红色上转换发光.研究证实,强红光源自~4S_(3/2)→~4F_(9/2)和~4I_(11/2)→~4I_(13/2)的多声子弛豫,以及Er~(3+)到Yb~(3+)的能量传递~4S_(3/2)+~2F_(7/2)→~4I_(13/2)+~2F_(5/2).上转换LED在350 mA电流驱动下产生Er~(3+)的特征发射~2H_(11/2)→~4I_(15/2)、~4S_(3/2)→~4I_(15/2)和~4F_(9/2)→~4I_(15/2).通过计算不同时刻的绿光强度比,证实LED的结温随工作时间的增加而提升.研究结果表明,Er~(3+)的上转换发光在上转换LED的结温测量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上转换荧光粉论文参考文献

[1].李西宇,李伟.超顺磁/上转换荧光羟基磷灰石与局部静磁场协同作用促进牙种植体骨整合及多模态示踪[C].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杨茗,庞涛,周雪琴,程婵娜.基于NaGdF_4:Yb~(3+),Er~(3+)上转换荧光粉的发光二极管[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

[3].王月,安西涛,任伟,黄宇欣,彭亚茹.纳米金膜及金壳表面局域等离激元对上转换荧光波长的选择调控[J].发光学报.2019

[4].王伟华.Gd_2O_3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在肿瘤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

[5].孙志洋.稀土掺杂钼酸钙的上转换荧光与温度传感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6].陈敏.茶叶中重金属残留的上转换荧光检测方法研究[D].江苏大学.2019

[7].刘水富.稀土离子掺杂Ba_3Y_4O_9上转换荧光粉的制备及其温度传感性能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9

[8].江梦慈.激光自蔓延烧结法合成上转换荧光材料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9].张晨阳,晏亮,谷战军.基于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的智能响应药物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科学:化学.2019

[10].闫祯,方国臻.上转换荧光传感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研究(英文)[J].JournalofCentralSouthUniversity.2019

标签:;  ;  ;  ;  

上转换荧光粉论文-李西宇,李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