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方: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与自由思想原像论文

刘东方: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与自由思想原像论文

摘 要: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追寻的终极价值,一直是哲学所关注的主题。作为能动的社会主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理想的存在方式。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异化、私有制、自由竞争,以及资本主义必然自我毁灭的自否定逻辑的揭露和批判,确立了人的类本质思想,这种类本质表现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因此,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以自由自觉的活动为基础,从现实生活出发,阐释人类一般劳动的意义和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

关键词:异化劳动;自由;类本质;实践

引 言

自由作为人类追求的终极目的和永恒话题,一直为众多哲学家所关注。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绝对精神到现实世界,从德国古典哲学的观念论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论,可以说自由经历了从精神世界到现实世界的发展历程。马克思基于唯物主义立场,超越了德国观念论中自由的“虚化”和“物化”,从实践的思维视角对人的自由自觉的发展进行了阐释,预设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自由王国”,把自由的观念从天国引向了现实。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扬弃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实践自由观,最终为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前提。

纳入的 16 个研究中有 9 篇[3,11‐13,16‐17,19,21‐22]报道了溶栓后脑出血率情况。其中阿替普酶低剂量组纳入623例患者,出血31例,脑出血率为4.98%;标准剂量组纳入568例患者,出血45例,脑出血率为7.92%。各研究间无异质性(P=0.71,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图5)。结果显示两组脑出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59,95%CI=0.38~0.92,P=0.02)。

马克思以前的自由思想从本质上来看都是唯心主义的抽象自由观。这种传统的自由观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精神的、理性的,把人的属性看作是不变的本质,没有从人的实际生活当中去考虑,因而不懂得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关系中体现的,更没有把实践置于人的现实生活当中。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马克思从现实出发把自由从天国拉回到现实,实现了自由思想的哲学变革。马克思通过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改造形成了一种实践哲学,给后人开拓了新的哲学研究领域。他力图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困境和纯粹精神理性进行消解。正是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形成了实践自由观,超越并终结了传统形而上学,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与自由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旅居巴黎时(1844年5月)写成的,又称《巴黎手稿》。在这本著作中,马克思主要以社会底层的现实生活为视角,从资本主义经济关于人的劳动异化现象这一经济事实出发,超越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纯粹哲学理念,并对宗教哲学进行批判;从关注无产阶级的地位和立场以及实现劳动人民自由出发,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导致的劳动异化现象。通过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产生、发展以及必然消亡逻辑的批判和揭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最终成为留给后人眼里的模范著作,而且还是《神圣家族》的前奏。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基本原则,第一次在这里面得到全面阐释,并且异化劳动作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中心思想和核心概念,为理解马克思自由思想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指引,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超越了国民经济学理论,揭示了宗教产生的根源,并立足现实诠释了“异化”这一概念。“异化”,英文为alienation,德文为Entfermdung,含有疏远、离间、脱离等意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主要是作为一种资本主义制度的现象,是人们通过主体意识和能动性创造出的物质力量脱离于人、异化于人,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甚至反过来支配人、奴役人的一种劳动异化现象。马克思发现,法国大革命中的主力军——工人阶级在革命成功后并没有得到该得到的经济成果,反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变得日益贫困。为此,马克思认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上,那是远远不够的,而应从资本主义制度出发,在经济制度本身矛盾的基础上批判现存的经济关系,从理论角度转向现实基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批判起因于资本家对劳动异化这一事实的无知与藐视,不承认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在异化中丧失。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着下述现象:劳动者为资本家生产的劳动产品越多,产品的数量越大,他们就会越贫困;工人们付出的越多,生产的商品越多,他们的劳动力就越廉价,劳动成为了谋生的手段和商品;随着物的世界不断扩大,人的世界将会间接的贬值。“资本、地产和劳动的分离,只有对工人来说才是必然的、本质的和有害的分离”。[1]115马克思用异化劳动概括了这一经济事实——在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下,劳动不再使工人感到幸福,劳动对象化使人们失去能动性并被对象奴役和占有,这种奴役和占有表现为异化和外化。所以,在劳动过程中人们逐渐失去自由,并且劳动本身慢慢地也与人自身相对立,成为“异化劳动”。

马克思把异化劳动总结为四种规定:第一,劳动者与劳动对象之间的异化——“物的异化”。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越多,生产的商品越多,他们自己的价值就越低,他们的劳动力就会变成一种商品。人们创造的劳动产品成为了一种异己的存在物,并且与劳动者对立,表现为劳动者本身成为了一种商品,同劳动产品对立和分离。在劳动中,对劳动对象的占有和支配随着劳动的非现实化而逐渐丧失其角色,被劳动对象(物)所占有。工人们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对象中,但是他们的生命却反被对象占有,甚至被奴役和统治,导致劳动者越努力去拥有对象世界,越是得不到基本的生活资料。这表现出了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的敌对。第二,劳动本身的异化——“自我异化”。劳动对劳动者来说应该是自我主动实现的一种活动。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劳动已经不是自愿的,而是变成一种强制。劳动本身的性质,已经由最初的劳动者实现自我的需要变为了谋生的手段,由自主的活动变成了被动的活动,这种活动已经不是自我的实现,而是自我的脱离与丧失。第三,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的异化——“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理论导致的神秘主义方面去的东西,都能在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60在异化劳动中,人失去了自己类本质的特性,并且夺去了人实现自我的自由——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异化劳动剥夺了人的类本质的所有特性,即人失去了本质。第四,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上述三种异化的结果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在现实世界中,劳动不仅产生人与物的关系,而且产生人与人的关系。由于“物的异化”和“自我异化”使劳动失去地位,那么最后,劳动既不属于自然界也不属于劳动者,而是属于劳动者之外的劳动的主人,外在于人的劳动和劳动产品。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人的劳动被资本家所占有,成为了资本家获取自身利益的商品。

水利风景区解说系统的构建,必须与当地的地脉和文脉相吻合,与当地的环境相互协调。要注意解说物与环境的协调和融合。

通过对上述异化劳动四个规定的分析,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物支配人的异化现象(物化思想,即资本主义拜物教),认为只有消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劳动,把物归还给人,使人拥有物,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解放。异化的产生,造成了人的不自由,因此,对资本主义进行变革并扬弃异化,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唯一途径。马克思指出,人类的发展应该立足于现实,实现自我价值,以人支配物,而不是像资本主义那样,以物统治人。人类通过自己的能动活动摒弃异化,把自己的力量发挥出来,才能实现自由。

二、关于人的类本质的内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私有制条件下社会自由劳动是不存在的。私有制社会中的劳动,是资本主义经济下具有商品性质的异化劳动。这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结果,也是特定条件下的必然趋势。“劳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一种有用劳动,不是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3]56,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自然必然性。马克思从历史辩证法的立场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所现存的社会现象,如异化劳动、私有财产观念等,它们都是有一定的发展渊源和形成过程的,当然最终也会消亡。马克思把唯物主义实践哲学思维,同政治经济学联系起来,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人同资本家的矛盾,同时认为这种矛盾的根源就是劳动的异化。马克思认为,人和动物的最基本区别就是,人能够自由自觉的劳动,也就是进行生产活动。劳动是人的“类生活”,人们只有自由自觉地进行自己的“类生活”,才能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私有制之前的社会,不存在劳动异化,那是一种人们自由自觉的实践劳动。正是资本主义的出现,人们的劳动受到限制,并被资本家占有。劳动产品本来应该属于劳动者,但由于资本家的出现,导致了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的对立。劳动者生产的产品越多,给资本家创造的财富越多,劳动者就变得越贫穷,这样,劳动者便逐渐失去自己的地位,久而久之他们便与劳动产品的关系成了一种异化的关系,由此劳动失去了自由性和自主性。马克思从历史的、现实的、客观的角度分析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各种形式,包括异化劳动的存在形式,并肯定了他们在特定阶段存在的必然性。“人类自身具有目的,就是因为他自身中具有神性的东西——那便是我们从开始就称作的理性的东西又从他的活动和自觉的力量称作自由。”[4]73马克思认为,原始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存在于私有制之前的原始时期,异化劳动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预设的自由自觉的劳动,相应的存在于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扬弃之后的共产主义社会,即公有制社会。不同劳动形式的存在都是特定时期的必然。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人们的劳动不可能是自由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对异化劳动进行扬弃,力图使劳动者自由的、能动的创造历史,实现“类生活”的本质。

人是具有类生命的存在物,迄今为止地球上的生物只有人类是具有能动性、自觉性、思维和创造力的群体。人之为人的原因就在于,人是具有感性能动性的主体。劳动实践在人类群体中是特有的本质,不进行劳动实践,人的“类本质”就无法体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属性。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在自然中的意义,明确人的“类本质”的自然属性,是实现人类向自由王国飞跃的必然环节。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自觉劳动”的思想,曾经被认为是“不成熟”且“不科学”的。事实上,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阐释的“自由自觉劳动”,是针对当时社会条件下私有制异化劳动而言的。他是在比较了动物的无意识的、被动的、不具有创造性和能动性的活动之后,确立了人的自由自觉劳动的思想,认为人类的劳动是有意识的、能动的、具有创造力的活动。马克思是在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前提下,阐释了关于人的“自由自觉劳动”这一类本质思想。

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生产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类活动。作为类存在物,人离不开“类”的概念,同时“类”也依赖于个体,通过个体的实践活动,实现人的类本质自由。这说明,人不仅是作为类而存在,也是作为个体去实现类本质特性。正因为每个人的个体性、特殊性,才使人的类本质得以实现和发展。人不是抽象的人,是以个体存在的单个人。同样,人的类本质也不是抽象的、先天固有的,而是人与人的实践交往中自我创造、自我生成的。人的个性不是指自然属性的个性,而是把人置于社会之中体现出的社会性。也就是说,人的个性是在人的类群体生活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社会性的个体性。在这里,我们所说的个性不是人的性格和形象上的个性,而是在复杂、多元的群体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以人的物质实践为表现形式的特有类特性。人总是以个性化的方式成为人,人在社会化的生活中丰富自己的个性。由于人们具有丰富的个性,随之便产生了多样化的本性,人的本性是在类本质基础上产生的,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个性本质。人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超越并改造着自己的个性,间接地充实了人的类本性,促进和发展着人的类本质。

三、马克思对“自由自觉劳动”的预设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人的本质。他认为,人的自然本质的形成,是在对生存环境的改造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当人们实现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和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时,人的自然本质和属性也会适应它们而发展。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生产资料、劳动产品都成为了资本家的商品,他们的关系已经不再是从属关系,劳动的异化导致了人的自然属性的异化。随之,人的现实性上的类本质和精神本质也成为了异己的本质,成为了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筹码。人的类本质的体现,取决于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所提供的实践条件。作为自然界的有机体,人们不断地进行着生产劳动来维持类群体的生存,因此,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抽象的、孤立的个人。当人在自然界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由自觉的活动区别于动物的时候,就开始以能动的感性活动来实现自我本质。人作为自然存在物,需要生产并消耗一定的生活资料,而动物的活动是直接性的,只是为了满足本能的需求,通过猎食自然物来纯粹满足自己的基本生存。而人的需求是高质量的、有弹性的,目的是实现自我的追求和自由。这是人不同于普通动物的地方,是人的类本质的体现。虽然同处于自然界中,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本质和维系生存环境的社会关系,就得进行生产实践,一方面是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另一方面是改造并适应自然,体现了人的本质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与其它自然物不同的是,在自然界中,人既是受动的又是能动的,是受动和能动的统一,在自然界中能够自由自觉的活动。人所具有的自觉能动性不仅能顺应自然,而且还能能动地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把握自然规律。

人作为自然界中的特殊存在物,有着双重的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表现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要生存,必须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人顺应自然,同时自然为人类提供物质生产的条件。社会属性表现在人与人的交往构成了社会,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的类群体发展。单个人不能脱离社会,社会是在人与人的沟通交往条件下形成的。“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18

因此,春梅已死,在我内心却复生寻找根源的意愿,茁壮有活力。我离开澳洲,依然从事义务工作,跟随一个人类学研究小组,来到尼泊尔与西藏南部边缘交界的高山深处。在海拔高达上万英尺的山谷之中,有一群波提亚人。我查阅资料,在地震中失踪的春梅,血缘上与他们有遥远而神秘的牵连。

经过脱氧乌头碱对照品、脱氧乌头碱浸泡24 h样品和脱氧乌头碱加热720 min样品的对比,可确定脱氧乌头碱在浸泡过程中未发生水解反应,经过加热以后水解生成了4种新成分;准分子离子m/z 588在36 min出峰,为去氧乌头次碱,是脱氧乌头碱C-8位酯键水解的产物;准分子离子m/z 484在32 min出峰,结合乌头碱的加热情况,认为m/z 484离子为去氧乌头原碱;准分子离子m/z 570在54 min出峰,确定其为去氧乌头原碱;离子m/z 466在9 min出峰,确定其为焦去氧乌头原碱,离子m/z 630为脱氧乌头原碱。

马克思通过人与动物的对比,分析了动物的本质的三种规定:(1)动物的活动是无意识的、直接同一的欲望活动。意思是说,动物的世界是空白的,不存在对象世界,因为它们自己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它不能认识世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简单的欲望进行活动。(2)动物的活动是单纯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进行的活动。它们的活动也是生产,可是它们的生产只是为了简单的肉体需要和种族的繁衍,是单纯地为适应自然而进行的片面的生产。(3)动物的活动是按照本能的生命形式,即“物种尺度”进行的活动。动物活动的全部内容都是自然的规定性,它们只是一味的适应自然,而不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试图改造自然,这是和人根本区别所在。这三种动物活动的规定性说明了动物的劳动是无意识的、被动的、不具创造性的片面劳动。而人的生命活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首先,人的劳动具有自由性和创造性。他们能超越本能的需要,在实践上确立自己的劳动对象。其次,人的劳动具有意识性和能动性。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在意识的作用下,人的劳动发展为能动性的生产活动。最后,人的劳动具有对象性和实践性。通过实践劳动,人们把自然界展现为属人的世界,自然界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改造,成为“人的无机身体”。

为了简化系统组成,这里采用同一个控制器产生初级噪声和次级对抗声波,省去了上游初级噪声采集部分,这样,系统简化为如图所示的反馈控制系统.噪声源x(n)为一个单频正弦信号,y(n)是系统发出的对抗声源,两波形干涉后,差生残余误差e(n),反馈给主控制器,通过PAT算法,不断调整y(n)的相位.通过使e(n)不断的减小,来使Δφ不断逼近180o.从而达到声音干涉相消的效果.

自由全面发展即个性自由的实现,建立在扬弃人对物的依赖性基础之上,把物的关系回归到人的关系,而不是物控制人。人的本质是在物中的凝结。自由个性的实现,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关系的设想。在这个阶段,人们超越了人的依赖性关系和物的依赖性关系,获得了全面的自由,成为了具有个性自由的人。马克思在这里所预设的社会关系,是共产主义社会,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之后,成为自由支配世界的真正主体,并开始自由自觉创造属人的历史。

自主、自觉、自为的活动是共产主义社会关系下的自由形式。人的自由完全是按照人的自觉意识进行的行为,也就是实现物质极大丰富和社会化大生产。马克思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定位为人类发展的最高目标。完成这个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过程:从人与人的依赖关系发展到对物的依赖关系,最后达到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前两种都是为达到自由个性做准备。个人从“类”的关系中脱离出来,这种脱离不是单个人的抽象脱离,而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以“类”的形式存在于社会关系中。总体上看,从原始社会人与人的依赖关系上升到人对物的依赖关系,这种社会形式的产生,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人们的生活在物质领域有了一定的进步,趋于社会化大生产时代,但是这种社会形态牺牲了单个的人。仅在以物为依赖性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个性发展是难以实现的。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劳动脱离了劳动者,表现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由此劳动变成了异化劳动,以致资本主义的整体发展吞噬了个人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物的依赖性关系下人的独立性发展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少数人的自由。共产主义社会,是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对人的本质占有的社会状态,“共产主义是最近将来的必然的形式和有效的原则。但是,共产主义本身并不是人的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人的社会的形式。”[5]93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趋于完成,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得到统一,不再牺牲个人发展去完成整个“类”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人们相当长的时期是生活在必然王国的世界里,在必然王国里人们是不自由的,他们的劳动被异化、自由被剥夺,因此潜意识当中会产生一种反抗,希望尽快脱离这个世界进入自由王国。

人类社会进入自由王国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历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提供了步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生产力大发展的条件下,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科技文明以及政治文明是达到自由的唯一途径。现代社会主义取得的每个成就都是人们向自由王国迈进的一步。正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设想,给我们提供了实现自由的理论基础,使我们从资本主义社会“物”的关系回归到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关系,实现从必然王国升华到自由王国的转变。

通过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批判和扬弃,以及人与动物本质区别的对比,马克思预设了人的自由自觉劳动思想。通过扬弃异化劳动,实现自由自觉的劳动,人们才能展现“类本质”的意义,实现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始终致力于研究人类的现实生活状态和生产关系,探索人类自由发展的路径:从现实生活出发,扬弃异化,使人们进行自由自觉的劳动,实现自由全面发展,达到人的本质的真正复归。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三联书店,1956.

[5]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On Marx’s Concept of Labor and Original Image of Free Thought

LiuDongfang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6, China)

Abstract: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is the ultimate value pursued by human beings and has always been the subject of philosophy. As a dynamic social subject,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self is the way of human ideal. In the manuscript of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in 1844, Marx established the thought of human nature as a free and conscious activity through the exposure and criticism of the alienation of labor, private ownership, free competition and the self-negation logic of capitalism’s inevitable self-destruction. Therefore, to realize the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we must explain the significance of human general labor on the basis of free and conscious activities an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real life and the value of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Key words:dissimilation of labor; freedom; nature of class;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B0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313(2019)04-0036-05

收稿日期:2019-05-1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现代中国哲学史资料库建设和研究 (1919—1949) ” (14AZD088) 、2017年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路径研究”(2017LNQN33)。

作者简介:刘东方(1991—),男,山东菏泽人,博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编校 舒易红)

标签:;  ;  ;  ;  ;  ;  ;  ;  ;  ;  ;  ;  ;  ;  ;  

刘东方: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与自由思想原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