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政策论文-李海楠

素质教育政策论文-李海楠

导读:本文包含了素质教育政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教育系统,义务教育,校园氛围,教书育人,均衡化,立德树人,教学工作,传统高校,整体框架,分类治理

素质教育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楠[1](2019)在《教育系统内外减负政策与素质教育相向而行》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坚持共同治理,调动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合力,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宽松、宁静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校园氛围,确保(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时报》期刊2019-12-19)

杨海燕,张蕊,唐凡[2](2019)在《素质教育的政策演变与理论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教学逐渐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并且素质教育在我国的教育政策当中,从酝酿到正式提出,再到之后的全面推进和深化发展,都是对社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持,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巨大的智力和人才支撑。本文针对我国素质教育政策的演变及其理论进行了梳理探究,以期能够为相关读者提供积极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期刊2019年08期)

杨兆山,时益之[3](2018)在《素质教育的政策演变与理论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政策中经历了酝酿、正式提出、全面推进、深化发展等过程。素质教育以追求教育质量与公平为旨归,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的总要求,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国育人智慧与特色的时代表达。它兼顾了学生身心综合素质的培养,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新时代,面对国际国内各种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立足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需把握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实现育人为本的教育本质要求,补齐素质教育发展短板,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本文来源于《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12期)

蒋家琼[4](2016)在《我国科学素质教育政策的目标、主体及类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科学素质教育政策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在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我国科学素质教育政策的根本目标集中在满足国家的战略发展需要,包括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我国科学素质教育政策明确将满足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列为又一基本目标。在我国,实施科学素质教育是一种政府行为,体现了国家意志;同时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其对象涵盖所有受教育者。就类型而言,我国科学素质教育政策可根据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周鼎[5](2015)在《我国素质教育政策执行中的失真现象及矫正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对能够符合其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需求日益加大。因此,贯彻素质教育政策,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变得尤为紧迫。但现实却是,我国素质教育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偏离政策目标的失真现象。本文从当前素质教育执行的现状出发,分析素质教育执行失真的主要表现,从而提出相应的矫正对策,以期能够真正将素质教育政策落实到位。(本文来源于《教学与管理》期刊2015年09期)

韩丽平[6](2015)在《哈尔滨细化措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27日讯(韩丽平)将城市与农村、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名优教师与普通教师实现网络连接,通过网上同步上课等方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设立校本教研点校,支持鼓励办学水平相当的学校组织教学合作联合体,提高办学水平;减降中考试题题量和难度,减轻中小学生课业(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日报》期刊2015-02-28)

[7](2015)在《历年素质教育政策回顾》一文中研究指出实施素质教育是关系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的一项重大决策。在我国已实施多年,其重要意义已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认可和重视,但是在素质教育的落实上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等机关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素质教育"的政策性文件,力图深入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从内涵上看,素质教育经历的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不断丰富的过程,旨在突出个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呈多维化发展趋势,在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提高。为了加深大家对素质教育相关政策的了解,我们秉承促进中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办刊宗旨,特编辑整理了历年来国家有关素质教育的政策文件,供大家学习借鉴,以期通过搭建中西部、发展地区与欠发展地区素质教育的交流平台,来推动我国素质教育事业的进步。(本文来源于《西部素质教育》期刊2015年01期)

余仙梅,彭虹斌[8](2014)在《素质教育政策执行与制度的关系探析——以广州市H中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调研广州市H中学的情况,探讨素质教育政策执行与组织制度之间的关系,认为正式制度为政策的执行提供"外显"的刚性控制,而非正式制度起到"内化"的柔性规范作用;同时,素质教育政策的有效执行,能够促进学校组织中正式制度的不断变迁和完善,帮助其非正式制度的不断重塑。(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李双果,毛果明[9](2013)在《论高考体育加分政策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导向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考体育加分政策应充分发挥公共政策的目标导向功能。在高考体育加分政策导引下,农村普高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体育模块教学,能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促进农村普高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行。实践证明,在农村普高体育课模块教学比传统体育课更具操作性。高考体育加分政策应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扩大加分范围,降低加分分值,降低加分门槛,以广泛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真正促进农村中学的素质教育。(本文来源于《中国考试》期刊2013年08期)

姚君,邓松涛,王乐平,谢常胜,徐杰[10](2013)在《关于高考加分政策与推进素质教育的契合关系的调研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论文通过对目前高考加分政策的理性探讨,认识到高考加分与推进素质教育并不矛盾,各类高考加分政策的有序实行,会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但是在贯彻这一理念时,应从具体国情出发,与时俱进,对各类高考加分政策进行适时合理调整。同时应发展和完善各种监督机制,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8期)

素质教育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教学逐渐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并且素质教育在我国的教育政策当中,从酝酿到正式提出,再到之后的全面推进和深化发展,都是对社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持,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巨大的智力和人才支撑。本文针对我国素质教育政策的演变及其理论进行了梳理探究,以期能够为相关读者提供积极的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素质教育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1].李海楠.教育系统内外减负政策与素质教育相向而行[N].中国经济时报.2019

[2].杨海燕,张蕊,唐凡.素质教育的政策演变与理论探索[J].散文百家.2019

[3].杨兆山,时益之.素质教育的政策演变与理论探索[J].教育研究.2018

[4].蒋家琼.我国科学素质教育政策的目标、主体及类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

[5].周鼎.我国素质教育政策执行中的失真现象及矫正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5

[6].韩丽平.哈尔滨细化措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N].黑龙江日报.2015

[7]..历年素质教育政策回顾[J].西部素质教育.2015

[8].余仙梅,彭虹斌.素质教育政策执行与制度的关系探析——以广州市H中学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

[9].李双果,毛果明.论高考体育加分政策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导向性[J].中国考试.2013

[10].姚君,邓松涛,王乐平,谢常胜,徐杰.关于高考加分政策与推进素质教育的契合关系的调研报告[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

标签:;  ;  ;  ;  ;  ;  ;  ;  ;  ;  

素质教育政策论文-李海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