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合同管理的规范化王文洁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合同管理的规范化王文洁

日照海洋文旅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山东日照276800

摘要:工程合同是工程承、发包双方必须共同遵守、认真履行的法律性文件,是承包商在约定的期限内向发包人交付质量符合国家规程、规范要求及合同约定承包范围的工程实物,发包人支付相应价款的协议和依据,是发包人与承包商之间的最高行为准则。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合同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建筑行业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与贡献,这更加需要对建筑行业予以严格规范。施工合同作为规范建筑双方行为的一种重要工具,其对施工的整个过程乃至施工双方的权利、义务均有明确的规定,因而施工合同的重要性可谓是不言而喻。所以,相关人员要提高建筑施工合同的管理水平,优化施工合同管理的效果,以避免施工双方不必要的纠纷,同时为建筑施工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1合同管理的作用

1.1加强合同管理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强调市场微观主体在市场管理中的作用,政府职能被弱化的同时,市场主体自身的管理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满足市场管理的要求。承包商作为建筑市场的主体,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所以,在进行建筑生产经营活动时,必须增强自身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而合同管理制度作为其中的重要部分,增强合同管理,有利于调节建筑市场的运行,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这也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1.2加强合同管理促进了各建设主体行为的规范

工程建设中存在着多方主体,他们共同影响着项目施工的正常运行,所以,要规范各建设主体的经济行为,以避免工程建设中不正当竞争的发生和违法违规问题的产生。建筑市场要保持正常的经济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有序进行,就要强化合同管理在其中的重要约束作用,改善合同管理模式和手段,进一步稳定建筑市场,使建设事业能够向着更加稳定有序的轨道发展。

2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合同管理规范化的措施

2.1明确合同条款,将建筑工程合同签订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统一

根据以往建筑施工合同制定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加强建筑施工合同制定策略,保证建筑施工合同签订双方的权利义务。实际的建筑合同制定过程中,必须完善施工合同的示范文本,根据相关法律要求和建筑企业双方实际情况,对建筑合同的内容进行明确,将合同签订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统一,加强双方责任风险控制意识的培养,避免合同管理中出现纠纷。建筑双方应该对合同内容进行仔细推敲,把握好建筑合同中的风险控制问题,进可能避免建筑工程承包方的建设损失。

2.2规范处理合同中各项条件变更和施工方案的改变

合同中提供的施工条件及地质资料,是施工单位编制投标文件、确定投标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确定投标报价的重要依据。由于设计阶段的不同、设计深度不同、外部环境的变化等,工程实施阶段合同中提供的施工条件及地质资料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工程实施阶段,正确区别和处理施工条件、地质条件变化及其导致的施工方案改变,按照合同规定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方法去处理,是合同管理中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正确区分变化和改变的性质,是实施阶段成本控制的组成部分。合同中规定应提供施工企业的施工条件,业主没有按合同规定提供,地质资料由于设计阶段和设计深度不同引起的变化或设计方案的重大变更,属于业主责任,由此引起施工企业施工方案改变和增加的费用,应由业主承担。例如:业主没有按合同规定时间或规模提供施工用地、施工道路、施工供电等,地质资料中提供的土石类别、断层范围发生变化等。当然,由于施工企业的原因引起的施工条件的改变、施工方法不当增加的工程投资、完善合同中施工方案不足或改变合同中的施工方案和方法、施工企业原因延误的赶工方案等增加的费用,应由施工企业承担。例如:施工企业施工场地布置超出了合同中规定的征地范围、建筑工程招标工程量清单中总价承包的场内施工道路、施工供电方案的改变等。在正确区分这些变化和改变的同时,各方应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去履行,属于业主的原因引起的,就应按照变更或索赔给予施工企业补偿;属于施工企业原因引起的或应由施工企业承担的,就应由施工企业承担。不能把施工企业合同中规定的施工方案或工艺流程改变作为合同外项目。如果业主随意改变合同中提供的条件,或要求施工企业必须改变合同中的施工方案时,施工单位可按照合同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诉或索赔。

2.3规范变更和索赔

建筑工程项目中,工程变更和索赔是很难完全避免的,而做好对变更和索赔的处理,是管理工程合同,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之一。当工程施工建设中发生变更和索赔时,应做如下处理:

(1)正确界定和区分变更与索赔的性质。工程变更可能造成工期延误、造价增加,原则上是应该避免的,但是由于施工条件变化,技术要求提高,前期设计深度和科学性不足等原因,工程变更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当变更发生时,应根据合同条款、相关规定等正确区分变更的性质并做出相应调整,尤其是正确判断是否需要增加费用。

(2)规范变更索赔程序。为了保证工程变更和索赔的公平、妥当处理,应规范变更索赔程序,制定合理的变更索赔管理制度,对变更和索赔的提出、审批实施做出明确的处理规定,使工程各方在对待处理变更索赔项时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各方应相互监督,使变更索赔处理的各个环节都能按规章制度办事,提升处理流程的规范性。

2.4规范纠纷解决方式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虽然对各方的权力、责任、义务、质量、计价、变更、索赔和风险等已作了明确规定,由于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理解的不同,在处理涉及各方经济利益的问题时可能会产生争端。争端解决方式是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如何规范争端解决方式,首先依据合同规定,正确理解合同条款的内容,查明争端产生的原因;其次由争端的双方确定争端解决方式,按照双方达成的解决方式进行处理。争端解决首选方式应为协商。因为协商既节省费用和时间,又有利于双方合作关系的发展,保证合同顺利执行。其次是调解,在调解不成的情况下才能采用仲裁和诉讼的方式。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根据合同的规定或双方达成的协议去解决争端,维护各方的权益,保证合同的执行。

2.5完善合同履行监督制度,加强监督力度

合同履行除了可以和上述的合同评审一样加强对其的重视之外,还需要在监督方面采取一些措施。首先是完善合同履行监督制度,众所周知制度更够更好的使行为动作规范化,对合同履行也不例外,合同履行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制度的缺失造成职员没有该有的意识,完善制度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职员的意识,规范他们的行为。其次是加强监督力度,这是针对监督人员来说的。一方面监督人员需要形成一种监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成败的观念,他们的工作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另一方面需要监督人员在监督时实践铁面无私的原则,特别是对一些首次出现的违反制度的行为,要特别重视。监督不仅是工程合同履行的一个根本性保障,而且对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也有很大的影响。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制度的改变和完善,市场经济的不断健全和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与管理要规范化。只有规范建筑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方法和措施,严格履行合同中规定的权力、责任、义务,公平、公正、合理地处理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工程建设才能按期、保质、保量建成,造价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赵旭.浅谈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合同管理的规范化[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11(03)

[2]赵旭.浅谈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合同管理的规范化[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11(03)

[3]阿云.如何在合同管理中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4)

标签:;  ;  ;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合同管理的规范化王文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