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及其监测方法

沙地及其监测方法

一、沙化土地及其监测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马瑞莎[1](2021)在《干旱区膜下滴灌棉田凝结水估算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凝结水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除降水之外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以“非降水”形态形成的水分对生态系统以及水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学者已经从凝结水的观测方法、水量量测、持续时间、影响因素与生态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对于膜下滴灌棉田凝结水的研究较少,适用于膜下滴灌棉田的凝结水估算模型也未确定,膜下滴灌棉田凝结水的影响因素还尚不清楚。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依托石河子大学节水灌溉试验站对不同覆膜条件下凝结水的产生时间、动态变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适用于膜下滴灌棉田的凝结水估算模型,探讨分析覆膜对凝结水量的影响以及凝结水对干旱区棉田的意义,为膜下滴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膜下滴灌棉田每日从00:00开始凝结,至08:00结束,历时8 h,凝结与蒸散交替进行,可分为缓慢凝结、快速凝结和转为蒸散3个过程。就不同时间尺度而言,12 h尺度上凝结量:花铃期>蕾期>吐絮期>苗期;全生育期尺度上花铃期凝结水量最多,吐絮期凝结水量最少,其它生育期凝结水量会因降雨量、天气状况以及当地气温变化而呈现不同的结果。就不同覆膜条件而言,不覆膜条件下的凝结水量高于覆膜条件的凝结水量,覆膜条件不利于凝结水进入土壤。(2)凝结水的产生主要受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因素的影响。凝结水在空气相对湿度高于20%时开始产生,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75%时凝结水数量最多;凝结水量与空气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呈线性正相关,与气温-地温温差(Ts-Ta)呈指数关系;风向在120°-180°(NW)和180°-270°(SW)之间更有利于凝结水的形成;风速与棉田凝结水量呈一种微弱的线性负相关,凝结水量会随着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率的升高而增加。(3)利用气象数据构建的Penman-Monteith模型估算值与不覆膜条件下的实际观测值吻合较好(R2=0.92,P<0.05),而与覆膜条件下的实际观测值吻合相对较差(R2=0.67,P<0.05),利用该模型估算不覆膜条件下的棉田凝结水量是可行的。根据不同覆膜条件构建出2种棉田凝结水多元线性回归估算模型估算结果较好,可分别用于覆膜条件与不覆膜条件下的棉田凝结水估算。

伦丹[2](2017)在《西藏“一江两河”流域农作物种植区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全球变化正给青藏高原带来显着影响。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的影响与响应的复杂性近年来已经成为科学界密切关心的研究议题。暖湿型气候对作物生产最为有利,作物气候生产力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气候的暖湿化对青藏高原农业产生重大影响。遥感技术为掌握大区域作物空间分布格局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提供了监测作物分布区时空变化的可能。作物种植区遥感识别是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重要应用,也是农情遥感的基础。农作物种植区分布特征研究可以为区域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对当地政府政策制订和实现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1)基于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提取的西藏一江两河流域农作物物候信息特征,(2)并基于物候特征信息分析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区研究区域农作物种植区的空间分布特征,(3)并研究农作物种植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与地形以及温度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基于时间系列的MODIS-NDVI可以提取的研究区域农作物物候特征参数包括生长季开始时间、生长季结束时间、生长季长度、NDVI振幅、NDVI曲线左导数、NDVI右导数、NDVI生长季积分;并基于物候特征信息,通过决策树法提取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作物种植区的空间分布。基于农作物物候特征提取的农作物种植区与检验数据间符合度较好,均达92%以上。西藏一江两河流域内农作物种植区的分布面积约3100km2,相对较少,占流域面积的1.2%;种植区沿河流呈枝状分布,主要集中在雅鲁藏布江的中下游河谷以及其主要支流拉萨河与年楚河河流谷地;而且流域内种植区在各行政单元内空间分布差异大,主要分布林芝地区、日喀则地区、拉萨市和山南地区的河谷地带,分别为29%、33%、22%和15%,其它区域很少。从2000到2010年间,一江两河流域稳定种植区面积为3095km2,农作物种植面积既有增加区域,也有减少区域,其增加区域与减少区域在空间上都呈现出分散的特点。虽然种植区总面积呈下降趋势,但变化幅度很小,约为0.47%。其中,拉萨市、林芝地区和日喀则地区为主要的农作物种植区;林芝地区种植区新增区域和减少区域相对较多,变化频繁;其增长区域主要集中在林芝地区的北部,呈现空间连续性增长;减少区域主要集中在林芝地区西南方向的区域。昌都地区为新的农作物增长区。地形因子很大程度的决定了地表的光热分布和水的再分布,对农作物种植区的分布和种植面积具有重要的影响。种植农作物的优势区域地形特征表现为低海拔、地势平缓、阳坡或半阳坡的条件。2000年-2010年间农作物增长区域集中于水光热条件好的阳坡、半阳坡,平暖地。尽管2000年-2010年一江两河流域农作物总种植面积呈减少的趋势,但是温度升高集中区域与新增种植区域较好的对应,相关的区域面积有37.58km2,主要集中在林芝地区的南部和北部。这说明了在暖湿化背景下,随气温升高,一江两河流域农作物种植面积有扩张趋势。

程林森[3](2016)在《半干旱矿区地表沉陷对植物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为了研究采煤沉陷对植物生长影响,本文以我国神东大柳塔矿区52302工作面为实验场地,杨树、柠条和油蒿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监测与实验室分析,进行以下研究:以52302工作面两种土地类型(硬梁地和风沙地)为例,研究不同土地类型采煤沉陷对植物生长影响及其监测方法;通过对采后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跟踪监测,分析研究采后植物生长状态变化,即在植物5月20日、5月20日、9月20日的响应特征,以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人为控制实验,研究不同根系损伤程度下柠条和油蒿生理响应,建立根系损伤量与叶绿素荧光参数指标之间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光合指标解释了采煤沉陷区各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对照区差异原因,验证叶绿素荧光技术是用于监测矿区植被生长状态的有效手段,较光合作用指标更精确定量化反映植物光合组织是否受损。不同土地类型采煤地表沉陷受扰动植物响应检测结果产生差异,主要原因在于两种土地类型土壤质地不同,对植物影响也不同。(2)为研究采后变形区植物叶绿素荧光变化趋势,对采区三种植物5月20日、8月6日和9月20日植物荧光进行连续监测。通过分析发现,8月6日三种植物荧光参数都出现恢复趋势,利用冗余分析法分析荧光参数与环境因子关系发现,这种恢复现象主要与降雨量增加等环境因素改善有关。采后三种植物生长受土壤水变化影响最大,荧光参数荧光参数Fv/Fm、PI、RC/CS响应最能反映植物生长状态。(3)为研究沉陷区内出现大量裂缝对植物生长影响,采用根系损伤人为控制实验。结果随着根系损伤量增加,光合作用速率转为受非气孔限制影响为主,净光合作用和最大光化学效率降幅也随之增加,相同根系损伤量,油蒿较柠条受影响程度小。建立根系损伤量与荧光、光合参数之间拟合模型,完善了沉陷根系损伤对植被的影响的评价体系。该论文有图49幅,表22个,参考文献89篇。

任圆圆[4](2013)在《郏县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规划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土地复垦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主要解决吃饭问题和建设用地矛盾问题。但是,截止到目前我国土地复垦工作发展慢、数量少、水平低,复垦任务十分艰巨。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通过编制该专项规划,统筹安排、科学指导土地复垦工作,有利于整合资源、补充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盘活建设用地;有利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乡村地区人居环境;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实现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选择平顶山市工矿废弃地复垦试点县之一郏县作为研究区域。首先,进行前期资料收集和现状调查,确定待复垦区域和复垦区域的破坏类型;其次,运用指数和法、极限条件法、模糊综合法对复垦区地块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并对复垦的方向做出判定,并根据耕地标准系数确定研究区工矿废弃地的复垦潜力;然后,采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和“三七原则”确定复垦项目区和建新项目区。最后,本文针对破坏类型和损毁状况设计复垦方案,并对工矿废弃地项目实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通过以上研究得出结论:(1)全县工矿废弃地复垦面积是335.48公顷,破坏类型和损毁状况主要是建筑压占、挖损和废弃地,没有化学和重金属污染。因此,工矿废弃地的适宜性主要取决于土壤、水和地形三个方面。(2)根据郏县实际情况和规划要求,工矿废弃地复垦用途确定为耕地,评价结果表明适宜级别主要集中在1、2级适宜。(3)在复垦方案得以实施情况下,郏县工矿废弃地复垦的潜力面积是316.30公顷,全部增加为耕地。其中,茨芭乡面积最大,达64.68公顷;其次是长桥镇、黄道乡和王集乡。(4)采用系统聚类方法以乡镇为单位将评价单元聚为3类,并在ArcGIS中将聚类结果划分为29个复垦项目区。建新区总面积是331.15公顷,按照乡镇新型农村社区占30%,产业集聚区和城镇社区占70%的“三七原则”进行分配,主要布局在长桥镇、黄道镇、堂街镇、王集乡、冢头镇等5个乡镇,共有10个项目区。(5)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实施后将有利于提高复垦区域及周边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高国林[5](2013)在《长江干流宜宾段植被覆盖变化遥感分析》文中指出植被作为地表主要成分之一,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植被覆盖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气候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长江干流宜宾段属于长江上游,也是川南经济区的重要区域。近20年来,由于国家加大对沿江经济发展的建设力度,同时四川省着力打造川南经济建设区,长江干流宜宾段的经济得以迅速增长。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相应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等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导致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从而威胁人类健康。而植被具有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气候调节、净化空气、保持生态多样性等作用,在长江干流宜宾段中,它扮演了重要角色,包括生态、环境、景观、旅游、区域文化、水文等,植被的建设早在本世纪初就已提上日程,因此,分析与评价该区域的植被覆盖变化对于该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地和谐共处具有明显的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长江干流宜宾段,包括翠屏区、南溪区和高县作为研究区域,以Landsat TM/ETM+、DEM、坡度、坡向、Google Earth等遥感数据,以及相关统计年鉴和矢量数据等作为研究数据源,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结合景观生态学和数理统计知识,首先通过数据预处理,有效修复ETM+数据的缺失缝隙和去除或减少影像残云,然后分析与评价研究区2000-2010年植被覆盖变化,并分析它与自然、人为因素的相关关系,最后利用岭回归分析得到植被覆盖度模拟估算模型,并预测了研究区2020年各植被覆盖度面积比例。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0年年均NDVI值的变化基本情况为:2000-2003年为下降,2003-2010年逐渐上升,整体趋势为增加;NDVI均值主要在0.28~0.4之间波动变化,反应研究区植被覆盖整体大致分布较好。像元尺度的NDVI均值分布中,0.3~0.6占90.58%,>0.6仅占3.5%。年均NDVI值变化与年NDVI最大值存在显着相关关系,表示NDVI最大值也能反应植被变化情况。(2)由NDVI变化趋势(Slope)分析表明,全区中度改善分布比较广泛,近11年来研究区植被整体覆盖变化改善与退化同时存在,但改善区域(包括轻度改善、中度改善和显着改善)面积占区域面积约71.52%,而退化区域(包括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严重退化)面积占区域面积约17.2%,说明近11年来长江干流宜宾地区植被覆盖整体有所改善。(3)2000-2010年各植被覆盖等级变化中,高值植被覆盖区面积增加趋势最明显。在知识分类系统支持下,对2000、2005和2010年的NDVI二值化影像分类得到的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图表明,近11年来研究区植被覆盖有所改善,植被覆盖面积变化为增加趋势。由不同NDVI等级影像叠加表明,近11年来,研究区中高植被覆盖生长区面积最大,其次为高植被覆盖生长区,表明2000-2010年植被覆盖变化以中高、高植被覆盖为主。此外,将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图与植被覆盖生长图耦合分类得到了2000-2010年的植被覆盖动态生长变化特征图谱。(4)虽然人均各植被覆盖等级的面积与各植被覆盖面积的趋势一致,但人均NDVI>0.35的面积趋势为下降。研究区植被覆盖等级综合指数在0.58~0.86之间,反应近11年来研究区不仅在植被空间分布上较好,整体植被覆盖水平也较高。在景观格局分析中,近11年来,尽管高值植被覆盖区的最大斑块面积有增加的趋势,但全区的破碎度趋势却增强;高值植被覆盖区周长面积分维数有减少的可能,反应其分布规则化;各级植被区的面积变异系数有差异,但2010年的高值植被区比2000年的大,反应的是其内部面积的分布不均匀程度大;香农多样性指数有减小的趋势,反应近11年来土地利用的集约化。(5)在相关因素分析中,NDVI均值与MNDWI、地表亮温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与有效灌溉面积、城镇绿化面积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地形、土地利用变化、政府决策、人口增长等会影响植被覆盖变化。此外,通过岭回归分析得到NDVI均值与年均气温、地表亮温均值、人口、城镇绿化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和镇区面积的有效显着线性关系模型。(6)以Google Earth作为样方数据源,拟合的植被覆盖度模拟估算模型表明,其具有可靠的精度,计算植被覆盖度相对客观。应用马尔柯夫预测模型预测了研究区2020年各植被覆盖度面积比例,结果表明,高覆盖度面积将超过区域50%。2000-2010年长江干流宜宾段得植被覆盖发生了明显变化,虽然植被覆盖面积呈增加趋势,尤其是高覆盖度面积,但植被覆盖改善与退化同时存在,因此,为了保持生态环境平衡,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继续加强和完善植被生态保护措施。

任晓旭[6](2012)在《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与评估方法学研究》文中认为生态系统作为生命支持系统,无时无刻不在为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提供着服务。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生态经济学、环境和自然资源经济学的发展,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这些研究的对象多为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类型,而针对荒漠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研究相对较少。荒漠生态系统是干旱半干旱区域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对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对区域经济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荒漠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一个重要的子系统,也是最为脆弱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植被类型是以超旱生半乔木、半灌木、小半灌木和灌木为主,由于荒漠的显着特点是植被十分稀疏,环境条件极为严酷,生产力低下,所以很少能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使之对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仍缺少针对荒漠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监测与评估的理论体系框架。对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监测和评估进行研究,有助于保护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为合理利用区域自然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对干旱半干旱区域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逐步开展了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核算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还没有形成一个详细的标准体系,各研究者多从自己的理解出发造成了评估指标体系不统一;价值核算方法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的现象,即便是同一项生态服务功能,也用了多种价值核算方法来进行计算;最终造成了价值核算的结果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很难在随后的研究应用中进行推广,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核算的最大效用。在涉及到对荒漠生态系统的该项研究数量上较少,相对其他生态系统类型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在这阶段我们应该从评估方法学理论进行入手,从评估指标体系和价值核算方法进行统一,这样有助于今后的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核算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为包括:(1)本文从生态学、经济学等基本原理出发,结合现有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理论,构建了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监测和评估体系框架,将荒漠生态系统按照植被覆盖和环境因子条件划分为绿洲、戈壁和沙漠三种类型,针对每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结构和特点,总结出与之相对应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构建了包括固碳释氧、水文调节、防风固沙、保持土壤养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旅游6项生态服务功能类型,12个具体监测和评估指标的体系框架。(2)通过参考现阶段对荒漠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的研究进展,针对建立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标提出了相应的监测和评估方法。利用构建的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指标体系,从物质量和价值量两个角度建立了相应的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标的计算公式,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对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和评估的方法理论体系,可为今后对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一步的评估及其价值核算工作提供了参考。(3)以额济纳旗荒漠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本研究中构建的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对额济纳旗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物质量和价值量进行了评估。物质量结果为:固碳释氧功能中,固碳量为392.67×104t·a-1,释氧量为1057×104t·a-1;水文调节功能中,调节水量为8.83×108m3;防风固沙功能中,固沙量为13.03×108t·a-1;保持土壤养分中,保持土壤有机质为117.35×105t·a-1,保持土壤N为3.91×105t·a-1,保持土壤P为6.52×105t·a-1,保持土壤K为273.83×105t·a-1。总价值量结果为4040.58×108元·a-1。其中,固碳释氧功能价值为143.06×108元·a-1,固碳价值量为37.3×108元·a-1,释氧价值量为105.76×108元·a-1;水文调节功能价值量为72.41×108元·a-1,其中,调节水量价值为53.95×108元·a-1,净化水质价值量为18.46×108元·a-1;防风固沙价值为1955.92×108元·a-1;保持土壤养分价值量为581.51×108元·a-1,其中保持土壤有机质价值量为37.55×108元·a-1,保持土壤N价值量为7.13×108元·a-1,保持土壤P价值量为3.4×108元·a-1,保持土壤K价值量为533.43×108元·a-1;生物多样性保持功能价值量为1282.32×108元·a-1,额济纳胡杨林自然保护区旅游景点的生态旅游价值为5.36×108元·a-1。本文在系统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基础理论之上,结合荒漠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提出了针对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指标体系,并对各项指标提出了相应的监测和评估方法。以额济纳旗荒漠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估验证,可为今后的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域的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马万钟,杜清运[7](2011)在《地理国情监测的体系框架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对地理国情与地理国情监测的基本问题与关键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采用综合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归纳法,初步提出地理国情监测的体系框架。结果表明:地理国情是国情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来源于地理信息,同时也是对地理信息的扩展。其监测的对象包括自然环境要素、产业经济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等3个方面,监测的方法主要包括测绘方法、统计分析方法、评价预测方法和信息科学方法等。通过对地理国情信息进行采集与分析,最终形成相应的数据成果与管理制度成果。在地理国情监测过程中,应分类、分区、分层开展监测工作;突出监测的重点问题;建立统一的数据规范;完善地理国情监测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监测成果的应用。

刘德虎[8](2011)在《S233公路项目水土保持效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水土保持理论与方法,通过对S233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现场调查和监测研究,分析了项目区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评价了项目区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的实施及植被恢复情况;探明了不同防治分区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水文物理性质。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果与结论:1项目区水土流失量经试验观测与计算,项目区的背景侵蚀模数平均值是549.7t/(km2·a),而工程在建设期内,由于受到强烈地表扰动,导致了土壤侵蚀模数迅速增大,其值为3975t/(km2·a),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在各防治分区中,新建和扩建的主线路区新增流失量最大,因此这两个区为重点防治区。2项目区植被恢复效果该项目区共栽植乔木树种14029株,灌木树种27393株,撒播草种面积为90448m2。乔木树种中栽植法桐6457株,柳树4647株,国槐2925株;灌木类栽种大叶黄杨9705株,蔷薇4578株,龙柏8608株,紫薇4502株;绿化平台共撒播高羊茅和狗牙根草种12093m2,白三叶和早熟禾草种78355m2。施工建设期结束后一段时间内,项目区内的树木保存率在95%以上,达到了方案设计标准。各树种的生长较好,其胸径、冠幅、高度都有了较好的增加,其新枝生长量在140~180cm之间,表现出了良好的生长趋势。项目区在实施植物措施的防治分区其盖度均在45.5%以上,总平均盖度为57.1%,其中扩建路段的植被盖度最高,均值为70.0%,表明该防治区的植被枝叶茂密,生长最好。项目区植被恢复系数为96%。项目区域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植被建设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绩。3各防治分区土壤水文物理性质根据实验结果,各防治分区的土壤容重均显着大于对照的农田,其总孔隙度(饱和贮水量)、毛管孔隙度(吸持贮水量)、非毛管孔隙度(滞留贮水量)、初渗速率和稳渗速率均小于农田的各项数值;在各防治分区中,新建和扩建主线路区由于配置了道路防护林,土壤的水文物理性质较其他各防治分区要好。各防治分区土壤分形维数与土壤容重呈显着负相关,与孔隙度呈显着正相关,与渗透速率呈极显着正相关。

郝兵元[9](2009)在《厚黄土薄基岩煤层开采岩移及土壤质量变异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矿开采对矿区土地造成的损害由来已久,采用长壁式综放开采的薄基岩厚表土煤层,有其独到的特点,对地面造成的损害较之常规的开采更甚,而对于此类煤田覆岩移动破坏对地面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却鲜见报道。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大型煤炭企业潞安司马矿区的实际情况,通过现场调研与观测、实验室物理模拟、计算机随机模拟、地面现场实测和理论预测、现场取样试验分析、理论分析等大量工作,系统研究了司马矿1101工作面厚表土薄基岩煤层开采的岩层移动规律、地面沉陷特点以及由之引起的土壤质量变异规律,为开采损害的防治和灾后恢复提供理论依据。论文的创新点如下:(1)对厚表土薄基岩开采沉陷区农田土壤破坏规律与煤矿开采过程岩移规律相互关系进行了综合研究,对两者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2)首次分析了开采沉陷预计过程中的相关计算参数的可靠性,对概率积分法预测的参数取值进行了改进,并用随机模拟的原理给出了取值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经实证预测效果良好。(3)针对深部岩层移动难于监测的问题,创造性地设计了一种用于监测岩层移动的传感器,设计了监测系统以及提出系统安装测试方法,并推导出了由微应变量测量大变形量的理论表达,为进一步的实验室及工业试验提供了基础。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与结论:(1)对于厚表土浅埋薄基岩,若表土为松散砂土(假设无自承能力),基岩达到一定厚度才能形成自身稳定结构。若基岩上方冲积层有一定厚度的粘土层,由于粘土层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基岩承载能力增强。当薄基岩厚度一定,随粘土厚度增加,基岩与粘土组合后能形成稳定结构,承载能力增强,使工作面来压趋于缓和。(2)为了实现对深部基岩和表土层的动态移动进行有效观测,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新的位移传感器设计方法。导出由微应变量测得大变形量的理论计算与测量方法,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该岩层位移传感器的配套监测方法,论证了其可行性。(3)通过模拟试验发现,薄基岩、厚表土层条件下煤层1101工作面开采后,开采地表下沉盆地更为陡峭,下沉系数偏大,而水平移动系数偏小。具有区别与一般地质采矿条件下的一些独特现象,如下沉曲线在拐点附近变化较快,表现为曲线较陡,同时,边界处收敛很缓慢,表现为边界范围扩展,水平移动系数偏小。岩层以一定的断裂角断裂且向上传递,采空区上方岩层下沉值大于地表下沉值,而煤壁上方岩层下沉值较小。(4)对司马矿区首采工作面进行了地面沉陷监测,得到厚表土薄基岩煤层地面沉陷的规律和特点:地表受采动影响极为敏感,地下开采活动产生的影响很快传递到地表,地表移动的初始期很短,地表快速进入沉降活跃期,移动与变形极为剧烈且集中,采动区地表移动与变形持续时间长,地表裂缝比较发育。煤层开采后,地表移动变形的影响范围变大,采空区边界附近地表下沉盆地陡峭,移动变形显着且分布集中,采空区边界以外地表下沉盆地平缓,即表现为:地表移动变形在拐点内侧下沉值较大,在拐点附近变形发展较为迅速,曲线较陡,而在拐点以外较远区域沉陷变形曲线收敛较慢,但影响范围向外扩展较远。表现在岩移参数上,地表下沉系数较大,达0.94,主要影响角正切tanβ偏大,地表下沉速度偏大,动态变形值大,地表移动剧烈。(5)首次应用可靠性理论分析了概率积分法开采沉陷预测过程中参数的可靠性,针对预测中把具有一定分布规律的随机变量仅取固定值的问题,首次提出了采用随机变量来动态确定预测参数,并用随机模拟的方法改进了开采沉陷预计的参数变量,经检验对1101面的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吻合性。(6)开采沉陷显着影响了农田表层土壤的物理特性;沉陷区农田的上中部有水土流失加剧,养分流失加剧的趋势,而沉陷区低部则积聚了水土侵蚀下移的土壤养分;在土壤物理特性中,在沉陷形成的两年内,受其影响较大的是土壤容重,其次土壤含水量和孔隙度。开采沉陷显着影响沉陷区农田表层土壤的化学特性,在土壤化学特性中,受开采沉陷影响最大的是土壤速效磷,其次是土壤速效钾,再次是土壤全氮和土壤有机质,而土壤酸碱性受其影响小。土壤肥力质量来看,沉陷农田初步稳定后(沉陷13年),还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土壤条件;从农事操作来看,则仅仅是加大了农事操作工作量。因此,沉陷区农田应在现存破坏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施肥和地表保水措施,继续发挥沉陷区农田的生产潜力。(7)就开采条件和土壤沉陷破坏相关性给出了解释,指出土壤的物理性状变化是由土壤几何变形引起的,水平变形和水平移动引起的土壤拉应力和压应力的变化,导致容重和孔隙度变化;裂缝的发育是导致土壤水份变化的最直接原因,上覆岩层的导水裂隙带的上升高度和发育程度也是土壤水份变化的重要原因。土壤肥力质量的变化是由于土壤宏观形态的改变造成地表径流的不均衡性,导致水土流失,土壤养份随之迁移至盆地底部所致。(8)针对司马矿区的特殊情况,给出了几种适宜选择的农田复垦方式和生态规划建议,供复垦工程参考。

吴旭实,彭道黎[10](2009)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监测技术体系初探》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及时准确地反映面积达458000 km2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情况和建设效果,有必要对该工程进行工程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监测、工程实施进度及质量监测、植被变化动态监测、生态效益评估监测.提出了监测的指标体系和技术流程.其监测方法有TM监测、SPOTO5监测、QuickBird监测.

二、沙化土地及其监测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沙化土地及其监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干旱区膜下滴灌棉田凝结水估算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凝结水研究现有的存在问题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区概况与研究方案
    2.1 研究区域及实验站概况
    2.2 试验布置
    2.3 实验仪器及其监测方法
第三章 棉田凝结水动态变化与数量特征
    3.1 棉田凝结水凝结持续时间与凝结水量
    3.2 生育期尺度凝结水动态变化与凝结水量
    3.3 不同覆膜条件下各生育期动态变化及凝结水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棉田凝结水影响因素
    4.1 气象因素与凝结水量的关系
    4.2 土壤因素与凝结水量的关系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田凝结水估算模型构建
    5.1 Penman—Monteith棉田凝结水估算模型
    5.2 凝结水多元线性回归估算模型
    5.3 模型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2)西藏“一江两河”流域农作物种植区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第3章 物候参数提取与作物种植区反演
    3.1 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重构
    3.2 物候参数提取
    3.3 作物种植区空间分布反演
    3.4. 数据检验
    3.5. 作物种植区分布特征景观指数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作物种植区时空分布特征
    4.1 结果验证
    4.2 农作物种植区空间分布
    4.3 农作物种植区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作物种植区分布与自然环境要素间的关系
    5.1 农作物种植区分布与地形因子间的相互关系
    5.2 农作物种植区分布与气温的相互关系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的新意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3)半干旱矿区地表沉陷对植物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2 研究区概况与实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实验方法
3 地表沉陷区植物扰动响应差异检测方法研究
    3.1 叶绿素荧光检测方法原理
    3.2 地表沉陷区扰动植物叶绿素荧光变化检测
    3.3 受扰动植物叶绿素荧光变化检测可行性分析
    3.4 受扰动植物叶绿素荧光关键参数筛选
    3.5 小结
4 沉陷变形区植物叶绿素荧光变化趋势研究
    4.1 沉陷区环境因素变化
    4.2 沉陷区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4.3 沉陷区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与环境因素关系分析
    4.4 小结
5 裂缝区根系受损植物叶绿素荧光响应实验研究
    5.1 柠条和油蒿根系力学及现场实测分析
    5.2 根系损伤影响下植物叶绿素荧光响应
    5.3 根系损伤量与叶绿素荧光参数定量关系
    5.4 裂缝区根系损伤对植物生长影响评价体系
    5.5 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郏县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绪论
    1.1 工矿废弃地复垦的概念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2.1 土地资源伦理观理论
        2.1.1 伦理与资源伦理观
        2.1.2 资源伦理观的发展和演变
        2.1.3 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2.2 土壤重构理论
    2.3 聚类分析方法
3 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评价理论研究
    3.1 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3.1.1 评价内涵和原则
        3.1.2 复垦的对象和目标
        3.1.3 确定评价单元及土地质量
        3.1.4 选择评价因子
        3.1.5 匹配土地用途要求和土地质量
    3.2 工矿废弃地潜力评价
        3.2.1 潜力评价方法
        3.2.2 复垦潜力分级
4.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评价实例分析
    4.1 研究区域概况
    4.2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4.3 复垦区域和类型
        4.3.1 确定复垦区域
        4.3.2 复垦类型
    4.4 郏县工矿废弃地适宜性评价
        4.4.1 指数和法和极限法
        4.4.2 模糊综合评价法
        4.4.3 评价结果进行比较
    4.5 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评价
5.项目区的划分
    5.1 划分复垦项目区
    5.2 划分建新项目区
6.工矿废弃地复垦方案设计
    6.1 工矿废弃地损毁现状
    6.2 耕地复垦方向的设计标准
    6.3 预防控制措施
    6.4 实施复垦措施
    6.5 复垦监测措施
7.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实施评价
    7.1 效益评价
        7.1.1 经济效益评价
        7.1.2 社会效益分析
        7.1.3 生态环境效益分析
8.研究结论
    8.1 结论
    8.2 讨论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ABSTRACT

(5)长江干流宜宾段植被覆盖变化遥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和附表清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植被变化研究现状
        1.2.2 国内植被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拟解决关键问题
        1.3.1 研究目的
        1.3.2 拟解决关键问题
    1.4 研究内容、技术流程与论文结构安排
        1.4.1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流程
        1.4.2 论文的结构安排
2 研究区概述、数据源及预处理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述
        2.1.1 地理位置范围
        2.1.2 地形与地貌
        2.1.3 气候情况
        2.1.4 自然资源概况
        2.1.5 经济与人口状况
    2.2 数据源与数据预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遥感数据预处理
    2.3 主要研究方法
        2.3.1 植被 NDVI 变化分析方法
        2.3.2 植被变化的景观格局评价方法
        2.3.3 NDVI 变化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2.3.4 植被覆盖度估算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植被覆盖的 NDVI 时空变化分析
    3.1 NDVI 均值与最大值变化分析
    3.2 NDVI 变化趋势分析
    3.3 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分析
        3.3.1 植被 NDVI 分级变化
        3.3.2 植被覆盖动态变化
        3.3.3 植被覆盖动态生长变化特征图谱
    3.4 本章小结
4 植被覆盖变化的评价
    4.1 人均 NDVI 等级面积变化
    4.2 植被 NDVI 等级的综合指数模型评价
    4.3 植被覆盖 NDVI 等级面积的景观格局变化
    4.4 本章小结
5 植被覆盖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5.1 植被 NDVI 变化与水文气候和地表亮温的关系
        5.1.1 植被 NDVI 变化与降水、陆表水分的关系
        5.1.2 植被 NDVI 变化与气温、地表亮温的关系
    5.2 植被 NDVI 变化与地形因素相关分析
    5.3 影响植被变化的人为驱动因素分析
        5.3.1 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5.3.2 人口增长的压力
        5.3.3 其它因素
    5.4 植被 NDVI 均值变化的多元因素模型
        5.4.1 回归结果
        5.4.2 结果讨论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植被覆盖度变化的统计学模拟估算模型
    6.1 样方数据处理
    6.2 植被信息提取
    6.3 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估算模型
    6.4 模型精度评价
    6.5 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变化
    6.6 研究区植被覆盖度面积预测
    6.7 讨论与分析
    6.8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
    7.2 本文创新之处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6)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与评估方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1.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研究
        1.2.3 生态系统监测研究
        1.2.4 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与评估研究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理论基础
    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
        2.1.1 生态经济学
        2.1.2 系统论
        2.1.3 劳动价值论
        2.1.4 效用价值论
        2.1.5 公共物品、外部经济效益和市场失灵
    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分类研究
    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方法
        2.3.1 能值分析法
        2.3.2 物质量评估法
        2.3.3 价值量评估法
    2.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计算方法
第三章 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标体系构建
    3.1 中国荒漠生态系统概况
        3.1.1 荒漠生态系统的分类
        3.1.2 荒漠生态系统结构及其植被特点
    3.2 荒漠生态系统生态过程研究
        3.2.1 固碳释氧
        3.2.2 水文调节
        3.2.3 防风固沙
        3.2.4 保持土壤养分
        3.2.5 生物多样性
        3.2.6 生态旅游
    3.3 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标体系
        3.3.1 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3.3.2 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标体系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监测方法
    4.1 荒漠生态系统固碳释氧功能及监测方法
        4.1.1 固碳释氧功能研究
        4.1.2 固碳释氧功能监测方法
    4.2 荒漠生态系统水文调节功能及监测方法
        4.2.1 水文调节功能研究
        4.2.2 荒漠生态系统水文调节功能监测方法
    4.3 荒漠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功能及监测方法
        4.3.1 荒漠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功能研究
        4.3.2 荒漠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功能监测方法
    4.4 荒漠生态系统保持土壤养分功能
        4.4.1 荒漠生态系统保持土壤养分功能研究
        4.4.2 荒漠生态系统土壤养分监测方法
    4.5 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及监测方法
        4.5.1 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研究
        4.5.2 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方法
    4.6 荒漠生态系统生态旅游功能及监测方法
        4.6.1 荒漠生态系统生态旅游功能研究
        4.6.2 荒漠生态系统生态旅游监测方法
    4.7 小结
第五章 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方法
    5.1 荒漠生态系统固碳释氧功能评估
    5.2 荒漠生态系统水文调节功能评估
    5.3 荒漠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功能评估
    5.4 荒漠生态系统保持土壤养分功能评估
    5.5 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评估
    5.6 荒漠生态系统生态旅游功能评估
    5.7 小结
第六章 额济纳旗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6.1 额济纳旗自然概况
    6.2 额济纳旗荒漠生态系统分类
    6.3 额济纳旗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
        6.3.1 固碳释氧功能评估
        6.3.2 水文调节功能评估
        6.3.3 防风固沙功能评估
        6.3.4 保持土壤养分功能评估
        6.3.5 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评估
        6.3.6 生态旅游功能评估
        6.3.7 总生态服务功能评估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7)地理国情监测的体系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问题
    1.1 地理国情的含义
    1.2 地理国情与地理信息的关系
        (1) 地理信息是地理国情的基础。
        (2) 地理国情是地理信息的扩展。
    1.3 地理国情信息的分类
2 体系框架
    2.1 地理国情监测的含义
        (1) 系统性。
        (2) 过程性。
        (3) 综合性。
    2.2 地理国情监测的对象
    2.3 地理国情监测的方法
    2.4 地理国情监测的成果
3 关键问题
    3.1 分类、分区和分层开展监测工作
    3.2 突出监测重点, 统筹规划监测过程
    3.3 建立统一的数据规范, 实现数据共享
    3.4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监测的长效机制
    3.5 强化成果应用, 提高服务水平
        (1) 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应能够向社会公众提供广泛的基础信息服务。
        (2) 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应能够向政府、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支撑服务。
4 结论与展望

(8)S233公路项目水土保持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目的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水土保持监测研究进展
        1.2.1 水土保持监测综述
        1.2.2 水土保持监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
        1.3.1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现状
        1.3.2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方法
        1.3.3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体系
        1.3.4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2 材料与方法
    2.1 项目概况
    2.2 研究区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地形地貌
        2.2.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
        2.2.4 水文与气象
        2.2.5 土壤与植被
    2.3 项目区各防治分区水土保持措施
    2.4 研究内容
    2.5 研究方法
        2.5.1 监测点布设
        2.5.2 植被调查
        2.5.3 土壤侵蚀监测
        2.5.4 土壤水文物理性质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项目区水土流失量
        3.1.1 项目区背景侵蚀模数
        3.1.2 施工期土壤侵蚀模数
        3.1.3 建设期新增水土流失量
    3.2 项目区植被恢复效果
        3.2.1 水土保持植物的选择
        3.2.2 植物措施的实施情况
        3.2.3 植被恢复效果评价
    3.3 各防治分区土壤水文物理性质
        3.3.1 各防治分区土壤容重
        3.3.2 各防治分区土壤孔隙度
        3.3.3 各防治分区土壤贮水量
        3.3.4 各防治分区土壤入渗性能
        3.3.5 各防治分区土壤分形维数
        3.3.6 土壤分形维数与容重、孔隙度和渗透速率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各防治分区的土壤水文物理性质
    4.2 土壤分形维数与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相关性
5 结论
    5.1 项目区水土流失量
    5.2 项目区植被恢复效果
    5.3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土壤水文物理性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硕士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

(9)厚黄土薄基岩煤层开采岩移及土壤质量变异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2.1 岩层移动理论和规律的研究
        1.2.2 开采沉陷机理和规律的研究
        1.2.3 开采沉陷预测理论和方法
        1.2.4 开采沉陷控制理论及方法
        1.2.5 矿区破坏土地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
    1.3 研究现状的不足及发展趋势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1 研究内容和目标
        1.4.2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采场覆岩的变形特征和变形机理
    2.1 采场覆岩运动的基本结构特征及规律
        2.1.1 采场覆岩运动的基本结构特征
        2.1.2 采场覆岩运动的时空特点
    2.2 覆岩移动及其断裂滑移特性
    2.3 破裂碎胀岩体压实特性
    2.4 浅埋厚表土薄基岩煤层基岩变形特性
        2.4.1 薄基岩的定义
        2.4.2 薄基岩砌体梁结构稳定性分析
        2.4.3 司马矿薄基岩上覆岩层运动规律
    2.5 地面沉陷及深部岩层移动监测方法探讨
        2.5.1 深部岩层移动监测的意义
        2.5.2 用弹簧丝微应变测量弹簧变形量的理论分析
        2.5.3 上覆岩层移动监测装置设计及其监测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厚表土薄基岩开采相似模拟实验
    3.1 相似原理及相似准则
        3.1.1 相似原理
        3.1.2 相似准则
    3.2 司马矿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研究
        3.2.1 相似材料模拟试验设计
        3.2.2 模型架及相似系数的确定
        3.2.3 相似材料配比及用量
        3.2.4 模型的运行与观测
    3.3 试验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厚表土薄基岩浅埋煤层地表沉陷规律研究
    4.1 厚表土薄基岩浅埋煤层开采沉陷实测研究方案
        4.1.1 观测区域及观测目的
        4.1.2 1011 工作面观测布置方案
    4.2 厚表土薄基岩浅埋煤层地表沉陷的基本特征
        4.2.1 工作面地表沉陷观测结果与分析
        4.2.2 厚表土薄基岩浅埋煤层地表沉陷特征
        4.2.3 开采沉陷影响规律
    4.3 厚表土薄基岩浅埋煤层地表沉陷预测研究
        4.3.1 开采沉陷预测方法及原理
        4.3.2 预测参数的可靠性分析
        4.3.3 沉陷预测参数随机变量的产生
        4.3.4 典型剖面线移动曲线动态预测
        4.3.5 下沉盆地动态预测
    4.4 预测结果与实测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地破坏形态及农田土壤肥力质量变异规律
    5.1 矿区基本土壤、水文、气候条件
    5.2 沉陷盆地概况及土壤采样方式
    5.3 塌陷农田土壤特征空间变异分析
        5.3.1 采煤与地表塌陷程度
        5.3.2 采煤沉陷农田土壤物理性状的空间变异
        5.3.3 采煤沉陷农田土壤化学性状的空间变异
        5.3.4 采煤沉陷对农田土壤肥力质量影响评价
    5.4 沉陷区复垦方式建议
        5.4.1 疏排法
        5.4.2 直接利用法
        5.4.3 挖深垫浅法
        5.4.4 复合的景观生态技术规划复垦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科技成果与的承担项目

四、沙化土地及其监测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干旱区膜下滴灌棉田凝结水估算及影响因素研究[D]. 马瑞莎. 石河子大学, 2021
  • [2]西藏“一江两河”流域农作物种植区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 伦丹. 西南大学, 2017(02)
  • [3]半干旱矿区地表沉陷对植物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研究[D]. 程林森.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3)
  • [4]郏县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规划研究[D]. 任圆圆. 河南农业大学, 2013(04)
  • [5]长江干流宜宾段植被覆盖变化遥感分析[D]. 高国林. 四川师范大学, 2013(05)
  • [6]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与评估方法学研究[D]. 任晓旭.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11)
  • [7]地理国情监测的体系框架研究[J]. 马万钟,杜清运.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1(06)
  • [8]S233公路项目水土保持效果评价[D]. 刘德虎.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8)
  • [9]厚黄土薄基岩煤层开采岩移及土壤质量变异规律的研究[D]. 郝兵元. 太原理工大学, 2009(01)
  • [10]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监测技术体系初探[J]. 吴旭实,彭道黎. 林业调查规划, 2009(01)

标签:;  ;  ;  ;  ;  

沙地及其监测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