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资源论文-杭亮

生物资源论文-杭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资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物资源,封面故事,Bacillus,曹成全

生物资源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生物资源 2019年 第1~6期 第41卷总目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生物资源》期刊2019年06期)

郭香玲[2](2019)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初中生物课程来说,很多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都需要借助实验环节来完成。如果缺少了这一环节,就会导致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接受理解程度深受影响。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必要针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措施进行探索研究。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论证分析,希望相关观点及措施建议能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下)》期刊2019年12期)

杭亮[3](2019)在《专属经济区生物资源刑事司法保护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专属经济区的生物资源保护面临一些挑战,特别是在刑事司法领域存在着管辖权实施难、刑事责任规定不够细致等问题。本文分析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我国法律制度中有关刑事司法方面的规定,提出进一步完善域外刑事管辖、细化刑事责任、强化海洋执法等对策措施。(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9年36期)

赖晓芳,沈善瑞,陈静,李联泰[4](2019)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线上资源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内容繁多,要真正教好学好是一件难事。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作业批改、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课堂教学与线上资源有机结合的探索,以期找到一种适合本校水产类专业的教学模式。结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兴趣,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为其他专业"生物化学"的教与学提供了改革思路。(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中旬刊)》期刊2019年12期)

本刊特约评论员[5](2019)在《善用战略生物资源 助力人类可持续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为万物之灵。自然界中的各种资源,帮助人类结束了茹毛饮血时代,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明,实现了上天揽月的梦想……当今人类赖以生存的一切生产活动,都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之上。到目前为止,环顾人类已知的宇宙,地球上最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就是生物资源。生物资源已经无缝地嵌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在粮食、健康与生态环境事业中,生物资源扮演着人类盟友的角色,并随着人类知识的提升,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和开发。大航海时代,来自美(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院刊》期刊2019年12期)

陈宜瑜[6](2019)在《“战略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专题序言》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人类繁衍提供了基本物质基础,为人类健康提供了药物来源,为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柱,更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要素。我国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全球约10%的生物资源,是水稻、大豆等重要农作物的起源地,生物资源利用历史悠久。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概念,为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院刊》期刊2019年12期)

曾艳,周桔[7](2019)在《加强我国战略生物资源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资源是支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生产、生活与生命健康的战略资源,也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基石,是国际布局与竞争热点。发达国家历来重视战略生物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发掘利用。我国是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生物资源领域发展。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中国科学院整合了植物园、标本馆、实验动物平台、生物遗传资源库以及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等机构,构建我国核心战略生物资源平台,大力提升我国战略生物资源收集、保藏、评价、转化与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能力,支撑和服务生物产业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院刊》期刊2019年12期)

梁卓,褚鑫,曾艳,周桔,马俊才[8](2019)在《我国战略生物资源大数据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组学时代的到来催生数据量级的增长将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向"数据密集型科学"的新范式转变。因此,生物资源的大数据与生物资源本身一样,也已成为国家战略资源,成为国际科技与产业竞争热点和战略制高点。目前,我国亟待加快建设国家级战略生物资源大数据共享平台,建立全面支撑生物资源保存、利用、开发、挖掘和可持续利用的技术体系,形成包括数据质控流程、数据存储中心、数据共享中心和数据转化中心的可对海量数据进行有效管理、高效分析和可用、易用的综合数据系统,支撑我国生物资源前沿领域科学发现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国科学院战略生物资源信息平台配合中国科学院战略生物资源服务网络的建设,形成了包括数据管理规范、数据汇集平台、数据门户和数据可视化系统在内的一套完整的数据生态,从而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科学院战略生物资源数据的集成、共享、挖掘和利用。目前,该平台已经覆盖中国科学院植物园、标本馆、生物遗传资源、实验动物、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5类资源的42家单位,集成6 981 465条数据,且全部数据资源都可以通过数据门户进行共享。(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院刊》期刊2019年12期)

刘胜浩,赵林林,刘玮,王波,张朝晖[9](2019)在《基于初级生产力的海洋生物资源承载力评估——以日照近岸海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亟待突破承载阈值界定与关键参数率定的技术瓶颈,并建立一套标准化的定量评价关键技术。本研究基于"资源量-消费量"模型,通过调查与实验分析获取特定海区的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鱼类营养级等关键参数值,采用营养动态模型和Tait沿岸海域能流模型来估算海洋生物资源总量,然后根据年人均水产品摄入量或年人均蛋白质摄入量来计算该海区海洋生物资源承载力的阈值。根据2016年对日照辖区海域的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该海域年平均初级生产力(以C计)为428.22 mg/(m2·d),浮游植物年生产量为918.51万t,鱼类、虾蟹类和头足类的平均营养级分别为3.85、3.92和3.90,利用营养动态模型计算海域渔业资源(鱼类、虾蟹类和头足类)的年生产量为3.89万t;根据Tait沿岸海域能流模型计算日照10 m等深线以内浅海的除去壳重的贝类资源量为5.50万t。按照年人均水产品摄入量为21 kg,计算出日照辖区海域的海洋生物资源承载力总和为192.86万人;按照年人均摄入蛋白质量为30 kg,计算出日照辖区海域的海洋生物资源承载力总和为16.87万人。本文建立了一项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海洋生物资源承载力定量评价技术,对科学地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和建立陆海统筹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监测预警机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董鹤[10](2019)在《试论生物课堂教学中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生物作为教育教学领域必不可少的教学学科之一,需要对其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良好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学中真实多彩而又虚幻神秘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现代化的学习需求。将网络教学资源应用到生物课堂教学中,可以最大程度的增强生物课堂的活力和趣味性,打破传统灌输式、单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从图、文、声、像中深入理解生物知识和内容,从而促进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9年35期)

生物资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于初中生物课程来说,很多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都需要借助实验环节来完成。如果缺少了这一环节,就会导致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接受理解程度深受影响。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必要针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措施进行探索研究。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论证分析,希望相关观点及措施建议能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资源论文参考文献

[1]..生物资源2019年第1~6期第41卷总目次[J].生物资源.2019

[2].郭香玲.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分析[J].新课程(下).2019

[3].杭亮.专属经济区生物资源刑事司法保护的探索[J].法制与社会.2019

[4].赖晓芳,沈善瑞,陈静,李联泰.“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线上资源的探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

[5].本刊特约评论员.善用战略生物资源助力人类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

[6].陈宜瑜.“战略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专题序言[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

[7].曾艳,周桔.加强我国战略生物资源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

[8].梁卓,褚鑫,曾艳,周桔,马俊才.我国战略生物资源大数据及应用[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

[9].刘胜浩,赵林林,刘玮,王波,张朝晖.基于初级生产力的海洋生物资源承载力评估——以日照近岸海域为例[J].海洋学报.2019

[10].董鹤.试论生物课堂教学中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路径[J].化工管理.2019

标签:;  ;  ;  ;  

生物资源论文-杭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