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器及系统论文和设计-林佳萍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器及系统,包括:设有控制回路的无线充电底座、设有发射线圈的外壳及多个设有接收线圈的手机壳;其中:控制回路布置于无线充电底座内,外壳固定于无线充电底座上,多个发射线圈设置于外壳的内表面,并与控制回路电连接;多个手机壳设置于外壳的外表面,接收线圈设置于手机壳内,并与发射线圈相对应;控制回路包括充电控制电路以及无线模块;充电控制电路与无线模块连接,无线模块用于与远程的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以实现对放置于手机壳上的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控制。基于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无线充电器上实现多部手机进行无线充电,可及时发现无线充电器上充电设备的异常情况。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控制回路的无线充电底座、设有发射线圈的外壳及多个设有接收线圈的手机壳;其中:所述控制回路布置于所述无线充电底座内,所述外壳固定于所述无线充电底座上,所述多个发射线圈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并与所述控制回路电连接;所述多个手机壳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所述接收线圈设置于所述手机壳内,并与所述发射线圈相对应;所述控制回路包括充电控制电路以及无线模块;所述充电控制电路与所述无线模块连接,所述无线模块用于与远程的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以实现对放置于所述手机壳上的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控制。

设计方案

1.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控制回路的无线充电底座、设有发射线圈的外壳及多个设有接收线圈的手机壳;其中:

所述控制回路布置于所述无线充电底座内,所述外壳固定于所述无线充电底座上,所述多个发射线圈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并与所述控制回路电连接;

所述多个手机壳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所述接收线圈设置于所述手机壳内,并与所述发射线圈相对应;

所述控制回路包括充电控制电路以及无线模块;所述充电控制电路与所述无线模块连接,所述无线模块用于与远程的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以实现对放置于所述手机壳上的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继电器、压力传感器、电流互感器及开关电源;

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上的A\/D口相连,所述电流互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的A\/D口相连,所述发射线圈与所述电流互感器相连,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的IO口相连,所述继电器设有与所述多个发射线圈相对应的多个触点,所述开关电源的正极与所述继电器上的多个触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继电器上多个触点的第二端与多个所述发射线圈对应相连,多个所述发射线圈与所述开关电源的负极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的触点个数与所述发射线圈的个数为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还包括:整流器及充电接头;

所述整流器与所述接收线圈相连,所述整流器与所述充电接头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无线充电底座的中心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的芯片型号为STM32F407ZGT6。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底座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与所述无线充电底座的开口处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分上设有开关,所述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开关的第二端用于与外部电源正极相连,所述开关电源的负极用于与外部电源的负极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分下方设有开孔,电源线通过所述开孔与外部电源相连。

10.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及如权利要求1至9所述的任意一种无线充电器,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充电底座上的无线模块进行通讯,用于控制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的移动设备充电启停。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器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分为小功率无线充电和大功率无线充电两种方式。小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电磁感应式,如对手机充电的Qi标准方式。大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谐振式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目前关于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主要是利用电磁感应式、磁场共振式和无线电波式三种方式来实现,而目前最为主流的电磁感应技术是Qi标准协议。

现有的手机无线充电,多数只有在充电的手机可以查看其充电情况,无法在其他终端上查看,且只可在无线充电器上控制充电的启停,如发现充电温度过高等情况无法第一时间发现,易引发事故,具有一定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机无线充电器,可以在此装置上实现多部手机进行无线充电,通过在无线充电器上的控制器对充电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将充电信息传至移动终端,可及时发现无线充电器上充电设备的异常情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设有控制回路的无线充电底座、设有发射线圈的外壳及多个设有接收线圈的手机壳;其中:

所述控制回路布置于所述无线充电底座内,所述外壳固定于所述无线充电底座上,所述多个发射线圈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并与所述控制回路电连接;

所述多个手机壳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所述接收线圈设置于所述手机壳内,并与所述发射线圈相对应;

所述控制回路包括充电控制电路以及无线模块;所述充电控制电路与所述无线模块连接,所述无线模块用于与远程的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以实现对放置于所述手机壳上的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控制。

优选地,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继电器、压力传感器、电流互感器及开关电源;

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上的A\/D口相连,所述电流互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的A\/D口相连,所述发射线圈与所述电流互感器相连,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的IO口相连,所述继电器设有与所述多个发射线圈相对应的多个触点,所述开关电源的正极与所述继电器上的多个触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继电器上多个触点的第二端与多个所述发射线圈对应相连,多个所述发射线圈与所述开关电源的负极相连。

优选地,所述继电器的触点个数与所述发射线圈的个数为4。

优选地,所述手机壳还包括:整流器及充电接头;

所述整流器与所述接收线圈相连,所述整流器与所述充电接头相连。

优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无线充电底座的中心位置。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的芯片型号为STM32F407ZGT6。

优选地,所述无线充电底座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与所述无线充电底座的开口处平齐。

优选地,所述突出部分上设有开关,所述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电源开关的第二端用于与外部电源正极相连,所述开关电源的负极用于与外部电源的负极相连。

优选地,所述突出部分下方设有开孔,电源线通过所述开孔与外部电源相连。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机无线充电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及如上所述的任一种无线充电器,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充电底座上的无线模块进行通讯,用于控制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的移动设备充电启停。

基于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机无线充电器,可以在此装置上实现多部手机进行无线充电,通过在无线充电器上的控制器对充电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将充电信息传至移动终端,可及时发现无线充电器上充电设备的异常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无线充电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手机壳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无线充电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机无线充电器,可以在此装置上实现多部手机进行无线充电,通过在无线充电器上的控制器对充电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将充电信息传至移动终端,可及时发现无线充电器上充电设备的异常情况。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设有控制回路的无线充电底座15、设有发射线圈11的外壳16及多个设有接收线圈12的手机壳14;其中:

所述控制回路布置于所述无线充电底座15内,所述外壳16固定于所述无线充电底座15上,所述多个发射线圈11设置于所述外壳16的内表面,并与所述控制回路电连接;

所述多个手机壳14设置于所述外壳16的外表面10,所述接收线圈12设置于所述手机壳14内,并与所述发射线圈11相对应;

所述外壳16的外表面10作为充电面板,通过所述外壳16上的发射线圈11与所述手机壳14上的接收线圈12进行电磁感应,将电能传输至手机壳14上的手机。

所述控制回路包括充电控制电路以及无线模块9;所述充电控制电路与所述无线模块连接9,所述无线模块9用于与远程的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以实现对放置于所述手机壳上的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控制。

优选地,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8、继电器6、压力传感器7、电流互感器2及开关电源3;

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8上的A\/D口相连,所述电流互感器2与所述控制器8的A\/D口相连,所述发射线圈11与所述电流互感器2相连,所述继电器6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8的IO口相连,所述继电器6设有与所述多个发射线圈11相对应的多个触点,所述开关电源3的正极与所述继电器6上的多个触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继电器6上多个触点的第二端与多个所述发射线圈11对应相连,多个所述发射线圈11与所述开关电源3的负极相连,所述控制器8的芯片型号为STM32F407ZGT6。

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8检测所述充电板16上是否存在负载,若检测到负载,则无线充电器开始工作,所述电流传感器2开始检测回路中的电流的大小,并传至所述控制器8,若检测到的电流值超过安全值,则代表手机损坏或误放金属类物体,控制器关闭所述发射电路,即所述控制器输出一个电信号至所述继电器6的线圈,使得所述继电器6闭合的触点断开。

优选地,所述无线充电底座15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与所述无线充电底座15的开口处平齐。

所述凸出部分用于嵌入桌子,所述桌子表面与所述外壳16的外边面10与桌子在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突出部分下方设有开孔,电源线通过所述开孔与外部电源相连。

优选地,所述突出部分上设有开关1,所述开关1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电源3的正极相连,所述电源开关3的第二端用于与外部电源正极相连,所述开关电源3的负极用于与外部电源的负极相连。

所述无线充电底座15上的开关1,用于开关无线充电器,所述开关电源通过电源线4与外部电源5相连,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8检测所述充电板16上是否存在负载,若检测到负载,则无线充电器开始工作,所述电流传感器2开始检测回路中的电流的大小,并传至芯片,若检测到的电流值超过安全值,则代表手机损坏或误放金属类物体,控制器关闭所述发射电路,即所述控制器输出一个电信号至所述继电器6的线圈,使得所述继电器6闭合的线圈断开。

优选地,所述继电器6的触点个数与所述发射线圈11的个数为4。

具体到本实施例,所述继电器6设有4个触点,所述充电面板上10设有4个发射线圈11,即无线充电器可以使4部手机同时充电。

优选地,所述手机壳14还包括:整流器及充电接头13;

所述整流器与所述接收线圈12相连,所述整流器与所述充电接头13相连。

所述手机壳上14的整流器用于对所述接收线圈12接收的电能进行稳压处理,再供给手机充电,所述手机壳14上的充电接头10为不同品牌的手机充电接头,用于匹配不同品牌的手机。

优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7设置于所述无线充电底座15的中心位置,用于感应是手机是否放与正确位置,且判断所述充电板上是否误放置金属等物品。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机无线充电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及如上所述的任一种无线充电器,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充电底座15上的无线模块9进行通讯,用于控制所述外壳16的外表面10上的移动设备充电启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机无线充电器,可以在此装置上实现多部手机进行无线充电,通过在无线充电器上的控制器对充电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将充电信息传至移动终端,可及时发现无线充电器上充电设备的异常情况,若在移动终端上发现情况,通过在移动终端上发出关闭充电信号,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无线模块接收关闭充电信号并传至控制器,控制器输出端输出电信号至继电器线圈,使得继电器上闭合的触点断开,从而断开充电。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无线充电器及系统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8288.4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2(厦门)

授权编号:CN209375179U

授权时间:20190910

主分类号:H02J 7/00

专利分类号:H02J7/00;H02J50/40

范畴分类:37C;38G;

申请人:厦门理工学院

第一申请人:厦门理工学院

申请人地址:361024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理工路600号

发明人:林佳萍;周燕茹;吴明煌;黄韬;林锐

第一发明人:林佳萍

当前权利人:厦门理工学院

代理人:杨玉芳

代理机构:35222

代理机构编号: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  ;  ;  

一种无线充电器及系统论文和设计-林佳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