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强力论文_杨茂义

导读:本文包含了原始强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强力,原始,生命,抗战时期,小说,意志,意识。

原始强力论文文献综述

杨茂义[1](2012)在《路翎小说:生命原始强力的极端释放》一文中研究指出张扬生命的原始强力是路翎小说的基本主题,路翎小说也因此为新文学倡导的个性解放主题开辟了全新话题。塑造具有挑战精神和反抗性的孤独英雄是路翎生命原始强力的表现途径,激情叙事是原始强力的表达话语形式。路翎小说的悲剧性表现出生命的崇高感,也表现出其崇尚生命原始强力的局限性。(本文来源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梁敏儿[2](2010)在《原始强力再议:以《饥饿的郭素娥》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序言2000年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举办了一个名叫‘中国小说研究与方法论'的国际研讨会,目的是加强中国小说文本分析理论的研究,开拓小说研究的领域。在这个研讨会上,我以路翎的小说《饥饿的郭素娥》为对象,详细分析了其中的神圣元素,所谓神圣,在社会民俗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异于文明社(本文来源于《红岩》期刊2010年S1期)

倪海燕[3](2010)在《“原始强力”与川东地域文化的关系——从一个角度解读路翎早期的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路翎最早提出"原始强力"一词,是他在写作了《饥饿的郭素娥》之后写给胡风的一封信中。他说:"郭素娥,不是内在地压碎在旧社会中的女人,我企图‘浪漫'地寻求的,是人民底原始强力,个性底积极解放。"这句话后来被许多研究者引用,成为解读路翎(本文来源于《红岩》期刊2010年S1期)

高阿蕊,张武军[4](2010)在《原始强力与高贵心灵的完美融合——略论路翎抗战时期作品中的人物》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时期路翎笔下的人物总是很另类,他写的知识分子不完全像现代文学史一般的知识分子那样软弱无力,如同时期巴金笔下的汪文宣。他笔下的知识分子总带有下层民众的剽悍和原始强力;他笔下的下层民众也不像现代文学史一般民众那样麻木愚昧,而是带有生命的自觉。阅读路翎的作品给人(本文来源于《红岩》期刊2010年S1期)

张静[5](2009)在《论路翎小说中的“原始强力”》一文中研究指出路翎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他的小说中描写了各色的人物,其中最有价值的是那些有着独特的个性,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重压下从被动地接受命运继而进行不屈不挠的反抗,最后不惜一切冲出外在束缚,追求人格独立,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物。他们都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强烈的、敢于打破一切的主观意愿,以及一种原始蛮性特征的生命意志。(本文来源于《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王小环[6](2009)在《路翎小说中的“原始强力”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中国现代"七月派"的代表作家,路翎在他笔下设置人物的内心冲突总是异常激烈,人物总要经过反复地被拷问才能到达灵魂深处,路翎通过"原始强力",完美展现出对人物心理的刻画。(本文来源于《作家》期刊2009年18期)

张华[7](2007)在《野性、顽强、火暴——论端木蕻良小说的原始强力》一文中研究指出端木蕻良小说人物生命力释放的形态,有别于同时代作者及至东北作家群。没落的贵族家世和萨满教文化及其祖先崇拜观念的浸润是这种独特性产生的根源。顽强的生命活力、大胆的反抗精神、强烈的求生意志构成了小说原始强力的精神内涵。(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3期)

张晓玲[8](2005)在《原始强力骚动下的两个人生突围者——于连和玛蒂尔德人物形象谈》一文中研究指出《红与黑》中的于连和《项链》中的玛蒂尔德是两个被原始强力骚动下的人生突围者。两人的灵魂充满了骚动与不安,希冀冲出下层社会这个围城,进入上流社会的豪华城堡。两人的突围行动都取得了暂时的成功,但昙花一现,旋即转入失败。他们面对失败,都表现出面对现实的英雄气概;同时,心灵获得了宁静。(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05年12期)

吕新[9](2004)在《论路翎小说中的“原始强力”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路翎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鲁迅等先驱们从进化和时代要求的意义上呼唤个性的自由、解放,路翎则试图从生命的原始本能上寻找动因,这就是渗透在路翎作品中的那种独特的原始强力精神。但路翎深刻地认识到:原始强力精神不过是人们要求个性解放的一种生命的诉求。这种野性的奔突并不能帮助人类实现个性的自由、解放。人类要想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解放,需要从理性和智慧中开辟出可行的路。这也是路翎作品提供给我们的可贵借鉴之处。(本文来源于《长春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1期)

贾智娴[10](2002)在《生命原始强力的孤独呼喊——简论路翎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路翎始终以“个性解放” ,寻求群体革命与个体解放为创作主旨 ,体现了一名纯粹现代知识分子的民族责任感和对现代文化的思考。文章从路翎小说的“生命原始强力”、“流浪意识”以及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个性解放”与中国历史前进的重大矛盾的问题简论路翎小说(本文来源于《廊坊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原始强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序言2000年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举办了一个名叫‘中国小说研究与方法论'的国际研讨会,目的是加强中国小说文本分析理论的研究,开拓小说研究的领域。在这个研讨会上,我以路翎的小说《饥饿的郭素娥》为对象,详细分析了其中的神圣元素,所谓神圣,在社会民俗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异于文明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原始强力论文参考文献

[1].杨茂义.路翎小说:生命原始强力的极端释放[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

[2].梁敏儿.原始强力再议:以《饥饿的郭素娥》为中心[J].红岩.2010

[3].倪海燕.“原始强力”与川东地域文化的关系——从一个角度解读路翎早期的创作[J].红岩.2010

[4].高阿蕊,张武军.原始强力与高贵心灵的完美融合——略论路翎抗战时期作品中的人物[J].红岩.2010

[5].张静.论路翎小说中的“原始强力”[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6].王小环.路翎小说中的“原始强力”解析[J].作家.2009

[7].张华.野性、顽强、火暴——论端木蕻良小说的原始强力[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8].张晓玲.原始强力骚动下的两个人生突围者——于连和玛蒂尔德人物形象谈[J].名作欣赏.2005

[9].吕新.论路翎小说中的“原始强力”精神[J].长春大学学报.2004

[10].贾智娴.生命原始强力的孤独呼喊——简论路翎小说[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2

论文知识图

●斜交轮胎的构造-图3-6 斜交轮胎的断面结...●斜交轮胎的构造-3-7 五种轮胎线层的弹性...新式烧结系统示意一7喷射沉积AIFeVSi挤压管经450℃旋压(...渔网丝、线人工加速老化试验曲线高温染色升温曲线

标签:;  ;  ;  ;  ;  ;  ;  

原始强力论文_杨茂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