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桥梁预应力加固装置论文和设计-周军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固装置,具体是一种公路桥梁预应力加固装置,包括加固梁体和安装在加固梁体下方的预应力钢板,所述加固梁体外侧设有内槽钢,所述内槽钢外侧设有外槽钢,所述内槽钢和外槽钢的顶端通过纵向钢梁固定连接,所述纵向钢梁通过植筋固定连接在加固梁体上,所述内槽钢的底部设有预应力钢板,预应力钢板的两端与内槽钢的底部相接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外槽钢、内槽钢、纵向钢梁和植筋设置构成了一个体外预应力体系,预应力体系各组成部分在桥梁使用期间均是可检测、可调整、可维修、可控制和可更换的,且具有承载效果好、自重增加小及加固效果显著地特点,同时易于安装,施工简单,施工效率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公路桥梁预应力加固装置,包括加固梁体(1)和安装在加固梁体(1)下方的预应力钢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梁体(1)外侧设有内槽钢(3),所述内槽钢(3)外侧设有外槽钢(2),所述内槽钢(3)和外槽钢(2)的顶端通过纵向钢梁(4)固定连接,所述内槽钢(3)、外槽钢(2)和纵向钢梁(4)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铆接,所述纵向钢梁(4)通过植筋(5)固定连接在加固梁体(1)上,所述植筋(5)的一端与纵向钢梁(4)焊接,植筋(5)的另一端通过开孔的方式伸入到加固梁体(1)内,所述内槽钢(3)的底部设有预应力钢板(6),预应力钢板(6)的两端与内槽钢(3)的底部相接触,预应力钢板(6)的顶端与加固梁体(1)的底部相接触。

设计方案

1.一种公路桥梁预应力加固装置,包括加固梁体(1)和安装在加固梁体(1)下方的预应力钢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梁体(1)外侧设有内槽钢(3),所述内槽钢(3)外侧设有外槽钢(2),所述内槽钢(3)和外槽钢(2)的顶端通过纵向钢梁(4)固定连接,所述内槽钢(3)、外槽钢(2)和纵向钢梁(4)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铆接,所述纵向钢梁(4)通过植筋(5)固定连接在加固梁体(1)上,所述植筋(5)的一端与纵向钢梁(4)焊接,植筋(5)的另一端通过开孔的方式伸入到加固梁体(1)内,所述内槽钢(3)的底部设有预应力钢板(6),预应力钢板(6)的两端与内槽钢(3)的底部相接触,预应力钢板(6)的顶端与加固梁体(1)的底部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桥梁预应力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钢(3)、外槽钢(2)和纵向钢梁(4)之间采用焊接方式互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桥梁预应力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板(6)为弧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桥梁预应力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板(6)的两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7),所述限位块(7)与固定块(8)相接触,所述固定块(8)与螺栓(9)相连接,所述螺栓(9)贯穿外槽钢(2)和内槽钢(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公路桥梁预应力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板(6)与加固梁体(1)的底部依次设有定向装置一(10)、定向装置二(11)和定向装置三(13),所述定向装置一(10)、定向装置二(11)和定向装置三(13)的顶端采用焊接或铆接的方式与加固梁体(1)底部连接,所述定向装置一(10)、定向装置二(11)和定向装置三(13)的底端设置为凹形面,与预应力钢板(6)弧形面吻合接触。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固装置,具体是一种公路桥梁预应力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 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

桥梁是道路交通必不可少的设施,我国桥梁总数超过六十万座, 由于早期的交通量和车辆载重较低, 加之经济有限等各种原因, 梁桥的设计宽度通常不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交通量和车辆载重的增加,原有梁桥的通行能力和承载能力明显不足, 而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已有一定数量的桥龄发生老化、损坏现象,危桥逐年增多,其中梁式桥占比例最多,其危桥承载能力会越来越差,一般的桥梁加固结构大多存在施工难度大、内力变化大不易控制等缺点,且施工工期也比较长,不利于工程进度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桥梁预应力加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公路桥梁预应力加固装置,包括加固梁体和安装在加固梁体下方的预应力钢板,所述加固梁体外侧设有内槽钢,所述内槽钢外侧设有外槽钢,所述内槽钢和外槽钢的顶端通过纵向钢梁固定连接,所述内槽钢、外槽钢和纵向钢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铆接,所述纵向钢梁通过植筋固定连接在加固梁体上,所述植筋的一端与纵向钢梁焊接,植筋的另一端通过开孔的方式伸入到加固梁体内,所述内槽钢的底部设有预应力钢板,预应力钢板的两端与内槽钢的底部相接触,预应力钢板的顶端与加固梁体的底部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槽钢、外槽钢和纵向钢梁之间采用焊接方式互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预应力钢板为弧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预应力钢板的两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固定块相接触,所述固定块与螺栓相连接,所述螺栓贯穿外槽钢和内槽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预应力钢板与加固梁体的底部依次设有定向装置一、定向装置二和定向装置三,所述定向装置一、定向装置二和定向装置三的顶端采用焊接或铆接的方式与加固梁体底部连接,所述定向装置一、定向装置二和定向装置三的底端设置为凹形面,与预应力钢板弧形面吻合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外槽钢、内槽钢、纵向钢梁、植筋、限位块、固定块、螺栓、定向装置一、定向装置二和定向装置三的设置构成了一个体外预应力体系,预应力体系各组成部分在桥梁使用期间均是可检测、可调整、可维修、可控制和可更换的,且具有承载效果好、自重增加小及加固效果显著地特点,同时易于安装,施工简单,施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公路桥梁预应力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公路桥梁预应力加固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一种公路桥梁预应力加固装置中预应力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固梁体、2-外槽钢、3-内槽钢、4-纵向钢梁、5-植筋、6-预应力钢板、7-限位块、8-固定块、9-螺栓、10-定向装置一、11-定向装置二、12-定向装置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公路桥梁预应力加固装置,包括加固梁体1和安装在加固梁体1下方的预应力钢板6,所述加固梁体1外侧设有内槽钢3,所述内槽钢3外侧设有外槽钢2,所述内槽钢3和外槽钢2的顶端通过纵向钢梁4固定连接,所述内槽钢3、外槽钢2和纵向钢梁4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铆接,优选的,在这里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使装置连接起来更加稳定,所述纵向钢梁4通过植筋5固定连接在加固梁体1上,所述植筋5的一端与纵向钢梁4焊接,植筋5的另一端通过开孔的方式伸入到加固梁体1内,所述内槽钢3的底部设有预应力钢板6,所述预应力钢板6为弧形结构,具有较好的预应力分布效果,避免应力突变,同时减小预应力钢板6的应力集中,提高其使用寿命,预应力钢板6的两端与内槽钢3的底部相接触,预应力钢板6的顶端与加固梁体1的底部相接触,形成预应力,该预应力作用于加固梁体1产生向上的合力,对加固梁体1进行加固。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公路桥梁预应力加固装置,所述预应力钢板6的两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7,所述限位块7与固定块8相接触,所述固定块8与螺栓9相连接,所述螺栓9贯穿外槽钢2和内槽钢3,通过旋转螺栓9对预应力钢板6施加预拉力至控制值,完成对加固梁体1的加固,进一步的,所述预应力钢板6与加固梁体1的底部依次设有定向装置一10、定向装置二11和定向装置三13,所述定向装置一10、定向装置二11和定向装置三13的顶端采用焊接或铆接的方式与加固梁体1底部连接,所述定向装置一10、定向装置二11和定向装置三13的底端底端设置为凹形面,与预应力钢板6弧形面吻合接触,以适应预应力钢板6的弧形走向,具有较好的预应力分布效果,使加固梁体1底部的受力协调均匀, 避免应力突变,同时减小预应力钢板6的应力集中,提高其使用寿命。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中加固梁体1和安装在加固梁体1下方的预应力钢板6为现有技术的应用,通过外槽钢2、内槽钢3、纵向钢梁4、植筋5、限位块6、固定块8、螺栓9、定向装置一10、定向装置二11和定向装置三12的设置构成了一个体外预应力体系,预应力体系各组成部分在桥梁使用期间均是可检测、可调整、可维修、可控制和可更换的,且具有承载效果好、自重增加小及加固效果显著地特点,同时易于安装,施工简单,施工效率高。

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一种公路桥梁预应力加固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57114.0

申请日:2018-12-3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339016U

授权时间:20190903

主分类号:E01D 22/00

专利分类号:E01D22/00

范畴分类:36A;36E;

申请人:周军

第一申请人:周军

申请人地址:253011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东方红东路高地世纪城37号楼1单元603号

发明人:周军;李保勇;陶冠涛;孙建韬;赵秀义

第一发明人:周军

当前权利人:周军

代理人:李静

代理机构:11548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一种公路桥梁预应力加固装置论文和设计-周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