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种薯繁育用培养箱论文和设计-张海波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马铃薯种薯繁育用培养箱,包括培养箱,所述培养箱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远离第一轴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蜗杆的外壁齿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螺纹杆的外壁螺纹套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后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内部对称滑动套接有滑杆,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培养皿。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操作方便,使得种薯可以充分接受到光照,并且还可以使得培养箱的内部有充足的氧气。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马铃薯种薯繁育用培养箱,包括培养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1)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2),所述第一轴承(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蜗杆(3),所述蜗杆(3)远离第一轴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4),所述蜗杆(3)的外壁齿动连接有齿轮(5),所述齿轮(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7),所述螺纹杆(6)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轴承(8),所述螺纹杆(6)的外壁螺纹套接有螺纹套(9),所述螺纹套(9)的后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横板(10),所述横板(10)的内部对称滑动套接有滑杆(11),所述横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座(12),所述升降座(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培养皿(13),所述培养皿(13)的内部开设有培养槽(14),所述培养箱(1)的上表面开设有开口(15),所述开口(15)的上表面设有盖板(16),所述盖板(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透气网(17)。

设计方案

1.一种马铃薯种薯繁育用培养箱,包括培养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1)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2),所述第一轴承(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蜗杆(3),所述蜗杆(3)远离第一轴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4),所述蜗杆(3)的外壁齿动连接有齿轮(5),所述齿轮(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7),所述螺纹杆(6)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轴承(8),所述螺纹杆(6)的外壁螺纹套接有螺纹套(9),所述螺纹套(9)的后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横板(10),所述横板(10)的内部对称滑动套接有滑杆(11),所述横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座(12),所述升降座(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培养皿(13),所述培养皿(13)的内部开设有培养槽(14),所述培养箱(1)的上表面开设有开口(15),所述开口(15)的上表面设有盖板(16),所述盖板(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透气网(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种薯繁育用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4)位于培养箱(1)的外部,所述蜗杆(3)与培养箱(1)转动连接,所述转盘(4)远离培养箱(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转把(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种薯繁育用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7)位于培养箱(1)的顶部内表面,所述第二轴承(7)与培养箱(1)之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种薯繁育用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轴承(8)位于培养箱(1)的底部内表面,所述第三轴承(8)与培养箱(1)之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种薯繁育用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滑杆(11)位于培养箱(1)的内部,所述滑杆(11)与培养箱(1)之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种薯繁育用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9),所述底座(19)的下表面设有防滑垫。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蔬菜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铃薯种薯繁育用培养箱。

背景技术

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中国东北和河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西北和两湖地区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或洋山芋,广东称之为薯仔,粤东一带称荷兰薯,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带被称为土豆。

但是现有的马铃薯种薯繁育用培养箱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它不是直接将马铃薯种薯放在箱体内,顶部采用的是透明玻璃,这样不能使得种薯充分受到光照和氧气,使得种薯的繁育不是很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马铃薯种薯繁育用培养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马铃薯种薯繁育用培养箱,包括培养箱,所述培养箱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远离第一轴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蜗杆的外壁齿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螺纹杆的外壁螺纹套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后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内部对称滑动套接有滑杆,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培养皿,所述培养皿的内部开设有培养槽,所述培养箱的上表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上表面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透气网。

优选的,所述转盘位于培养箱的外部,所述蜗杆与培养箱转动连接,所述转盘远离培养箱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转把。

优选的,所述第二轴承位于培养箱的顶部内表面,所述第二轴承与培养箱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轴承位于培养箱的底部内表面,所述第三轴承与培养箱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滑杆位于培养箱的内部,所述滑杆与培养箱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培养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设有防滑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蜗杆、齿轮、螺纹杆和横板,可以使得培养皿移动到培养箱的外部,这样可以使得培养槽内的种薯可以充分受到光照;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盖板和透气网,培养槽内的种薯通过透气网进行吸收氧气,这样可以使得培养箱内部有充分的氧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操作方便,使得种薯可以充分接受到光照,并且还可以使得培养箱的内部有充足的氧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马铃薯种薯繁育用培养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马铃薯种薯繁育用培养箱的盖板的俯视图。

图中:1培养箱、2第一轴承、3蜗杆、4转盘、5齿轮、6螺纹杆、7第二轴承、8第三轴承、9螺纹套、10横板、11滑杆、12升降座、13培养皿、14培养槽、15开口、16盖板、17透气网、18转把、19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马铃薯种薯繁育用培养箱,包括培养箱1,培养箱1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2,第一轴承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蜗杆3,蜗杆3远离第一轴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4,蜗杆3的外壁齿动连接有齿轮5,齿轮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6,螺纹杆6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7,螺纹杆6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轴承8,螺纹杆6的外壁螺纹套接有螺纹套9,螺纹套9的后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横板10,横板10的内部对称滑动套接有滑杆11,横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座12,升降座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培养皿13,培养皿13的内部开设有培养槽14,培养箱1的上表面开设有开口15,开口15的上表面设有盖板16,盖板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透气网17。

转盘4位于培养箱1的外部,蜗杆3与培养箱1转动连接,转盘4远离培养箱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转把18,第二轴承7位于培养箱1的顶部内表面,第二轴承7与培养箱1之间固定连接,第三轴承8位于培养箱1的底部内表面,第三轴承8与培养箱1之间固定连接,滑杆11的数量为两个,滑杆11位于培养箱1的内部,滑杆11与培养箱1之间固定连接,培养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9,底座19的下表面设有防滑垫。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有蜗杆3、齿轮5、螺纹杆6和横板10,当需要光照的时候,培养人员转动转盘4上的转把18,转盘4带动蜗杆3在第一轴承2上转动,蜗杆3带动齿轮5转动,齿轮5带动螺纹杆6转动,螺纹杆6带动螺纹套9移动,螺纹套9带动横板10在滑杆11上移动,横板10带动升降座12移动,升降座12带动培养皿13移动,可以使得培养皿13移动到培养箱1的外部,这样可以使得培养槽14内的种薯可以充分受到光照;通过设置有盖板16和透气网17,当不需要光照的时候,将盖板16改在开口15上,培养槽14内的种薯通过透气网17进行吸收氧气,这样可以使得培养箱1内部有充分的氧气;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操作方便,使得种薯可以充分接受到光照,并且还可以使得培养箱1的内部有充足的氧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马铃薯种薯繁育用培养箱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79893.4

申请日:2018-12-3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5(内蒙古)

授权编号:CN209403135U

授权时间:20190920

主分类号:A01G 9/02

专利分类号:A01G9/02

范畴分类:12A;

申请人:内蒙古蒙森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内蒙古蒙森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024043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大夫营子乡政府所在地

发明人:张海波;卢文明;刘金春;王亚萍;左志东

第一发明人:张海波

当前权利人:内蒙古蒙森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  ;  

一种马铃薯种薯繁育用培养箱论文和设计-张海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