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土建工程建设关键技术及其控制措施

变电站土建工程建设关键技术及其控制措施

关键词:变电站;土建工程;关键技术;控制措施

作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支柱产业之一,电力行业不但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支持,同时与人们的生活舒适度息息相关。在发展过程中,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水平也逐渐成为其主要的限制性因素,为了进一步迎合国家对于电力企业发展与建设的基本要求,实现清洁能源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的愿景,就必须重视变电站土建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为了进一步分析变电站土建工程建设的技术控制措施,就必须先来了解一下变电站土建施工的工程特点。

一、变电站土建施工工程特点

1.技术与资金需求大

从变电站土建施工项目的特点上来看,由于其建设规模大、项目众多,所以对于技术与资金方面的需求也向团队较大。一些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类型包括有配电室、控制室以及消防蓄水池等设施都具有建设难度大、要求高的特点,所以不但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同时对于施工技术水平也具有一定的要求。另外,变电站土建施工项目需要一些专业化的施工设备与精密的仪器,这些内容同样会增加减少的成本,比如某75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的总投资达到了34.7亿元。

2.地质环境较为复杂

变电站的选址大都位于城市周边,这些位置的交通便利程度普遍较差,对于原材料的运输以及周边施工环境的勘查等内容具有较高的要求,如果不做好前期的勘查工作,很有可能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遇到新的问题,影响综合施工效益。

3.施工利益方众多

由于变电站项目的建设复杂性大、涉及领域广泛,在设计与施工环节中会通过逐步分包的方式汇集大量的设计商与施工方,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就会出现参建单位众多以及内部协调难度过大的情况。常规条件下,变电站土建工程会经历可行性设计、初步设计以及施工、验收和试运行等多个环节的工作,在整个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关联性与独立性,而不同的施工建设方各自为政,为自己的利润与施工安全负责,对于整体却不存在任何规划,由此导致的安全施工与质量控制问题层出不穷,不但严重影响了项目的整体建设质量,对于行业的全面健康发展也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二、变电站土建施工关键技术与控制措施

1.支架基础施工

作为变电站土建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环节,支架基础施工一直是变电站土建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限制性因素。特别针对一些支架基础施工工作较多的变电站而言,其支架的质量稳定性也将直接影响到后期变电站的正常使用。在施工设计中,首先要全面审核对轴线的位置以及相应的高程,以此来确保设计符合一般要求。

除此之外,在设计过程中还要确保坑基土质能够达到设计的基本要求,进而防止在雨季来临时出现基坑长时间浸泡而承载力下降的问题。在施工中还要着重注意基坑沉降的问题,这不但会增加施工建设的成本,同样也会对变电站的后期运营带来严重的安全质量隐患。在支架基础的混凝土施工中,首先要对模板、钢筋以及混凝土等环节进行控制,特别针对模板而言,要重视其种类的选择、加固流程的优化以及混凝土浇筑流程的质量控制,进而实现混凝土施工环节的全面质量控制。在模板选择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光滑、平整的模板,并且在安装前要做好表层的清理工作,在模板与支撑体系的控制方面,选择强度、稳定性与刚度均达到施工要求以上的材料,且要防止重力载荷导致的局部形变。针对预埋件以及预埋螺栓的稳固程度也要做好调查与考核工作,尽可能在台阶存在的情况下做好下层台阶沉降稳定性的检查,以此来确保避免砂浆冒出、烂根等工程缺陷问题的发生。

支架施工的整个环节当中,还要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施工经验,在施工过程中不允许任何对钢筋踩踏的情况发生,在浇筑过程中也要做好钢筋位置与间距的现场调整工作,以此来确保施工程序与工艺技术要求符合国家的基本安全规定。在完成基础施工任务后,可以通过对基底积水以及垃圾进行清理的方式来实现回填料的控制,进而实现分层夯实的目标。

2.混凝土结构施工

混凝土结构施工主要影响建筑整体的可靠性,其施工过程中除了按照基本的施工流程与规范之外,还应该重视施工质量要求以及对防火墙和消防水池的施工工艺控制情况。在施工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混凝土结构与表面状态对于提升工程质感也具有重要的帮助。在执行有关工程建设的强制条款与要求的过程中,还要及时杜绝麻面、蜂窝以及空洞等问题,同时还要做好结构审查工作,避免出现梁柱街头断面尺寸偏大以及轴线偏移等问题,以此来提升建设的规范化与稳定性,现就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其控制方法简要分析如下:

其一,麻面。

当出现麻面时,可以通过使用清水冲洗的方式来进行处理,之后根据实际冲洗情况选择一比二或者一比二点五的混凝土砂浆进行修补和抹平即可。

其二,孔洞。

孔洞是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缺陷类型之一,当类似的缺陷出现时,首先要做好疏松混凝土的清除工作,然后再进行局部支模,最后根据处理情况选择纯水泥浆压力灌浆操作即可完成。

其三,蜂窝与漏筋。

蜂窝与漏筋问题除实现可以使用疏松混凝土清除与钢丝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表面处理,然后使用一比二点五的混凝土砂浆进行局部填补,如果蜂窝与漏筋的问题较为严重,可以参考孔洞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其四,裂缝。

裂缝的成因较多,在针对该缺陷进行控制时需要做好深度调查以及表面处理等工作,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V型缝进行环氧水泥以及水泥砂浆封闭处理的方式进行裂缝处理。

3.预埋件安装

预埋件安装在变电站土建施工中属于一个分支众多且工序复杂的施工环节,同样也是最容易出现质量缺陷的环节。在预埋件的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其质量控制的基本任务,做到预埋件的中心线、高程以及定位轴线都符合安全规定的一般标准,并且在施工过程中都要严格按照设计的基本要求进行精准施工,以此来确保中心距离与高程的准确性、稳定性。在变电站的基础墙面与配电柜部门,为了强化其强度,必须通过预埋短钢筋焊接固定的方式来制作固定架,固定架的体积与大小要正好符合预埋件的实际情况。针对一些预埋体积相较较大的部件而言,可以通过与栓结构相配合的方式进行预埋,比如主变压器的预埋钢板等,这些预埋件的预埋需要严格遵守科学设计的一般原理,综合考核各种工况条件,以防后续使用过程中发生危险。另外,在预埋件的排气孔选择方面也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影响排气效果与稳定性。

总结

综上所述,变电站土建工程建设是电力行业相关业务顺利开展的前提,其设计与施工各项环节也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用电安全。随着国家对于变电站建设标准要求的不断提升,目前各大项目建设方也在抓紧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与施工能力。本文试着从支架基础施工、混凝土结构施工以及预埋件安装等角度对施工建设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也希望能够以此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新的思路,为变电站项目建设的稳定性创设条件。

参考文献:

[1]刘善通.变电站土建工程建设关键技术及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9):244.

[2]薛镜辉.解析变电站土建工程建设关键技术及其控制[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36):20-21.

[3]何海林.变电站土建工程建设关键技术及其控制[J].科技创业家,2013,(05):52.

标签:;  ;  ;  

变电站土建工程建设关键技术及其控制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