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利波法论文_柯松,胡龙,陈海军,韩孝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瑞利波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瑞利,裂缝,散曲,有限元,波速,临界值,表面。

瑞利波法论文文献综述

柯松,胡龙,陈海军,韩孝峰[1](2019)在《地基低速层的瞬态瑞利波法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面波勘探法探测低速层所提取的频散曲线特征进行研究。采用FLAC3D建立模型,模拟瞬态面波法提取面波信号,并用f-k法对频散曲线提取及速度剖面绘制,分析频散曲线呈"之"字形原因,验证了瞬态面波法探测低速层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江西建材》期刊2019年04期)

杜文卫,江刚,朱彬占,周小平,原志杰[2](2018)在《基于瑞利波法对混凝土表面裂缝检测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瑞利波及衍射纵波的传播时间差法,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瑞利波在含不同长度及角度裂纹的混凝土介质中的传播规律,提出了混凝土介质中表面裂缝长度和角度的计算公式,并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传播过程中,瑞利波一部分沿着介质表面(含裂纹表面)传播,另一部分在裂缝尖端发生模式转换,形成衍射横波和衍射纵波,弹性波传播到介质边界时被粘弹性人工边界全部吸收,消除了反射波的影响;表面裂缝长度和角度的计算结果误差基本在5%以下,只有个别数据误差较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裂缝长度和角度值的增大,计算结果的准确度越高。(本文来源于《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刘庆宇,张开伟,王亮[3](2017)在《瑞利波法在振冲碎石桩液化地基处理效果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瑞利波法对振冲碎石桩液化地基处理效果进行测试,通过实测的剪切波速度与液化判别剪切波波速临界值波速进行对比,找出两者的对应关系,同时采用标准贯入试验验证瑞利波法的测试结果,总结瑞利波法在振冲碎石桩液化地基处理效果测试中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工程物探与岩土工程测试学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7-11-08)

吴昊天[4](2016)在《小尺寸稳态瑞利波法试验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瑞利面波方法在地质勘测以及工程检验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虽然在实践中也大量用于经验性的勘测非均匀地质问题,但应用瑞利面波法对介质的水平以及倾斜界面的识别能力尚未有明确认识。研究瑞利波探测层状介质分界面的影响,对提高瑞利波法的精度和扩展其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在简单易制备的场地模型上进行小尺寸稳态瑞利波试验,为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弥补现场试验受测试设备、测试环境、测试时间等限制而引起试验样本不足。对照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有利于更好总结相关特征和规律。本文利用谱元分析软件Specfem2D对不同场地上的小尺寸稳态瑞利面波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着重探讨了利用稳态瑞利波法识别成层场地水平和倾斜分界面的可行性。主要完成了的如下工作:1、分别利用Specfem2D软件对砂土和混凝土两类均匀场地上的小尺寸稳态瑞利波法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模型尺寸、网格大小以及计算时间步长等模型参数的选取,通过与理论解析解的对比,检验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与精度;通过与现场测试结果对照,研究了不同道间距、偏移距对频散曲线的影响,为小尺寸瑞利波法现场测试提供了参考。2、数值模拟了水平双层场地上的小尺寸稳态瑞利波法试验。通过对比现场测试结果、数值模拟结果以及理论解析解,分析了低频段、高频段的相位差谱和频散曲线特征以及道间距对测试与模拟结果的影响。探讨了不同底层剪切波速下频散曲线首个“拐点”对应的瑞利波波长与分界面深度的关系,指出了在传统应用测试中通过降低激振频率、增加道间距以探测分界面做法的不足。3、介绍了倾斜界面双层场地上的小尺寸稳态瑞利波法试验,详细分析了不同测试方向、激振方向和道间距下获得的相位差谱特征;对其中道间距为0.5m的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细致分析。研究表明,在垂直于倾斜横截面方向测试可简化为水平成层场地;而在顺倾斜界面方向测试,浅端激振与深端激振下的结果存在明显差别,深端激振时的相位差整体上大于浅端激振下的相位差,可以据此来判别层状介质分界面是否倾斜,且相速度值相对较大的一侧其首层厚度较薄。(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期刊2016-06-01)

原志杰[5](2016)在《基于瑞利波法对混凝土裂缝检测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瑞利波是一种沿半无限弹性介质自由表面传播的偏振波,具有波长长、振幅大等特征。正由于这一特征,瑞利波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工程勘探、材料的无损检测等领域。本文采用解析法研究了瑞利波在均匀介质以及层状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并采用数值方法对含裂缝混凝土介质中瑞利波的传播规律进行分析。通过设定不同情况的表面裂缝及内部裂缝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提出了对裂缝进行检测的方法,主要成果及创新点如下:(1)对层状介质中的瑞利波频散曲线进行研究,并基于MATLAB实现了正演算法(Knopoff快速算法)的程序设计,得出瑞利波频散曲线的变化规律与介质条件有密切关系。(2)通过设定不同频率的激励源及不同长度的表面裂缝,得到传递系数?与d?的关系。选取d??0.4,1???0.3曲线段作为判断依据。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断改变入射瑞利波的频率,使传递系数落到0.3和1之间,根据瑞利波传递系数曲线查得裂缝长度与瑞利波长的比值,继而求得混凝土表面裂缝的长度。(3)对含表面裂缝混凝土的弹性波传播规律进行分析,基于瑞利波及衍射纵波的传播时间差法,得到表面裂缝长度及角度的计算公式。(4)提出了对内部裂缝检测的一种新方法:利用瑞利波幅值-距离曲线对内部裂缝水平位置进行定位,并提出了能量幅值指标AI(Amplitude Index),基于AI-hT及AI-α曲线,能够对内部裂缝的深度及角度进行判断。(5)提出了对内部裂缝检测的另一种方法:提出了传播速度指标VI(Velocity Index),基于VI-hT曲线,能够对内部裂缝的深度进行判断,但是该方法无法对内部裂缝角度进行判断;提出了利用反射瑞利波与入射瑞利波的时间差对内部裂缝的水平位置进行判断。(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6-04-01)

李好[6](2015)在《高密度电法和瞬态瑞利波法在长江沿岸滑坡探测中的综合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滑坡防治工作中,通常需要查清滑坡面或滑坡带一定深度范围内滑动面的具体位置、整个滑坡带地下含水性、岩土层结构、裂隙发育等情况。通常采用钻探法解决这些问题,但钻探法成本高、且只能通过钻探资料推断钻孔间的地质情况。而物探方法物理测点数多、且具有体积效应,能更为真实地反映实际的地质情况。本文基于高密度电法的低阻响应较明显、瑞利波法的低速度介质响应也较明显等优点,以重庆开县康家咀滑坡实测部分资料为例,通过钻探法、高密度电法、瞬态瑞利波法资料之间的对比分析,验证了高密度电法和瞬态瑞利波法综合应用于长江沿岸滑坡探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工程勘察》期刊2015年05期)

万远收[7](2013)在《瞬态瑞利波法频散曲线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瑞利波勘探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浅层地震勘探新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被广泛的应用于工程地质勘察和工程质量无损检测领域。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不同土层条件下分层土的轴对称模型,并用MATLAB软件进行数据后处理分析,重点研究了地基土中瞬态瑞利波法频散曲线的一些特性,以及影响频散曲线精度的相关因素。首先,讨论了瞬态瑞利波法有限元模型建立的相关条件,确定了模型尺寸、网格大小和边界条件等计算参数,并论证了合适振源函数的选取;提取均匀介质中的频散曲线,通过与理论结果对比,验证了有限元计算的合理性。其次,根据频散曲线提取的计算流程,对影响瞬态瑞利波法频散曲线的相关因素如干扰波、偏移距和道间距等做了一定的研究与分析,给出了提取高精度频散曲线的一些建议。最后,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多层土层介质模型中,得到荷载作用下地层的波动响应,通过提取并分析相关频散曲线,得到各土层厚度和瑞利波波速,进而与理论值相比较,论证了瞬态瑞利波法频散曲线用于浅层勘探的合理性,同时对复杂地层如软弱夹层中频散曲线的相关特性包括所谓的半波长解释法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3-01-01)

李天祺[8](2012)在《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的瑞利波法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瑞利波测试技术在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评价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合大量工程资料,给出了碎石桩复合地基液化的工程判别方法,并建立了利用瑞利波法评价碎石桩体质量、承载力、变形模量的工程检验方法。结合现场静载和动测的试验数据对比分析,瑞利波评价法可靠、快捷,能快速有效地检验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12年05期)

王勋章,张延顺,李吉祥,曹明世[9](2012)在《利用瑞利波法勘探技术预测煤层瓦斯赋存》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瑞利波勘探技术在双龙煤矿生产现场的应用情况,实践证明,瑞利波法(Rayleighwave)进行局部瓦斯赋存预测,有其较大的优越性,能够有效的提高勘察效率及精度,并可明显地降低勘察成本。(本文来源于《陕西煤炭》期刊2012年04期)

唐平祥[10](2012)在《瑞利波法在公路地基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瑞利波法,是根据瑞利波(Rayleigh Wave)在土层中传播和能量分布的特征,通过表面频谱分析法对瑞利波在土层中传输的情况进行测量并建立波速和频率、深度曲线来反映土层性质。介绍了瑞利波法的基本原理和测试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瑞利波法适用于几十m深度范围的浅基础工程地质勘测。研究结果可以用来指导现场观测。(本文来源于《公路工程》期刊2012年03期)

瑞利波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瑞利波及衍射纵波的传播时间差法,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瑞利波在含不同长度及角度裂纹的混凝土介质中的传播规律,提出了混凝土介质中表面裂缝长度和角度的计算公式,并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传播过程中,瑞利波一部分沿着介质表面(含裂纹表面)传播,另一部分在裂缝尖端发生模式转换,形成衍射横波和衍射纵波,弹性波传播到介质边界时被粘弹性人工边界全部吸收,消除了反射波的影响;表面裂缝长度和角度的计算结果误差基本在5%以下,只有个别数据误差较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裂缝长度和角度值的增大,计算结果的准确度越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瑞利波法论文参考文献

[1].柯松,胡龙,陈海军,韩孝峰.地基低速层的瞬态瑞利波法数值模拟[J].江西建材.2019

[2].杜文卫,江刚,朱彬占,周小平,原志杰.基于瑞利波法对混凝土表面裂缝检测的数值研究[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8

[3].刘庆宇,张开伟,王亮.瑞利波法在振冲碎石桩液化地基处理效果检测中的应用[C].第十五届全国工程物探与岩土工程测试学术大会论文集.2017

[4].吴昊天.小尺寸稳态瑞利波法试验的数值模拟[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6

[5].原志杰.基于瑞利波法对混凝土裂缝检测的数值研究[D].重庆大学.2016

[6].李好.高密度电法和瞬态瑞利波法在长江沿岸滑坡探测中的综合应用[J].工程勘察.2015

[7].万远收.瞬态瑞利波法频散曲线的仿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8].李天祺.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的瑞利波法评价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

[9].王勋章,张延顺,李吉祥,曹明世.利用瑞利波法勘探技术预测煤层瓦斯赋存[J].陕西煤炭.2012

[10].唐平祥.瑞利波法在公路地基中的应用[J].公路工程.2012

论文知识图

瑞利波法测试图瑞利波法深度剖面瞬态瑞利波法现场测试图瑞利波法现场测试原理示意图矿井瑞利波法超前探测深度剖面巧瑞利波法在反射地震勘探中的应...

标签:;  ;  ;  ;  ;  ;  ;  

瑞利波法论文_柯松,胡龙,陈海军,韩孝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