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明:大连地区妈祖文化浅析论文

王秋明:大连地区妈祖文化浅析论文

摘 要:大连地区位于辽东半岛南端,自古以来,与隔海相望山东半岛的海路交通就很发达,商贸往来频繁。进而决定了起源于福建的妈祖文化是通过商业活动从山东经海路传入大连。本文将重点从妈祖文化传入及大连地区妈祖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本土化特点、及以妈祖文化为核心的海洋文化在城市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三个方面对大连地区妈祖文化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妈祖文化信仰;天后宫;海神娘娘;海洋文化

一、妈祖文化信仰的传入

妈祖信仰始于北宋时期的福建莆田市的湄洲屿,最初是该地区从事海上作业的人们的海神信仰,妈祖即为当地人们心目中航海安全的保护神。相传“妈祖”姓林名默,源于其出生后从不啼哭的缘故。她精通天象、有预报天气的本领又懂得医术和占卜之术,经常救助海上遇难的商民、渔夫,由此深受乡民们爱戴,更是在其死后修建祠堂来怀念她。据《民俗史话》记载“大连地区居民信仰海神实际上是崇拜信仰航运之神天后妈祖,据统计全国各地有妈祖信徒达一亿人,大连地区,建有多处妈祖庙。”①那么,起源于福建地区的妈祖信仰是何时、以何种方式传播到环渤海地区的大连呢?又是如何进一步发展成为北方妈祖文化传播的阵地?

根据2006~2016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对古宇庙水库进行季节性肯德尔检验,统计量Z值及趋势分析结果见表5。

学者根据《旅顺天妃庙记碑文》的记载,推测大连地区最早的妈祖庙是元代建于旅顺口的天后宫。“山东、辽东旧为一省,近虽隔绝海道,然金州、登莱南北两岸间,渔贩往来动以千计,官吏不能尽诘”②即体现了虽官府明令禁止,明代山东地区与辽东地区私人贸易的发展和海路交通的繁荣。地理位置上,旅顺口作为沟通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的海上交通要道,因此成为妈祖信仰北传的重要媒介。此后历经元代的漕运、明代海运的发展,旅顺口作为“妈祖”信仰的中心地位得以巩固,并经清代进一步发展,妈祖信仰辐射整个大连地区。大连地区主要妈祖庙(天后宫遗址)零散分布于旅顺、金州、庄河、瓦房店及大连市内等地。集中建于明清两代。其中建于乾隆年间的金州天后宫,更是我国北方地区沿海最大的天后宫,占地约8000平方米。但很遗憾目前大连地区妈祖庙,保存相对完整的仅有位于庄河清堆镇的天后宫,而其他都遭受严重破坏,但好在由妈祖文化派生出的民俗文化信仰活动却经久不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大连人。

二、大连地区妈祖信仰活动的本土化特点

大连地区的妈祖文化信仰,在传播的过程中保留南方与山东妈祖信仰相似性的同时,如仍在延续农历三月二十三或四月十八办庙会的传统,又形成了新的本土化的特点,突出表现在节日庆典活动和妈祖信仰传说两个方面。

(一)节日庆典活动

在南方地区普遍采用庙会的形式祭祀的情况下,大连地区也有自己独特的“妈祖信仰的活动”,最有特点的为渔灯节,即大连地区海岛及沿海渔民给海神娘娘送灯的习俗。在每年的正月十三日,是海神娘娘的生日,在此日傍晚,大连地区渔民带着自制的点着蜡烛小灯船放入大海,海面上灯影水光相互映衬。接着,还会在海边祭祀,将蒸鸡,鲙鱼摆上贡桌,据说此举有“吉(鸡)庆有余(鱼)快(鲙)发财之意。”③近年来,大连地区的渔灯节逐渐摆脱原先的神秘色彩,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逐渐演变成娱乐庆典活动。原先的蜡烛彩灯船已改为风吹不灭的电池船,放海灯时沿海渔民也会燃放鞭炮庆祝,岸边还有敲锣击鼓助威的习俗。如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就是大连旅顺口区民间一年一度放海灯,纪念海神娘娘的日子。长海县在大长山岛为妈祖塑造大型雕像,每年举行祭祀活动。总之,大连地区的“妈祖信仰”由来已久,祭祀活动演变为大连人民的节日庆典活动,在纪念妈祖的同时,也弘扬了其救苦救难、惩恶扬善的品质,并深深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二)妈祖信仰传说

我没有在古河玩过“西瓜水上漂”,黄河里漂西瓜倒是常见的情景,每年三伏天,大水漫滩,黄河里常漂着西瓜,年轻时我常常去河里捞西瓜。我讲的不过是照猫画虎。吴小哥一听笑了,看来我说的很对他的心思。

三、海洋文化在大连城市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由于近代特殊的历史条件,大连先后遭遇俄日两国的殖民统治,在这里,你既可以看到巴洛克风格的俄式建筑的留存,也可见到鲜明折衷主义特点的日式建筑留存。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加之大连本土的文化,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更加多元,更富大连特色的大连城市文化。大连是典型的滨海城市,海洋文化在城市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妈祖文化是大连地区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优秀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大连地区的妈祖信仰至少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对大连地区的社会发展以及人文精神都有重要影响,涉及服饰、饮食、礼仪、节庆乃至思维方式、心理特征、道德观念、精神气质等各个方面。

无论是海洋自然因素还是人文因素始终是大连城市文化中的一张重要明信片,也是大连旅游业发展中,首当其冲应该重点宣传的内容。自然因素方面,如金石滩风景区的自然岩礁风光,每一片海蚀礁林、岩洞皆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文因素体现在海洋雕塑和海洋信仰传说两个方面。在大连海洋公园和海滨浴场和风景区内常常都可见到独特的海洋标识,如付家庄海滨浴场入口处的巨型海螺,老虎滩海洋公园的可爱白鲸标志牌,星海公园的‘月亮女’美人鱼雕像,獐子岛的海神娘娘像等,在满足宣传功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兼具美观性,此外每个标识背后大多都流传着一段美丽的海洋神话传说故事,诉说着大连这座近代城市由小渔村发展成为现代港口城市的历史,保留了最初的质朴。著名的大连滨海路旅游风景区每当春暖花开的季节,路的一边是长满针阔叶混交林的山峦和盛开着火红杜鹃的山麓,另一边是烟波浩淼的大海和千姿百态的礁石岛屿,沿途奇景叠出,美不胜收,而08年沿途加修20公里木栈道后,更是方便了人们步行浏览沿途山海风光。此外,03年以来每年城市都会举办“徒步大会”,参与人数每年都创下世界徒步联盟城市中的“之最”,游客往往流连忘返。

前文所述,福建地区妈祖传说的故事和大连地区妈祖信仰传说有很大差别。其一,在人物身世上,经大连人对妈祖信仰的重新解读后,妈祖变为普通的渔家女。其二,在故事情节上也有很大出入。大连的妈祖本是渔家女,因夜夜为葬身于大海的丈夫照亮回家的路,感动上天。遂成为庇佑渔民出海安全照亮他们回家之路的海上保护神——海神娘娘。历史上,妈祖身世及传说情节本就众说纷纭,经大连人民口头传说中,加工改造更加贴近大连人民的日常生活,信服力更高。在人民心中形成强烈的认同感,并逐渐由渔民的海上保护神进一步演变为生活上的保护神和引导人民走向幸福生活的指路明灯。

大连是一座因港而生的近代城市,城市发展时间虽无法与古都城市西安、南京的悠久历史相比,但由青泥洼小渔村发展起来的这片土地也绝不符合“文化沙漠”这样偏颇的说法,相反,从古至今,一直向海而生,海洋文化一直是城市文化中最核心乃至最具特色的部分。大连人相信海神娘娘,她像一位慈爱的母亲一样对以海为生的大连人民给予保护,赋予大连人民向大海挑战的勇气,使大连人民目光高远,不断开拓进取,敢于冒险和迎难而上;同时妈祖文化中蕴含的扶危济困、矜贫救厄、无私奉献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大连人民保持信念、品节,促人向上和向善,起到了很好的教化作用。而由妈祖信仰衍生出的相关民俗节庆活动,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区多分布于流域缺水地区,降水量较小,地表水资源较匮乏,且现状供水工程的供水能力难以支撑大规模农业灌溉取水,因此,节水增粮行动项目供水水源仍将以凿井抽取地下水为主。为进一步加大对项目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力度,必须加强水资源论证工作,指导项目实施过程中合理开发地下水,严禁取用深层承压水,最大限度保障地下水采补平衡,避免出现地下水超采漏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步削减地下水超采区超采量,改善地下水超采状况和水环境。

[ 参 考 文 献 ]

[1]大连史志办公室,编.大连市志民俗志[M].方志出版社,2004.

[2]大连史志办公室,编.大连市志文化志[M].方志出版社,2004.

[3]孙激扬.民俗史话[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6.

[4]蔡泰山.妈祖文化与海洋文化发展的关系[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5.

[5]赵一平.海洋文化与大连海洋旅游开发[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

[6]孙宝田.旅大文献征存[M].大连出版社,2008.

[ 注 释 ]

①孙激扬.民俗史话.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6.42.

②《明世宗实录卷460》.

③大连市史志办公室编.大连市志 民俗志.方志出版社,2004.13.

中图分类号:B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9)04-0246-02

标签:;  ;  ;  ;  ;  ;  ;  ;  ;  ;  ;  

王秋明:大连地区妈祖文化浅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