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编程控制器壳体结构论文和设计-陈建林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编程控制器壳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编程控制器壳体结构,结构上警示锁扣器将固定基座上的连接横杆和控制器壳体前端相连接起来进行盖面,从而立柱板下端的铁块和支撑杆上的吸附磁铁相互吸附连接,当出现脱离或者不固定时,吸附磁铁和铁块脱离开下端的伸缩弹簧会产生回复性,将支撑杆顺着滑轨槽板向下位移同步带着支撑杆右端接触的导通触点板向下位移,进而使得导通触点板与定触点相接触,定触点右端连接的蓄电池就会将电力传输到导通触点板上,从而让导通触点板上连接的导电线将电力输送到接收处理器上让其发出信号,使得连接的警示灯开始发出闪烁的灯光对工作人员发出警示。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可编程控制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固定基座(1)、连接横杆(2)、内部空间槽(3)、警示锁扣器(4)、按钮孔(5)、提示灯(6)、编程液晶屏槽(7)、连接铰链(8)、操作面板槽(9)、扬声器(10)、控制器壳体(11),所述固定基座(1)后上端通过连接铰链(8)与控制器壳体(11)后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横杆(2)外侧与固定基座(1)上内侧相焊接,所述内部空间槽(3)与控制器壳体(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横杆(2)上端与警示锁扣器(4)下端相黏合,所述警示锁扣器(4)后上端与控制器壳体(11)前端相黏合,所述按钮孔(5)与控制器壳体(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提示灯(6)嵌入安装于控制器壳体(11)上表面,所述操作面板槽(9)与控制器壳体(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操作面板槽(9)下侧设置有扬声器(10),所述操作面板槽(9)与操作面板槽(9)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控制器壳体(11)下端与连接横杆(2)上端相贴合。

设计方案

1.一种可编程控制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固定基座(1)、连接横杆(2)、内部空间槽(3)、警示锁扣器(4)、按钮孔(5)、提示灯(6)、编程液晶屏槽(7)、连接铰链(8)、操作面板槽(9)、扬声器(10)、控制器壳体(11),所述固定基座(1)后上端通过连接铰链(8)与控制器壳体(11)后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横杆(2)外侧与固定基座(1)上内侧相焊接,所述内部空间槽(3)与控制器壳体(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横杆(2)上端与警示锁扣器(4)下端相黏合,所述警示锁扣器(4)后上端与控制器壳体(11)前端相黏合,所述按钮孔(5)与控制器壳体(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提示灯(6)嵌入安装于控制器壳体(11)上表面,所述操作面板槽(9)与控制器壳体(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操作面板槽(9)下侧设置有扬声器(10),所述操作面板槽(9)与操作面板槽(9)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控制器壳体(11)下端与连接横杆(2)上端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编程控制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锁扣器(4)由接收处理器(41)、警示灯(42)、导电线(43)、导通触点板(44)、卷弹簧(45)、蓄电池(46)、定触点(47)、支撑杆(48)、滑轨槽板(49)、伸缩弹簧(410)、防护壳(411)、吸附磁铁(412)、铁块(413)、立柱板(414)组成,所述接收处理器(41)右端与警示灯(42)左端相连接,所述接收处理器(41)下端通过导电线(43)与导通触点板(44)上端相连接,所述导通触点板(44)与卷弹簧(4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蓄电池(46)左端与定触点(47)右端相连接,所述支撑杆(48)前端与滑轨槽板(49)后端相连接,所述支撑杆(48)下端与伸缩弹簧(410)上端相黏合,所述蓄电池(46)嵌入安装于防护壳(411)内,所述吸附磁铁(412)下端与支撑杆(48)上端相黏合,所述铁块(413)与立柱板(41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伸缩弹簧(410)下端与防护壳(411)上底部相黏合,所述接收处理器(41)下端与防护壳(411)上端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编程控制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板(414)后端与控制器壳体(11)前端相黏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编程控制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411)下端与连接横杆(2)上端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编程控制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1)后端上设置有数个连接铰链(8)。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编程控制器壳体结构,属于壳体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在工业环境下应用,通过可编程的存储器,以对指令的操作,并通过输入、输出接口,控制各类机械设备或产品的生产进程,且各个组件的工作环环紧扣,若要保证各个组件正常运作工作程序正常衔接,可编程控制器的壳体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要对对设备安装在壳体内保障壳体连接的稳定性,若壳体开盖未能及时的发现可能到导致设备出现损坏。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20734226.9的一种可编程控制器壳体结构,包括形成内部空间的壳体、上盖,其结构特征为,还包括锁紧机构、连接件,锁紧机构包括上锁紧固件、下锁紧固件,上锁紧固件、下锁紧固件之间设有通道,所述连接件设有锁定片,锁定片可与所述通道配合加固所述壳体,壳体设有可使所述内部空间连通的开口,但是该现有技术对于壳体的连接的存在的松动和开盖警示防护措施较差,导致长期使用壳体盖面出现松动固定差,使用过程出现脱落损害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编程控制器壳体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于壳体的连接的存在的松动和开盖警示防护措施较差,导致长期时候壳体盖面出现松动固定差,使用过程出现脱落损害组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编程控制器壳体结构,其结构包括固定基座、连接横杆、内部空间槽、警示锁扣器、按钮孔、提示灯、编程液晶屏槽、连接铰链、操作面板槽、扬声器、控制器壳体,所述固定基座后上端通过连接铰链与控制器壳体后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横杆外侧与固定基座上内侧相焊接,所述内部空间槽与控制器壳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横杆上端与警示锁扣器下端相黏合,所述警示锁扣器后上端与控制器壳体前端相黏合,所述按钮孔与控制器壳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提示灯嵌入安装于控制器壳体上表面,所述操作面板槽与控制器壳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操作面板槽下侧设置有扬声器,所述操作面板槽与操作面板槽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控制器壳体下端与连接横杆上端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警示锁扣器由接收处理器、警示灯、导电线、导通触点板、卷弹簧、蓄电池、定触点、支撑杆、滑轨槽板、伸缩弹簧、防护壳、吸附磁铁、铁块、立柱板组成,所述接收处理器右端与警示灯左端相连接,所述接收处理器下端通过导电线与导通触点板上端相连接,所述导通触点板与卷弹簧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蓄电池左端与定触点右端相连接,所述支撑杆前端与滑轨槽板后端相连接,所述支撑杆下端与伸缩弹簧上端相黏合,所述蓄电池嵌入安装于防护壳内,所述吸附磁铁下端与支撑杆上端相黏合,所述铁块与立柱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伸缩弹簧下端与防护壳上底部相黏合,所述接收处理器下端与防护壳上端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板后端与控制器壳体前端相黏合。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壳下端与连接横杆上端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基座后端上设置有数个连接铰链。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编程控制器壳体结构,结构上可编程控制器整体的放入到控制器壳体的内部空间槽后,再由警示锁扣器将固定基座上的连接横杆和控制器壳体前端相连接起来进行盖面,从而立柱板下端的铁块和支撑杆上的吸附磁铁相互吸附连接,当出现脱离或者不固定时,吸附磁铁和铁块脱离开下端的伸缩弹簧会产生回复性,将支撑杆顺着滑轨槽板向下位移同步带着支撑杆右端接触的导通触点板向下位移,进而使得导通触点板与定触点相接触,定触点右端连接的蓄电池就会将电力传输到导通触点板上,从而让导通触点板上连接的导电线将电力输送到接收处理器上让其发出信号,使得连接的警示灯开始发出闪烁的灯光对工作人员发出警示,卷弹簧连接在导通触点板提供了运行回复的弹性动力,防护壳为内部设备提供稳定的运行产所,增强了对控制器壳体连接固定的警示性,避免了出现松动脱落导致内部组件的损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编程控制器壳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警示锁扣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基座-1、连接横杆-2、内部空间槽-3、警示锁扣器-4、按钮孔-5、提示灯-6、编程液晶屏槽-7、连接铰链-8、操作面板槽-9、扬声器-10、控制器壳体-11、接收处理器-41、警示灯-42、导电线-43、导通触点板-44、卷弹簧-45、蓄电池-46、定触点-47、支撑杆-48、滑轨槽板-49、伸缩弹簧-410、防护壳-411、吸附磁铁-412、铁块-413、立柱板-4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编程控制器壳体结构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固定基座1、连接横杆2、内部空间槽3、警示锁扣器4、按钮孔5、提示灯6、编程液晶屏槽7、连接铰链8、操作面板槽9、扬声器10、控制器壳体11,所述固定基座1后上端通过连接铰链8与控制器壳体11后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横杆2外侧与固定基座1上内侧相焊接,所述内部空间槽3与控制器壳体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横杆2上端与警示锁扣器4下端相黏合,所述警示锁扣器4后上端与控制器壳体11前端相黏合,所述按钮孔5与控制器壳体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提示灯6嵌入安装于控制器壳体11上表面,所述操作面板槽9与控制器壳体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操作面板槽9下侧设置有扬声器10,所述操作面板槽9与操作面板槽9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控制器壳体11下端与连接横杆2上端相贴合,所述警示锁扣器4由接收处理器41、警示灯42、导电线43、导通触点板44、卷弹簧45、蓄电池46、定触点47、支撑杆48、滑轨槽板49、伸缩弹簧410、防护壳411、吸附磁铁412、铁块413、立柱板414组成,所述接收处理器41右端与警示灯42左端相连接,所述接收处理器41下端通过导电线43与导通触点板44上端相连接,所述导通触点板44与卷弹簧4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蓄电池46左端与定触点47右端相连接,所述支撑杆48前端与滑轨槽板49后端相连接,所述支撑杆48下端与伸缩弹簧410上端相黏合,所述蓄电池46嵌入安装于防护壳411内,所述吸附磁铁412下端与支撑杆48上端相黏合,所述铁块413与立柱板41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伸缩弹簧410下端与防护壳411上底部相黏合,所述接收处理器41下端与防护壳411上端相贴合,所述立柱板414后端与控制器壳体11前端相黏合,所述防护壳411下端与连接横杆2上端相贴合,所述固定基座1后端上设置有数个连接铰链8。

在进行使用时可编程控制器整体的放入到控制器壳体11的内部空间槽3后,再由警示锁扣器4将固定基座1上的连接横杆2和控制器壳体11前端相连接起来进行盖面,从而立柱板414下端的铁块413和支撑杆48上的吸附磁铁412相互吸附连接,当出现脱离或者不固定时,吸附磁铁412和铁块413脱离开下端的伸缩弹簧410会产生回复性,将支撑杆48顺着滑轨槽板49向下位移同步带着支撑杆48右端接触的导通触点板44向下位移,进而使得导通触点板44与定触点47相接触,定触点47右端连接的蓄电池46就会将电力传输到导通触点板44上,从而让导通触点板44上连接的导电线43将电力输送到接收处理器41上让其发出信号,使得连接的警示灯42开始发出闪烁的灯光对工作人员发出警示,卷弹簧45连接在导通触点板44提供了运行回复的弹性动力,防护壳411为内部设备提供稳定的运行产所。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对于壳体的连接的存在的松动和开盖警示防护措施较差,导致长期时候壳体盖面出现松动固定差,使用过程出现脱落损害组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结构上可编程控制器整体的放入到控制器壳体的内部空间槽后,再由警示锁扣器将固定基座上的连接横杆和控制器壳体前端相连接起来进行盖面,从而立柱板下端的铁块和支撑杆上的吸附磁铁相互吸附连接,当出现脱离或者不固定时,吸附磁铁和铁块脱离开下端的伸缩弹簧会产生回复性,将支撑杆顺着滑轨槽板向下位移同步带着支撑杆右端接触的导通触点板向下位移,进而使得导通触点板与定触点相接触,定触点右端连接的蓄电池就会将电力传输到导通触点板上,从而让导通触点板上连接的导电线将电力输送到接收处理器上让其发出信号,使得连接的警示灯开始发出闪烁的灯光对工作人员发出警示,卷弹簧连接在导通触点板提供了运行回复的弹性动力,防护壳为内部设备提供稳定的运行产所,增强了对控制器壳体连接固定的警示性,避免了出现松动脱落导致内部组件的损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一种可编程控制器壳体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7040.X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5(福建)

授权编号:CN209572255U

授权时间:20191101

主分类号:H05K 5/00

专利分类号:H05K5/00;G08B7/06

范畴分类:39D;

申请人:福建省泓韬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福建省泓韬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福马路504号福州市科技信息中心大楼A区2层A206室

发明人:陈建林

第一发明人:陈建林

当前权利人:福建省泓韬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为志

代理机构:35242

代理机构编号:福州顺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可编程控制器壳体结构论文和设计-陈建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