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王棋

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王棋

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长沙410007

【摘要】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按照护理方法将我院80例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患者分为两组,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40例),基于对照组前提下增加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设为观察组(40例),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SAS、SDS对比,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97.5%,对照组总满意率70%,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显著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深入观察。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改善;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效果

精神分裂症作为精神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的病程很长,容易反复发作,患者身心均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经常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治疗信心,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及抑郁等消极心理,患者病情过于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自残,甚至自杀等行为,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同时还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带来不良影响[1]。本文作者对40例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患者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部分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护理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39-85岁,平均(63.87±1.12)岁。对照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38-84岁,平均(62.23±1.08)岁。两组一般资料经对比,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主要给予患者分阶段的心理护理,具体如下:(1)患者入院时,护士需要将医院环境、有关制度、用药情况以及治疗注意事项等详细告知患者,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关心、爱护患者,让患者感受医院人员对患者的关怀,从而帮助患者克服对医院的陌生感,使其重拾战胜疾病的信心。(2)患者入院3-6周。护士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发放宣传手册以及组织座谈会等方式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疾病有关知识,比如疾病的临床症状、危害、发病原因以及治疗方法等等,使患者能够更深层次认识疾病,避免讳病忌医,主动参与到疾病治疗中[2]。与此同时,护士还需要给患者介绍已经成功治疗的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还应该积极与患者交流,详细分析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充分掌握其具体的心理状况,按照分析结果及时实施个性化心理疏导,认真回答患者的疑问,协助患者克服急躁、抑郁等消极心理,从而采取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3)患者入院6-8周。护士需要按照患者的心理要求,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开展心理健康宣教,比如协助患者对非幻、妄想等行为进行详细分析,使其全面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护士还需要指导患者发泄消极情绪,鼓励其多参与社交活动,并且协助患者培养自身爱好,从而使其形成一个良好的心态[3]。(4)患者入院9-12周。护士需要加大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干预力度,鼓励患者坚持接受治疗,动员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中,并且嘱托家属鼓励、支持患者,多多关心患者,采取正常的态度对待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支持,从而保证患者康复期也接受治疗,争取早日回归家庭。同时,护士还需要告知患者康复时有关注意事项,并且嘱托患者按时复诊[4]。

1.3观察指标

护士应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HAMD、SAS、SDS评分进行记录;同时使用本科自主研究制定的满意度评价表格评价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满分为10分,得分不低于9分评价为十分满意;得分在6-8分评价为一般满意,得分低于6分判断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患者的全部临床数据,其中计数数据使用(%)来表达,使用X2检验组间比较;计量数据使用()方式来表达,使用t检验组间比较,P>0.05说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对比

表1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对比(,分)

由表1可知,两组护理后的HAMD、SAS、SDS评分对比,p<0.05。

2.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

表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n,%]

由表2可知,两组满意度对比,p<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常见并发症中,抑郁为发生率极高的一种,并且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康复效果,情况过于严重时还可威胁到患者的性命安全[5]。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并提高满意度,这是因为该护理模式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并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对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计划进行制定,整个护理过程中均实施心理干预,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分阶段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初期时将疾病知识宣讲作为护理重点,帮助患者全面认识疾病,给予患者鼓励,介绍成功治疗病例等等,提高患者信心,使其采取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疾病;康复期时主要通过辅助角色对指导患者认识自身疾病,并且不断提高患者的自主性,令患者主动参与到疾病治疗中;同时还协助患者发泄消极心理,对患者的爱好进行培养,使其社会功能得到逐渐恢复[6]。

由上可知,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临床护理中,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并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马丽波,姜平平,王旸等.心理护理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6,15(19):25-26.

[2]王桂花,张建欣.心理干预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6,2(14):156-157.

[3]金凤仙,赵建利.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2015,34(20):3217-3219.

[4]严天华.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疗信息,2016,16(64):262-263.

[5]陈群.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1(10):393-394.

[6]曲立新.探心理理干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J].中国医指南,2017,15(6):273-274.

标签:;  ;  ;  

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王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