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难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巴勒斯坦难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巴勒斯坦难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巴勒斯坦,难民,黎巴嫩,中东,中东地区,约旦,叙利亚。

巴勒斯坦难民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陈婧[1](2018)在《美国冻结6500万美元对巴勒斯坦援助款》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地时间1月16日,美国国务院宣布为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RWA)提供6000万美元的援助资金。这笔款项数额较之美国原计划在2018年为该联合国机构提供的捐款数额(1.25亿美元)少了一半多。美国方面表示,被扣下的6500亿美元是否发放(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期刊2018-01-18)

钮松,张璇[2](2017)在《以色列工党与利库德集团的巴勒斯坦难民政策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巴勒斯坦难民问题自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中产生以来,至今未得到妥善解决。多年来该问题的主要当事方以色列在多边和双边外交场合中对难民问题提出过多种方案和对策,研究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难民的这些政策对于该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分属左翼和右翼的以色列政党工党和利库德集团在以色列执政时间最长、影响最大,两党执政期间在难民问题上采取的政策影响着中东和平进程的进展,对难民问题的解决也发挥着直接作用。通过对阿以冲突发展各阶段中执政党采取的难民政策进行整理分析,比较工党和利库德集团对巴勒斯坦难民的政策可以发现,两党在难民问题上采取的政策既有连贯性和相似性,如不承认以色列对难民负有责任、否认难民有"返回权"等;而在具体的政策实施上两党又有差异,利库德集团的政策明显比工党更为强硬。无论工党还是利库德集团都会受到共同的国内外因素,如国土安全、犹太国家属性、政党制度、犹太民族心态和美国的支持等影响,因而政策具有一致性;而不同的历史派别、选民群体和不同时期的国家利益、政党利益则使两党对难民的政策有所区别。(本文来源于《国际关系研究》期刊2017年05期)

程亚荣[3](2017)在《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一文中研究指出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ited Nations Relief and Works Agency for Palestine Refugees in the Near East,UNRWA),简称近东救济工程处,根据1949年12月8日联合国大会第302(IV)号决议成立,于1950年5月1日开始运转,负责满足本区域约75万名巴勒斯坦难民的需要。工程处已发展为联合国规模最大的机构之一,目前已有工作人员近2.7万名。宗旨是为在加沙地带、西岸、约旦、黎巴嫩和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的巴勒斯坦难民的发展做出贡献,直到找到解决难民问题的(本文来源于《中华灾害救援医学》期刊2017年07期)

汪树民[4](2015)在《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难民问题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后大量巴勒斯坦人越过边界来到黎巴嫩境内成为难民。由于黎巴嫩是一个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并存且宗派林立的国家,各社会阶层对于难民的态度并不一致,导致巴勒斯坦难民在黎巴嫩的处境十分艰难。解决黎巴嫩境内巴勒斯坦难民问题的前提应是所有巴勒斯坦难民问题的彻底解决。就当前形势来看,现状的持续是包括黎巴嫩境内巴勒斯坦难民在内的所有巴勒斯坦难民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本文来源于《世界民族》期刊2015年03期)

范鸿达[5](2013)在《巴勒斯坦难民:日暮乡关何处是》一文中研究指出UNRWA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登记的巴勒斯坦难民共有492万左右,获得UNRWA认可的巴勒斯坦难民营有61个。今年1月,从叙利亚逃至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向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呼吁为其提供紧急救助;2月,巴勒斯坦宣布与叙利亚各方达成协议,以使在叙利亚的巴勒斯坦难民远离战火;3月,巴勒斯坦不同政治派别在位于黎巴嫩的艾因·哈勒瓦巴勒斯坦难民营爆发(本文来源于《世界知识》期刊2013年09期)

艾仁贵[6](2013)在《Nakba:现代巴勒斯坦的难民问题与创伤记忆》一文中研究指出1948年爆发的第一次中东战争带来几乎不可逆转的双重结果:一方面,取得胜利的以色列国得以巩固并发展;另一方面,战争导致几百万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难民问题由是产生。巴勒斯坦人并未就此放弃反抗,而是开辟了"第二战场"——用记忆来抗拒占领。"Nakba"作为创伤性集体记忆,逐渐发展为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占领方进行没有硝烟的厮杀与搏斗的有力武器。此种创伤记忆系由难民问题直接而来,而它作为抗争资源又不断强化着难民问题的难以解决。因此,旷日持久的巴以冲突及难民问题不仅具有政治、经济等实际利益的纠葛,而且还夹杂着极为复杂的文化与心理因素。(本文来源于《史学理论研究》期刊2013年02期)

常芳瑜[7](2012)在《难民还是公民?——巴勒斯坦难民在约旦法律身份的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就巴勒斯坦难民在收容国约旦的法律保护问题展开讨论,旨在论述约旦在对待巴勒斯坦难民身份认同问题上所采取的态度和措施。(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2年14期)

黄培昭,张梦旭,李潇[8](2011)在《本报记者探访黎以边境》一文中研究指出5月16日清晨,本报记者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出发,前往南方100公里外的黎以边境冲突现场马龙·拉斯采访。我们的出租车司机穆罕默德是一位45岁的中年人,曾在英国呆过9年,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将黎巴嫩各种情况娓娓道来。他说,到南部边境前必须在当地办好通行证,否则(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1-05-17)

滕仕伟[9](2009)在《巴勒斯坦难民问题的演变与挑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黎巴嫩境内居住着约40万巴勒斯坦难民。由于一系列的原因,难民营与黎巴嫩政府、难民与黎巴嫩人的关系在过去的60年中不断恶化。恶劣的双方关系,加上黎巴嫩社会的排斥、孤立和歧视,使在黎巴勒斯坦难民处境艰难。贫困、绝望、孤立、混乱和权力真空等因素综合在一起,使得在黎巴勒斯坦难民营沦为诸多圣战组织滋长的温床,威胁到黎巴嫩和中东地区安全稳定。(本文来源于《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全克林[10](2009)在《英美与“10万犹太难民进入巴勒斯坦”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犹太难民的未来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美国政府要求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国英国允许10万欧洲犹太难民进入巴勒斯坦。两国政府围绕解决此问题展开了一系列努力,但由于双方立场分歧太大而无法调和,寻求合作的努力彻底失败。此问题并不时使这两个盟国的关系陷入低谷。(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4期)

巴勒斯坦难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巴勒斯坦难民问题自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中产生以来,至今未得到妥善解决。多年来该问题的主要当事方以色列在多边和双边外交场合中对难民问题提出过多种方案和对策,研究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难民的这些政策对于该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分属左翼和右翼的以色列政党工党和利库德集团在以色列执政时间最长、影响最大,两党执政期间在难民问题上采取的政策影响着中东和平进程的进展,对难民问题的解决也发挥着直接作用。通过对阿以冲突发展各阶段中执政党采取的难民政策进行整理分析,比较工党和利库德集团对巴勒斯坦难民的政策可以发现,两党在难民问题上采取的政策既有连贯性和相似性,如不承认以色列对难民负有责任、否认难民有"返回权"等;而在具体的政策实施上两党又有差异,利库德集团的政策明显比工党更为强硬。无论工党还是利库德集团都会受到共同的国内外因素,如国土安全、犹太国家属性、政党制度、犹太民族心态和美国的支持等影响,因而政策具有一致性;而不同的历史派别、选民群体和不同时期的国家利益、政党利益则使两党对难民的政策有所区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巴勒斯坦难民论文参考文献

[1].陈婧.美国冻结6500万美元对巴勒斯坦援助款[N].中国青年报.2018

[2].钮松,张璇.以色列工党与利库德集团的巴勒斯坦难民政策比较[J].国际关系研究.2017

[3].程亚荣.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7

[4].汪树民.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难民问题浅析[J].世界民族.2015

[5].范鸿达.巴勒斯坦难民:日暮乡关何处是[J].世界知识.2013

[6].艾仁贵.Nakba:现代巴勒斯坦的难民问题与创伤记忆[J].史学理论研究.2013

[7].常芳瑜.难民还是公民?——巴勒斯坦难民在约旦法律身份的讨论[J].青春岁月.2012

[8].黄培昭,张梦旭,李潇.本报记者探访黎以边境[N].人民日报.2011

[9].滕仕伟.巴勒斯坦难民问题的演变与挑战[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

[10].全克林.英美与“10万犹太难民进入巴勒斯坦”问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标签:;  ;  ;  ;  ;  ;  ;  

巴勒斯坦难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