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发展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特点及应对*

新媒体发展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特点及应对*

李瑾

提要|作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舆情的发展态势影响着社会舆情的整体走向。文章探讨了新媒体的发展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分析了民族地区高校不同于普通地方高校的网络舆情危机特征,从加强民族地区高校的网络舆情危机反应能力建设、拓宽舆情危机回应的渠道、把握舆情危机回应方式的策略性等方面提出应对办法。

关键词|新媒体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危机

中图分类号|G641

作者信息|李瑾,女,1982年生,研究生,宁夏银川人,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新闻传播研究,750021。

数字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让新时期的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91亿,其中,手机网民的规模达到4.64亿,20-29岁的网民比例占中国网民总数的29.5%,学生仍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群体,所占比例为26.8%。大学生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其互联网应用习惯的显著变化使得高校和网络舆情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由网络舆情及不适当的处理方式给高校管理带来危机的案例比比皆是。

民族地区高校因少数民族学生生源比例高等特点,教育管理正呈现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如何判断新的传播环境下网络舆情危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降低网络传播中面临的各类风险,并在网络传播特性的指导之下予以科学地应对和引导,对高校完善网络舆论环境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更是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稳定环境的成效问题。

一、新媒体的发展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

新媒体一词的严谨表述应是“数字化互动式媒体”,它是一组概念的集合,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讯网、卫星等渠道,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为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目前主要包括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两大类。[1]高校网络舆情是在网络舆情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其舆情的主体由社会各阶层的公众缩小到与高校相关的群体。随着新时期网络传播载体的不断更新,高校网络空间与社会网络空间逐渐融合,二者之间的网络舆情互有交织,微博、微信的兴起,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进一步结合,使得高校舆情传播的渠道不断拓宽。

作为网络使用率极高的一个群体,高校大学生是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生成对象和影响对象。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或突发事件、校内热点事件常常以最快的速度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立体化方式呈现,吸引了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由此引发的不当舆论给高校带来的问题也接踵而至。近年来,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案”、江西中医学院“留学生强奸女学生”谣言事件、“复旦大学生黄山遇险事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微博要求学生40岁有4000万身家”等涉及高校的舆情热点事件不断出现,其中个别事件给学校的声誉和形象均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突发事件频发、传播内容复杂多样,突显出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传播的新变化。

二、新媒体环境下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特点

由于民族地区和民族问题的特殊性,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呈现出一些不同于其他地方普通高校的特点。

(一)舆情危机的易发性与复杂性

近几年,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网络发展速度很快,网民数量逐年攀高,与此相应,民族地区网络舆情总量与日俱增,网络舆情危机的爆发频度也呈上升趋势。2012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NKI)的数据显示,青海、内蒙古、宁夏等省市的互联网普及率虽低于我国互联网整体普及率,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在少数民族地区信息网络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的同时,误会与分歧在网络空间迅速传播的可能性也逐渐增加。

表12011年主要少数民族地区网民规模及增速统计

省份网民人数(万人)普及率普及率排名增长率网民增速排名

宁夏20732.8%2018.2%4

内蒙古85434.6%1914.4%6

西藏9029.9%2210.8%19

青海20836.9%1610.4%20

广西135329.4%2410.4%21

新疆88240.4%97.7%28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大多会涉及和针对民族问题,而民族问题不仅沉淀着大量的历史事件和民族传统,同时又与政治、宗教或其它社会问题相互交织,具有复杂性。另外,引发民族问题的原因也是复杂的,网络空间的一些消极的价值观念,来自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国际反华势力在民族问题上的广泛介入,让本就十分复杂的民族问题又增加了大量的外部因素。这些因素叠加起来,会对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尚不成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引发其因为冲动、盲目从众或过度自尊而表现出偏执等一系列的非理性表现,如不慎处理或不善于处理就会引发舆情危机,影响校园的和谐稳定。

(二)舆情危机的敏感性和难控性

“一个民族一旦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某个方面受到影响和干涉,很可能会被认为是对整个民族的损害,以至引发民族间的矛盾和摩擦,进而可能从局部问题演变为全局性的重大问题。”[3]民族地区高校的校园主体构成中,农村学生、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较大,他们身上具有民族地方、传统习俗、民间社会的混合特质,在性格特征、思想观念和表达方式上不尽一样,并且,不同民族之间存在不同的生活禁忌、言语禁忌和宗教禁忌。以宁夏高校为例,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学生比例较大,而回族在饮食上有严格的禁忌,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等;在服饰上,回族男子喜爱戴白色圆帽,而女子常戴盖头;在宗教活动上,回族过开斋节、古尔邦节等穆斯林节日,做礼拜,去清真寺参加由阿訇主持的宗教活动。对宁夏高校而言,回族学生的宗教活动和正常的校园秩序、回族同学坚持的民族服饰和参加集体活动(如军事训练)时统一的着装要求、回族同学的饮食禁忌是否能够得到汉族和其他民族学生的尊重等问题都是日常教育和管理中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在普通高校中,引发舆情危机的事件可能基于某种共同利益,或出于某类共同情绪,但罕有以特定的民族为单位来参与的形式。少数民族大学生则往往会以民族为标识,在舆情危机事件中,同一民族的全部或大部分同学都参与其中,往往使得一些原本是学生纠纷的小事演化成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冲突。此外,如果在舆情危机事件中涉及到宗教信仰、宗教习俗等问题,还会使具有相同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的多个民族学生共同参与其中,在参与人员上呈现同一宗教信仰的外在表现形式。[4]

(三)舆情危机的政治性与国际性

民族问题本身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且民族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加之多民族、多宗教的特点,容易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内外敌对势力非常希望看到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闹事”,这样他们便可以挑拨、煽动民族情绪,为其政治目的制造舆论。因此,对于民族地区高校的舆情危机而言,其有引发和政权稳定或国家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政治危机、社会危机的可能性和潜在的危险性,而这类危机恰恰属于影响范围更大,对社会威胁更为严重的公共危机范畴,需要引起特别重视。

三、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与实践路径

(一)转变舆情引领理念,加强民族地区高校的网络舆情危机反应能力建设

“危机事件”是考验高校舆情应对能力的一个预警器,只有在“危机时刻”才能真正体现出一所高校舆情应对能力的高低。民族地区高校的网络舆情危机反应能力建设应着重从制度、硬件措施和人员培养方面考虑。

1、制定具有民族地区高校特色的网络舆情危机应急预案。民族宗教问题是影响民族地区高校和谐稳定、科学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预防可能发生的民族宗教突发事件,迅速控制事态发展及影响,健全舆情危机处理机制,将监测、预警、处理有机贯通起来。既要维护师生的言论自由,也要对外部势力危害国家与社会安全时刻保持警惕。

2、提高对网络技术手段的应用。面对浩如烟海、鱼目混珠的网络信息,民族地区高校需要加强对信息资源的过滤和净化,因此,专业的网络舆情监测不可缺少,例如对热点事件进行舆论引导,维护学校声誉,提升学校的形象和影响力;收集师生的合理建议,及时反馈,促进教学、管理改革等。舆情监测不应仅仅是技术问题,更应该演化为高校公共服务体系,为民族地区高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3、建立并完善民族地区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旨在通过网络即时、主动、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尽快澄清虚假、不完整信息,消除误解,化解矛盾。”[5]民族地区高校必须培育一支熟悉了解民族地区高校的业务范围和办学思路、了解党和国家有关高等教育方针与民族教育政策、尊重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通晓民族语言的专业人员队伍,加强与少数民族学生的信息沟通。这是民族地区高校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不可或缺的主体因素。

(二)尊重传播规律,拓宽舆情危机回应的渠道,把握舆情危机回应方式的策略性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是传播学的基本常识,也是高校必须面对的舆情现实。在媒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应对舆情危机,实际上是在考验高校管理层的新媒介素养。目前,民族地区高校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回应渠道过于单一,很多高校习惯选择在官网上刊登声明,或发表文字稿予以应对;有些高校虽然开通了官方微博,却忽视了日常的运营和维护,导致官方微博在师生中曝光率不够、知名度不高、影响力欠佳。面对危机和质疑,如果只依靠一类甚至一种媒体渠道,难以全面回应网络的声音,民族地区高校应积极主动地研究并适应手机、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等社交平台的特点,充分利用现有的媒体工具,扩充信息接收和发布渠道,加强网络与传统媒体的良性互动,立体、全面地向公众呈现事实。

其次,对舆情危机的回应方式上也要讲究策略性。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的官方处置危机事件“黄金4小时”法则,说明在新兴媒体的冲击下,高校应对危机的反应要提速。概况来讲,高校舆情危机的引导策略应遵循三个原则:其一,事实速报,争取信息发布主动权;其二,原因慎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第三,事件进展持续报,随时回应问题和质疑。2013年4月发生的“复旦研究生投毒事件”中,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及时发布事实情况并不断更新事实进展,不仅使得自己的官方微博成为各路媒体记者获取该事件的新闻源,其“微观念”和“微语言”的运用也体现了学校危机公关能力。

(三)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其理性思考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少数民族学生理性认知并积极享用大众传媒,培养学生全面解读、批判和运用传媒信息的能力。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及国际声誉的提高,一些怀有险恶政治意图的“反华势力”提出了“中国威胁论”,在互联网上宣传一些不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健康发展的虚假信息,宣传中国没有宗教自由,煽动民族独立,试图分解中国的势力,压制中国的发展,而涉世不深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很容易被这些虚假信息所迷惑。[6]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关乎其成长成才,更关乎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要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敏锐的信息意识、丰富的信息知识、过硬的信息能力以及良好的信息道德,必须依赖于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增强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学会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负责任的选择,而且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运用各种网络新媒体平台,丰富信息渠道,逐步形成正确、合理的网络意见表达方式,自觉抵制网络谣言和不良信息传播,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手机媒体——新媒体中的新革命[M].华夏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第17页.

[2]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EB/OL].http://tech.163.com/12/0116/12/7NT0RS9R00094MD5.html,2012-01-16.

[3]李冰心.论中国民族地区危机管理长效机制建设仁[J].甘肃社会科学,2010,(l).

[4]江先锋.少数民族大学生舆情激化事件与思想政治教育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

[5]王丽,李劲峰.部分地方政府设网络新闻发言人回应网上舆论[EB/OL].http://news.sina.com.cn/c/2009-09-07/160018598509.shtml,2009-09-07.

[6]特木尔巴根,林晗.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1).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新媒体环境下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研判及对策研究”(批准号:13NXCXW02)。

(责任编辑:贺慧玲)

标签:;  ;  ;  

新媒体发展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特点及应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