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脱氢酶论文_王伦,菅沼宗矢,日比野歩美,叁井亮司,谷明生

导读:本文包含了甲醇脱氢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甲醇,喹啉,吡咯,脱氢酶,甲基,营养,细菌。

甲醇脱氢酶论文文献综述

王伦,菅沼宗矢,日比野歩美,叁井亮司,谷明生[1](2019)在《慢生根瘤菌USDA110中分离的镧系结合型甲醇脱氢酶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稀土作为重要矿产资源,在工业等领域都有着重要应用价值,但对于稀土元素直接参与生体内代谢的相关研究还相对处于空白。根瘤菌常见于豆科植物根瘤部位,是典型的植物共生微生物。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diazoefficiens USDA110菌株是根瘤菌的模式菌株之一,其基因组信息表明,该菌含有甲醇代谢相关基因,但在常用的甲醇钙元素培养基上确很难生长且甲醇脱氢酶活性微弱。因此我们尝试,在甲醇稀土元素(例如La~(3+),Ce~(3+),Pr~(3+)或Nd~(3+))培养基上培养该根瘤菌,并观察到显着的生长,且在分别添加四中叁价稀土元素时具有显着的甲醇脱氢酶(MDH)活性,其中叁价铈具有最高的比活性。为此,我们纯化了该菌株在甲醇铈元素培养基上由来的MDH,该蛋白质为Xox F5型MDH。纯化后每个Xox F亚基含有0.58个铈(Ce)原子。此外,通过小角度X射线散射(SAXS)分析Xox F溶液内结构:回转半径(Rg)和最大颗粒尺寸(Dmax)的计算结果分别是32.3和96.8埃,表明Xox F在溶液中是二聚体状态。这些结果表明,USDA110菌株可以生成Xox F,是具有甲醇等催化活性一种镧系依存型酶,并通过甲醇和镧系元素诱导产生,我们认为镧系元素是该菌株甲醇催化过程中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稀土元素镧铈钇应用研究研讨会暨广东省稀土产业技术联盟成立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1-15)

孙晓宇,薄明井,杨亚欣,张惟材,葛欣[2](2019)在《通过突变甲醇脱氢酶启动子提高甲基营养菌吡咯喹啉醌产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甲基营养菌J1-1甲醇脱氢酶启动子活性与吡咯喹啉醌(PQQ)产量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定点突变甲醇脱氢酶P0771启动子,利用lacZ作为报告基因检测突变启动子的转录水平,筛选出活性下降的突变启动子在J1-1中替换天然启动子获得突变菌株,检测突变菌株甲醇脱氢酶表达、酶活以及菌体生长和PQQ产量。结果:定点突变了7个P_(0771)启动子,利用lacZ作为报告基因筛选出2个启动活性较天然启动子下降的突变启动子P_(0771)-1、P_(0771)-5,替换J1-1中天然启动子获得的突变菌株甲醇脱氢酶酶活都低于J1-1,在增菌培养基中其PQQ的合成水平分别提高约9.76%、11.6%。结论:通过启动子突变,降低甲醇脱氢酶启动子活性可以提高J1-1的PQQ产量。(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讯》期刊2019年05期)

邹琪琪,齐姗姗,谢录翰,辛琪,李俊乐[3](2018)在《细菌单杂交方法在筛选甲基营养菌甲醇脱氢酶启动子结合蛋白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构建甲基营养菌转录因子亚文库及筛选与甲醇脱氢酶启动子DNA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对甲基营养菌MP688的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使用关键词对全基因注释信息和转录组结果进行搜索,找到相关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通过PCR获得目的片段并构建一系列转录因子亚文库,利用细菌单杂交系统筛选转录因子亚文库找到与甲醇脱氢酶启动子具有相互作用的调控因子。成功构建完成含有32个转录因子的亚文库,建立了甲基营养菌中细菌单杂交筛选方法,通过该方法筛选出2个与甲醇脱氢酶启动子具有强相互作用的转录因子基因。对于基因组已测序的细菌来说,构建转录因子亚文库筛选效率要优于构建基因组文库和c DNA文库,细菌单杂交系统能成功用于甲基营养菌,并能快速高效地筛选与启动子具有相互作用的转录因子。这一方法的建立,为阐明甲醇脱氢酶在甲基菌生长和代谢产物合成中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李大攀,葛欣,魏静远,熊向华,汪建华[4](2014)在《甲基营养菌MP688甲醇脱氢酶基因mpq1818的敲除及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甲醇脱氢酶基因mpq1818在甲基营养菌MP688生长代谢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同源重组原理构建中间为庆大霉素抗性基因Gmr、两侧mpq1818基因上下游序列同源的敲除载体pAK0-up-Gmr-down,接合转移导入MP688,通过庆大霉素抗性和组合PCR方法筛选基因敲除菌,并检测其生长、甲醇脱氢酶活性、甲醇利用及吡咯喹啉醌(PQQ)生物合成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抗性和PCR验证显示mpq1818缺失株构建成功;与野生菌相比,缺失株的甲醇脱氢酶活力及利用甲醇的能力降低,而且菌株的生长和PQQ产量也有显着下降。结论:基因mpq1818的缺失影响菌株前期生长与PQQ合成。(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讯》期刊2014年05期)

李淼鑫,熊向华,汪建华,刘党生,张惟材[5](2010)在《甲基营养菌甲醇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甲基营养菌MP681中扩增甲醇脱氢酶(MDH)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检测其活性,同时在MP681中考察该基因对吡咯喹啉醌(PQQ)产生的影响。方法:根据MP681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靶基因mdh,构建表达载体,考察活性,利用接合转移转化至MP681,考察PQQ的合成。结果:扩增得到甲基营养菌MP681甲醇脱氢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产物能够催化甲醇脱氢;将携带mdh基因的质粒转入MP681后,PQQ产量略有提高。结论:获得编码MDH的基因,该基因能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且表达产物具有生物活性;甲醇脱氢酶基因表达对宿主菌的PQQ合成可能有一定影响。(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讯》期刊2010年06期)

王冠芳,王银善,徐宁,赵永芳[6](2002)在《依赖PQQ甲醇脱氢酶对底物催化专一性差的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甲基营养杆菌NO .2为实验菌株 ,经超声波破细胞 ,酸处理 ,DEAE 纤维素和CM 纤维素柱层析等改进的纯化程序 ,可得到比活力为 12 .5u/mg的甲醇脱氢酶 (MDH)样品。该酶在测活系统中除能氧化甲醇等醇类化合物外 ,还能以较大速率氧化氯化铵、甲胺、脲等物质 ,MDH对不同底物亲和力的差异性主要取决于其辅基吡咯喹啉醌 (PQQ)与底物的结合力。甲醇脱氢酶与底物结合前后在特定区域的光谱有一定的差异性(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杂志》期刊2002年01期)

夏宗芗,戴伟文,何永宁,S.White,G.Boyd[7](2001)在《甲醇脱氢酶的活性中心精细结构和催化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甲醇脱氢酶催化甲醇氧化成甲醛的反应,分子量为140KDa,每个H_2L_2四聚体分子含有2分子辅基PQQ和2个钙离子.我们用X-射线衍射法(同晶置换法和分子置换法)测定了从叁种不同细菌提取的甲醇脱氢酶的叁维结构,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含新型辅基PQQ的酶的叁维结构,发现了一种新的肽链折迭类型——八重β-pro-(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1-09-01)

赵永芳,成汇,张经纬,王银善[8](1999)在《依赖新辅基PQQ甲醇脱氢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长在以甲醇作唯一碳源的甲基营养菌(Methylotrophicbacteria)No.2细胞,经超声波破碎,缓冲液抽提,DEAE-和CM-纤维素柱层析等纯化步骤,可得到纯化的甲醇脱氢酶(MDH),其比活力为5.7u/mg.该酶进行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用相应的试剂分别染色,其蛋白质,酶活性和醌蛋白谱带均呈现一条迁移距离相同的主带.该酶由两个β亚基(60kb)和两个α亚基(10kb)构成,每个α亚基束缚一个新辅基PQQ(吡咯喹啉醌).光谱分析显示,290nm有一肩峰,345nm有一特征峰,400nm有一平台.这些数据表明,MDH是一种依赖PQQ的醌酶(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9年02期)

赵永芳,成汇,周扬,徐宁,王银善[9](1998)在《依赖PQQ的甲醇脱氢酶与甘氨酸作用后的进程曲线》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革蓝氏阴性甲基营养菌No.2细胞提取的甲醇脱氢酶(MDH)是一种氧化还原酶,已证明其辅基是新辅基PQQ(吡咯喹啉醌),笔者在研究MDH及其辅基的理化性质过程中,发现甘氨酸(gly)对MDH影响极为特殊,随后,以此为出发点得到的试验数据,对解释目前国...(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8年04期)

甲醇脱氢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考察甲基营养菌J1-1甲醇脱氢酶启动子活性与吡咯喹啉醌(PQQ)产量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定点突变甲醇脱氢酶P0771启动子,利用lacZ作为报告基因检测突变启动子的转录水平,筛选出活性下降的突变启动子在J1-1中替换天然启动子获得突变菌株,检测突变菌株甲醇脱氢酶表达、酶活以及菌体生长和PQQ产量。结果:定点突变了7个P_(0771)启动子,利用lacZ作为报告基因筛选出2个启动活性较天然启动子下降的突变启动子P_(0771)-1、P_(0771)-5,替换J1-1中天然启动子获得的突变菌株甲醇脱氢酶酶活都低于J1-1,在增菌培养基中其PQQ的合成水平分别提高约9.76%、11.6%。结论:通过启动子突变,降低甲醇脱氢酶启动子活性可以提高J1-1的PQQ产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甲醇脱氢酶论文参考文献

[1].王伦,菅沼宗矢,日比野歩美,叁井亮司,谷明生.慢生根瘤菌USDA110中分离的镧系结合型甲醇脱氢酶特性[C].稀土元素镧铈钇应用研究研讨会暨广东省稀土产业技术联盟成立大会摘要集.2019

[2].孙晓宇,薄明井,杨亚欣,张惟材,葛欣.通过突变甲醇脱氢酶启动子提高甲基营养菌吡咯喹啉醌产量[J].生物技术通讯.2019

[3].邹琪琪,齐姗姗,谢录翰,辛琪,李俊乐.细菌单杂交方法在筛选甲基营养菌甲醇脱氢酶启动子结合蛋白中的应用[J].浙江农业学报.2018

[4].李大攀,葛欣,魏静远,熊向华,汪建华.甲基营养菌MP688甲醇脱氢酶基因mpq1818的敲除及功能研究[J].生物技术通讯.2014

[5].李淼鑫,熊向华,汪建华,刘党生,张惟材.甲基营养菌甲醇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J].生物技术通讯.2010

[6].王冠芳,王银善,徐宁,赵永芳.依赖PQQ甲醇脱氢酶对底物催化专一性差的原因分析[J].微生物学杂志.2002

[7].夏宗芗,戴伟文,何永宁,S.White,G.Boyd.甲醇脱氢酶的活性中心精细结构和催化机理[C].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1

[8].赵永芳,成汇,张经纬,王银善.依赖新辅基PQQ甲醇脱氢酶的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9].赵永芳,成汇,周扬,徐宁,王银善.依赖PQQ的甲醇脱氢酶与甘氨酸作用后的进程曲线[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

论文知识图

甲烷氧化菌氧化甲烷的代谢途径甲醇在~#...3-6甲醇脱氢酶的部分保守区域...3-2//.也FJNU-6的甲醇8甲醇脱氢酶的活性中心结构图[2...7Hd-MDH的连续剖面图[27]...1.3SRB还原硫酸盐的主要代谢途径1...

标签:;  ;  ;  ;  ;  ;  ;  

甲醇脱氢酶论文_王伦,菅沼宗矢,日比野歩美,叁井亮司,谷明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