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指标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生化检验指标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如皋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如皋226500)

【摘要】目的:于糖尿病疾病予以生化检验指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于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A组,并选取同期的60例健康人群作为B组,对于2组人员均予以生化检验,并观察2组人员的经生化检验后的空腹血糖(FPG)、2h糖耐受试验及甘油三脂(TG)等指标。结果:A组糖尿病患者经生化检验后的FPG为(5.14±1.35)mmol/L、2h糖耐受试验浓度为(5.79±0.89)mmol/L,TG为(1.23±0.34)mmol/L,均较B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A组糖尿病患者各项指标均超出正常范围,其B组健康人群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于糖尿病疾病予以生化检验指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关键词】生化检验;糖尿病;应用价值;空腹血糖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6-0158-02

糖尿病为常见的代谢异常疾病[1],主要为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其血糖急剧升高的病征,如血糖长期处于高值则会导致视网膜、肾及心脏等靶标器官、组织器质性病变,严重可危及患者生命,故临床中予以糖尿病疾病的诊断为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2]。本研究为探讨生化检验指标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选取于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人群均予以生化检测,并将其检测指标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取于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A组,并选取同期的60例健康人群作为B组,具体如下:

A组: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范围在(42~73)岁,平均年龄为(59.45±6.12)岁,病程范围在4个月至13年,平均病程为(7.12±1.23)年,其中I型糖尿病患者21例,II型糖尿病患者39例。

B组: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范围在(43~74)岁,平均年龄为(59.67±6.34)岁

上述糖尿病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治疗指南标准,且将合并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的患者,全身疾病患者及自身免疫型疾病患者排除,所有受检人员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

1.2方法

予以两组受检人员分别行FPG、2h糖耐受试验及甘油三脂(TG)等指标检测,叮嘱两组受检人员于检测前10小时须空腹,严格禁止摄入食物,尽量少摄入H2O,其检测时间规定为清晨7至8时,予以受检人员的静脉血抽取,将抽取2ml的静脉血样本予以已糖激酶法进行检测,每位受检人员均检测三次,其空腹血糖>7.70mmol/L为所测标准值,其血清甘油检测时须于检测前12小时严格禁止摄入食物,同时须维持良好的睡眠,其TG浓度采取双向检测,其一端扎入受检人员的静脉,另一端置于真空管,采取负压环境使得患者的血液于真空管内进行回流,每位受检人员予以2次操作,每次取5ml血液,血清采取完成后,于2h内予以血清分离措施,随后进行检测。其糖耐受试验时,确定患者于检测前未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的注射,同时予以糖耐受试验前3d进行正常饮食,于试验前一夜10.00pm禁止摄入食物,于次日7.00am予以静脉血液的采集,剂量为2ml,随后指导患者于3min内口服75g葡萄糖及399ml的H2O混合液,于口服后30min,1h,2h及3h四个时间点对其静脉血液进行抽取(2ml)。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受检人员的经生化检验后的空腹血糖(FPG)、2h糖耐受试验及甘油三脂(TG)等指标。其空腹血糖的浓度应<7.70mmol/L,2h糖耐受范围浓度应在3.80mmol/L~7.80mmol/L,甘油三酯浓度应在0.22mmol/L~1.65mmol/L间。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经过SPSS20.0版进行处理,两组受检人员的空腹血糖(FPG)、2h糖耐受试验及甘油三脂(TG)等指标为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当P小于0.05时,表示两组受检人员的空腹血糖(FPG)、2h糖耐受试验及甘油三脂(TG)等指标差异明显,统计学具有科学意义。

2.结果

A组糖尿病患者经生化检验后的FPG为(5.14±1.35)mmol/L、2h糖耐受试验浓度为(5.79±0.89)mmol/L,TG为(1.23±0.34)mmol/L,均较B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受检人员的FPG2h糖耐受试验浓度、2h糖耐受试验浓度及TG浓度(n,x-±s,mmol/L)

注:*与B组相比较(P<0.05)。

3.讨论

糖尿病为临床中常见的多发病[3],其患病率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具有密切关联。近几年来,糖尿病已进展为肿瘤、心脑血管之后的非传染性疾病,对人类的生命安全及健康造成严重威胁[4],亦对其家庭产生极大的经济负担,如机体内血糖控制不当,将导致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故临床中对于血糖进行早期的诊断及控制为降低并发症产生的关键[5]。

临床中对于糖尿病的诊断方式较多,其生化检验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具有检测准确度高,出结果速度快及患者痛苦小,经济成本低等优势,本研究通过对两组受检人员进行检测,发现A组糖尿病患者的FPG、2h糖耐受试验及TG浓度均较B组高,且远高于正常范围值,进一步表明了生化检验于糖尿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其FPG值急剧升高,则导致患者机体内H2O大量流失,其渗透压相对增高,故患者易产生多饮、口渴等临床症状,于此同时,其胰岛素分泌障碍,使得葡萄糖吸收障碍,其蛋白质、脂肪大量消耗,故导致患者的体重急剧下降,而糖尿病患者的FPG于正常范围之下可产生出汗、头晕甚至昏迷,严重可致使脑部损害,其2h糖耐受异常患者,其病情亦有向糖尿病转变风险,且患者常处于糖耐量降低状态,故临床中可为糖耐量异常患者高度重视,通过对其膳食结构的改善平稳其血糖,相关研究表明[6],血清TG升高者亦会增加微血管及大血管病变,以此加重患者的病情,尤其对糖尿病肾病具有重大的影响,进一步说明了于疑似糖尿病患者予以空腹血糖(FPG)、2h糖耐受试验及甘油三脂(TG)诊断的科学性、严密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于糖尿病疾病予以生化检验指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价值显著,可为临床中疾病的诊断提供有力依据,亦可为临床中实施治疗方案提供重大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林婉媚,彭成丰,曾彩云.糖尿病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效果差异[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3):139-141.

[2]侯志慧.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18):83-84.

[3]樊海燕.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的应用及价值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2):63-64.

[4]赵剑刚.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6):60-61.

[5]钱建平.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临床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32):108-108.

[6]邱文政.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应用价值评估[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6,3(38):7635-7635.

标签:;  ;  ;  

生化检验指标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