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支承论文_杨树华,胡永,肖忠会,张程,太兴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柔性支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柔性,轴承,转子,动力学,参数,风力,齿轮。

柔性支承论文文献综述

杨树华,胡永,肖忠会,张程,太兴宇[1](2019)在《柔性支承下的大型离心压缩机转子振动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支承刚度对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具有重要影响。针对大型离心压缩机转子在高速平衡条件下和实际运行工况下的支承刚度差异导致的振动问题开展研究。由于高速动平衡机的摆架刚度较低,使得一些大型离心压缩机的轴承油膜刚度与支承刚度几乎相当,导致2阶弯曲临界转速大幅降低,从而使得转子振动超标,高速动平衡难以满足标准要求。结合实际案例分别进行不考虑支承刚度及带有动平衡机摆架刚度的转子动力学分析,并对轴承瓦块、轴承座、机壳、底座进行有限元分析,获得压缩机转子的基础刚度。结果表明,考虑支承刚度的转子2阶临界转速出现了11.1%~18.3%的下降,1阶临界仅下降3.6%~7.3%,与高速动平衡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实际支承刚度因大于轴承刚度3.5倍,机械运转试验显示1阶临界、2阶临界转速未有实质性下降,且振动满足API617标准要求,与不考虑支承刚度的转子动力学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9期)

吴庭苇,王黎明,吴雷,苏深坚[2](2019)在《气流激励下柔性支承转子的瞬态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气流激励对于柔性支承转子的瞬态响应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气流扰动转子的物理过程,引入Muszynska流体激励力模型,建立了柔性支承转子的运动微分方程,并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进气时间和进气压强对转子瞬态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同一进气压强下,进气时间越长,气流激励力对转子瞬态响应产生的影响越大,并计算得到了临界进气时间和临界进气压强。设计并实施了转子受气流激励影响试验,试验中进气时间对转子动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和转子涡动现象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理论模型的适用性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杜静,巩佳翼,杨显刚[3](2018)在《柔性支承结构建模刚度及塔筒风载荷对偏航轴承载荷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风力发电机偏航轴承有限元计算模型中,柔性支承结构建模刚度及塔筒风载荷对其载荷分布的影响,建立了兆瓦级风力机偏航轴承叁维实体模型,并利用Hypermesh前处理,在Ansys环境中建立滚珠滚道非线性接触模型,并通过赫兹接触理论算法验证了该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讨论约束系统刚度改变、塔筒风载荷等因素对轴承载荷分布及疲劳寿命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轴承柔性支承结构(塔筒)有限元建模长度的增加,轴承滚子受载降低,波动减缓,同时理论疲劳寿命增加,当塔筒建模长度≥3Dt后,结果趋近于稳定。当考虑风载作用塔筒上产生的塔筒风载荷与叶轮风载荷联合作用时,计算结果表明此时迎风面偏航轴承接触载荷降低,背风面增加,总体对疲劳寿命有改善作用。(本文来源于《机械强度》期刊2018年05期)

刘海玲,殷玉枫,姜改革,高崇仁[4](2018)在《柔性支承下风力机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型风力机塔架的柔性支承特性及其对风力机齿轮传动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运用振动力学理论建立包含塔架刚度、时变啮合刚度、啮合阻尼和齿侧间隙等因素风力机齿轮传动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基于4-5阶变步长龙格库塔对系统的无量纲非线性动力学进行求解,研究柔性支承下的风力机齿轮系统的振动特性。通过对目前国内1.5MW主流风力机齿轮系统进行实例分析,得到风力机在风载荷作用下塔架和风力机齿轮传动系统的二级平行轴斜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风载荷作用下,柔性支承下的风力机齿轮系统振动更加剧烈;竖直风力机塔架刚度减小,风力机齿轮相对扭转振动响应由倍周期分岔进入混沌运动。(本文来源于《现代制造工程》期刊2018年09期)

李仲,甘学辉,刘国志,马勋勋,王生泽[5](2018)在《卷绕机锭轴的O型橡胶圈柔性支承系统动力学参数测试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使高速卷绕机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稳定运转满足工艺要求,卷绕机锭轴转子需采用O型橡胶圈的柔性支承结构,该柔性支承系统的动力学参数随锭轴转速不同具有频变特性。本文根据单自由度受迫非共振法原理设计制作测试装置,分别对ZWT 612-180型卷绕机锭轴中的4种不同结构参数的橡胶圈所构成的柔性支承系统进行测试,并求取柔性支承系统的刚度和阻尼系数,分析在卷绕机锭轴工作频率范围内刚度和阻尼系数随激振频率变化的规律,拟合橡胶圈柔性支承系统的动力学参数频变特性曲线,为卷绕机锭轴系统的动力学分析设计提供必要的基础参数。(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刘海玲,殷玉枫,鹿传财,司世雄[6](2018)在《柔性支承下风力机传动系统振动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风力机大型化发展,塔架的柔性支承特性对风力机齿轮传动系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利用一维弹性连续体振动理论模拟塔架的振动响应,建立振动位移对时间和空间的动力学方式,求解得到大型风力机塔架在随机变载荷下的振动位移响应,全面综合考虑了齿面摩擦、齿轮时变啮合刚度及齿形综合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分析传递到齿轮箱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塔架弹性支承对各齿轮系统各个方向的振动响应均有影响,其中各零件的轴向振动影响最大,振幅均值比刚性支承下的均值高19.5%~25.8%,这表明塔架的柔性支承对系统动力学分析及可靠性设计具有一定影响,为风力机齿轮箱的稳健性和结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太原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黄杨,向民奇,钱洵,孙亮,何潇[7](2018)在《再制造变速箱箱体模态锤击试验的柔性支承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采用锤击法准确获取再制造变速箱箱体的模态参数,需要构建箱体的柔性支承,以获得被试验对象的自由边界。首先,利用SolidWorks对箱体进行叁维建模,利用ANSYS Workbench对箱体进行自由边界模态分析,为锤击点、支撑点、传感器布置点提供依据;其次,设计了柔性支承、构建了箱体零件的柔性支承系统;最后,通过试验测试表明该柔性支承系统固有频率低于箱体零件第一阶弹性模态频率的五分之一,表明所设计的柔性支承满足自由边界的要求。(本文来源于《装备制造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代迪,刘美红[8](2018)在《柔性支承柱面气膜密封CFD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柔性气膜密封技术在航空发动机中的应用需求,使用CFD数值分析技术分析柔性支承柱面气膜的密封性能。首先在Proe中建立柱面气膜的密封参数化模型,并分析了气膜密封原理;然后基于有限元分析的Linear Soid划分方法,使用ANSA网格划分软件来划分网格,得到柔性支承柱面的静压、速度和剪应力分布等数据,并分析柱面结构参数与操作参数对柔性支承柱面气膜密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粘度、压差和转速等操作参数能明显影响柔性支承柱面气膜的密封性能。(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期刊2018年04期)

杨期江,李伟光,赵伟,郭明军[9](2018)在《柔性支承可倾瓦滑动轴承油膜动力减振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将传统可倾瓦的机械刚性支点改进为液压支撑,提出一种主动减振可倾瓦轴承——柔性支承可倾瓦轴承。基于有限差分法提出一种新的轴颈中心平衡位置迭代计算方法,通过MatLab编程计算轴承平衡状态的动态特性参数;建立柔性支承可倾瓦轴承内外部油膜等效质量弹簧阻尼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柔性支承可倾瓦轴承-转子系统的稳态及瞬态响应等减振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层油膜轴承综合支承刚度小于单层油膜轴承支承刚度,综合支承阻尼在一定条件下会大于单层油膜系统支承阻尼;相比单层油膜轴承,柔性支承可倾瓦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减振特性。(本文来源于《润滑与密封》期刊2018年04期)

郝龙,杨金福,韩东江,唐长亮,张延明[10](2018)在《变阻尼“O”型圈支承柔性转子动力学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由动静压混合气体轴承支承的10 kg单跨柔性转子试验平台以开展不同阻尼"O"型圈支承下气体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基于该试验台,进行了相同气体轴承供气压力下,丁腈,氟胶,硅胶叁种不同阻尼材料"O"型圈支承轴系的动力学特性试验。试验中轴系经过平动临界、锥动临界、一阶弯曲临界叁阶临界转速,在前两阶临界处轴系振动幅值基本相同,在一阶弯曲临界转速处振幅增加,升速率降低。转速大于一阶弯曲临界转速时,丁腈、氟胶"O"型圈支承轴系出现低频振荡,振动幅值增加现象。试验表明:提高"O"型圈支承阻尼,如采用丁腈"O"型圈,可以提高一阶弯曲临界转速轴系稳定性,但会造成度过一阶弯曲临界转速后低频振荡出现转速提前,低频幅值增加,加大转子失稳风险。(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8年04期)

柔性支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气流激励对于柔性支承转子的瞬态响应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气流扰动转子的物理过程,引入Muszynska流体激励力模型,建立了柔性支承转子的运动微分方程,并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进气时间和进气压强对转子瞬态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同一进气压强下,进气时间越长,气流激励力对转子瞬态响应产生的影响越大,并计算得到了临界进气时间和临界进气压强。设计并实施了转子受气流激励影响试验,试验中进气时间对转子动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和转子涡动现象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理论模型的适用性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柔性支承论文参考文献

[1].杨树华,胡永,肖忠会,张程,太兴宇.柔性支承下的大型离心压缩机转子振动特性[J].机械工程学报.2019

[2].吴庭苇,王黎明,吴雷,苏深坚.气流激励下柔性支承转子的瞬态响应[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9

[3].杜静,巩佳翼,杨显刚.柔性支承结构建模刚度及塔筒风载荷对偏航轴承载荷分布的影响[J].机械强度.2018

[4].刘海玲,殷玉枫,姜改革,高崇仁.柔性支承下风力机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分析[J].现代制造工程.2018

[5].李仲,甘学辉,刘国志,马勋勋,王生泽.卷绕机锭轴的O型橡胶圈柔性支承系统动力学参数测试与分析[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6].刘海玲,殷玉枫,鹿传财,司世雄.柔性支承下风力机传动系统振动响应分析[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18

[7].黄杨,向民奇,钱洵,孙亮,何潇.再制造变速箱箱体模态锤击试验的柔性支承设计[J].装备制造技术.2018

[8].代迪,刘美红.柔性支承柱面气膜密封CFD数值分析[J].电子科技.2018

[9].杨期江,李伟光,赵伟,郭明军.柔性支承可倾瓦滑动轴承油膜动力减振特性分析[J].润滑与密封.2018

[10].郝龙,杨金福,韩东江,唐长亮,张延明.变阻尼“O”型圈支承柔性转子动力学试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8

论文知识图

柔性支承与柔性铰链之间的刚度...两轴柔性支承设计方法线切割成形的柔性支承柔性支承回转中心偏移分析转炉倾动结构示意图电机多点啮合传动系...直圆形柔性铰链与新型柔性支承

标签:;  ;  ;  ;  ;  ;  ;  

柔性支承论文_杨树华,胡永,肖忠会,张程,太兴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