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在座椅上的小桌板;其包括桌板本体、桌板折叠调节结构;桌板本体一侧边沿与座椅铰接;桌板折叠调节结构包括齿条、支撑杆和磁力限位结构,齿条纵向布设并固定在座椅上,齿条位于桌板本体与座椅铰接端下侧,支撑杆一端与桌板本体铰接、另一端作用在齿条上,磁力限位结构设在齿条和支撑杆的另一端之间;当桌板本体绕其与座椅铰接端由下向上翻转过程中,支撑杆在磁力限位结构作用下与齿条配合且下行止动,当桌板本体绕其与座椅铰接端上行至极限位置后并开始下移过程中,支撑杆在磁力限位结构作用下与齿条脱离配合;本实用新型可对桌板本体实现倾斜调节,利于座椅后排人员看书阅报及书写记录操作,使用操作上更加方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应用在座椅上的小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桌板本体(1),其一侧边沿与座椅(2)背侧板面铰接;桌板折叠调节结构,其包括齿条(3)、支撑杆(4)和磁力限位结构,所述齿条(3)纵向布设并固定在座椅(2)背侧板面上,所述齿条(3)位于桌板本体(1)与座椅(2)铰接端下侧,所述支撑杆(4)一端与桌板本体(1)铰接、另一端作用在齿条(3)上,所述磁力限位结构设在齿条(3)和支撑杆(4)的另一端之间;其中,当桌板本体(1)绕其与座椅(2)铰接端由下向上翻转过程中,所述支撑杆(4)在磁力限位结构作用下与齿条(3)配合且下行止动,当桌板本体(1)绕其与座椅(2)铰接端上行至极限位置后并开始下移过程中,所述支撑杆(4)在磁力限位结构作用下与齿条(3)脱离配合。
设计方案
1.一种应用在座椅上的小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桌板本体(1),其一侧边沿与座椅(2)背侧板面铰接;
桌板折叠调节结构,其包括齿条(3)、支撑杆(4)和磁力限位结构,所述齿条(3)纵向布设并固定在座椅(2)背侧板面上,所述齿条(3)位于桌板本体(1)与座椅(2)铰接端下侧,所述支撑杆(4)一端与桌板本体(1)铰接、另一端作用在齿条(3)上,所述磁力限位结构设在齿条(3)和支撑杆(4)的另一端之间;
其中,当桌板本体(1)绕其与座椅(2)铰接端由下向上翻转过程中,所述支撑杆(4)在磁力限位结构作用下与齿条(3)配合且下行止动,当桌板本体(1)绕其与座椅(2)铰接端上行至极限位置后并开始下移过程中,所述支撑杆(4)在磁力限位结构作用下与齿条(3)脱离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在座椅上的小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限位结构包括弹簧(5)、铁球(6)、挡杆(7)和橡胶磁条(8),所述弹簧(5)一端与支撑杆(4)连接、另一端与铁球(6)连接,所述挡杆(7)与齿条(3)并排间隔布设并固定在齿条(3)上,所述齿条(3)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凹槽(9),所述挡杆(7)位于齿条(3)齿面前侧并与凹槽(9)对应,所述橡胶磁条(8)设有两个,一个橡胶磁条(8)设在所述凹槽(9)内、另一个橡胶磁条(8)设在挡杆(7)与凹槽(9)的相对面上,位于凹槽(9)内橡胶磁条(8)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低于位于挡杆(7)上橡胶磁条(8)的顶端和底端,所述铁球(6)上行时可与凹槽(9)内橡胶磁条(8)磁力吸附、下行时可与挡杆(7)上橡胶磁条(8)磁力吸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在座椅上的小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整体呈长条形板状,所述支撑杆(4)另一端呈U形叉状并夹持挡杆(7),所述支撑杆(4)另一端的两个端部设有与齿条(3)配合的齿牙(10),所述齿牙(10)之间设有限位杆(11),所述弹簧(5)一端与限位杆(11)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在座椅上的小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本体(1)的承载面上设有档条(12)。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座椅上的小桌板。
背景技术
在有些车辆的座椅背后上和一些会议室内的座椅背后上,为便于后排人员放置物品和\/或进行书写记录操作通常会设置可折叠小桌板,小桌板折叠后可便于后排人员的便捷通过;现有的小桌板在结构设计上,小桌板展开呈水平状态后即固定,不能实现小桌板的倾斜可调操作,这样不利于后排人员进行舒适的书写记录操作以及看书阅报操作,使用上存在不便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在座椅上的小桌板,可对桌板本体实现倾斜调节,利于座椅后排人员看书阅报操作及进行舒适的书写记录操作,使用操作上也更加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在座椅上的小桌板,包括:
桌板本体,其一侧边沿与座椅背侧板面铰接;
桌板折叠调节结构,其包括齿条、支撑杆和磁力限位结构,所述齿条纵向布设并固定在座椅背侧板面上,所述齿条位于桌板本体与座椅铰接端下侧,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桌板本体铰接、另一端作用在齿条上,所述磁力限位结构设在齿条和支撑杆的另一端之间;
其中,当桌板本体绕其与座椅铰接端由下向上翻转过程中,所述支撑杆在磁力限位结构作用下与齿条配合且下行止动,当桌板本体绕其与座椅铰接端上行至极限位置后并开始下移过程中,所述支撑杆在磁力限位结构作用下与齿条脱离配合。
进一步,所述磁力限位结构包括弹簧、铁球、挡杆和橡胶磁条,所述弹簧一端与支撑杆连接、另一端与铁球连接,所述挡杆与齿条并排间隔布设并固定在齿条上,所述齿条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凹槽,所述挡杆位于齿条齿面前侧并与凹槽对应,所述橡胶磁条设有两个,一个橡胶磁条设在所述凹槽内、另一个橡胶磁条设在挡杆与凹槽的相对面上,位于凹槽内橡胶磁条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低于位于挡杆上橡胶磁条的顶端和底端,所述铁球上行时可与凹槽内橡胶磁条磁力吸附、下行时可与挡杆上橡胶磁条磁力吸附。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整体呈长条形板状,所述支撑杆另一端呈U形叉状并夹持挡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的两个端部设有与齿条配合的齿牙,所述齿牙之间设有限位杆,所述弹簧一端与限位杆连接。
进一步,所述桌板本体的承载面上设有档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上能够使桌板本体进行倾斜调节,在人为翻转桌板本体上行时,磁力限位结构能够使支撑杆与齿条处于配合状态,使桌板本体可向上翻转而下行止动,进而实现任意倾斜角度的调节,在桌板本体翻转至上行极限位置后并在下行过程中,磁力限位结构能够使支撑杆与齿条脱离配合状态,可使桌板本体顺利翻转下行,实现桌板本体的折叠收纳;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仅需人为进行简单的上下翻转操作即可实现桌板本体的倾斜调节及折叠收纳控制,操作上简单方便;由于桌板本体可倾斜调节,因此利于座椅后排人员调节桌板本体倾斜位置获得舒适的书写记录条件,同时也便于进行看书阅报操作;
2、本实用新型中磁力限位结构,在结设计上能够利用铁球与位于凹槽内橡胶磁条的磁力吸附作用使支撑杆上的齿牙与齿条配合,而设置的弹簧能够适应齿牙在齿条移动时的起伏变化,并使铁球不与橡胶磁条脱离;在桌板本体上行并翻转至极限位置时,支撑杆上的限位杆会卡在挡杆处并使支撑杆无法上移,此时限位杆通过弹簧将铁球拉拽并与位于凹槽内橡胶磁条脱离磁力配合,同时位于挡杆上的橡胶磁条会吸附铁球并接触、还使齿牙与磁条脱离配合,控制桌板本体向下翻转时支撑杆不会受阻,利于实现桌板本体的折叠收纳;桌板本体折叠后可利用弹簧压覆铁球,使铁球与挡杆上的橡胶磁条脱离,铁球脱离后会与凹槽内橡胶磁条磁力吸附;在磁力限位结构作用下能够便捷的实现齿牙与齿条的配合以及脱离配合,该结构设计可使人们对桌板本体的控制操作更加简便;
3、本实用新型中桌板本体的承载面上设有档条,档条利于防止书本、笔等物品因桌板本体倾斜而滑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铁球与挡杆上橡胶磁条吸附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座椅2连接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齿条与挡杆的侧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桌板本体;2-座椅;3-齿条;4-支撑杆;5-弹簧;6-铁球;7-挡杆;8-橡胶磁条;9-凹槽;10-齿牙;11-限位杆;12-档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4所示,一种应用在座椅上的小桌板,包括桌板本体1和桌板折叠调节结构。
其中:
桌板本体1,其一侧边沿与座椅2背侧板面铰接,桌板本体1呈方板状,由于桌板本体1使用时会有倾斜使用状态,为避免物品相对板面滑落,在桌板本体1的承载面上设有档条12,档条12位于桌板本体1另一侧边沿处,档条12可起到阻挡、支撑作用。
桌板折叠调节结构,其包括齿条3、支撑杆4和磁力限位结构;所述齿条3纵向布设并固定在座椅2背侧板面上,所述齿条3位于桌板本体1与座椅2铰接端下侧,所述支撑杆4一端与桌板本体1铰接、另一端作用在齿条3上;所述磁力限位结构设在齿条3和支撑杆4的另一端之间;当桌板本体1绕其与座椅2铰接端由下向上翻转过程中,所述支撑杆4在磁力限位结构作用下与齿条3配合且下行止动,该结构特点能够使桌板本体1进行倾斜调节,使桌板本体1保持斜向下倾斜并固定;当桌板本体1绕其与座椅2铰接端上行至极限位置后并开始下移过程中,所述支撑杆4在磁力限位结构作用下与齿条3脱离配合,该结构特点能够使桌板本体1实现折叠收纳。
具体的,磁力限位结构包括:弹簧5、铁球6、挡杆7和橡胶磁条8;所述弹簧5一端与支撑杆4连接、另一端与铁球6连接,铁球6用于和橡胶磁条8磁力吸附,弹簧5用于拉拽支撑杆4;所述挡杆7与齿条3并排间隔布设并固定在齿条3上,所述齿条3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凹槽9,所述挡杆7位于齿条3齿面前侧并与凹槽9对应,挡杆7与齿条3可以形成一个环形结构,凹槽9的截面可加工成弧形,凹槽9用于容纳橡胶磁条8;所述橡胶磁条8设有两个,一个橡胶磁条8设在所述凹槽9内、另一个橡胶磁条8设在挡杆7与凹槽9的相对面上,位于凹槽9内的橡胶磁条8形状适配凹槽9并同时与铁球6适配;位于凹槽9内橡胶磁条8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低于位于挡杆7上橡胶磁条8的顶端和底端,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铁球与凹槽9内橡胶磁条8磁力吸附并上移超出橡胶磁条8长度后能够促使铁球6与凹槽9内橡胶磁条8分离,且分离后可使铁球6与挡杆7上橡胶磁条8进行磁力吸附,铁球6与挡杆7上橡胶磁条8磁力吸附并下行超出橡胶磁条8的长度后能够使铁球6与挡杆7上橡胶磁条8分离,且分离后可使铁球6与凹槽9内橡胶磁条8进行磁力吸附,这样也使得所述铁球6上行时可与凹槽9内橡胶磁条8磁力吸附、下行时可与挡杆7上橡胶磁条8磁力吸附。具体的,支撑杆4整体呈长条形板状,所述支撑杆4另一端呈U形叉状并夹持挡杆7,所述支撑杆4另一端的两个端部设有与齿条3配合的齿牙10,所述齿牙10之间设有限位杆11,所述弹簧5一端与限位杆11连接,限位杆11位于挡杆7与齿条3形成的环形结构内,限位杆11可防止支撑杆4从齿条3上完全脱离出来,同时限位杆11可使桌板本体1翻转至上方一定角度后卡住挡杆7,使桌板本体1无法继续翻转,此时桌板本体1翻转至极限位置并保持相向上倾斜状。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
初始状态桌板本体1保持竖直并位于其与座椅2的铰接端下方;使用时向上翻转桌板本体1,桌板本体1带动支撑杆4上移,铁球6与凹槽9内橡胶磁条8磁力吸附,通过弹簧5拉拽,支撑杆4的齿牙10与齿条3处于配合状态,由于弹簧5具有可伸缩特点,因此齿牙10与齿条3配合时弹簧5可适应齿条3的起伏波动,实现齿牙10与齿条3有效配合,当下压桌板本体1时齿牙10可嵌合齿条3的齿隙内实现桌板本体1下行止动,此时人们可根据需求在桌板本体1倾斜适当位置后停止翻转操作;当需要折叠桌板本体1时,可将桌板本体1继续向上翻转,待桌板本体1无法翻转时,桌板本体1翻转至极限位置,然后再向下翻转桌板本体1,此时可实现桌板本体1的快速折叠;在桌板本体1翻转至极限位置的过程中,支撑杆4会带动铁球6继续上移,当铁球6的形成超过凹槽9内橡胶磁条8的长度后,铁球6与凹槽9内橡胶磁条8脱离,铁球6会受到挡杆7上橡胶磁条8的磁力吸引,铁球6与挡杆7上橡胶磁条8接触并磁力吸附,铁球6通过弹簧5拉拽齿牙10并与齿条3脱离配合;此时如向下翻转桌板本体1,则使支撑杆4下移并推动铁球6顺利下移,可实现桌板本体1的折叠收纳;当铁球6下移的形成超过挡杆7上橡胶磁条8的长度后,铁球6与挡杆7上橡胶磁条8脱离,凹槽9内橡胶磁条8则对铁球6实现有效磁力吸附,并使齿牙10与齿条3配合,这样再次向上翻转桌板本体1时可继续实现下行止动。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2966.5
申请日:2019-03-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62(甘肃)
授权编号:CN209955829U
授权时间:20200117
主分类号:B60N3/00
专利分类号:B60N3/00
范畴分类:32G;
申请人: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爱科瑞特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立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申请人:兰州交通大学
申请人地址: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118号
发明人:姜香菊;刘成刚;单树清;刘二林
第一发明人:姜香菊
当前权利人: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爱科瑞特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立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刘树涛
代理机构:62201
代理机构编号: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