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党人文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联邦党人文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联邦党人文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党人,联邦,文集,宪法,美国,共和,联邦制。

联邦党人文集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王向英[1](2018)在《论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必然性——《联邦党人文集》读后感》一文中研究指出联邦党人是高度的现实主义者,他们在面临国家解体的关键时刻建立了联邦制,拯救了美国。他们认为,邦联制度存在重大的缺陷,只有联邦政体才能解决国家的生存和涉及各州的安全与福利问题。联邦政府能够造就一个健康、有力的政治局面;联邦政府形式能减少军队数量,避免军事专制主义;联邦政府还能控制和防止"党争"。联邦党人主张在美国能实现联邦和共和制度的较好结合。(本文来源于《东方藏品》期刊2018年07期)

肖湘[2](2018)在《解密:美国政府权力的配置与平衡——兼评《联邦党人文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联邦党人文集》中联邦政府的分权制衡作为中心展开论述,分为纵向平衡和横向平衡两部分加以说明,并提出笔者自己的不同见解,由此来说明美国宪法中所体现的政府权力的配置与平衡的思想。(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8年16期)

王建勋[3](2016)在《理解美国宪法的钥匙:《联邦党人文集》》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联邦党人文集》的缘起1787年美国发生了一件大事,55位国父齐聚费城,制定新的宪法。这个宪法和当时正在施行的《邦联条例》存在一些根本性的区别,因此,当这部新宪法制定完之后,更准确地说,当它起草完毕之后,面临着一个批准的问题。因为很多人对新宪法有异议,于是就打算阻止新宪法获得批准,也有人在当时的报刊上发表了一些批评新宪法的文章。这时,新宪法的有力支持者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认为有必要回应,阐释新宪法的基(本文来源于《中国法律评论》期刊2016年01期)

任剑涛[4](2015)在《《联邦党人文集》讲了些什么》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国之所以成为大国,是因为它确立了大国建构之道。观察近500年大国兴衰的历史,在世界范围内崛起的国家,出现明显的命运分流:有的迅速沉沦,皆因立国之道晦暗不明;有的长久保持强大国力,均因立国之道彰显于国家进程之中。 美国建国历史不长,因为(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5-10-20)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约翰·杰伊,詹姆斯·麦迪逊[5](2015)在《《联邦党人文集》》一文中研究指出简介该书是习近平青年时期读过的书目之一,也在此次访美谈及的书单之中。《联邦党人文集》作为一部政治学的经典名着,对后世诸多国家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设计的一部宪法和一套政治制度一样经久不衰,为世人所仰慕。究其原因,主要是联邦党人创新性地以分权制衡原则去构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实践也证明,分权制衡是人类政治文明和法治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经验总结。本文通过(本文来源于《温州人》期刊2015年19期)

吴培显[6](2015)在《美国十字路口的使命与理性思考——读《联邦党人文集》有感》一文中研究指出费城制宪会议通过新宪法后,在征求各州的批准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阻力。联邦党人为争取新宪法在各州的批准将自己观点发表成一系列的论文文集,即《联邦党人文集》。文集中充分体现出了联邦党人的使命感,他们承接起了如何为美国民众的持久幸福和团结做出抉择的重任,并为此进行了理性思考和论证。(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5年23期)

邢贺超[7](2015)在《立法的挑战:《联邦党人文集》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联邦党人文集》是美国最为重要的政治文献之一,是分析美国宪法和制宪会议的经典着作,其论断至今仍具有权威性。文集对联邦体制与共和原则进行了广泛讨论,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人类可以通过深思熟虑来顶层设计政治制度,而这需要集优秀思想家之大成,历经广泛和深入的讨论,与大众进行深层次的沟通。《联邦党人文集》的思想虽然不可否认地还有一些瑕疵,但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又持久的影响,对行进在法治建设道路上的现代中国,也具有不少有益的启示。(本文来源于《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期刊2015年02期)

胡佳琦[8](2015)在《美国宪法诞生的理论基础——兼评《联邦党人文集》》一文中研究指出《联邦党人文集》是在为制定美国宪法的奔走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其中的一系列文章都在论证制定宪法的合理性,这种论证必然会有理论上的支撑。本文重点关注在这一书中存在的理论基础,以求掌握美国宪法的精神。通读全书会发现,文章大致可以归纳分为两大部分,即对建立联邦政府的论证和对立法、行政、司法这叁种权力分配的论证。对应观之,不难发现这两部分论证中涉及的正是社会契约理论和叁权分立与制衡理论。(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5年14期)

李超[9](2014)在《试探美国宪法诞生之初的辩论——读《联邦党人文集》》一文中研究指出费城会议及会后在各种公开场合的辩论与美国宪法相伴相生,而《联邦党人文集》即是这场大辩论的产物。虽然这部宪法也许仍过于保守,但这种保守恰是辩论双方在坚守原则之基础上互相妥协的体现。通过《联邦党人文集》,我们能感受到那场辩论伴随着美国宪法的诞生,而实质上那场辩论是建立在共识之基础上,也铸造出美国宪法与众不同的特征。(本文来源于《长春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11期)

吴千里[10](2014)在《对《联邦党人文集》的考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联邦宪法》在制定到批准通过期间,美国政坛的两个政治派别——联邦党人和反联邦党人就"联邦还是邦联""共和还是民主""政府权力的制约"以及"人民权利的保障"四个争议展开了激烈的论战,最后达成了共识,构建了一幅"法治政治"的治国蓝图。《联邦党人文集》所载的论战全过程,展现了美国立宪者在坚持"民主与法治"原则的过程中为奠定"宪法至上"的法制基础所做的努力,对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联邦党人文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联邦党人文集》中联邦政府的分权制衡作为中心展开论述,分为纵向平衡和横向平衡两部分加以说明,并提出笔者自己的不同见解,由此来说明美国宪法中所体现的政府权力的配置与平衡的思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联邦党人文集论文参考文献

[1].王向英.论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必然性——《联邦党人文集》读后感[J].东方藏品.2018

[2].肖湘.解密:美国政府权力的配置与平衡——兼评《联邦党人文集》[J].法制博览.2018

[3].王建勋.理解美国宪法的钥匙:《联邦党人文集》[J].中国法律评论.2016

[4].任剑涛.《联邦党人文集》讲了些什么[N].光明日报.2015

[5].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约翰·杰伊,詹姆斯·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J].温州人.2015

[6].吴培显.美国十字路口的使命与理性思考——读《联邦党人文集》有感[J].学理论.2015

[7].邢贺超.立法的挑战:《联邦党人文集》述评[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15

[8].胡佳琦.美国宪法诞生的理论基础——兼评《联邦党人文集》[J].法制博览.2015

[9].李超.试探美国宪法诞生之初的辩论——读《联邦党人文集》[J].长春大学学报.2014

[10].吴千里.对《联邦党人文集》的考量[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标签:;  ;  ;  ;  ;  ;  ;  

联邦党人文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