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和档案工作

社区建设和档案工作

一、社区建设与档案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汪茜[1](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档案馆建设模式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战略是在解决“三农”问题基础上对新时代乡土中国的召唤与实现,它既将关注乡村发展上升到国家高度,也代表着新时代全面振兴乡村的战略背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档案事业应该贡献怎样的新力量、实现怎样的新发展成为档案学界面对的新课题。乡村档案馆在我国已有30余年的发展历史,在繁荣乡村文化、助力基层治理、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作用重大,是新时代基层档案工作发展的一个可行的思路。然而由于乡村社会环境与基层自治等因素,其发展未引起广泛的关注。体现在理论研究层面,乡村档案馆缺乏相关理论支撑与宏观研究,在实践层面,乡村档案馆建设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梳理我国乡村档案馆建设模式,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为新时代我国乡村档案工作提供参考。全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结合国内国外相关文献与专着概括关于本主题的研究现状,最后指明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与研究难点。第二章解析了乡村振兴与乡村档案馆的相关概念。首先,解释乡村振兴的内涵与意义,在概述乡镇档案馆和村级档案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档案馆的定义,最后引入乡村档案工作这一中间概念论述乡村振兴与乡村档案馆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为本文主体部分。笔者结合实地调研,从时间维度与区域分布两个层面简述我国乡村档案馆建设概况,同时根据乡村振兴的不同发展思路,将乡村档案馆建设模式分为“融入城镇”和“特色保护”两大类,前者包括“参与型”的馆室结合的乡镇综合档案馆体系与“嵌入型”的撤村建居的社区档案馆两种建设模式,后者根据支撑乡村档案馆建设主导要素的不同分为“资源核”、“经济核”、“政策核”、“个人核”四种建设模式。最后对不同乡村档案馆建设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引出第四章优化策略。第四章笔者从资源建设模式、业务管理体系、综合服务职能、长效发展机制四个方面论述乡村档案馆优化策略。第五章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出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尚待深入研究之处。

常建法[2](2021)在《《城市社区档案管理办法》的内容构成及相关问题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国家档案局发布的《城市社区档案管理办法》(国家档案局第11号令)作为一部部门规章,对规范城市社区档案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入了解这部部门规章的内容,并对规章的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修正意见,是本文写作的主要目的。该文较为系统地解释了对11号令的主要规定内容的理解,并深入讨论了其中存在的需要改进的问题。

花智敏[3](2021)在《我国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孟州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区治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稳定,而社区档案建设是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社区档案的建设质量对于社区和谐发展有着一定影响。基于城乡平衡发展战略和区域均衡发展政策,本文主要目的是对记录基层群体生活的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提出优化策略。通过调研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现状,发现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在管理人员方面、管理规范方面、档案资源方面以及档案信息服务方面均存在问题和不足。借鉴学习国内外社区档案建设经验,综合社会学、档案学、历史学等理论知识探索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优化对策,以期扩大社会群体对于社区档案的认识,增加社区档案在居民中的积极影响力,展示县级市社区档案在社会治理中的价值,加速县级市的综合发展。

刘茜[4](2020)在《我国档案虚拟社区建设:困境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虚拟社区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把具有共同的兴趣和利益,联系密切但身处不同地方的人们连接在一起所组成的在线交流群体[1]。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用户需求进一步细分,垂直类专业社区应运而生,其中档案虚拟社区即是虚拟社区的衍生产品,它是依托互联网媒介,由档案领域相关机构或人员建立的,以档案相关信息的沟通、交流互动、知识分享、建立人际关系为目的而形成的一个具有互动性、交流性特征的专业性虚拟社区。

谢诗艺,赵子瑜[5](2020)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社区档案管理优化研究》文中提出社区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基本单位,社区档案管理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全国不同区域的25个社区进行调研后发现,现有的社区档案管理在机构建制、资源结构、服务水平上并不到位。理想的社区档案管理应是国家档案管理规划的切实下沉与特色延伸,居民可以通过利用档案资源和享受档案服务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文化认同、参与社会治理。为达到这一目标,社区档案管理可从加强资源建设和数据开放两方面改进。

杨欢欢[6](2020)在《英国社群档案实践发展历程及相关问题探析》文中提出社群档案是具有共同身份特征的特定社群成员所形成的、记录社群历史的文件集合。社群档案实践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在社群档案概念出现之前,英国就已经出现了早期的社群档案实践活动。17世纪至20世纪前期,通过共同地缘联系形成的早期地方社群,以及植根于地方古文物研究、地方史研究以及地方民间收藏行为的档案收集、整理与保管实践,共同促成了英国早期社群档案的萌芽。20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社群逐渐淡化了他们通过宏观地理因素集结的共同特征,转向以微观社群个体的种族、身份、性别等共同因素集结。英国的社群档案在社会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对维护自身权益的政治诉求中不断发展起来。21世纪至今,英国社群档案实践渐趋完善,形成了社群档案资源共建局面,成立了专业的社群档案组织,拓宽了社群互动交流平台,完善了社群档案项目资助体系。英国社群档案实践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本文意在通过对英国社群档案实践进行历史的、全面的、辩证的分析,使我国档案界对其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从中得出我国社群档案建设的有益启示。绪论部分对以往的社群档案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内容分析,总结现有研究成就和不足,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借鉴和思路。正文第二章首先对研究对象社群档案的概念加以辨析,通过总结代表学者的观点和相关机构的研究报告,将社群档案的基本特点归纳为概念包容、形式多元、空间自洽、权属自治四个方面。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核心内容,以英国社群档案实践的发展变迁为主线,分析社群档案主体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及发挥的作用,总结英国社群档案早期萌芽、初步发展、渐趋完善三个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试图构建出英国社群档案思想及实践的发展历程,为下文梳理社群档案对英国档案事业发展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提供依据。第四章探讨了社群档案在英国产生发展的动力原因,辩证评析英国社群档案对英国档案事业的积极影响及其遭遇的现实困境,为总结发展社群档案活动应吸取的经验与教训进行铺垫。第五章对中英两国社群档案实践发展的联系与区别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建设社群档案的可行性建议。

吕明泽[7](2020)在《社区档案服务现状调研 ——以哈尔滨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档案记录着人类社会发展的点点滴滴,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它既发挥着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也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实现其价值。社区作为基层组织承担着社会基层管理的责任与义务,社区档案更是记录着社区居民的基本信息和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档案留存下来的不仅是真凭实据,也传承并留存了社区服务活动的轨迹。社区档案工作虽然有较大的进步,但面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这一难题,档案的服务作用仍需要大力开发。因此本文力图发现在社区档案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主体客体等角度,以哈尔滨市的社区工作实际作为调研对象,同时结合各个社区的服务开展现状,提出相应的服务提升对策。

马志颖[8](2020)在《社交媒体时代档案领域公众参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交媒体以用户关系和平台内容为基础,促使个人影响力不断凸显,公众被赋予更多话语权,成为能动主体参与到档案领域,档案社会化进程不断加速,主要体现在档案资源、档案工作和档案服务三个方面:第一,公众利用社交媒体主动地记录、创造和传播着大量信息,丰富了档案资源结构体系;第二,公众利用社交媒体等平台能动地参与到档案资源建设中,促进了档案价值的深度开发;第三,公众利用社交媒体主动地反馈信息,提高了档案部门服务质量。本文立足于学界的相关研究,阐述社交媒体和公众参与的相关概念,从档案社会化三个视角分别探讨了社交媒体时代公众参与的主要模式、特征及其意义,再具体以公众参与建档、公众参与管理和公众参与互动的实例和数据,分析当前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性地从制度、资源、主体和技术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社交媒体时代,档案领域公众参与已是大势所趋,档案部门和社会公众应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

张燕[9](2020)在《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文中提出档案与记忆共生相长,恒久绵长。“社会记忆”现已成为学界共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域。社会记忆再生产属于一种普遍性社会现象,档案领域为其重要领域和典型场域。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是近几年档案学界出现的新课题,以探索档案记忆再生产内在机制、参与社会再生产发展规律为问题导向。本文引入档案记忆再生产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汲取档案学、信息科学、社会学、历史学、传播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营养,综合运用档案记忆理论、社会记忆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媒介传播理论等,从档案、人与社会的本质关系出发,深入阐释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内涵实质、运作过程与作用机理,从学理上就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进行抽象与分析,并以变革中的新媒体时代为研究背景与分析语境,探讨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转型发展与推进机制。本研究采用“档案记忆再生产”这一新范畴统摄多方面的档案实践,进一步提炼其概念、要素、结构、性质、功能、运行机理等,初步构建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理论分析框架。档案记忆表现为从中介切入的“刻写”的社会记忆形态。档案记忆再生产是行为、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融文本形式、内容、意义再生产于一体,经由生成、加工到消费的往复更新过程,实现档案记忆的累积、更新、展演、传播与共享。作为一项典型的记忆实践活动,档案记忆再生产以记忆传承、社会治理、文化认同三大社会功能的发挥,作用于整体社会记忆再生产和人类社会再生产。借鉴文件连续体模式,本文构建了档案记忆再生产参与社会记忆再生产的“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将既往受忽视的媒体要素纳入其中,从档案记忆社会化、社会记忆档案化两个维度突出加工性和往复更新性。结合实践考察,本研究探析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影响因素,以及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情境变化。档案记忆再生产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个时空,从古至今呈现出由封闭、分散、单一走向开放、系统、多元的演变轨迹。档案记忆再生产受档案记忆系统内外多重因素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媒介技术等外部因素,以及档案记忆再生产主体、档案记忆制度、档案记忆资源等内部因素。步入快速演进的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深度嵌入社会结构,社会转型、国家治理、文化消费、媒体融合等社会情境的变化共同推动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发展。聚焦具体环节,本文深入解析档案记忆再生产在生成、加工、消费三方面的变化。档案记忆生成环境从传统、单一、单向度转向电子环境、竞争记忆场域和交互语境;生成主体从官方、精英走向民间、大众;生成对象从传统形态记忆转向数字记忆,并扩展到新媒体档案记忆、个体档案记忆。档案记忆加工目的趋向意义再生产,从注重史学研究到追求共享记忆;加工形态由文本到可视化,并以空间记忆和影像记忆为代表;加工方式转向数字化、叙事化、创意化、融合化。档案记忆消费主体由传统用户到数字消费者;消费对象从内容到注重情感、认同、价值等的意义消费,并成为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主要内容;消费方式转向数字化、个性化、品牌化、休闲化,消费途径趋向在线获取。本研究提炼概括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总体特征,探究这一转型对整体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实践推进机制。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在路径、取向、内容、方式、范围五方面,由单向性、生产性、凝固性、单一性、区域性转向多元化、消费性、流动化、融合化、全球化。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对整体社会记忆建构将产生多重影响,包括数字记忆迈向智能、媒体记忆加速融合、共享记忆趋向反思、社会记忆竞争加剧、社会记忆遗忘凸显。档案部门可从档案记忆再生产的主旨、主体、客体、中介、关系等维度,实施价值引导、协同参与、消费者培育、多维叙事、媒体融合和伦理约束等六大机制,提升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能级,促进社会记忆及整个社会再生产。研究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蕴涵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深度关切。当下媒体融合浪潮方兴未艾,对档案领域将持续产生重大影响。媒体不仅作为记忆中介,更作为重要的记忆机制作用于档案记忆再生产。本文将档案和档案工作视作一种社会建制,统摄于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论域,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实践活动的热点问题予以回应,从理论层面进行抽象与建构,在丰富档案记忆理论研究的同时,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工作转型发展具有现实启发意义。

吴丽萍[10](2019)在《社区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公共服务能力需有机结合》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化社会社区与居民关系日益紧密,促使社区档案工作信息化与档案公共服务能力也随之实质性数字化检索服务规范期,为做好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升档案服务能力,档案工作人员与之应具备的几种思维与能力。

二、社区建设与档案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区建设与档案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档案馆建设模式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实践价值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难点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难点
第2章 乡村振兴与乡村档案馆概述
    2.1 乡村振兴战略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2.2 乡村档案馆的定义与相关概念解析
        2.2.1 乡镇档案馆
        2.2.2 村级档案馆
        2.2.3 乡村档案馆
        2.2.4 乡村记忆馆、乡村文化馆、村史馆、农家书屋
    2.3 乡村档案馆的意义
        2.3.1 构筑乡村记忆之场,维系巩固社群认同
        2.3.2 助力乡村经济振兴,推进农业产业发展
        2.3.3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完善乡村文化建设
        2.3.4 巩固完善乡村档案工作,促进档案事业新发展
    2.4 乡村振兴、乡村档案工作与乡村档案馆的关系
第3章 我国乡村档案馆建设模式
    3.1 我国乡村档案馆建设概况
        3.1.1 时间维度
        3.1.2 区域分布
    3.2 “融入城镇”: 参与嵌入型建设模式
        3.2.1 参与型: 馆室结合的乡镇综合档案馆体系
        3.2.2 嵌入型: 撤村建居的社区档案馆
    3.3 “特色保护”: 要素主导类建设模式
        3.3.1 资源核: 资源为王,底蕴深厚
        3.3.2 经济核: 资本支撑,经济优势
        3.3.3 政策核: 政策引领,以上带下
        3.3.4 个人核: 精英力量,榜样先锋
    3.4 我国乡村档案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4章 乡村档案馆建设的优化策略
    4.1 起点: 兼具时代性和特色性的资源建设模式
        4.1.1 时代性: 融入乡村振兴背景,重点建档
        4.1.2 特色性: 因地制宜收集历史档案,特色建档
    4.2 定位: 保用教合一的综合服务职能
        4.2.1 乡村档案安全保管
        4.2.2 乡村档案利用服务
        4.2.3 村务信息查阅中心
        4.2.4 乡风文明培育基地
        4.2.5 电子文件中心
    4.3 承接: “三链两网”的业务管理体系
        4.3.1 组织管理链
        4.3.2 资金流入链
        4.3.3 业务指导链
        4.3.4 技术运用网
        4.3.5 人事管理网
    4.4 持续: 多元参与的长效发展机制
        4.4.1 国家政策引领,制度规范
        4.4.2 乡村内生动力,自主管理
        4.4.3 社会组织参与,合作共赢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城市社区档案管理办法》的内容构成及相关问题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11号令的主要内容回顾
二、11号令的主要特点
    (一)规范对象与范围的专指性
    (二)规范城市社区档案种类的全面性
    (三)对城市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保障性
    (四)与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规定及要求的一致性
三、11号令的内容和实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3)我国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孟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和目的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课题结构安排及研究方法
        (一)结构安排
        (二)研究方法
    四、课题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一)课题研究重点、难点
        (二)课题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要素分析
    第一节 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背景
        一、县级市发展现状
        二、城市规划的考量
        三、社区档案的内涵
    第二节 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价值
        一、文化价值
        二、经济价值
        三、社会价值
    第三节 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一、档案建设信息化
        二、档案建设协同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现状分析
    第一节 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现状调研
        一、调研目的
        二、调研方法
        三、调研内容
    第二节 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现状调研结果说明
        一、调研结果分析
        二、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存在的不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优化对策
    第一节 加强县级市社区档案制度建设
        一、社区档案管理人员制度建设
        二、社区档案收集、归档制度建设
        三、社区档案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四、社区档案利用制度建设
    第二节 丰富县级市社区档案资源建设
        一、拓宽县级市社区档案资源征集渠道
        二、挖掘县级市社区档案资源特色
    第三节 优化县级市社区档案服务建设
        一、明确服务方向
        二、完善服务方式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4)我国档案虚拟社区建设:困境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档案虚拟社区建设调查
二、我国档案虚拟社区建设调查内容
    1. 档案虚拟社区建设数量
    2. 档案虚拟社区建设内容
    3. 档案虚拟社区建设实例——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三、我国档案虚拟社区建设的困境分析
    1. 社区建设独立,持续运营困难
    2. 社区形式落后,吸引力不强
    3. 社区运营松懈,内容质量不佳
    4. 社区宣传不足,社会认知不深
四、优化我国档案虚拟社区建设的对策
    1. 转变固有理念,多方联合建设
    2. 多类平台布局,形成传播矩阵
    3. 丰富内容形式,提升内容质量
    4. 深化社区定位,拓展社区外延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社区档案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区档案的社会需求分析
    1.1 社会应急管理需要社区档案内容予以辅助
    1.2 卫生安全监控需要社区档案开放予以保证
2 社区档案管理及为新冠疫情防控服务的实况
    2.1 档案意识尚需提升,基层建制有待完善
    2.2 资源结构不够合理,民生档案占比偏低
    2.3 信息化程度尚显不足,数据开放仍待探索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社区档案管理省思
    3.1 提升认识、下沉管理,激活社区档案管理的“末梢”功能
    3.2 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发挥社区档案服务民生的优势
    3.3 搭建平台、探索模式,推进社区档案数据的开放

(6)英国社群档案实践发展历程及相关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评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社群档案概念辨析与特点解析
    2.1 社群与社群档案的概念辨析
    2.2 社群档案的特点解析
        2.2.1 概念包容
        2.2.2 形式多元
        2.2.3 空间自洽
        2.2.4 权属自治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英国社群档案实践的发展历程
    3.1 英国社群档案实践的早期萌芽:17世纪至20世纪前期
        3.1.1 古文物研究与早期的社群档案收集
        3.1.2 地方史研究与早期社群建档行为
        3.1.3 民间收藏活动与早期社群档案保存
    3.2 英国社群档案实践的初步发展:20世纪中期至20世纪末期
        3.2.1 种族身份认同与种族社群档案发展
        3.2.2 性别权利意识与女性和性少数社群档案发展
        3.2.3 劳工力量壮大与劳工社群档案发展
        3.2.4 地区历史研究与社群档案项目结合
    3.3 英国社群档案实践的渐趋完善:21世纪至今
        3.3.1 档案资源的共建搭建更广泛的合作平台
        3.3.2 专业组织的成立促进机构和人员专业地位的提升
        3.3.3 社群平台的发展拓宽建档途径
        3.3.4 资助体系的完善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英国社群档案实践的动因影响及困境
    4.1 英国社群档案实践的发展动因
        4.1.1 社群身份认同的驱动
        4.1.2 社群维护权益的需要
        4.1.3 地方自治行为的推动
    4.2 英国社群档案实践的效果及影响
        4.2.1 维护国家档案遗产的多样性
        4.2.2 丰富档案机构的社会角色
        4.2.3 创新档案机构的工作模式
        4.2.4 推动英国档案职业突破传统限制
        4.2.5 促进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发展
    4.3 英国社群档案实践的现实困境
        4.3.1 社群档案的定义与标准仍存争议
        4.3.2 社群档案边界感的制约
        4.3.3 社群档案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困难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英社群档案实践的比较与启示
    5.1 中英社群档案实践的比较
        5.1.1 建档主体
        5.1.2 建档目的
        5.1.3 档案收集途径
        5.1.4 档案形式
    5.2 对我国社群档案实践的启示
        5.2.1 构建政府主导的档案记忆战略
        5.2.2 明确档案馆在合作建档实践中的角色定位
        5.2.3 培训社群档案专业人才与志愿者
        5.2.4 开展社群档案实践调研
        5.2.5 创新社群档案利用形式
    5.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社区档案服务现状调研 ——以哈尔滨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我国社区档案服务问题研究所处困境与未来发展空间
    三、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创新点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框架结构
        (一)研究的方法
        (二)研究的框架结构
第一章 社区工作与社区档案工作概述
    第一节 社区工作
        一、社区工作的特点
        二、社区工作的内容
        三、社区工作的功能
    第二节 社区档案工作
        一、社区档案工作的内容
        二、社区档案工作的特点
        三、社区档案工作的类型
        四、社区档案工作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哈尔滨市社区档案服务调研分析
    第一节 调研方案
        一、调研目的
        二、调研对象
        三、调研内容
    第二节 调研样本分析
        一、社区工作人员样本统计分析
        二、社区档案使用情况样本分析
        三、社区居民的需求情况分析
    第三节 调研结果研究
        一、社区档案服务取得的成绩
        二、社区档案服务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优化社区档案服务的对策
    第一节 健全社区档案服务制度
        一、提高重视,加强监督
        二、加大投入,提供保障
        三、依法治档,提高水平
    第二节 不断加强社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的教育
        二、发展社区档案工作志愿者
        三、聘用高素质人才
    第三节 提高社区档案服务的主动性
        一、增强社区档案工作人员服务的主动性
        二、构建社区档案便民服务网络平台
        三、主动针对不同群体细化社区档案服务
        四、主动提供分门别类的档案服务
    第四节 加强社区档案宣传,普及社区居民档案意识
        一、鼓励社区居民共同参与档案活动
        二、增加对社区居民的信息化知识培训
        三、加强对社区居民档案内容的隐私保护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社交媒体时代档案领域公众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构架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构架
    四、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 社交媒体的含义、特征和类型
        (二) 公众参与
    二、理论依据
        (一) 档案多元论
        (二) 众包理论
第二章 社交媒体时代档案领域公众参与的主要模式、特征和意义
    一、档案资源社会化
        (一) 档案资源社会化的形式
        (二) 档案资源社会化的特征
        (三) 档案资源社会化的意义
    二、档案管理社会化
        (一) 档案管理社会化的形式
        (二) 档案管理社会化的特征
        (三) 档案管理社会化的意义
    三、档案服务社会化
        (一) 档案服务社会化的形式
        (二) 档案服务社会化的特征
        (三) 档案服务社会化的意义
第三章 社交媒体时代档案领域公众参与的现状分析
    一、公众参与建档
        (一) 案例分析:“江苏最美家庭档案”征集评选活动
        (二) 存在困境
    二、公众参与管理
        (一) 案例分析:上海图书馆盛宣怀档案抄录项目
        (二) 存在困境
    三、公众参与互动
        (一) 数据分析:公共档案馆利用微信平台互动情况
        (二) 存在困境
第四章 社交媒体时代档案领域公众参与的对策与建议
    一、制度层面
        (一) 加强宏观设计
        (二) 健全法律制度
        (三) 建立参与机制
    二、资源层面
        (一) 优化馆藏结构
        (二) 坚持内容为王
    三、主体层面
        (一) 培育公众参与力量
        (二) 增强社会服务意识
    四、技术层面
        (一) 拓宽参与渠道
        (二) 丰富互动形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概念与理论基础
        1.2.1 主要概念
        1.2.2 理论基础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1.1 国外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1.2 国内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2 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2.1 国外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2.2 国内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3 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3.1 国外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3.2 国内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理论阐释
    3.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内涵
        3.1.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双重维度
        3.1.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表现
        3.1.3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比较分析
    3.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结构
        3.2.1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形式、内容与意义
        3.2.2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主体、客体与关系
        3.2.3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生成、加工与消费
    3.3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性质与功能
        3.3.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性质
        3.3.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社会功能
    3.4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运行机理
        3.4.1 文件连续体模式的启示
        3.4.2“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构建
        3.4.3“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内涵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与转型情境
    4.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
        4.1.1 古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4.1.2 近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4.1.3 现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4.1.4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演变轨迹
    4.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影响因素
        4.2.1 档案记忆系统外部环境因素
        4.2.2 档案记忆系统内部构成因素
        4.2.3 档案记忆再生产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
    4.3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社会情境
        4.3.1 新媒体时代社会转型的发展
        4.3.2 新媒体时代国家治理的转变
        4.3.3 新媒体时代文化消费的兴起
        4.3.4 新媒体时代媒体融合的变革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生成转型
    5.1 档案记忆生成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5.1.1 档案记忆生成的内容与方式
        5.1.2 档案记忆生成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5.1.3 档案记忆生成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5.2 档案记忆生成环境的转变
        5.2.1 从传统环境到电子环境
        5.2.2 从单一场域到竞争记忆场域
        5.2.3 从单向语境到交互语境
    5.3 档案记忆生成主体的转变
        5.3.1 从官方走向民间
        5.3.2 从精英走向大众
    5.4 档案记忆生成对象的转变
        5.4.1 从传统记忆到数字记忆
        5.4.2 新媒体档案记忆的兴起
        5.4.3 个体档案记忆的显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加工转型
    6.1 档案记忆加工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6.1.1 档案记忆加工的内容与类型
        6.1.2 档案记忆加工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6.1.3 档案记忆加工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6.2 档案记忆加工目的的转变
        6.2.1 传统史学研究的记忆转向
        6.2.2 从公共记忆到共享记忆
    6.3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转变
        6.3.1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社会化
        6.3.2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协同化
    6.4 档案记忆加工形态的转变
        6.4.1 档案记忆加工的视觉化转向
        6.4.2 档案记忆加工之影像生产
        6.4.3 档案记忆加工之空间生产
    6.5 档案记忆加工方式的转变
        6.5.1 档案记忆加工的数字化
        6.5.2 档案记忆加工的叙事化
        6.5.3 档案记忆加工的创意化
        6.5.4 档案记忆加工的融合化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消费转型
    7.1 档案记忆消费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7.1.1 档案记忆消费的过程与特点
        7.1.2 档案记忆消费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7.1.3 档案记忆消费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7.2 档案记忆消费主体的转变
        7.2.1 从传统档案用户到数字消费者
        7.2.2 档案记忆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融合
    7.3 档案记忆消费对象的转变
        7.3.1 从档案记忆资源到记忆资本
        7.3.2 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新动向
        7.3.3 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边界
    7.4 档案记忆消费方式与途径的转变
        7.4.1 档案记忆的数字化消费成为基本方式
        7.4.2 档案记忆的个性化消费成为重要方式
        7.4.3 档案记忆的品牌化消费成为优选方式
        7.4.4 档案记忆的休闲化消费成为新兴方式
        7.4.5 档案记忆的在线消费成为主要途径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转型影响与推进机制
    8.1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总体特征
        8.1.1 档案记忆再生产路径:单向性转向多元化
        8.1.2 档案记忆再生产取向:生产性转向消费性
        8.1.3 档案记忆再生产内容:凝固性转向流动化
        8.1.4 档案记忆再生产方式:单一性转向融合化
        8.1.5 档案记忆再生产范围:区域性转向全球化
    8.2 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对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
        8.2.1 数字记忆迈向智能
        8.2.2 媒体记忆加速融合
        8.2.3 共享记忆趋向理解
        8.2.4 社会记忆竞争加剧
        8.2.5 记忆遗忘冲突凸显
    8.3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推进机制
        8.3.1 面向主旨的价值引导机制
        8.3.2 面向生成、加工主体的协同参与机制
        8.3.3 面向消费主体的消费者培育机制
        8.3.4 面向客体的多维叙事机制
        8.3.5 面向方式的媒体融合机制
        8.3.6 面向关系的伦理约束机制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语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10)社区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公共服务能力需有机结合(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社区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三、社区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现状
四、社区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与公共服务能力结合的几种思维
五、社区档案信息化建设实行后的好处
六、结束语

四、社区建设与档案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档案馆建设模式及优化策略研究[D]. 汪茜. 山东大学, 2021
  • [2]《城市社区档案管理办法》的内容构成及相关问题思考[J]. 常建法. 北京档案, 2021(04)
  • [3]我国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孟州市为例[D]. 花智敏.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我国档案虚拟社区建设:困境与对策[J]. 刘茜. 档案天地, 2020(12)
  •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社区档案管理优化研究[J]. 谢诗艺,赵子瑜. 浙江档案, 2020(06)
  • [6]英国社群档案实践发展历程及相关问题探析[D]. 杨欢欢. 山东大学, 2020(09)
  • [7]社区档案服务现状调研 ——以哈尔滨市为例[D]. 吕明泽.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8]社交媒体时代档案领域公众参与研究[D]. 马志颖. 苏州大学, 2020(03)
  • [9]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D]. 张燕. 上海大学, 2020(02)
  • [10]社区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公共服务能力需有机结合[J]. 吴丽萍. 传媒论坛, 2019(24)

标签:;  ;  ;  ;  ;  

社区建设和档案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