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生物基因序列论文_陈翠霞,李前忠

导读:本文包含了模式生物基因序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序列,基因,增量,模式,生物,位点,最小。

模式生物基因序列论文文献综述

陈翠霞,李前忠[1](2005)在《模式生物基因序列的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真核生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可分为叁种:外显子、内含子和基因间序列.基于剪切位点附近序列的保守性,序列的组分特征和编码序列阅读框存在叁周期性,叁种序列的标准离散源由序列上64个叁联体的概率和5′端与3′尾剪切位点附近(共30位点)上4个碱基的概率,共184个参数构成.某条序列的类型就可以由该序列的离散量与上面叁个标准离散源的离散量之间的离散增量最小值决定.当标准离散源具有184个信息参数时预测率比64参数预测的成功率至少提高4.61%,前者的预测成功率依次如下:线虫88.37%,酵母菌90.72%,拟南芥91.08%,果蝇92.28%,大肠杆菌92.88%.对预测成功的和错误的两类序列进行比较,发现这些预测错误序列的184个参数值与其预测结果所属的那类序列本身的参数值十分类似.(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4期)

陈翠霞,李前忠,林昊[2](2005)在《模式生物的外显子、内含子和基因间序列的识别(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核酸序列在剪切位点上保守性、组分的不同和编码序列阅读框架的3周期性,模式生物全基因组序列分为外显子、内含子和基因间序列叁类.叁个标准离散源分别由64个叁联体在整条序列上的概率和4个碱基序列首尾(剪切位点附近)共30个位点上的概率共同构成.某条序列的类型就由该序列的离散量同相应区间上叁个标准离散量的离散增量确定.结果表明:具有184个信号参数的离散量预测比只有64个叁联体参数的结果要高出5%,总体预测成功率:线虫为87.37%,拟南芥为91.08%,果蝇为92.28%,原核生物大肠杆菌的二种序列预测率为92.88%,酵母菌为94.88%.(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2期)

陈翠霞[3](2004)在《五种模式生物基因序列的识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模式生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可分为叁种:外显子,内含子和基因间序列。基于基因组的全序列剪切位点附近序列的保守性,序列的组分特征和编码序列阅读框存在叁周期性,在对序列进行长度分布统计之后,通过不同的参数选取方法构建离散源,利用最小离散增量方法对序列类型进行预测,比较得到离散量和离散源的参数选择之间的最优化结合点。同时进行了叁类序列的特征研究。 第一部分:理论方法与评价参数,离散量概念及最小离散增量预测的方法。 第二部分:在统计长度分析的基础上,选取21种叁联体的概率,作为信号参数,并以这些参数分别构建拟南芥的外显子,内含子和基因间叁类序列的离散源,计算离散量。某区间上任意一段序列的类型是由其离散量D(X)与同一区间上的叁个标准离散量D(X_e)、D(X_i)和D(X_g)之间的离散增量的最小值(LID)决定的。由此实现了用离散量对叁种核苷酸序列类型的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标准集准确率达到84.26%,检验集达到84.64%。同时作为对比,将每条序列的碱基从头至尾编号(1,2,…,N),按照叁联体叁个相位分为3条子序列,子序列编号分别为3n+1、3n+2和3n+3(n=0,1,2,…,N/3-1),统计4种碱基在子序列上各自出现的概率,得到12个参数并以此构建标准离散源。预测过程与用21叁联体预测的相同,标准集和检验集的预测成功率分别为81.13%和81.68%。 第叁部分:基于64种叁联体在叁种序列中分布不均匀性的思想,从序列库中截取己知的外显子、内含子和基因间叁类序列随机多次提取各自总量的1/3(1/2)构成该染色体标准集,取另外约2/3(1/2)序列构成对应的检验集。然(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04-04-22)

模式生物基因序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核酸序列在剪切位点上保守性、组分的不同和编码序列阅读框架的3周期性,模式生物全基因组序列分为外显子、内含子和基因间序列叁类.叁个标准离散源分别由64个叁联体在整条序列上的概率和4个碱基序列首尾(剪切位点附近)共30个位点上的概率共同构成.某条序列的类型就由该序列的离散量同相应区间上叁个标准离散量的离散增量确定.结果表明:具有184个信号参数的离散量预测比只有64个叁联体参数的结果要高出5%,总体预测成功率:线虫为87.37%,拟南芥为91.08%,果蝇为92.28%,原核生物大肠杆菌的二种序列预测率为92.88%,酵母菌为94.88%.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模式生物基因序列论文参考文献

[1].陈翠霞,李前忠.模式生物基因序列的识别[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2].陈翠霞,李前忠,林昊.模式生物的外显子、内含子和基因间序列的识别(英文)[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3].陈翠霞.五种模式生物基因序列的识别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

论文知识图

生物基因序列特定模式挖掘的结果图密码对及其基因间序列叁联体对相对模...泰山虫草Tef-1α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基因结构图RP的系统进化树拟南芥的内含子族图、外显子族图和基因...

标签:;  ;  ;  ;  ;  ;  ;  

模式生物基因序列论文_陈翠霞,李前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