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充电机论文和设计-洪振海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列车充电机,包括:列车充电机本体,列车充电机本体整体采用长方体结构,在列车充电机本体外层设置了壳体,在列车充电机本体两端分别设置了进风口和出风口,在壳体内设置了舱室A、舱室B、舱室C、舱室D、舱室E,并在壳体内连接设置了风机室和风道室,舱室A和舱室C为AC‑DC逆变整流模块,舱室B内设置了二极管散热器组件、熔断器组件和风机控制组件,舱室D内设置了输入预充电组件,舱室E内设置了电源及输出控制组件,本实用新型一种列车充电机,充电机功能强大,性能稳定,抗冲击,使用寿命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列车充电机,包括:列车充电机本体,列车充电机本体整体采用长方体结构,在列车充电机本体外层设置了壳体,壳体采用合金钢材料制作,整体采用焊接制作,其特征在于,在列车充电机本体两端分别设置了进风口和出风口,在进风口上设置了进风口滤网,在壳体内设置了舱室A、舱室B、舱室C、舱室D、舱室E,并在壳体内连接设置了风机室和风道室,其中,舱室C和舱室D在风道一侧,舱室A和舱室B在风道的另一侧,舱室A和舱室C结构完全相同,舱室A和舱室C为AC-DC逆变整流模块,舱室B内设置了二极管散热器组件、熔断器组件和风机控制组件,舱室D内设置了输入预充电组件,舱室E内设置了电源及输出控制组件,充电机设置了控制与通讯接口,并且设置了输电线路,输电线路分别是蓄电池正线、蓄电池负线、BN1正线、BN2正线、BD正线及BN1\/BN2\/BD负线共2×6条线路,列车充电机本体通过数据线连接了司机室,在司机室上设置了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置了启动按钮和停机按钮,所述的风机室内设置了散热风机,散热风机两端分别设置了风机室箱体门封板和风机进风口封板,风道室为中空通道结构,在风道室设置了2个3相电抗器。

设计方案

1.一种列车充电机,包括:列车充电机本体,列车充电机本体整体采用长方体结构,在列车充电机本体外层设置了壳体,壳体采用合金钢材料制作,整体采用焊接制作,其特征在于,在列车充电机本体两端分别设置了进风口和出风口,在进风口上设置了进风口滤网,在壳体内设置了舱室A、舱室B、舱室C、舱室D、舱室E,并在壳体内连接设置了风机室和风道室,其中,舱室C和舱室D在风道一侧,舱室A和舱室B在风道的另一侧,舱室A和舱室C结构完全相同,舱室A和舱室C为AC-DC逆变整流模块,舱室B内设置了二极管散热器组件、熔断器组件和风机控制组件,舱室D内设置了输入预充电组件,舱室E内设置了电源及输出控制组件,充电机设置了控制与通讯接口,并且设置了输电线路,输电线路分别是蓄电池正线、蓄电池负线、 BN1正线、 BN2正线、 BD正线及BN1\/BN2\/BD负线共2× 6条线路,列车充电机本体通过数据线连接了司机室,在司机室上设置了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置了启动按钮和停机按钮,所述的风机室内设置了散热风机,散热风机两端分别设置了风机室箱体门封板和风机进风口封板,风道室为中空通道结构,在风道室设置了2个3相电抗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充电机,其特征在于,舱室D的输入电压为AC380V±5%,舱室E额定输出电压DC110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充电机,其特征在于,在列车控制面板上设置了蓄电池电压检测按钮,分别是蓄电池电压检测按钮A和蓄电池电压检测按钮B,当按下蓄电池电压检测按钮A,蓄电池电压检测值设定为83V;当按下蓄电池电压检测按钮B,蓄电池电压检测值设定为95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充电机,其特征在于,舱室A和舱室C采用长方体的箱体,在内部安装了BC模块,通过螺栓把BC模块固定在舱室A和舱室C内,BC模块为充电机的功率转换电路,舱室A和舱室C模块为通用件,能够任意互换,BC模块采用抽屉结构设计,能够在舱室A和舱室C内抽拉,BC模块包括主控板,在主控板上设置了模块前门,模块前门设置了门把手,通过门把手把门打开,在主控板内部设置了模块框架,模块框架为长方体结构,在模块框架底端设置了电容支柱,电容支柱对电容起到支撑作用,在电容支柱上设置了输出电容,在模块框架和模块前门之间连接了前门铰链,在模块框架内部分别固定设置了输入电容,磁环,吸收电阻,输出吸收电容,绝缘子,输入整流桥,其中,输入电容为输入直流母线支撑电容,磁环为高频二极管滤波磁环,吸收电阻为高频二极管吸收电阻,输出吸收电容为DC110V母线输出对地吸收电容,绝缘子采用BC模块输出铜排端子固定,输入整流桥为三相输入整流桥,在模块框架的左侧面设置了电源板和TV1采样板,电源板为电源转换板,将DC110V转换为主控板上所需的±15V,TV1采样板为中间母线电压采样,在模块框架的右侧面设置了电流传感器,电容安装板,隔直电容,其中电容安装板为主回路隔直电容安装板,电流传感器用于输出总电流检测,隔直电容用于主回路高频变压器隔直电容,在模块框架后端设置了BC模块散热器,BC模块散热器连接了散热器翅片风道板,在BC模块散热器设置了圆孔和方孔,在圆孔内设置了高频变压器,在方孔内设置了高频电感,在BC模块散热器和模块框架之间设置了IGBT模块,IGBT模块连接了阻容吸收,高频二极管和IGBT吸收电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充电机,其特征在于:舱室B为长方体结构框架,在舱室B前端设置了舱室B前门,在舱室B内设置了舱室熔断器组件,舱室输出接线铜排组件,舱室风机控制组件,舱室二极管散热器组件,其中,舱室熔断器组件为蓄电池输出正负熔断器组件,舱室输出接线铜排组件为输出接线铜排组件,舱室风机控制组件为风机控制组件,舱室二极管散热器组件为输出DC110V母线二极管及接触器组件,并在舱室B上连接了三个输出防水接头,分别是输出防水接头A,输出防水接头B和输出防水接头C。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列车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断器组件,包括熔断器组件固定板,熔断器组件固定板为长方体结构,熔断器组件固定板为蓄电池输出熔断器组件固定板,在熔断器组件固定板上设置了电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的个数为2个,电流传感器为蓄电池输出充放电电流传感器,在熔断器组件固定板上还设置了绝缘子和熔断器,绝缘子个数为12个,熔断器为蓄电池输出熔断器,熔断器个数为4个,并且,在熔断器组件固定板上设置了熔断器进线铜排A、熔断器进线铜排B和熔断器进线铜排C。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列车充电机,其特征在于,风机控制组件用于控制风机室的风机,包括风机控制组件安装板,风机控制组件安装板为长方体结构,在风机控制组件安装板上设置了上下两个拉手,并且,在风机控制组件安装板上设置了接触器,断路器,和接线端子排,其中,接触器为风机高低速控制接触器,断路器为风机高低速输入电源断路器,并且,在风机控制组件安装板上设置了防水接头,防水接头采用圆柱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列车充电机,其特征在于,二极管散热器组件包括二极管散热器固定板,在二极管散热器固定板上设置了散热片,二极管散热器连接了二极管散热器翅片风道板,二极管散热器固定板上设置了两个二极管A和二极管B,其中二极管A为DC110V直流母线输出二极管,二极管B为BD输出二极管,在二极管散热器固定板上设置了四个接触器,其中两个为BN1输出接触器,两个为BN2输出接触器,在二极管散热器固定板上还分别设置了内部连接铜排A、内部连接铜排B和内部连接铜排C。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充电机,其特征在于,舱室D包括舱室D舱室门,在舱室D舱门内设置了舱室D预充电电路组件,所述的预充电电路组件,包括预充电电路组件安装板,预充电电路组件安装板采用长方体结构,在预充电电路组件上通过螺钉固定了2个磁环固定板,在磁环固定板上设置了磁环,磁环为3相电源输入滤波磁环,而且在预充电电路组件安装板上设置了两个电阻A和电阻B,其中电阻A为充电机预充电限流电阻,电阻B为主接触器线圈限流电阻,并设置了两个接触器,分别是接触器A和接触器B,接触器A为预充电接触器,接触器B为主接触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列车充电机整体结构。

背景技术

充电机将车上三相AC380V交流电压转变为DC110V电压,为列车蓄电池充电,并为车上其它直流负载提供电源。

充电机用于高铁、动车、车辆及用到蓄电池供电的相关设施,是重要的供电设备,充电机通常包括输入电路、全桥逆变电路、输出电路及控制电路等充电电路,涉及到整流桥模块、输入接触器、滤波器、限流电阻、放电电阻、输入滤波电容、IGBT模块、IGBT吸收电容,电压电流传感器、驱动板、主控板、接线端子、高频变压器、输出滤波电感、滤波电容、EMI 滤波器等多个器件,苏州万松电气有限公司此前申请的专利号CN201820471047.X,申请日20180404,专利名称:充电机,设计了一种新的充电机结构,达到降低充电机的体积及重量的目的,并且专利号CN201810296111.X:专利名称开放式充电机,同样提供了一种开放式的充电机,降低体积及重量、有利于列车设备的减重、降低列车运行能耗的目的。

随着市场竞争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客户对充电机提出了更高的设计技术要求,如:

A)充电机要具有自动识别锂电池和碱性蓄电池的功能;

B)充电机内有要求由90V及83V两级蓄电池欠压保护,当蓄电池欠压时,会自动切断DC110V母线负载;

C)充电机接收不到蓄电池温度数据时,用蓄电池保护电压进行充电;

D)充电机具有数据记录、转储、下载、软件分析等功能,记录存储充电机运行状态、故障、充电过程数据等数据,并且分析充电机运行状态、故障、充电过程数据、充电状态切换等;

E)充电机采用恒压、限流、浮充电的充电方式,在供电中断恢复后,充电机具有自动投入正常运行状态的功能,充电机可在额定工况负载中断时,并无损坏;

F)充电机具有输入过压、输入欠压、输出短路、功率元件故障、接触器故障、过热等保护功能;

G)充电机具有对蓄电池的充电管理功能,并具有根据蓄电池充电特性曲线进行可编程输出的能力;

H)采用镍镉电池时,充电机具有温度补偿功能,可根据蓄电池的温度对充电电压、充电限流值进行补偿;

I)充电机具有通信功能,可实现与整车网络进行信息互换;

J)充电机的噪声应符合整车规定的要求,充电机非通风空间的防护等级不低于中IP54的要求,绝缘和耐压性能满足海拔 2000m 使用要求 ,工作环境温度: -40℃~+40℃;存放温度: -40℃~+70℃。

针对客户上述要求,苏州万松电气有限公司在前述专利的基础上,从新整合设计了一种列车充电机,能够全方位提高充电机的性能,满足客户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列车充电机,在前期技术上做了改进,防护等级高,提高散热效率,降低充电机的重量,并且各种性能和工作参数有了极大提高,性能稳定。

所述的一种列车充电机,包括:列车充电机本体,列车充电机本体整体采用长方体结构,在列车充电机本体外层设置了壳体,壳体采用合金钢材料制作,整体采用焊接制作。

在列车充电机本体两端分别设置了进风口和出风口,在进风口上设置了进风口滤网,在壳体内设置了舱室A、舱室B、舱室C、舱室D、舱室E,并在壳体内连接设置了风机室和风道室,其中,舱室C和舱室D在风道一侧,舱室A和舱室B在风道的另一侧。

其中,舱室A和舱室C结构完全相同,舱室A和舱室C为AC-DC逆变整流模块,舱室B内设置了二极管散热器组件、熔断器组件和风机控制组件,舱室D内设置了输入预充电组件,舱室E内设置了电源及输出控制组件。

其中,舱室D的输入电压为AC380V±5%,舱室E额定输出电压DC110V,输出电压波动范围满足充电曲线特性,输出电压精度±1.5%,输出电压纹波因数≤5%,输出限流精度≤±5%,输出额定功率30kW× 2。

充电机设置了控制与通讯接口,并且设置了输电线路,输电线路分别是蓄电池正线、蓄电池负线、 BN1正线、 BN2正线、 BD正线及BN1\/BN2\/BD负线共2× 6条线路;

列车充电机本体通过数据线连接了司机室,在司机室上设置了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置了启动按钮和停机按钮,司机室可以控制充电机内部输出DC110V母线(BN1\/BN2)的接触器,来切断DC110V母线上的负载,充电机内有要求由90V及83V两级蓄电池欠压保护,当蓄电池欠压时,会自动切断DC110V母线负载。

一种优选技术方按,在列车控制面板上设置了蓄电池电压检测按钮,分别是蓄电池电压检测按钮A和蓄电池电压检测按钮B,当按下蓄电池电压检测按钮A,蓄电池电压检测值设定为83V;当按下蓄电池电压检测按钮B,蓄电池电压检测值设定为95V;

所述的舱室A和舱室C采用长方体的箱体,在内部安装了BC模块,通过螺栓把BC模块固定在舱室A和舱室C内,BC模块为充电机的功率转换电路,舱室A和舱室C模块为通用件,能够任意互换。

BC模块采用抽屉结构设计,能够在舱室A和舱室C内抽拉,可以整体将BC模块抽出,实现快速的进行更换及维修。

所述的BC模块包括主控板,在主控板上设置了模块前门,模块前门设置了门把手,通过门把手把门打开,便于BC模块的维护检修。

在主控板内部设置了模块框架,模块框架为长方体结构,在模块框架底端设置了电容支柱,电容支柱对电容起到支撑作用,在电容支柱上设置了输出电容,输出电容用于输出滤波电容,

在模块框架和模块前门之间连接了前门铰链,通过前门铰链便于模块前门与模块框架的固定,在模块框架内部分别固定设置了输入电容,磁环,吸收电阻,输出吸收电容,绝缘子,输入整流桥,其中,输入电容为输入直流母线支撑电容,磁环为高频二极管滤波磁环,吸收电阻为高频二极管吸收电阻,输出吸收电容为DC110V母线输出对地吸收电容,绝缘子采用BC模块输出铜排端子固定,输入整流桥为三相输入整流桥,

在模块框架的左侧面设置了电源板和TV1采样板,电源板为电源转换板,将DC110V转换为主控板上所需的±15V,TV1采样板为中间母线电压采样。

在模块框架的右侧面设置了电流传感器,电容安装板,隔直电容,其中电容安装板为主回路隔直电容安装板,电流传感器用于输出总电流检测,隔直电容用于主回路高频变压器隔直电容,

在模块框架后端设置了BC模块散热器,BC模块散热器连接了散热器翅片风道板,

在BC模块散热器设置了圆孔和方孔,在圆孔内设置了高频变压器,在方孔内设置了高频电感,在BC模块散热器和模块框架之间设置了IGBT模块,IGBT模块连接了阻容吸收,高频二极管和IGBT吸收电容。

舱室B为长方体结构框架,在舱室B前端设置了舱室B前门,在舱室B内设置了舱室熔断器组件,舱室输出接线铜排组件,舱室风机控制组件,舱室二极管散热器组件,其中,舱室熔断器组件为蓄电池输出正负熔断器组件,舱室输出接线铜排组件为输出接线铜排组件,舱室风机控制组件为风机控制组件,舱室二极管散热器组件为输出DC110V母线二极管及接触器组件。

并在舱室B上连接了三个输出防水接头,分别是输出防水接头A,输出防水接头B和输出防水接头C,其中,输出防水接头A为输出50mm2接线防水接头,输出防水接头B为输出16mm2接线防水接头,输出防水接头C为输出95mm2接线防水接头。

所述的熔断器组件,包括熔断器组件固定板,熔断器组件固定板为长方体结构,熔断器组件固定板为蓄电池输出熔断器组件固定板,在熔断器组件固定板上设置了电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的个数为2个,电流传感器为蓄电池输出充放电电流传感器。

在熔断器组件固定板上还设置了绝缘子和熔断器,绝缘子个数为12个,熔断器为蓄电池输出熔断器,熔断器个数为4个,并且,在熔断器组件固定板上设置了熔断器进线铜排A、熔断器进线铜排B和熔断器进线铜排C。

风机控制组件用于控制风机室的风机,包括风机控制组件安装板,风机控制组件安装板为长方体结构,在风机控制组件安装板上设置了上下两个拉手,并且,在风机控制组件安装板上设置了接触器,断路器,和接线端子排,其中,接触器为风机高低速控制接触器,断路器为风机高低速输入电源断路器,并且,在风机控制组件安装板上设置了防水接头,防水接头采用圆柱体结构。

二极管散热器组件包括二极管散热器固定板,在二极管散热器固定板上设置了散热片,二极管散热器连接了二极管散热器翅片风道板,

二极管散热器固定板上设置了两个二极管A和二极管B,其中二极管A为DC110V直流母线输出二极管,二极管B为BD输出二极管。并且,在二极管散热器固定板上设置了四个接触器,其中两个为BN1输出接触器,两个为BN2输出接触器。在二极管散热器固定板上还分别设置了内部连接铜排A、内部连接铜排B和内部连接铜排C。

舱室D包括舱室D舱室门,在舱室D舱门内设置了舱室D预充电电路组件,

所述的预充电电路组件,包括预充电电路组件安装板,预充电电路组件安装板采用长方体结构,在预充电电路组件上通过螺钉固定了2个磁环固定板,在磁环固定板上设置了磁环,磁环为3相电源输入滤波磁环,而且在预充电电路组件安装板上设置了两个电阻A和电阻B,其中电阻A为充电机预充电限流电阻,电阻B为主接触器线圈限流电阻,并设置了两个接触器,分别是接触器A和接触器B,接触器A为预充电接触器,接触器B为主接触器。

舱室E内设置了电源及输出控制组件,舱室E为长方体结构,设置了舱室E舱室门,在舱室门内设置了电源及输出控制组件,并在电源及输出控制组件上设置了穿线板,穿线板为三相电抗器进出线穿墙板,在穿线板上连接了航空插头A和航空插头B,其中,航空插头A为圆形连接器,用于控制、信号线连接,航空插头B为矩形连接体,用于通讯线连接。

仓室E电源及输出控制组件,包括舱室E侧板器件安装板,在安装板上设置了接线端子,并设置了电源控制断路器,并在控制组件上连接了电源变压器,电源变压器输入AC380V转AC80V变压器,提供内部控制电源用,而且,在电源控制断路器上连接了逻辑控制板,该逻辑板控制BN1接触器动作逻辑,在仓室E电源及输出控制组件的最外侧设置了电源转换板,电源转换板输入AC80V转DC110V控制电源。

所述的风机室内设置了散热风机,散热风机两端分别设置了风机室箱体门封板和风机进风口封板。

所述的风道室为中空通道结构,在风道室设置了2个3相电抗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列车充电机,充电机功能强大,性能稳定,抗冲击,符合IEC 61373:2010《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中1类A级冲击和振动条件,并且充电机电磁兼容性能符合GB\/T 24338.4-2009《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第3-2部分:机车车辆设备》所规定的限值要求,使用寿命长,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充电机整机设计使用寿命不低于30年或1200万公里,通过对列车充电机整体结构的改进,使得充电机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满足了客户高品质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列车充电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列车充电机的舱室A、舱室C和充电机的位置关系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列车充电机的舱室B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列车充电机的舱室B的熔断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列车充电机的舱室B的风机控制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列车充电机的舱室B的二极管散热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列车充电机的舱室D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列车充电机的舱室D的预充电电路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列车充电机的舱室E分解图;

图10为仓室E电源及输出控制组件结构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列车充电机的风机室结构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列车充电机的风道室结构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1为进风口,2为出风口,3为舱室A,4为舱室B,5为舱室C,6为舱室D,7为舱室E,8为风机室,9为风道室;

1_1为主控板,1_3门把手;

2_1舱室B门,2_2舱室B熔断器组件, 2_3为舱室B输出接线铜排组件,

2_4为舱室B风机控制组件,2_5为舱室B二极管散热器组件,2_6为输出防水接头A,2_7为输出防水接头B,2_8输出防水接头C;

3_1熔断器组件固定板,3_2电流传感器,3_3绝缘子,3_4熔断器进线铜排A,3_5熔断器进线铜排B,3_6 熔断器进线铜排C,3_7蓄电池输出熔断器;

5_1为风机控制组件安装板,5_2接触器,5_3断路器,5_4 接线端子排,5_5防水接头;

6_1内部连接铜排A,6_2内部连接铜排B,6_3 内部连接铜排C,6_4接触器,6_5二极管A,6_6 二极管B,6_7二极管散热器,6_8二极管散热器风道板;

7_1舱室D舱室门,7_2为舱室D预充电电路组件;

8_1为预充电电路组件安装板,8_2磁环固定板,8_3磁环,8_4 充电机预充电限流电阻,8_5主接触器线圈限流电阻,8_6预充电接触器,8_7主接触器;

9_1舱室E舱室门,9_2舱室E电源及输出控制组件,9_3穿线板,9_4 航空插头A,9_5航空插头B;

10_1舱室E安装板,10_2 接线端子,10_3 断路器,10_4电源变压器,10_5逻辑控制板,10_6电源转换板;

11_1风机门板,11_2散热风机,11_3风机内封板;

12_1为3相电抗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到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所述的一种列车充电机,包括:列车充电机本体,列车充电机本体整体采用长方体结构,在列车充电机本体外层设置了壳体,壳体采用合金钢材料制作,整体采用焊接制作。

在列车充电机本体两端分别设置了进风口和出风口,在进风口上设置了进风口滤网,在壳体内设置了舱室A、舱室B、舱室C、舱室D、舱室E,并在壳体内连接设置了风机室和风道室,其中,舱室C和舱室D在风道一侧,舱室A和舱室B在风道的另一侧。

其中,舱室A和舱室C结构完全相同,舱室A和舱室C为AC-DC逆变整流模块,舱室B内设置了二极管散热器组件、熔断器组件和风机控制组件,舱室D内设置了输入预充电组件,舱室E内设置了电源及输出控制组件。

其中,舱室D的输入电压为AC380V±5%,舱室E额定输出电压DC110V,输出电压波动范围满足充电曲线特性,输出电压精度±1.5%,输出电压纹波因数≤5%,输出限流精度≤±5%,输出额定功率30kW× 2。

充电机设置了控制与通讯接口,并且设置了输电线路,输电线路分别是蓄电池正线、蓄电池负线、 BN1正线、 BN2正线、 BD正线及BN1\/BN2\/BD负线共2× 6条线路;

列车充电机本体通过数据线连接了司机室,在司机室上设置了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置了启动按钮和停机按钮,司机室可以控制充电机内部输出DC110V母线(BN1\/BN2)的接触器,来切断DC110V母线上的负载,充电机内有要求由90V及83V两级蓄电池欠压保护,当蓄电池欠压时,会自动切断DC110V母线负载。

一种优选技术方按,在列车控制面板上设置了蓄电池电压检测按钮,分别是蓄电池电压检测按钮A和蓄电池电压检测按钮B,当按下蓄电池电压检测按钮A,蓄电池电压检测值设定为83V;当按下蓄电池电压检测按钮B,蓄电池电压检测值设定为95V;

所述的舱室A和舱室C采用长方体的箱体,在内部安装了BC模块,通过螺栓把BC模块固定在舱室A和舱室C内,BC模块为充电机的功率转换电路,舱室A和舱室C模块为通用件,能够任意互换。

BC模块采用抽屉结构设计,能够在舱室A和舱室C内抽拉,可以整体将BC模块抽出,实现快速的进行更换及维修。

所述的BC模块包括主控板,在主控板上设置了模块前门,模块前门设置了门把手,通过门把手把门打开,便于BC模块的维护检修。

在主控板内部设置了模块框架,模块框架为长方体结构,在模块框架底端设置了电容支柱,电容支柱对电容起到支撑作用,在电容支柱上设置了输出电容,输出电容用于输出滤波电容,

在模块框架和模块前门之间连接了前门铰链,通过前门铰链便于模块前门与模块框架的固定,在模块框架内部分别固定设置了输入电容,磁环,吸收电阻,输出吸收电容,绝缘子,输入整流桥,其中,输入电容为输入直流母线支撑电容,磁环为高频二极管滤波磁环,吸收电阻为高频二极管吸收电阻,输出吸收电容为DC110V母线输出对地吸收电容,绝缘子采用BC模块输出铜排端子固定,输入整流桥为三相输入整流桥,

在模块框架的左侧面设置了电源板和TV1采样板,电源板为电源转换板,将DC110V转换为主控板上所需的±15V,TV1采样板为中间母线电压采样。

在模块框架的右侧面设置了电流传感器,电容安装板,隔直电容,其中电容安装板为主回路隔直电容安装板,电流传感器用于输出总电流检测,隔直电容用于主回路高频变压器隔直电容,

在模块框架后端设置了BC模块散热器,BC模块散热器连接了散热器翅片风道板,

在BC模块散热器设置了圆孔和方孔,在圆孔内设置了高频变压器,在方孔内设置了高频电感,在BC模块散热器和模块框架之间设置了IGBT模块,IGBT模块连接了阻容吸收,高频二极管和IGBT吸收电容。

舱室B为长方体结构框架,在舱室B前端设置了舱室B前门,在舱室B内设置了舱室熔断器组件,舱室输出接线铜排组件,舱室风机控制组件,舱室二极管散热器组件,其中,舱室熔断器组件为蓄电池输出正负熔断器组件,舱室输出接线铜排组件为输出接线铜排组件,舱室风机控制组件为风机控制组件,舱室二极管散热器组件为输出DC110V母线二极管及接触器组件。

并在舱室B上连接了三个输出防水接头,分别是输出防水接头A,输出防水接头B和输出防水接头C,其中,输出防水接头A为输出50mm2接线防水接头,输出防水接头B为输出16mm2接线防水接头,输出防水接头C为输出95mm2接线防水接头。

所述的熔断器组件,包括熔断器组件固定板,熔断器组件固定板为长方体结构,熔断器组件固定板为蓄电池输出熔断器组件固定板,在熔断器组件固定板上设置了电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的个数为2个,电流传感器为蓄电池输出充放电电流传感器。

在熔断器组件固定板上还设置了绝缘子和熔断器,绝缘子个数为12个,熔断器为蓄电池输出熔断器,熔断器个数为4个,并且,在熔断器组件固定板上设置了熔断器进线铜排A、熔断器进线铜排B和熔断器进线铜排C。

风机控制组件用于控制风机室的风机,包括风机控制组件安装板,风机控制组件安装板为长方体结构,在风机控制组件安装板上设置了上下两个拉手,并且,在风机控制组件安装板上设置了接触器,断路器,和接线端子排,其中,接触器为风机高低速控制接触器,断路器为风机高低速输入电源断路器,并且,在风机控制组件安装板上设置了防水接头,防水接头采用圆柱体结构。

二极管散热器组件包括二极管散热器固定板,在二极管散热器固定板上设置了散热片,二极管散热器连接了二极管散热器翅片风道板,

二极管散热器固定板上设置了两个二极管A和二极管B,其中二极管A为DC110V直流母线输出二极管,二极管B为BD输出二极管。并且,在二极管散热器固定板上设置了四个接触器,其中两个为BN1输出接触器,两个为BN2输出接触器。在二极管散热器固定板上还分别设置了内部连接铜排A、内部连接铜排B和内部连接铜排C。

舱室D包括舱室D舱室门,在舱室D舱门内设置了舱室D预充电电路组件,

所述的预充电电路组件,包括预充电电路组件安装板,预充电电路组件安装板采用长方体结构,在预充电电路组件上通过螺钉固定了2个磁环固定板,在磁环固定板上设置了磁环,磁环为3相电源输入滤波磁环,而且在预充电电路组件安装板上设置了两个电阻A和电阻B,其中电阻A为充电机预充电限流电阻,电阻B为主接触器线圈限流电阻,并设置了两个接触器,分别是接触器A和接触器B,接触器A为预充电接触器,接触器B为主接触器。

舱室E内设置了电源及输出控制组件,舱室E为长方体结构,设置了舱室E舱室门,在舱室门内设置了电源及输出控制组件,并在电源及输出控制组件上设置了穿线板,穿线板为三相电抗器进出线穿墙板,在穿线板上连接了航空插头A和航空插头B,其中,航空插头A为圆形连接器,用于控制、信号线连接,航空插头B为矩形连接体,用于通讯线连接。

仓室E电源及输出控制组件,包括舱室E侧板器件安装板,在安装板上设置了接线端子,并设置了电源控制断路器,并在控制组件上连接了电源变压器,电源变压器输入AC380V转AC80V变压器,提供内部控制电源用,而且,在电源控制断路器上连接了逻辑控制板,该逻辑板控制BN1接触器动作逻辑,在仓室E电源及输出控制组件的最外侧设置了电源转换板,电源转换板输入AC80V转DC110V控制电源。

所述的风机室内设置了散热风机,散热风机两端分别设置了风机室箱体门封板和风机进风口封板。

所述的风道室为中空通道结构,在风道室设置了2个3相电抗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列车充电机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6389.X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658983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H02J 7/10

专利分类号:H02J7/10;H05K7/20

范畴分类:37C;38G;

申请人:苏州市万松电气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苏州市万松电气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沙溪工业开发区

发明人:洪振海;潘贻丰;叶剑锋

第一发明人:洪振海

当前权利人:苏州市万松电气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列车充电机论文和设计-洪振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