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协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自动协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动协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订单,物流,供应链,分配,本体论,相互依赖,动态。

自动协商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何雨青,朱俊武,李开荣[1](2019)在《分布式语义自动协商与博弈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在语义集成中引入了协商—博弈机制。各个Agents由于对领域的认知程度不同,因此,他们构建本体的"可信度"也是不同的。本体"可信度"越高,基于本体语义进行的检索准确率就越高。注意到每个Agent构建的本体与最终本体之间相似度可以看作Agent的收益,Agents之间如果通过协商与博弈来形成均衡,那么这个均衡就是所有Agents最能接受的结果,即"可信度"最高的本体。因此,模拟Agents之间的协商与博弈,构建更"可信"的本体,是完全可行的。(本文来源于《无线互联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高太光,黄敏,王庆,王兴伟,陈培友[2](2018)在《面向3PL动态物流联盟组建自动协商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日益复杂和多变的市场环境,很多企业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和提升自身的物流服务水平与市场竞争力,纷纷选择与3PL(third party logistics)进行联盟化运营,而当市场机遇出现时,如何构建动态物流联盟却成为困扰企业和3PL提供商的难题.在考虑联盟运营中的环境影响因素和各方的风险偏好与决策活动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物流联盟组建的自动协商模型,并以联盟盟员的视角设计了自动协商的流程与让步策略,最后以煤炭动态物流联盟的组建为例进行了仿真实验,充分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本文来源于《信息与控制》期刊2018年05期)

夏薇[3](2018)在《基于自动协商的多对多供应链中相互依赖订单分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供应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需求不确定性不断增加,能够快速响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已成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供应链中各成员的利益不一致,协调供应链中各成员的需求,提升整体供应链效率,已成为现在供应链管理中重要研究对象。本文研究了一种多对多供应链中的相互依赖订单分配问题。其中,来自需求方的需求由一系列相互依赖订单组成,并同时考虑了能力约束问题以及订单的多个属性(如订单的执行时间,供应能力,以及成本等)。因此,订单分配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的冲突,其分配过程变得更加复杂。为了消解由于订单的相互依赖和供应能力有限所导致的冲突,本文采用了自动协商方法。针对本文研究问题,给出了一个基于自动协商的相互依赖订单分配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两阶段协商协议和协商策略。协商协议集成了投标和辩论两种协商流程,实现了需求方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交流,并规定了协商双方的行为准则,而协商策略则确定了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决策规则。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自动协商方法的可行性,同时分析和比较了不同供应链环境下的订单分配效果,并且对比了不同协商策略下的协商效果和冲突消解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供应链环境下,通过协商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消解冲突,解决本文所研究的订单分配问题。在不同的供应链环境下,需求方和供应商可以采用不同的协商策略做出决策。采取合适的策略对于冲突消解和订单分配结果有较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贾世伟[4](2018)在《基于UVM的以太网PHY自动协商电路验证方法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半导体材料、器件与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电路设计技术的不断提高,相同面积下可集成的晶体管的数目急剧增加,单一芯片可实现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集成电路早已成为各个国家重点研究与发展的技术领域。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相对薄弱,最新的报告显示我国每年要从发达国家进口数千亿美元的芯片,占到了使用芯片总额的95%,快速实现芯片国产化、摆脱对发达国家技术依赖已经成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为了早日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速已有芯片的国产化开发过程,而缩短芯片开发周期的瓶颈就在于缩短芯片的验证周期,有数据统计集成电路验证环节所占的比重超过了整块芯片开发周期的70%以上,在确保验证正确性的情况下尽可能缩短验证周期早已成为了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传统的验证方法覆盖率低,可复用性差且编写定向验证用例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已不能满足未来集成电路设计流程中对于验证的要求。采用UVM的验证方法可以大幅缩短验证时间,以机器的工作来替代验证工程师的工作,减少了验证工程师的工作量,可复用性强,目前UVM验证方法学已成为未来验证方法的主流发展方向。本文结合了作者实际参与的以太网PHY自动协商模块项目实例,首先研究了传统验证方法存在的缺陷以及UVM验证方法学的优势,其次研究了UVM中独有的phase、TLM机制以及各组件的工作方式。接着针对自动协商模块搭建相应的UVM验证平台,包括产生事务级激励,创建验证平台的各个组件,编写相应的参考模型与寄存器模型,连接相应的各个组件实现各组件间的同步通信,编写模块的验证规范并采用NC-Sim进行仿真验证,采取自动化比对与波形检查的方式对待测设计进行验证,收集功能覆盖率达到100%。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验证方法而言使用UVM验证方法学中预定义的类库可以大幅缩短验证平台的开发时间,受约束随机激励的构造方式降低了验证激励的开发难度,自动化比对的结果检查策略提升了平台的自动化程度,寄存器模型的使用减少了验证用例的代码量,提升了验证平台的灵活性。因此采用UVM验证方法学可以有效减少验证工程师的工作量,大幅提升验证的效率,节约了人力与时间,降低了验证的成本,对实现芯片快速国产化的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实际的芯片项目开发过程中有重要的使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4-01)

王刚[5](2017)在《自动协商引发故障》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单位新购置了华为交换机用于替换部分老旧交换机,原有部分其他品牌的交换机仍在使用中,新旧交换机之间主要通过电口进行对接。替换完成后,一部分交换机之间无法沟通,一部分交换机在上网用户数量过多时出现包丢失现象。查看交换机资料发现,有些原有交换机不支持自动协商功能。将新购置的交换机修改为非自动协商模式,网络故障消失。(本文来源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期刊2017年07期)

缪慧敏[6](2017)在《基于自动协商的供应链相互依赖订单分配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基于协商的供应链订单分配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基于协商的供应链订单分配的目标是,通过协商的手段使得需求方将订单有效地分配给供应方,并保证双方成员都能获得满意的利益。目前基于协商的订单分配问题主要考虑了一对多和多对多的分配。在一对多的分配中,目前的研究致力于供应方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对分配结果的影响。在多对多的分配中,来自各个需求方的订单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为了供应方有限的产能而相互竞争。但在实际的供应链中,存在着需求方的订单相互依赖的情况,它们不仅仅竞争共同的资源,彼此也需要通过合作才能成功地完成各自的订单分配。同时,供应商也面临着通过竞争和合作来获取订单。因此,本文考虑了一个在供应链双方都存在竞争和合作关系的订单相互依赖订单分配问题。本文首先简述了订单分配的基本过程,并分析了订单分配过程中供应链各方成员之间会出现的冲突。为了有效地解决冲突,文章引入了自动协商机制。其次,本文从需求方相互依赖订单,协商过程中各方提出的offer,需求方以及供应方各自的目标函数四个方面对基于自动协商的订单分配问题进行了建模,并且根据问题提出了基于自动协商的协商算法。该协商算法包括了MCNP,辩论式协商和补偿式协商叁种协商协议,以及需求方和供应商在分配过程中采取的不同的策略。它们分别是需求方在与其它需求方协调调整订单需求时的全局和局部策略,需求方在选择供应商解决方案时的精英选择和锦标赛选择策略,以及供应商投标采取的全部投标和随机挑选订单投标的策略。文章最后对问题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需求方和供应方分别采取全局策略,锦标赛策略以及随机挑选订单投标策略下,订单分配能取得更好的结果。之后,实验分析了基于我们提出的协商算法,并用前述的策略时,在各种供应链设置下的相互依赖订单分配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黄敏镁,袁际军,曹亮[7](2017)在《基于NSGAII的协同产品开发项目自动协商决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供应链环境下的协同产品开发项目中,核心企业与合作企业之间,需要对项目工期、预算和质量进行协商。科学高效的协商决策方法有助于协同产品开发项目参与各方实现双赢的协商目标。采用多Agent系统建立了协商问题的框架,构建了协商Agent以自身效用最大化和与对方建议相似度最大化为目标的多目标反建议模型;提出了基于NSGAII的自动协商决策算法,算法采用了正整数和小数混合的实数编码方式,并在遗传操作中增加了约束限制,剔除不可行个体。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算法对提高协商成功率和协商效果的有效性,说明了协商Agent可接受的最低效用值对于协商结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运筹与管理》期刊2017年03期)

张辉[8](2016)在《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建模与自动协商议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大宗商品交易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体系,真实场景下的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需要一个适应超大规模业务量的具有自治性和智能性的监管系统。本文针对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建设所需要的关键理论与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分析,构建了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体系结构,定义了市场说明语言语法与议价环境的逻辑表示,设计了多边多议题自动协商议价逻辑模型与离散化算法,为自动协商议价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孟伟,李少波,璩晶磊[9](2016)在《双边多议题自动协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自动协商领域中的双边多议题自动协商问题,作了综述研究。首先概述了协商的相关概念,介绍了协商的分类及性能评价标准;然后结合当前研究成果具体分析了协商场景中不同的效用表达及协商机制采用的不同研究方法;最后讨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下一步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6年S2期)

高太光,黄敏,陈培友[10](2016)在《物联网环境下煤矿救援资源调度多Agent自动协商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效改善了煤矿安全生产和事故救援工作的效率,有针对性地对物联网资源进行配置和对煤矿事故救援物资的高效调度,可以有效降低煤矿事故造成的损失。考虑到煤矿生产和事故救援的特殊性,设计了煤矿安全生产和救援资源监管物联网系统框架,对物联网资源进行了整合,同时根据煤矿事故救援调度具体特点,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煤矿应急救援多Agent自动协商调度系统模型,模型利用从物联网实时获取的事故和救援物资信息自动完成救援物资优化调度方案设计,并可以根据事故和资源调度情况动态完善调度方案。最后利用Jade技术对系统模型进行了实现,并通过模拟仿真,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本文来源于《管理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自动协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面对日益复杂和多变的市场环境,很多企业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和提升自身的物流服务水平与市场竞争力,纷纷选择与3PL(third party logistics)进行联盟化运营,而当市场机遇出现时,如何构建动态物流联盟却成为困扰企业和3PL提供商的难题.在考虑联盟运营中的环境影响因素和各方的风险偏好与决策活动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物流联盟组建的自动协商模型,并以联盟盟员的视角设计了自动协商的流程与让步策略,最后以煤炭动态物流联盟的组建为例进行了仿真实验,充分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动协商论文参考文献

[1].何雨青,朱俊武,李开荣.分布式语义自动协商与博弈机制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9

[2].高太光,黄敏,王庆,王兴伟,陈培友.面向3PL动态物流联盟组建自动协商模型[J].信息与控制.2018

[3].夏薇.基于自动协商的多对多供应链中相互依赖订单分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

[4].贾世伟.基于UVM的以太网PHY自动协商电路验证方法学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

[5].王刚.自动协商引发故障[J].网络安全和信息化.2017

[6].缪慧敏.基于自动协商的供应链相互依赖订单分配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

[7].黄敏镁,袁际军,曹亮.基于NSGAII的协同产品开发项目自动协商决策[J].运筹与管理.2017

[8].张辉.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建模与自动协商议价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9].孟伟,李少波,璩晶磊.双边多议题自动协商研究[J].计算机应用.2016

[10].高太光,黄敏,陈培友.物联网环境下煤矿救援资源调度多Agent自动协商模型[J].管理工程学报.2016

标签:;  ;  ;  ;  ;  ;  ;  

自动协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