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创新要素集聚环境变化与东部产业转型发展

新时代我国创新要素集聚环境变化与东部产业转型发展

论文摘要

要素集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我国东部发达地区过去因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集聚要素能力强,发展速度快,但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国家战略的推进,区域要素集聚环境条件正发生新的变化。在新时代背景下,中西部地区要素集聚呈现积极变化,东部地区吸引要素集聚的某些优势在削弱,但也有一些新的平台和条件为其转型展现了良好前景。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发展必须创新思路,把握好当前要素集聚变化的态势和自身发展的目标,多措并举,吸引创新要素集聚,重构区域产业体系。

论文目录

  • 一、要素集聚的相关研究与背景简要回顾
  • 二、创新要素聚集对当前区域发展的意义
  •   (一)推进新一轮发展必须依赖创新型生产要素
  •   (二)区域供给侧结构改革必须要有创新要素
  •   (三)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以创新要素为支撑
  • 三、区域创新要素集聚环境的新变化
  •   (一)要素集聚的外部环境条件变化
  •     1. 国际经济危机持续与国内产业梯度转移,我国东部地区集聚要素吸引力面临下降之势。
  •     2. 国家区域新战略的深入推进,内地发展条件都有了新的变化。
  •     3. 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战略,改变了单一以东部沿海为主体的对外开放格局。
  •     4. 国家发展战略创新,激发了广大地区发展热情。
  •   (二)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问题开始显现
  •     1. 战略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目标促推进展力度有所减弱。
  •     2. 东部各地之间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力度与效率也发生着新的变动。
  •     3. 现有的吸引要素集聚的政策手段的效果区域之间差别显现。
  • 四、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
  •   (一)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
  •   (二)搞好区域产业发展规划,提高集聚创新要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三)创新科技管理体制与产业成长机制,以政策、制度创新为集聚创新要素构筑绿色通道
  •   (四)整合创新资源,搭建针对性的高端创新创业平台
  •   (五)以吸引现代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为重点,突破性吸引创新要素集聚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刘国炳,周桂凤,甘荣俊

    关键词: 新时代,要素集聚,环境变化,东部产业,转型发展

    来源: 经济论坛 2019年07期

    年度: 2019

    分类: 经济与管理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经济体制改革

    单位: 广州工商学院,广州工商学院经贸系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计划项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研究——以广东省为例”(GD17XYJ33),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2019GZGJ201)

    分类号: X321;F127

    页码: 81-87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1197K

    下载量: 117

    相关论文文献

    • [1].长江中游城市群要素集聚能力的时空演变[J]. 地理学报 2017(10)
    • [2].要素集聚动因及其空间效应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证研究[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 [3].安徽省区域创新要素集聚对科技服务型企业绩效影响研究[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9(04)
    • [4].从分散到协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要素集聚发展路径[J]. 科技管理研究 2020(12)
    • [5].我国区域创新要素集聚水平及发展重点分析[J]. 华东经济管理 2016(09)
    • [6].副省级城市要素集聚状况探析[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0(06)
    • [7].中国区域要素集聚状况探析[J]. 改革与战略 2008(11)
    • [8].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机理:要素集聚视角的分析[J].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9(03)
    • [9].创新要素集聚对区域创新绩效的溢出效应研究——基于门槛值的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20(05)
    • [10].食品行业要素集聚与比较优势关系的实证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09(30)
    • [11].发挥要素集聚优势 释放民营经济活力[J]. 当代贵州 2020(35)
    • [12].全球价值链分工下我国生产要素集聚能力:理性评判与内涵重构[J]. 国际贸易 2016(12)
    • [13].我国区域企业创新要素集聚能力评析[J]. 东南学术 2014(04)
    • [14].创新要素集聚对区域协同创新的影响——政府控制的调节作用[J]. 技术经济 2019(12)
    • [15].广西区域创新要素集聚对科技服务型企业绩效影响研究[J]. 财会学习 2020(20)
    • [16].产业转移、要素集聚与地区经济发展[J]. 管理世界 2018(05)
    • [17].基于城镇要素集聚能力的河南省区域发展空间非均衡性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9(06)
    • [18].要素集聚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J]. 现代企业教育 2010(07)
    • [19].基于要素集聚的中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研究[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0(05)
    • [20].贵州省区域创新要素集聚水平评价研究[J]. 科学技术创新 2017(36)
    • [21].要素集聚下特色小镇建设引领乡村振兴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1)
    • [22].城镇群空间结构与要素集聚[J]. 经济问题 2015(01)
    • [23].“中三角”区域省份创新要素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23)
    • [24].环境约束下要素集聚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机制及协调路径[J]. 商业经济研究 2016(02)
    • [25].产城融合视角下产业园区要素集聚的规划与重构[J]. 财经界(学术版) 2018(21)
    • [26].农民创业要素集聚机制及区位路径选择[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27].农业产业园创新网络的要素集聚机制探析——基于青岛ZH鸡蛋产业园的实践[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28].品牌建设: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紧迫课题[J]. 中国经贸导刊 2019(04)
    • [29].要素集聚、产业时空变动与城市层级体系[J]. 城市与环境研究 2014(02)
    • [30].珠三角九市创新要素集聚能力评价研究[J]. 科技与经济 2019(04)

    标签:;  ;  ;  ;  ;  

    新时代我国创新要素集聚环境变化与东部产业转型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