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洪水流量论文_胡龙颂

导读:本文包含了设计洪水流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洪水,流量,秦巴山区,大洼,灵敏度,水文,水文学。

设计洪水流量论文文献综述

胡龙颂[1](2019)在《研究型教学在《工程水文学》中的应用——以“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文章以"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为例,在《工程水文学》中开展了研究型教学的探讨,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结论"的思路进行教学方案的实施。课前"提出问题"有助于学生进行充分的准备,课堂"分析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梳理,课后"总结结论"对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37期)

杨兴,赵玲玲,陈子燊[2](2019)在《中小流域洪峰流量与水位联合分布的设计洪水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库岸堤坝防洪设计中洪峰流量与相应洪峰水位的联合分布研究的不足,采用Archimedean Gumbel-Hougaard Copula函数和Kendall分布函数分析洪峰流量和洪峰水位联合分布的重现期水平。以罗坝水流域结龙湾水文站1958~2013年的洪峰流量和相应洪峰水位为例,计算了二者联合分布下的"或"重现期、"且"重现期和Kendall重现期及其最可能的设计值。结果表明,洪峰流量和洪峰水位的遭遇条件概率显示存在多种防洪设计标准;对比"或"联合重现期和"且"重现期,Kendall重现期更准确地反映了洪峰流量和洪峰水位组合的风险率;以出现最大概率原理推算的不同洪峰流量和水位遭遇概率组合的Kendall重现期设计值为多种防洪标准选择与风险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赵柳[3](2018)在《无资料地区设计洪水及排涝流量设计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大洼区为例,因其境内无实测水文资料,无法直接推求设计洪水,本次设计采用《辽宁省中小流域(无资料地区)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方法》中的经验公式对该区进行设计暴雨及洪水进行了推求,同时对该区的排涝流量进行了计算,对该区今后防汛抗旱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地下水》期刊2018年06期)

张颖[4](2018)在《基于无资料地区设计洪水及排涝流量计算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大洼区为例,因其境内无实测水文资料,无法直接推求设计洪水,本次设计采用《辽宁省中小流域(无资料地区)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方法》中的经验公式对该区进行设计暴雨及洪水进行了推求,同时对该区的排涝流量进行了计算,对该区今后防汛抗旱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水利科技》期刊2018年08期)

王毅,文海,苏慧敏[5](2018)在《秦巴山区桥梁设计洪水流量计算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秦巴山区地形复杂,降水充沛,灾害频发,随之发生的公路桥涵水毁现象十分严重。为改善秦巴山区桥涵水毁状况,提高洪水流量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本文基于传统计算方法,采用局部灵敏度分析法对影响较大的致灾因子进行灵敏度分析,引入相关参数对传统计算公式进行修正,提出更加符合秦巴山区特点的优化算法。经推理公式法验证,优化算法相对于传统方法可分别缩小误差7.76%、3.62%和13.97%。此外,本文也可为其他地区洪水流量的计算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8年06期)

叶永东[6](2018)在《基于流量-面积比值的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对小流域洪水设计过程中常用的推理公式法、分布式模型法和地区瞬时单位线法的适用性进行探讨,本文以浙江省宁波市甬江地区水系为研究对象,利用洪峰流量-流域面积比值参数,对设计洪水分别采用3种方法进行计算,然后将各计算结果分别与宁波市洪峰流量100年一遇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推理公式法适用于面积小于10km2的流域,其假定条件均与流域的产、汇流条件相符,计算结果更加真实可靠;对于面积大于100km~2的流域,采用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偏差,而分布式模型法的计算准确性相对较高;对于面积为10~100km~2的流域,其坡度较为平缓、河道较长,水动力在空间上可视为均匀分布态,采用地区瞬时单位线法和分布式模型法进行洪水设计较为合理,而后者的计算精确性更好。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利于提高洪水设计计算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并可为洪水设计方法的选择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能及电气化》期刊2018年05期)

苏慧敏[7](2018)在《秦巴山区桥涵设计洪水流量计算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秦巴山区地形地貌较为复杂,降水充沛,灾害频发,随之发生的公路桥涵水毁现象十分严重。为改善秦巴山区高速公路桥涵的水毁状况,探索出适合于该地区桥涵水毁特点的洪水流量计算方法,本文以秦巴山区为研究背景,通过现场调研和理论分析,基于传统洪水流量计算方法,分析主要致灾因子的灵敏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参数优化,提出更具秦巴山区特点的优化算法。研究内容如下:(1)从地理环境、降雨影响、水毁机理等方面对秦巴山区进行介绍,选取陕西定汉线坪坎至汉中段作为重点调查区域,探讨影响秦巴山区高速公路桥涵水毁的因素。结合汉中、安康、商洛地区的实际水毁现状,分析并总结不同桥涵水毁类型的占比情况及其致灾机理。(2)引入灵敏度系数这一概念,采用灵敏度系数作为衡量参数灵敏度的标准。选用局部敏感性分析方法,对单参数进行±0.5%、±1%、±2%等不同程度的扰动,分析各参数的灵敏度,以此检验各单因子对公式影响程度的大小。(3)对计算桥梁洪水流量的传统方法:单因素法、面积比拟法、综合参数法进行介绍,选取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为:(?),即流域面积对洪水流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点暴雨量,河道比降的影响最小。修正灵敏度较大的参数,提出优化算法,运用于工程实例,以推理公式法的计算结果作为参照。与传统计算方法相比,优化算法可分别缩小误差:7.76%、3.62%、13.97%。(4)对计算涵洞洪水流量的传统方法:径流形成法、推理公式法进行介绍,选取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为:(?),即径流厚度对洪水流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地貌系数、降水影响折减系数、洪水传播折减系数等,植物截留径流厚度的影响最小。对于植物截留径流厚度z,本文结合秦巴山区自身特点和全国通用取值表格,细化取值区间,给出针对秦巴山区的植物截留径流厚度推荐取值;对ψ_0、β、δ、γ等参数进行赋值,简化计算过程。最后,提出优化算法,运用于工程实例,以推理公式法的计算结果作为参照。与传统计算方法相比,优化算法可缩小误差4.25%。(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8-04-17)

幸新涪,周火明,秦维,谭昭娣,卢宇[8](2018)在《基于流量-面积比值的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定分布式模型法、地区瞬时单位线法及推理公式法在估算山区小流域设计洪水过程中的适用性,基于洪峰流量-流域面积比值,以重庆市綦江区蒲河水系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方法分别进行设计洪水计算,并与重庆市实测100 a一遇洪峰流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当流域面积<10 km2时,采用推理公式法更合理可靠;此时河道坡度较大,流域的产、汇流条件符合推理公式法假定条件,计算结果符合实际。(2)当流域面积为10~100 km2时,分布式模型法与地区瞬时单位线法均可合理计算设计洪水,但前者计算结果比后者更接近实测值。此类流域河道长、坡度平缓,流域的水动力在空间中可视为均匀的扩散;计算格栅单元间连续性强,各栅格向流域出口演算能合理反映真实的设计洪水过程。(3)当流域面积>100 km2时,3种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偏离,但分布式模型法偏离程度最低,可作为设计洪水计算的首选方法。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合理选择设计洪水计算方法,为类似山区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院报》期刊2018年01期)

胡林凯[9](2017)在《根据集水面积~洪峰流量关系推求设计洪水——以文山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多涉河建设项目往往需要计算设计洪峰流量,根据设计洪峰流量推求设计洪水高度,据此作为确定工程项目规模的主要参数之一。对于有长系列实测径流资料的河流,根据系列资料,采用经验公式计算经验频率,以P-Ⅲ型曲线适线,便得到所需的设计洪水。对于无实测资料的地区,有多种方法推求设计洪水。本文根据文山地区12个水文站的系列水文资料,建立集水面积~洪峰流量关系,根据集水面积~洪峰流量关系,拟定出关系线公式。以拟定出的公式,用于推求无资料地区的设计洪峰流量。通过对拟定的公式进行精度评定,评定结果合格,同时通过误差分析,结果相对误差较小,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本文来源于《人民珠江》期刊2017年08期)

刘彦祖[10](2017)在《流量法计算设计洪水时的修正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州省规划新建的水利工程项目,多为流域面积小于500 km2的中小型项目,且大部分工程所在河流属于无水文资料地区。针对无资料地区,笔者利用贵州省雨洪公式及流量法计算水库坝址处设计洪水成果,当两种方法的计算成果存在较大差异时,提出考虑洪水形成因素,对流量法成果进行修正的应用方法,供设计人员参考。(本文来源于《红水河》期刊2017年03期)

设计洪水流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库岸堤坝防洪设计中洪峰流量与相应洪峰水位的联合分布研究的不足,采用Archimedean Gumbel-Hougaard Copula函数和Kendall分布函数分析洪峰流量和洪峰水位联合分布的重现期水平。以罗坝水流域结龙湾水文站1958~2013年的洪峰流量和相应洪峰水位为例,计算了二者联合分布下的"或"重现期、"且"重现期和Kendall重现期及其最可能的设计值。结果表明,洪峰流量和洪峰水位的遭遇条件概率显示存在多种防洪设计标准;对比"或"联合重现期和"且"重现期,Kendall重现期更准确地反映了洪峰流量和洪峰水位组合的风险率;以出现最大概率原理推算的不同洪峰流量和水位遭遇概率组合的Kendall重现期设计值为多种防洪标准选择与风险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设计洪水流量论文参考文献

[1].胡龙颂.研究型教学在《工程水文学》中的应用——以“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

[2].杨兴,赵玲玲,陈子燊.中小流域洪峰流量与水位联合分布的设计洪水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9

[3].赵柳.无资料地区设计洪水及排涝流量设计探析[J].地下水.2018

[4].张颖.基于无资料地区设计洪水及排涝流量计算探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

[5].王毅,文海,苏慧敏.秦巴山区桥梁设计洪水流量计算方法的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

[6].叶永东.基于流量-面积比值的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对比研究[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8

[7].苏慧敏.秦巴山区桥涵设计洪水流量计算方法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8

[8].幸新涪,周火明,秦维,谭昭娣,卢宇.基于流量-面积比值的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对比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8

[9].胡林凯.根据集水面积~洪峰流量关系推求设计洪水——以文山地区为例[J].人民珠江.2017

[10].刘彦祖.流量法计算设计洪水时的修正与应用[J].红水河.2017

论文知识图

3 导流明渠( 动床) 下游流速分布( 设设计洪水流量过程4 二期导流下游河床冲淤分布( 设计洪11998年百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项目设计洪水流量表格(作者自...一2不同频率下设计洪水流量过程

标签:;  ;  ;  ;  ;  ;  ;  

设计洪水流量论文_胡龙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