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新时代“敢于担当”好干部的五个要素论文

徐艳:新时代“敢于担当”好干部的五个要素论文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敢于担当”的好干部标准,为我们选人用人指明了新的方向。选好用好敢于担当型干部,是一个具有紧迫性的现实问题。当前阶段下,作为一个“敢于担当”的好干部,需要具备以下五个要素:具有担当的才能本领,具备成就自我的愿望,具有“为民”的目标价值,具有“求实”的工作作风,要有适宜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敢于担当;实事求是;成就自我 ;为民 ;体制机制

十九大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时提出:“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状况和风气明显好转。”这个好干部标准就是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而其中最鲜明的是“敢于担当”。据笔者统计,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公开场合多达40余次谈到“敢于担当”,可见对此的重视程度。这是因为,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压态势下,一些干部出现了“为官不为”、“庸政懒政”的消极倾向,干部不能及时、准确、有效地履行岗位职责,甚至不履行岗位职责,导致权力行使无法适应社会治理的新变化,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1]“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敢于担当”的好干部标准,为我们识别干部、培养干部、选用干部指明了新的方向,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工作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哪些才算“敢于担当”的好干部,如何才能将“敢于担当”的好干部选出来,抽象的标准能否有具体的量化,理想的价值目标是否可以通过现实的操作途径来加以实现,则是一个十分具有紧迫性和针对性的关键问题。以下将具体讨论“敢于担当”好干部的五个要素。

远洋航行的船舶只能通过卫星通信技术获得岸基支持。目前海事移动通信技术中Inmarsat系统处于优势,但是根据IMO A.1001(25) 号大会决议案及MSC.1/Circ.1414通函对未来加入GMDSS的卫星系统的一般要求,越来越多的卫星通信系统将有机会被纳入GMDSS为海上通信提供服务。目前全球卫星通信服务网络运营商中占比最大的是Inmarsat、铱星和舒拉亚等3家公司,这3大运营商通信服务的总收入占整个产业链的90%。

一、具有担当的才能本领

这是解决“能否担当”的问题。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职员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党的干部从事党务行政或其他专业工作,自然也需要具备对应岗位上所要求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否则不仅胜任不了工作而损害党的形象,还会因为自身不合格不过关而被调离或辞退,甚至还可能被淘汰出干部队伍。要成为一名好干部,对素质能力要求更高。在当前阶段下,“敢于担当”的好干部要有很强的才能本领,也就是说要具备智慧和才学,能力和技巧。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发现学术英语(EAP)教学势必将成为高等英语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某一学科领域的英语,能够掌握跨科领域的语篇话语、体裁特点和基本语言交际策略和技能,从而提升学生在跨学科知识上的学术交流和沟通能力,培养引用英文资料论述观点以及区别事实和观点的学术批判能力。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在多元信息中鉴别真伪、筛选重点、并在思考中创新,以便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生存和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正是学生应该着重培养的生活和从业技能之一。因此,学术英语教学体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需求和呼声愈发强烈。

很长一段日子里,我们没有在一起玩。转眼到了秋季,在一个秋风瑟瑟的夜晚,你打电话约我到老地方见面。当我来到时,见你靠在一棵梧桐树下,双眼垂着泪水,仿佛心里有千言万语要对我说。我走到你身边时,你抱着我亲了下我的额头,苦笑着对我说:“我要回老家了!我知道你的爱情故事很感人,可惜我不是她,无法与你共度一生!”说完转身三步一回头地离我而去。

首先,不甘愿人生的平庸。他们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和高远的人生追求,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要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其人生的要义即是成就一番事业,达到马斯洛需求层次意义上的自我价值实现。与当下许多人考公务员只为了一份稳定工作,只为得到一个“铁饭碗”的想法完全不同,敢于担当的人不会安于现状,没有“四平八稳”的观念。因此,他们总是在积极进取,乐观豁达地生活,充满激情地工作,总能给外人带来满满的正能量,无形中也就容易成为周围人的学习榜样。其次,具有卓越者的潜质。“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成为卓越者的干部不是一名好干部,至少不是一名“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人与人是不同的,有人天生就喜欢被他人管理,被他人指挥,只愿意被动接受,不想去主动安排,而有人天生就追求卓越,具有领导者风范,也有人是随着后天环境的变化,自己也发生了变化。卓越的改革者、优秀的管理者,他们有主见,有团队协作精神,具备组织才能,有使命感、责任心、忍耐力等。敢于担当的干部充满自信,在困难面前不仅不畏缩,而是更要积极作为,主动揽下重任,争取为自己为本单位赢得更多的“立功”机会,同时也敢做敢当,勇于承担起责任。再次,要有舍我其谁的气魄。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敢于担当就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豪情,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气概,必须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必须有强烈的争先意识和开拓精神。敢于担当的干部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引领前行,追求完美。在积极担当中不断挑战自己,突破自己,从而造化人民,造化社会,不达目的不罢休,勇于攻坚、化难为夷,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最后,具备战胜挑战的勇气。面对新形势下许多干部消极懈怠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干部应做到“五个敢于”,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五个敢于”,不能有迟疑,这是一种潜在的无意识,这是一种内心的“成就愿望”,这就是“敢于担当”的“勇敢”之义。

另一方面,需要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在分析问题时,能做到高屋建瓴、入木三分。干部从事的任何一项工作,无论是大任务还是小事情,都需要懂得如何去分析去判断,只有善于分析并运用正确的方法,才会找到更好的解决途径。因此,我们常说,要衡量一个人的智慧与能力,就看这个人如何去分析问题,是否做到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是否以偏概全、前后矛盾,是否不切实际、纸上谈兵,是否陈词滥调、文不对题。而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直奔主题,言简意赅,切中要害,一针见血,则是更加难能可贵的智慧与能力,也自然就具有担当的才能本领。其次,解决问题时能权衡利弊、对症下药。许多问题有多种原因,属于多因一果,要解决好则必须找到其根源。有些是现实常态问题,有些是历史遗留问题,有些是涉及多部门的问题,有些则是单方面的问题。而每个问题可能有多种解决方案,究竟使用哪一种方案更加合适,这个时候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甚至还涉及到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部门利益与全局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等多重矛盾。具有担当才能的干部就会懂得权衡利弊、对症下药,使问题能够得到比较圆满地解决。所以说,具有担当的才能本领的干部必须做到善于学习并处理问题,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3]只有这样才能具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分清是非曲直的能力,化解复杂矛盾的能力。因此,“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一定是谦虚好学、爱思考勤钻研的,而不是那种夸夸其谈、不学无术的人。

二、具备成就自我的愿望

家具是一种多边贸易互补性很强的商品,全球家具贸易活跃度一直很高。从需求来看,主要木质家具进口国住宅市场的发展是拉动木质家具国际贸易的强有力动力,因此对北美和欧洲的住宅市场最新进展分析如下:

如图3所示,对于5G前传,WDM-PON技术基于FTTX ODN的点对多点树型网络拓扑,实现了单纤10~20通道的密集波分,能大量节省光纤布线资源,且每个通道提供25~50 Gbit/s的带宽,满足5G前传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eCPRI)的带宽需求。对于采用集中化无线接入(C-RAN)架构,需要在城区实现5G基站密集连续覆盖,同时骨干光纤资源非常紧张的场景,WDM-PON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技术。

一方面,需要具备善于学习的智慧。当今时代是一个变化的时代,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一线干部经常面临着以前从未遇到过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自然也就不能依靠原来的旧知识和老经验去应对解决,这就要求干部会学习、善学习,既要从书本中学习,更要从实践中学习,要坚持不懈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学习,认为学习是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是提升能力、增强本领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他认为领导干部需要学习的知识是多方面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好本职工作的看家本领、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他认为要有问题意识、学以致用,善于发现新情况,而不能养成懒惰习惯。[2]有些干部习惯了“听指挥”,“执行领导决定”,自己却不善于开动脑筋,整天迷迷糊糊,看似紧张忙碌,实则效率低下。即使遇到新情况也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而不会冷静观察、沉着思考,只懂得请示汇报、等待任务,而许多事情则往往在一瞬之间错过了良机,本来有些工作就是分内之事,即使向上汇报还是需要自己去想办法出对策的,这类干部不仅很难赢得上级领导赏识,而且会成了一台没有思想的机器,久而久之便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更别说对问题能够明察秋毫、洞若观火。

因此,敢于担当的干部,是一群有着强大自制力和自觉心的人,他们经受考验、蓄意待发,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在他们眼中,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身处顺境时,他们会迎高潮而快上,乘顺风而勇进;身处逆境时,他们会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

三、具有“为民”的目标价值

这是解决“为谁担当”的问题。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这也是党的干部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

这是解决“谁来担当”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敢于担当的人,应该是一个有强大事业心的人,并具有极大的成就愿望。

首先,拥有一颗“为民”之初心。正所谓“夙夜在公”,凡敢于担当者,必须是出于公心为了公事,其境界是为公、为民、为群众的无私奉献。如果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或者只顾小集团的利益,就不可能勇于担当。“心底无私天地宽”,无私才能无畏,无畏才敢担当。领导干部只有无私奉献,才会对人民群众满怀真情,才会在急难险重任务前挺身而出。很难想象自私自利的“小人”会有担当的底气,也难以想象一门心思只想着政治前途的领导干部会为了群众利益而舍弃自我。其次,幸福建立在群众基础上。敢于担当的人是积极向上、乐观进取,并拥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他们一样会遇到悲欢离合,一样也有喜怒哀乐。但是,他们的生活是与群众紧密相连的,他们的幸福是建立在群众基础之上的。在进行招商引资决策时,虽然某个项目上马会很快提高当地的GDP,但敢于担当的好干部绝对还会考虑到该项目是否会有不良影响,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会否会让人民群众利益受损,为此而心生焦虑与烦恼。而当自己的工作获得了大多数人满意,并得到了上级肯定,维护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又必会心生愉悦,这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端境界,这就是“敢于担当”式好干部的精神追求。再次,为民担当成为了一种本能与需要。担当不是手段,不是途径,而是目的和价值,为民担当应该成为好干部的一种本能与需要,“我担当、我快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是说为了其他什么,才去做“为民担当”的事情,更不是说要沽名钓誉,去获得一个好名声,而是实实在在地为民做事,自觉自愿为人民、为社会贡献力量,视名利淡如水,视奉献重于山。

因此,敢于担当的好干部,应该具有明确的为人民担当的目标价值。正在全国上下开展的黄大年教授先进事迹学习活动深深地让人感动,黄大年教授就是一个敢于担当的科学家,他“什么职务也不要,就想为祖国做些事”,很多人评价他是“另类的科学家”,因为他对待科研只有一句“我没有敌人、也没有朋友,只有国家利益”。正如习近平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批示所指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

四、具有求实的工作作风

这是解决“如何担当”的问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作风建设,他提出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论断,是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作风建设直接关系到党、国家、人民、民族的命运,直接决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是克服作风建设中的各种问题的需要,是解决不良作风对党的持续侵蚀,解决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的需要。[4]好干部要做到“敢于担当”,就必须具备求实的工作作风,不是匹夫之勇,不是出风头,不是“没事找事”,更不是“吹毛求疵”,而是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就事论事,严谨认真,对工作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党的事业负责,对人民利益负责。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①领导干部要举止得体、行为端正,养成和保持“勤”“敢”“实”“善”的工作作风。[5]

其次,要有大量“伯乐式”的领导。在下属干部的提拔使用过程中,上级领导往往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一般都会认为,如果为了一己之私利,被提拔的干部可能就不是好干部,最终损害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但如果领导是出于公心,选上来的干部就一定是好干部嘛?那也未必。中国有古话,“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因此,具备求实的工作作风,才能完成好任务,才能成就大事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少先队员们在志愿活动中自主策划方案、自主践行活动、自主评价成果,不断促进自身主动地成长。自主,是少先队员当家做主的权利,是雏鹰日渐丰满羽翼的催化剂,是少先队员翱翔蓝天的力量源泉!

五、要有适宜的成长环境

这是解决“在何种条件下”担当的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敢于担当的好干部是党的优秀人才,是党的宝贵财富,是在适宜的工作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离开了必要的外部条件,也就产生不出敢于担当的好干部。

3.4 开始整体方案前检查影像学 头颅MRI平扫加增强+MRS,外周血样本作为基线。静脉输注PD-1抑制剂后第2天留取外周血样本,每3周1个循环,开始下一轮治疗前复查MRI评估肿瘤体积。若有头痛等颅压改变症状,急诊行头颅CT检查。

选人用人是一门大学问,这就要求领导有“慧眼识英才”的本领。既要运用那些群众基础好、一声不响埋头苦干的人,也要对敢抓敢管、但得票不是很高的干部,敢于果断提出使用的建议,让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首先,性格上沉稳、意志上坚定。这是保证干部能够担当实干的前提。一个不沉稳的人,给人以飘飘然的感觉,做事毛毛躁躁,不严谨不认真不实在,容易出漏子,给下一步工作带来隐患,上级领导不放心,人民群众有意见。一个意志不坚定的人,原则性不强,自信心不足,对很多事情没有主见,容易成为“墙头草”,风吹两边倒,面临纠纷需要处理、矛盾需要化解的时候常常犹豫不决、徘徊不前、难以定夺。其次,行胜于言、踏实肯干。“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一定是靠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干部,不虚华不说大话,不造作也不溜须拍马。虽要仰望天空,但更脚踏实地,信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好干部会忠于职守,任劳任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②但现实中确实有着许多不想出力、不想担责、不想干事的干部,他们往往是机会主义者,善于钻空子,浮华不实,境界肤浅。再次,心胸豁达,不计较不抱怨。世界上没有尽善尽美之事。在工作过程中,尽管好干部踏实肯干,认真负责,一步一个脚印,但也难免会有不被认可之时,总会遇到有不公平之处。比如,提拔干部时,各方面不如自己的同志被提拔了,而自己却被领导所忽视,这时就可能心生怨恨,愤愤不平,轻微的则会影响一时之心情,严重点的还可能影响对工作的态度。有些同志便因为这种事发生之后产生了消极懈怠的想法,反正都上不去了,索性“破罐子破摔”,对工作不管不顾,放之任之。好干部恰恰相反,即使遇到这种情况,也能坦然去接受现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即使人生有不如意,也能够有豁达之心,“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最后,知错改错,知不足而后进。即使是好干部,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在工作过程中就不出错误,谁也不能保证对某项工作就做到了领悟精通,这就要求我们保持求实作风,知错就改,不遮掩问题,不回避困难,不推卸责任,不拖拉不推诿不扯皮,而是要潜下心来,认真钻研,知不足才懂得要去学习,然后才能进步成长。

首先,需要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下,政府人才管理也出现了一些管理错位、越位、不到位的问题。[5]在此其中,干部管理却又是人才管理中的关键,解决干部管理问题,选出优秀领导干部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保障。为此,一方面要健全并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和晋升激励机制,既注重考核干部的显绩,也注重潜绩,对担当实干者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让埋头奉献、敢啃硬骨头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的保障机制。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保护那些作风正派、主动作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真正让想干事、真干事的干部放开手脚,大胆去干,真正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和抱负的宽广舞台。

再次,要给干部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具有特殊性,好干部也不是万能的,有些干部擅长于做宣传工作,有些干部却擅长于搞纪检监察,在这种环境下能够担当,在那种环境下却不能担当,在这种情况可以做领导,在那种情况下却不能做领导,这都是符合人的成长规律的正常现象。“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很难想象,将文学家莫言和企业家马云调换个岗位是个什么情况?将一个精于会计审计的专业干部派去谈判桌上做招商引资工作,很可能就是扼杀了干部的专业潜质,并耽误他的未来前途。因此,不提倡随意调动干部岗位,更不允许以调动工作之名义行“整人报复”之实。一定要尊重人才的自身特点和成长规律,为干部提供合适的岗位和平台。

所以说,深化改革的伟大时代需要为敢于担当的干部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只有这样,才会大量涌现出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总之,以上所讨论的五个要素是一名“敢于担当”好干部需要具备的。但并不是说缺少哪一个要素就一定不能成为一名好干部。有些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还要给他们更多的时间。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以“敢于担当”的态度,为党聚才,为国选才,为民用才。才能需要培养,愿望需要激发,价值需要引导,性格需要养成,环境需要创造。好干部也是从普通人成长起来的,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也是需要党和人民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平台去展示,需要更多的机会去发挥。一个优秀的领导必定有过艰苦的历练。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时期,需要一批又一批的好干部,也必然会造就一批又一批好干部。时代呼唤“敢于担当”的好干部。

注释:

(1)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

(2)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月12日在人民大会堂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的座谈交流。

参考文献:

[1]刘子平.干部为官不为问题的生成机理与治理机制[J].中州学刊,2017,(01):9-13.

[2]赵朝峰,刘颖.论习近平的领导干部学习观[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7,(01):14-21.

[3]陶文昭.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科学思维[J].理论探索,2015,(04):5-11.

[4]刘颖,韦磊.关于习近平“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论断的思考[J].新视野,2015,(05):51-55.

[5]孙迪亮.论习近平的领导干部修身观[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06):94-100.

[6]孙锐.“十三五”时期我国人才管理体制改革相关问题探讨[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03):30-34.

FiveElementsofGoodCadreswho"DaretoTakeResponsibility"intheNewEra

XU Yan

(School of Marxism,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13,China)

Abstract:President Xi Jin-ping has proposed "dare to take responsibility" as the standard of good cadres, which has pointed out a new direction for us to choose and employ person. Selecting and employing good cadres who dare to take responsibility is an urgent and realistic issue. Under the current stage, there should be five following elements of a good cadre who dares to take responsibility: ability to take responsibility, desire to achieve self, the goal of serving people, realistic style of work and suitable growth environment.

Keywords: dare to take responsibility; seek truth from facts; self-fulfillment; serve people; system and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38(2019)04-0005-03

收稿日期:2019-02-01

作者简介:徐艳(1994—),女,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当代中国政治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中国共产党选人用人制度改革研究(16CDJ018)

(责任编辑 马 蓉)

标签:;  ;  ;  ;  ;  ;  ;  ;  ;  ;  ;  ;  ;  

徐艳:新时代“敢于担当”好干部的五个要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