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方面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吴佩珊

建筑施工方面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吴佩珊

身份证号:44170219810718XXXX广东阳江

摘要:我国大型建筑工程发展迅速,一些建筑基础工程的承重平台混凝土浇筑体积甚至达到几万立方米。与一般的钢筋混凝土施工相比,建设工程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求更高,针对当前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从质量保证措施的角度分析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1.1干燥收缩裂缝

混凝土内部存在大量的游离水,当混凝土浇筑硬化后,游离水会从外到里逐渐蒸发,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约束条件的影响,混凝土会产生一定的收缩变形,当其变形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干燥收缩裂缝,从而降低混凝土的结构稳定性和质量,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1.2泌水情况

有时由于工程比较复杂,必须采取特殊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当混凝土采用逐段分层浇筑并且各层之间混凝土的浇筑施工间隔时间较长时,就会容易出现泌水情况,混凝土泌水会使混凝土层之间的粘接力减小,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1.3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通常是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没有采取一定的降温措施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从而由于内外温差较大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致使混凝土出现裂缝。一般在水泥水化的过程中都会释放大量的能量,以水泥含量300-600kg/m3来说,一立方米混凝土就会产生15000-30000KJ的能量,由混凝土的比热容和公式可以知道,混凝土浇筑产热会使其温度升高35摄氏度,如果不采取一定的降温措施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热量无法及时释放,造成内部温度不断升高,由于大体积混凝土表面系数较小,散热效率不高,其表面散热较快、温度较低,从而会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当温度超过一定阈值后,产生的温度应力就会超出混凝土抗拉强度,进而产生裂缝。这种裂缝会随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严重时可以贯穿整个混凝土结构,对工程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1.4混凝土冷缝

混凝土施工冷缝通常是由于一次性混凝土的浇筑量过大需要分层浇筑,当各层时间间隔过大时,就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如出现停水停电以及不利的天气条件等,这时就会导致混凝土浇筑工作无法继续进行,从而使浇筑出现裂缝,这种裂缝就是所谓的混凝土施工冷缝。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是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措施。

2.1混凝土浇筑方法

混凝土的浇筑按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斜面分层、连续逐层推移、一次到顶的方法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每层混凝土初凝前都确保被上层混凝土覆盖,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避免施工裂缝出现。依据设计图纸中的后浇带将整个大底板划分成厚薄、大小不同的区段,每个区段将独立一次浇筑完成。

2.2混凝土振捣方式

混凝土振捣时布置三道振捣,第一道设在混凝土的坡角.第二道设在混凝土的坡中间,第三道设在混凝土的坡顶。每道设2台振捣器。三道振捣相互配合,确保振捣覆盖整个坡面。使用振捣棒振捣。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的深度>50ram,振捣棒移动的间距以400mm左右为宜。振捣棒要快插慢拔,以混凝土面泛浆为宜。•

2.3泌水处理

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顺混凝土坡面下流到坑底。通过侧模底部开孔将泌水排出基坑。当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角接近顶端模板时,改变混凝土浇筑方向,形成集水坑,及时用水泵将泌水排除,以提高混凝土质量,减少表面裂缝。

2.4表面处理

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浇筑后2。8h,初步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然后用木板反复压数遍,使其表面密实,再用铁面板收面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

2.5加强施工管理

在混凝土结构中,强度不是均匀的。裂缝总是从强度最低的薄弱处开始,当混凝土质量控制不严,混凝土离差系数大时裂缝就多。为防止裂缝,必须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2.6温度控制

混凝土裂缝对于混凝土温度及其温度变化极其敏感,首先应保证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25℃,在施工过程中应积极采取综合控温措施,尽量使混凝土入模浇筑的温度达到最低限度。其次为了防止混凝土表面散热过快引起的裂缝,应采取保温、保湿的养护措施,混凝土凝固后立即搭建大棚对混凝土采取保温养护措施;在4-5天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基本相同时可撤掉大棚,进行浇水养护,注意浇水养护的时间不可以超过14天。

2.7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天气及材料供应的实际情况,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动态调整。可在混凝土中掺加0.8%的水泥,水泥尽量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山石或河砂,外加剂应采用高效复合防水剂,混凝土初凝时间控制在12-14h。同时在混凝土掺入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用量,可有效减少水泥水化热。选用级配良好的骨料,可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注意石、砂不得掺杂其他任何杂质,石子的含泥量≤1%,砂子的含沙量≤3%。

2.8浇筑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可采取全面分层、分段分层以及斜面分层的浇筑方法,注意每次叠合层面的浇注间隔应≤混凝土的初凝时间(8h)。施工现场应采用两台混凝土输送泵从两侧开始,采取后退浇筑方式,可保证浇筑的整体性。同时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浇筑情况,确保每个料口的混凝土和上层覆盖已浇筑的混凝土紧密衔接,避免形成冷缝。

3混凝土的养护技术

3.1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并应符合下列注意事项

3.11保温养护措施.应使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及降温速度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

3.1.2保温养护的持续时间,应根据温度应力(包括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应力)加以控制、确定,但不得少15天。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

3.1.3保温养护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保温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保温养护的目的主要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值以降低温混土块体的赢度应力.其次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降温速度,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提高混凝土块体承受温度应力时的抗裂能力,直到防止或控制温度裂缝的目的。同时,在养护过程中保持良好湿度和防风条件,使混凝土在良好的环境下养护.施工员应根据事先确定的温控指标的要求来确定人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措施。

3.2混凝土浇筑后1一6小时内可能在表面上出现塑性裂缝,可采取二次压光或二次浇灌层处理。

3.3塑料薄膜、草袋锯末等可作为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和模板,在寒冷季节可搭设挡风保温棚,覆盖层的厚度应根据温控指标的要求计算,具有保温性能良好的材料可以用干混凝土的保温养护中,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可因地制宜地采用保温性能好而又便宜的材料用作大体积混凝上的保温养护中。

结语: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内高层的民用建筑和大型工业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大体积混凝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大体积混凝土因其特殊性质,极易产生裂缝,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其安全性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全面了解裂缝产生的类型及成因,积极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实施正确的施工控制方案,有效的控制裂缝产生,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方仙梅.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分析及防治[J].中国西部科技,2011.

[2]张骞.某小区基础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设计[J].改革与开放,2011.7.

[3]胡章贵.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成因与控制[J].中国科技信息.2011.4.

标签:;  ;  ;  

建筑施工方面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吴佩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