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套加工成型模具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套加工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设置在上模座下方的下模座,设置在上模座与下模座之前的模架导向机构以及设置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的级进功能模,上模座的底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上垫板、固定板和卸料板,下模座的上部由下至上依次设有下垫板和下模板,卸料板与固定板之间间隔设置,级进功能模设于卸料板和下模板之间;级进功能模的两侧还设有分别多个模板导向机构,多个模板导向机构的下端与下模板连接,多个模板导向机构的上端穿过卸料板后与固定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内外导向机构,能够保证模具在运行过程中冲压以及成型的精度更高,模具的导向更加平稳、准确、可靠。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插套加工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1)、设置在所述上模座(1)下方的下模座(2)、设置在所述上模座(1)与所述下模座(2)之间的模架导向机构(3)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模座(1)和所述下模座(2)之间的级进功能模(13),所述上模座(1)的底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上垫板(10)、固定板(9)和卸料板(7),所述下模座(2)的上部由下至上依次设有下垫板(5)和下模板(6),所述卸料板(7)与所述固定板(9)和所述下模板(6)之间均间隔设置,所述级进功能模(13)设于所述卸料板(7)和所述下模板(6)之间;所述固定板(9)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上模座(1)下侧,且将所述上垫板(10)夹持于所述固定板(9)与所述上模座(1)之间;所述固定板(9)与所述卸料板(7)之间设有等高螺钉(18),所述等高螺钉(18)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板(9)后与所述卸料板(7)螺纹连接,所述等高螺钉(18)的环向外侧还设有弹簧A(19),所述弹簧A(1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9)和所述卸料板(7)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9)与所述下模板(6)之间、所述级进功能模(13)的两侧还分别设有多个模板导向机构(12),多个所述模板导向机构(12)的下端与所述下模板(6)连接,多个所述模板导向机构(12)的上端穿过所述卸料板(7)后与所述固定板(9)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插套加工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1)、设置在所述上模座(1)下方的下模座(2)、设置在所述上模座(1)与所述下模座(2)之间的模架导向机构(3)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模座(1)和所述下模座(2)之间的级进功能模(13),所述上模座(1)的底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上垫板(10)、固定板(9)和卸料板(7),所述下模座(2)的上部由下至上依次设有下垫板(5)和下模板(6),所述卸料板(7)与所述固定板(9)和所述下模板(6)之间均间隔设置,所述级进功能模(13)设于所述卸料板(7)和所述下模板(6)之间;

所述固定板(9)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上模座(1)下侧,且将所述上垫板(10)夹持于所述固定板(9)与所述上模座(1)之间;

所述固定板(9)与所述卸料板(7)之间设有等高螺钉(18),所述等高螺钉(18)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板(9)后与所述卸料板(7)螺纹连接,所述等高螺钉(18)的环向外侧还设有弹簧A(19),所述弹簧A(1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9)和所述卸料板(7)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板(9)与所述下模板(6)之间、所述级进功能模(13)的两侧还分别设有多个模板导向机构(12),多个所述模板导向机构(12)的下端与所述下模板(6)连接,多个所述模板导向机构(12)的上端穿过所述卸料板(7)后与所述固定板(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套加工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级进功能模(13)包括根据加工工序依次设置的压凸包成型模、冲导正孔模、冲孔裁边模、裁边模、倒角模、压凸包成型预弯模、折弯模A、卷弯模、卷圆调整模、废边冲切模、预弯模、折弯模B、插拔力调整模、调整模、落料模、空步模和废料冲切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插套加工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级进功能模(13)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均设置在下模板(6)和卸料板(7)之间,所述上模外周边套装有上模镶块,所述上模镶块依次穿过所述卸料板(7)、所述固定板(9)固定于所述上垫板(10)下侧,所述下模外周边套装有下模镶块,所述下模镶块穿过所述下模板(6)固定于下垫板(5)上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插套加工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的顶部设有背板(4),所述背板(4)的下侧还设有冲头压板(20),所述冲头压板(20)的上壁与所述背板(4)的下壁抵接,所述冲头压板(20)的下端依次穿过上模座(1)和所述上垫板(10)后与所述固定板(9)的上壁抵接,所述压凸包成型模、所述冲导正孔模、所述冲孔裁边模以及所述裁边模的上端均固定于所述冲头压板(20)的下侧,所述压凸包成型模、所述冲导正孔模、所述冲孔裁边模以及所述裁边模的下端均依次穿过所述固定板(9)、所述卸料板(7)以及所述下模板(6)后固定于所述下垫板(5)上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插套加工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板(8),所述限位板(8)设于所述卸料板(7)与所述固定板(9)之间,所述限位板(8)的上壁与所述固定板(9)的下壁间隔设置,所述限位板(8)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卸料板(7)上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插套加工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导向机构(12)包括模板导柱(21)和模板导套A(22),所述模板导套A(22)套设于所述模板导柱(21)的一端上,且所述模板导套A(22)的内壁与所述模板导柱(2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下模板(6)上设有贯穿所述下模板(6)上下端面的螺纹安装孔A,所述模板导套A(22)设在所述螺纹安装孔A内,所述模板导套A(22)的外壁与所述螺纹安装孔A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模板导柱(2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卸料板(7)、所述限位板(8)、所述固定板(9)后夹持固定于所述固定板(9)与所述上垫板(1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插套加工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板导套B(23),所述模板导套B(23)套设于所述模板导柱(21)的中部,且所述模板导套B(23)的内壁与所述模板导柱(21)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卸料板(7)上设有贯穿所述卸料板(7)上下端面的螺纹安装孔B,所述模板导套B(23)设于所述螺纹安装孔B内,所述模板导套B(23)的外壁与所述螺纹安装孔B的内壁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插套加工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架导向机构(3)包括模架导套(17)、模架导柱(14)和钢球衬套(16),所述模架导套(17)的上端固定于所述上模座(1)下部,所述模架导柱(14)的顶端通过设置在所述模架导套(17)的顶端内的限位装置(24)固定于所述模架导套(17)内,所述钢球衬套(16)的套设于所述模架导柱(14)的上端,所述钢球衬套(16)的外壁与所述模架导套(17)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模架导柱(14)的下端穿过所述下模座(2),且所述模架导柱(14)的下端与所述下模座(2)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插套加工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球衬套(16)的下端与所述下模座(2)之间设有弹簧B(15),所述弹簧B(15)套设于所述模架导柱(14)的中部,所述弹簧B(1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钢球衬套(16)的下端和所述下模座(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套加工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插套是日常生活中运用十分广泛的电子元器件之一,其结构复杂,需用冲裁、整形、卷圆、弯边、预弯等多道工序才能实现一个插套的加工成型。由于插套零件的材料比较薄,尺寸小,需求量大,故对模具结构设计和冲压生产提出了特殊要求,不仅要求模具生产率高,而且要求模具使用寿命长,还要求模具便于维修、调整和使用方便。若采用单工序模具来生产插套零件,模具的数量必然会多,同时会产生二次定位的问题,误差会大很多,故不仅难以保证插套的成形质量,而且增加了插套的成本。另外,产品形状不对称,卷圆或弯曲时存在侧向力,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同时,产品批量较大,单工序也满足不了生产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导向精度高、级进连续加工的插套加工成型模具,以解决上述至少一项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插套加工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设置在所述上模座下方的下模座、设置在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下模座之间的模架导向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之间的级进功能模,所述上模座的底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上垫板、固定板和卸料板,所述下模座的上部由下至上依次设有下垫板和下模板,所述卸料板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下模板之间均间隔设置,所述级进功能模设于所述卸料板和所述下模板之间;

所述固定板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上模座下侧,且将所述上垫板夹持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上模座之间;

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卸料板之间设有等高螺钉,所述等高螺钉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板后与所述卸料板螺纹连接,所述等高螺钉的环向外侧还设有弹簧A,所述弹簧A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卸料板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板与所述下模板之间、所述级进功能模的两侧还分别设有多个模板导向机构,多个所述模板导向机构的下端与所述下模板连接,多个所述模板导向机构的上端穿过所述卸料板后与所述固定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包括模架导向机构、模板导向机构以及等高螺钉三组具有导向功能的结构,能够保证模具在运行过程中冲压以及成型的精度更高,模具的导向更加平稳、准确、可靠;等高螺钉上的弹簧A能够驱动卸料板与固定板相互远离,进而促进卸料板卸料;级进的功能模能够有效的提升模具冲压以及成型的生产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级进功能模包括根据加工工序依次设置的压凸包成型模、冲导正孔模、冲孔裁边模、裁边模、倒角模、压凸包成型预弯模、折弯模A、卷弯模、卷圆调整模、废边冲切模、预弯模、折弯模B、插拔力调整模、调整模、落料模、空步模和废料冲切模。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插套的圆形弯曲先通过预弯曲然后再进行圆形弯曲,可以有效的防止弯曲件的不对称弯曲力对卷圆精度的影响;其次,在加工工序上设置的插拔力调整模可以有效的对生产的弯曲件的插拔力进行调整,可以减少前序工艺中的加工误差,这样经过级进的功能模生产出来的产品误差小,一致性更高。

进一步,所述级进功能模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均设置在下模板和卸料板之间,所述上模外周边套装有上模镶块,所述上模镶块依次穿过所述卸料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上垫板下侧,所述下模外周边套装有下模镶块,所述下模镶块穿过所述下模板固定于下垫板上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镶块可以方便的拆卸,而不用拆开整副模具,便于模具的调整与维护,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所述上模座的顶部设有背板,所述背板的下侧还设有冲头压板,所述冲头压板的上壁与所述背板的下壁抵接,所述冲头压板的下端依次穿过上模座和所述上垫板后与所述固定板的上壁抵接,所述压凸包成型模、所述冲导正孔模、所述冲孔裁边模以及所述裁边模的上端均固定于所述冲头压板的下侧,所述压凸包成型模、所述冲导正孔模、所述冲孔裁边模以及所述裁边模的下端均依次穿过所述固定板、所述卸料板以及所述下模板后固定于所述下垫板上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冲头压板上的压凸包成型模、冲导正孔模、冲孔裁边模、裁边模能够方便的进行拆除检修,只需要打开背板,就可取出冲头压板,方便快捷,同时不会影响其余的功能模的使用。

进一步,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于所述卸料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限位板的上壁与所述固定板的下壁间隔设置,所述限位板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卸料板上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限位板能够对卸料板的滑动位置进行限定,保证了生产产品的精度以及便于卸料板工作。

进一步,所述模板导向机构包括模板导柱和模板导套A,所述模板导套A套设于所述模板导柱的一端上,且所述模板导套A的内壁与所述模板导柱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下模板上设有贯穿所述下模板上下端面的螺纹安装孔A,所述模板导套A设在所述螺纹安装孔A内,所述模板导套A的外壁与所述螺纹安装孔A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模板导柱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卸料板、所述限位板、所述固定板后夹持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上垫板之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模板导向机构中的模板导柱和模板导套能够有效的对模板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其导向的精度更高。

进一步,还包括模板导套B,所述模板导套B套设于所述模板导柱的中部,且所述模板导套B的内壁与所述模板导柱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卸料板上设有贯穿所述卸料板上下端面的螺纹安装孔B,所述模板导套B设于所述螺纹安装孔B内,所述模板导套B的外壁与所述螺纹安装孔B的内壁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模板导套B固定在卸料板上,这样当卸料板运动的时候模板导柱能够对卸料板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这样卸料板的工作精度更高,运动方向准确,对弯曲件的损伤小。

进一步,所述模架导向机构包括模架导套、模架导柱和钢球衬套,所述模架导套的上端固定于所述上模座下部,所述模架导柱的顶端通过设置在所述模架导套的顶端内的限位装置固定于所述模架导套内,所述钢球衬套的套设于所述模架导柱的上端,所述钢球衬套的外壁与所述模架导套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模架导柱的下端穿过所述下模座,且所述模架导柱的下端与所述下模座滑动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模架导向机构能够较好的对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相对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钢球衬套的作用更好。

进一步,所述钢球衬套的下端与所述下模座之间设有弹簧B,所述弹簧B套设于所述模架导柱的中部,所述弹簧B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钢球衬套的下端和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弹簧能够起到复位作用,冲压结束后,弹簧B驱动模架导柱、钢球衬套回复原来的位置,便于弯曲件的料板能够向前移动,并进行后续的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套级进加工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主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侧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级进加工生产的插套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上模座,2、下模座,3、模架导向机构,4、背板,5、下垫板,6、下模板,7、卸料板,8、限位板,9、固定板,10、上垫板,11、卷圆调整装置,12、模板导向机构,13、功能模,14、模架导柱,15、弹簧B,16、钢球衬套,17、模架导套,18、等高螺钉,19、弹簧A,20、冲头压板,21、模板导柱,22、模板导套A,23、模板导套B,24、限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模座1、设置在上模座1下方的下模座2、设置在上模座1与下模座2环向四周之间的模架导向机构3以及设置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中部之间的级进功能模13,上模座1的底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上垫板10、固定板9和卸料板7,下模座2的上部由下至上依次设有下垫板5和下模板6,卸料板7与固定板9和下模板6之间均间隔设置,级进功能模13设于卸料板7和下模板6之间;模架导向机构3设有四个,四个模架导向机构3的上端均与上模座1固定连接,四个模架导向机构3的下端与下模座2固定连接,四个模架导向机构3呈正四棱柱形设置在上模座1和下模座2之间,其中两个模架导向机构3位于级进功能模13的级进方向的一侧,另外两个模架导向机构3位于级进功能模13的级进方向的另一侧。

固定板9通过螺钉固定于上模座1下侧,且将上垫板10夹持于固定板9与上模座1之间。

固定板9与卸料板7之间设有等高螺钉18,等高螺钉18的两端一大一小,等高螺钉18小的一端上设有外螺纹A,等高螺钉18小的一端穿过固定板9后与卸料板7螺纹连接,等高螺钉18的环向外侧还设有弹簧A 19,弹簧A 19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9的下壁以及卸料板7的上壁固定连接;等高螺钉18大的一端与固定板9上壁抵接;卸料板7和固定板9相对的一侧上均相对设有凹槽,弹簧A 19套设在等高螺钉18的中部,弹簧A 19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凹槽的内,且固定在两个凹槽的底壁上。

沿级进功能模13级进方向的两侧还设有分别三个模板导向机构12,三个模板导向机构12均沿加工工序的方向间隔设置,三个模板导向机构12的下端与下模板6连接,三个模板导向机构12的上端穿过卸料板7后与固定板9连接。

功能模13包括根据加工工序依次设置的压凸包成型模、冲导正孔模、冲孔裁边模、裁边模、倒角模、压凸包成型预弯模、折弯模A、卷弯模、卷圆调整模、废边冲切模、预弯模、折弯模B、插拔力调整模、调整模、落料模、空步模和废料冲切模;折弯模A和折弯模B均为90°折弯模;卷弯模为90°卷圆模;预弯模为45°预弯模;调整模为90°调整模。为保证插套制件成形精度及条料在送进时的刚度和稳定性,采用切废料工艺使制件留在载体上,最后再切断搭边得到制件。

功能模13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均设置在下模板和卸料板之间,上模外周边套装有上模镶块,上模镶块依次穿过卸料板7、固定板9固定于上垫板10下侧,下模外周边套装有下模镶块,下模镶块穿过下模板6固定于下垫板5上侧。

上模座1的上部设有背板4,背板4的下侧还设有冲头压板20,冲头压板20的上壁与背板4的下壁抵接,冲头压板20的下端依次穿过上模座1和上垫板10后与固定板9的上壁抵接,压凸包成型模、冲导正孔模、冲孔裁边模以及裁边模的上端固定于冲头压板20下侧,凸包成型模、冲导正孔模、冲孔裁边模以及裁边模的下端依次穿过固定板9、卸料板7以及下模板6后固定于下垫板5上侧;上模座1上设有十个贯穿上模座1上下两侧的通孔,上垫板10正对通孔下端处均设有固定螺钉,固定螺钉穿过上垫板10后与倒角模、压凸包成型预弯模、折弯模A、卷弯模、卷圆调整模、废边冲切模、预弯模、折弯模B、插拔力调整模和调整模的上模螺纹固定连接,设置在上模座1上侧的背板4将十个通孔的上端覆盖;固定螺钉可以方便拆卸上模,背板4将通孔覆盖可以有效的保护固定螺钉。

还包括限位板8,限位板8设于卸料板7与固定板9之间,限位板8的上壁与固定板9的下壁间隔设置,限位板8通过螺钉固定于卸料板7上侧。

模板导向机构12包括模板导柱21和模板导套A 22,模板导套A 22套设于模板导柱21的一端上,且模板导套A 22的内壁与模板导柱21的内壁滑动连接,下模板6上设有贯穿下模板6上下端面的螺纹安装孔A,模板导套A 22设在螺纹安装孔A内,模板导套A 22的外壁与螺纹安装孔A的内壁螺纹连接,模板导柱21的另一端穿过卸料板7、限位板8、固定板9后夹持固定于固定板9与上垫板10之间;模板导套A 22的环向外侧设有外螺纹B,模板导套A 22螺纹固定在下模板6上,模板导套A 22的两端分别贯穿下模板6的上下两个侧壁。

还包括模板导套B 23,模板导套B 23套设于模板导柱21的中部,且模板导套B 23的内壁与模板导柱21的外壁滑动连接,卸料板7上设有贯穿卸料板7上下端面的螺纹安装孔B,模板导套B 23设于螺纹安装孔B内,模板导套B 23的外壁与螺纹安装孔B的内壁螺纹连接;模板导套B 23的环向外侧设有外螺纹C,模板导套B 23螺纹固定在卸料板7上,模板导套B 23的两端分别贯穿卸料板7的上下两个侧壁。

模架导向机构3包括模架导套17、模架导柱14和钢球衬套16,模架导柱14的顶端模架导套17的下端伸入模架导套17内,模架导套17的上端固定于上模座1下侧,钢球衬套16的套设于模架导柱14的顶端,且通过限位装置24固定于模架导套17的顶端,钢球衬套16的外壁与模架导套17的内壁滑动连接,模架导柱14的下端穿过下模座2,且模架导柱14的下端与下模座2滑动连接。

模板导柱21、等高螺钉18和模架导柱14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设置。

钢球衬套16的下端与下模座2之间设有弹簧B 15,弹簧B 15套设于模架导柱14的中部,弹簧B 15的两端分别与钢球衬套16的下端和下模座2的上壁固定连接,

还包括卷圆调整装置11,卷圆调整装置11固定于下垫板5侧,卷圆调整装置11的输出端伸入下模板6内与卷圆调整模的下模传动连接;卷圆调整装置11包括连接件、两个调整杆和两个定位杆,两个定位杆穿过连接件下侧螺纹固定在下垫板5一侧,两个调整杆平行设置,且两个调整杆穿过连接件的上部,再穿过下模板6与卷圆调整模螺纹传动连接;通过两个定位杆的螺纹固定可以对连接件以及两个调整杆进行固定,同时调整杆可以传动卷圆调整模的下模进行调整,方便简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插套加工成型模具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89240.6

申请日:2019-03-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6(杭州)

授权编号:CN209680910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B21D37/08

专利分类号:B21D37/08;B21D37/12;B21D45/04

范畴分类:26J;

申请人: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申请人: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人地址:311402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高科路198号

发明人:罗颖渊;张学良;谢茂青;李雅娴

第一发明人:罗颖渊

当前权利人: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代理人:吴东勤

代理机构:11212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插套加工成型模具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