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例重症多发伤患者急诊处置流程的比较

145例重症多发伤患者急诊处置流程的比较

潘小兰(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四川内江641000)

【摘要】目的:探讨抢救重症多发伤患者最佳急诊处置流程方法:将院前急救重症多发伤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采用的急诊处置流程为:出诊院前急救—急诊科交接—院内急诊医护接诊——检查明确诊断——根据病情分流到相应科室为A流程;乙组采用的急救流程为:出诊院前急救—院前急救医生决定到相应检查室检查明确诊断——根据病情分流到相应科室为B流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流程重症多发伤患者急诊诊断时间,死亡率、术前死亡率、漏诊率均低于组A流程。(P<0.05)结论:重症多发伤患者急诊处置流程采用院前急救医护负责到底的模式能缩短重症多发伤的急诊诊断时间,降低总死亡率、术前死亡率和漏诊率。

【关键词】重症多发伤急诊处置流程比较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0-0395-02

【Abstract】Purpose:toexploretheoptimalfirst-aiddispositionprocedureforsavingpatientswithsevereandmultipleinjuriesMethods:patientswithsevereandmultipleinjuriesreceivingoutpatientfirst-aidwereclassifiedintogroupAandGroupB.Thefirst-aiddispositionproceduresforthepatientsingroupAwere:outpatientfirst-aid,patienttransitionintheemergencydepartment,emergentinpatientadmissionarrangedbythemedicalprofessionals,identificationofthediagnoses,andtransferringpatientstocorrespondinghospitalsectorsaccordingtotheirconditions.TheproceduresforthepatientsingroupBwere:outpatientfirst-aid,first-aidmedicalstaffdeterminingtheplacetocheckanddiagnosepatients’conditions,andtransferringpatientstothehospitalsectorsaccordingly.Medicalrecordsofthetwogroupswerecomparativelyanalyzed.Results:timespentindiagnosingtheconditions,mortality,pre-surgerymortalityanddiagnosticomissionsforpatientsinGroupBwerelowerthanthoseoftheirpeersinGroupA(P<.05).Conclusions:Outpatientfirst-aidmedicalprofessionalsbeingresponsibleforthewholefirst-aiddispositionproceduresforpatientswithsevereandmultipleinjurieswillreducethetimeforidentifyingthediagnoses,anddecreasethetotalmortality,pre-surgerymortalityandtherateofdiagnosticomissions.

【Keywords】severeandmultipleinjuriesfirst-aiddispositioncomparisonoftheprocedures

我院是市级综合性三甲医院,“120”急救模式是“依托型”院前急救,由医院急诊科承担院前急救工作,急救医生、护士归急诊科管理,急救流程为院前急救——院前院内医护急诊科内交接——检查明确诊断——急诊分流模式,我院救护车六辆,每个车配备呼吸机、除颤监护仪、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12导心电图机、氧气装备、交直流电动吸引器及各种药品、材料,能满足危重病人的抢救。院前急救医护根据病情能在现场、救护车上进行规范处置及在救护车上决策病人分流到相应专科处置。

重症多发伤患者病情危重、复杂,死亡率极高,后续抢救治疗涉及多个科室。因此,急诊早期快速高效处置、明确诊断、畅通绿色通道极为重要。笔者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院前急救回科的重症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重症多发伤患者急诊处置流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45例患者中,男100例,女45例,其中中度以上颅脑损伤90例,血气胸40例,心包积液2例,腹腔积液60(含脾损伤28、肝损伤18、肾损伤6例、胰腺损伤5例、胃肠破裂1例、膀胱损伤1例、具体损伤不明者1例,脊柱损伤32例,骨盆骨折10例,四肢开放骨折40例;头部、脊柱、胸部、腹部、骨盆以上5处同时有2处损伤者82例,3处损伤者40例,4处损伤者19例,5处损伤者2例。根据院前急救接回来院后是否由急救医护负责到底的急诊处置流程分为甲乙两组,采用A流程为甲组,采用B流程为乙组,两组在年龄、性别、院前急救处理方式、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及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相应的在院前给予常规止血、包扎、补液、骨折固定、吸痰、脱水降颅压,转运途中生命体征连续监测回院,甲组采用A流程:由院前急救医护接回急诊科交给急诊科内医护处理,搬运患者入抢救室,双方签定病情交接手续,接诊医生护士重新询问病情了解病史,体格检查,推送到辅助科室快速的做相应的CT、X光、急诊腹部B超检查等,急诊医护根据检查结果再次分流到相应专科或者手术室,再次与相应科室医生交接病情及处置检查情况。乙组采用B流程:危重多发伤患者患者由院前急救医护接回,在救护车上根据病史、体格检查监护结果做决策,在急救医护的监护下直接将患者送到CT、X光、急诊腹部B超室检查等,紧急时在检查时可与相应的专科医生取得联系,让专科医生在检查室会诊,并与相应科室医生交接病情及处置检查情况,相应科室医生决定是直接如手术室还是送专科住院病房处理,不紧急时由急救医生决定送手术室还是住院病房,两组病人均由专科对症处理或手术治疗,术后常规送入监护病房。对两组患者的急诊诊断时间、总死亡率、术前死亡率、漏诊率(指有生命危险或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损伤漏诊率)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急诊诊断时间、总死亡率、术前死亡率、漏诊率见表1

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注:括号内为百分率

由表1可见乙组急诊诊断时间、总死亡、术前死亡均比甲组少,漏诊率低。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重症多发伤患者急诊处置流程采用院前急救医护负责到底的模式能缩短重症多发伤的急诊诊断时间,降低总死亡率、术前死亡率和漏诊率。提高重症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

3.1急诊对重症多发伤来说,在稳定生命体征的同时应及早的明确诊断,赢得救治时间,尤其在黄金一小时内快速有效的处置,从而减少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甲组A流程由院前急救医护接回急诊科,搬抬患者下救护车、与急诊科医护之间要进行病情交接、医护交接时急诊医护要再次询问病史、再次体格检查,护士要再次测量生命体征,患者下救护车、上检查台与专科住院之间要搬动患者多次等,造成医护交接环节次数多,搬动患者次数多,造成该流程交接环节增加,增加耗时环节,造成诊断时间长,而且重新更换医护容易造成漏检等,从而延误手术处置时间。

3.2乙组B流程是由一个医疗救护小组从院前急救开始,带着院前急救连接好仪器设备、抢救器材、药物、出诊箱,医护一直陪同到检查室检查,根据病情尽量在螺旋CT室将所有的检查快速做完,可显著减低漏诊率,还解决了病人反复变换体位检查费时,[2]以及决定去向分流都由院前急救医护自始至终地主持,减少院前院内医护交接环节;减少再次询问病史再次查体环节;减少了患者搬抬下救护车上急诊担架的搬运;减少了护士再次评估、上监护仪检测生命体征的环节;大大减少了耗时环节,减少了搬动患者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及二次损伤的机会,有利于院前急救医护快速诊断、根据病情决定去向、及时专科损伤控制手术等处理。实现了对多发伤患者早期、快速、全面的评估,为致命损伤的确定性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急诊诊断时间延长几分钟均可能错过手术时机,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在生命攸关面前高效的急救流程能起到决定的作用。

3.3急救一体化体系建立后,使危重病人的救治变得更顺畅更快捷,减少了院前、急诊室、ECU等各部门医师反复多次重新熟悉病情、讨论急救方案等等国内常见的繁杂环节,[1]对于危重多发伤这样一些分秒必争的危重病抢救,有时一个医师或一个救护小组从院前急救开始,一直到检查室检查,决定去向分流都会自始至终地主持,减少交接次数,减少医护反复询问病史检查浪费时间,决策时间也缩短。缩短急、危、重病人的无治疗期,使整个流程更通畅。同时由于依托型院前急救、急诊室急救、实际上均属统一的一个部门,院前、院内资源整合,协作方面没有问题,避免协作环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这对于各种多发伤的尽快手术治疗均有极大的优势。我国大多数市县级的城市急救体系多属于依托型院前急救,这种“依托型”的急救模式对于优化危重症的急诊流程是很有帮助的,它的人力物力均属于一个医院的急诊科管理,这样在交接病人时可以打破“独立型”的院前急救中心所不能达到的流程效果,能减少交接环节、减少医生反复问病史、查体、反复搬抬患者等环节,能进一步优化急诊处置流程,开展绿色通道,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的时间。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率及漏诊漏检率。

参考文献

[1]吕传住、张玉霞、周才旺、刘玉仁、王美清等.院前急救——急诊室急救——中心ICU救治一体化的优势[J].《〈。中国急救杂志200020(3):188—189

[2]孙洋、赵鸿、李涓涓、朱国新.多发伤急救体会[J].哈尔滨医药201131(6)422

标签:;  ;  ;  

145例重症多发伤患者急诊处置流程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