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颅骨测量与手工测量的比较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颅骨测量与手工测量的比较

论文摘要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颅骨测量方法具有无接触、成像快速、易便携操作等优势,近年来在体质人类学与古人类学等领域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而在该测量技术普及的同时,其可靠性以及与手工测量的一致性问题也受到关注。本研究分别以手工方法与激光扫描建立模型法对考古出土颅骨进行测量,期望以实验手段探讨两种测量结果是否一致。实验结果显示,上述两种测量方法分别标定的两套测点相互之间吻合情况较好。其中,有易识别解剖学形态特征的测点吻合程度最优。而在两种测量手段的标点操作方式有所不同时,其标点位置间距会略有放大。从最终测量结果来看,两种测量手段所获数据的绝对差值和相对差异程度均较小。个别测量项在配对样本t检验中表现出了差异显著性,这应由两种测量结果大小差异的统一偏向性所致。在实际操作中,此类差异仍在可接受范围内,适宜混合同时使用。就差异的来源而言,测量操作方式的不同以及测点间的吻合程度是导致最终测量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仪器、颅骨表面的激光反射特性、扫描所获三维画面拼合情况等主客观因素也同样不可忽视。

论文目录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3.1 测量点差异比较
  •   3.2 测量项目差异比较
  • 4 分析与讨论
  •   4.1 两种测量方法的差异程度
  •   4.2 测量差异的来源
  • 5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惠家明,贺乐天,王明辉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手工测量,颅骨测量,差异检验,兼容

    来源: 人类学学报 2019年0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26000000),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132311KYSB20160004)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30102,41672020)

    分类号: Q984

    DOI: 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09

    页码: 254-264

    总页数: 11

    文件大小: 10805K

    下载量: 128

    相关论文文献

    • [1].颅骨测量数据揭示欧亚大陆东部史前人群扩散的"二层"模式[J]. 南方文物 2020(02)
    • [2].初论古代人群间颅骨测量性状的差异度[J]. 边疆考古研究 2018(02)
    • [3].男性颅骨测量项目的相关分析[J]. 解剖学杂志 2008(05)
    • [4].新疆西南部青铜时代欧亚东西方人群混合的颅骨测量学证据[J]. 科学通报 2012(Z2)
    • [5].颅面骨测量方法[J]. 华夏医学 2012(03)
    • [6].阜新代海墓地出土颅骨测量性状研究[J]. 边疆考古研究 2013(01)
    • [7].定位X射线侧位头颅片在诊断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的价值[J].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12(02)
    • [8].颅顶骨矢状缝的形态观测[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8(03)
    • [9].颞下窝解剖学结构及毗邻关系[J].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9(05)

    标签:;  ;  ;  ;  ;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颅骨测量与手工测量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