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估价论文_莫梓芫

导读:本文包含了权益估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权益,模型,会计,商誉,新加坡,公允,劳工。

权益估价论文文献综述

莫梓芫[1](2015)在《为劳工权益“估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媒体报道了深圳36岁的IT男张斌加班过频猝死的新闻,一时间引起广泛关注,而随后南方都市报联合大粤网发起的调查,更是将上班族无奈的生存状态呈现:提及过度加班的危害早已意识到,但即便没有报酬还是需要加班,且无力改变这样的现状。   近年来,类(本文来源于《长江日报》期刊2015-04-15)

许娓娓[2](2014)在《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对权益估价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资本市场中,企业的市场价格及其价值己成为企业利益相关者们关注的核心问题。企业价值评估作为价值管理与价值投资的重要手段受到管理者及投资者的高度重视。作为会计基础原则之一,会计稳健性对会计盈余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实际上会计稳健性是有偏会计,会使得权益资产的账面价值下偏。在当前纷繁复杂的会计环境下,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程度逐步提高,尽管会计报表能够对信息进行公开,但是投资者没有能力去完全识别出由于变化的稳健性而引起价值低估的部分。所以,有必要分析会计稳健性对权益估价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从而为企业管理者进行管理与投资者进行投资指明方向。本文使用剩余收益估价模型对权益估价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有助于认识我国当前会计稳健性对权益估值的影响状况及变化趋势,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稳健性与权益估值关系方面的研究。本文基于契约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分别对会计稳健性和权益估价做了定性分析,讨论了会计稳健性对权益估价的影响,并以2003—-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使用剩余收益模型(F-O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十年中的会计稳健性变化做了分析对比,验证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与权益估价之间的关系,之后进行了分组回归分析,研究不同分组情况下会计稳健性对权益估价的影响。结果显示F-O线性动态方程和估值模型越来越适用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剩余收益估价模型对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较强。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会计稳健性使得会计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能够因为提供稳健的会计信息而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资产对公司价值的贡献并不是一直高于其账面价值,推测我国的宏观经济不稳定性造成了不同年度的稳健性溢价效应与稳健性折价效应,当宏观经济环境较乐观时,公司会表现出会计稳健性溢价,反之,公司会表现出会计稳健性折价。在考虑到不同控制权性质时,发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稳健性对权益估价之间的影响更为显着,相较于亏损的样本公司而言,盈利的样本公司财务信息的稳健性程度与权益估价之间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的区分“好消息”公司与“坏消息”公司,对“好消息”公司给予较高的权益估价。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对权益估价存在行业特征,制造业,电、汽、热的生产和供应业,综合类行业和建筑业会计稳健性对权益估价的影响显着并正相关。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从叁个层面给出了相关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田中禾,孟伶云[3](2007)在《权益估价模型在商誉减值测试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几种权益估价模型进行了比较和评价,探讨了权益估价模型在商誉减值测试中的适用性,同时指出了商誉减值测试的难点,以期为有效进行商誉减值测试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财会月刊》期刊2007年17期)

徐斌[4](2006)在《在新兴市场缅甸仰光做开发权益估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新加坡Robert Khan&Co Pte公司的一个估价小组回顾他们在缅甸仰光估价的一篇文章,文章很新,是登载在该公司2006年2月的简报上。该公司的老板简先生(即Robert Khan)和我有一面之交,经常会把他们公司的简报和一些物业拍卖的信息发给我,我看了这篇文章觉得有价值,就让我的学生徐斌估价师翻译出来和大家共享。我向本刊读者推介这篇文章,是希望我们的估价师能了解在国外存在的估价业务机会,并且能对在国外从事估价业务有一个粗略的感性认识。同时大家也可以注意到:国外的同行也在盯着中国的市场,这也是最近几年我经常提醒各位注意的事情。当然,国外同行进入中国,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有所准备、有所应对。——廖俊平(本文来源于《中国房地产估价师2006年第1期(总第56期)》期刊2006-01-15)

彭玉龙[5](2003)在《会计准则制定的机制设计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会计准则的制定,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一个技术过程,另一种认为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一种政治程序。会计准则的技术过程观因未考虑经济后果的影响而难以实施,会计准则的政治程序观因缺乏明确目标而难以指导准则制定。本文提出了会计准则制定的机制设计观,以兼顾技术过程观和政治程序观的优点,为准则制定者提供明确而可行的指导。 论文首先从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公司制)的两个基本特征出发引出并用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框架阐释了会计的基本问题:保证让投资者获得有效信息、控制逆向选择的机制不一定是激励经理人员、控制道德风险的最优机制,会计的基本问题是如何调和会计信息在控制逆向选择(决策有用)和控制道德风险(受托责任)中的不同使命。围绕会计的基本问题,文章分别从权益估价和报酬契约的角度对会计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介绍和分析利用会计信息进行权益估价的具体模型,我们得出公允价值计量是会计估价模型得以有效运用的前提;而委托-代理模型表明用于报酬契约的会计信息并不完全相同于用于权益估价的会计信息,从而进一步验证了前述会计基本问题的论断。为寻求会计基本问题的可行解,我们探讨了会计目标、信息质量特征和计量属性之间的交叉相关性以及EVA(一种业绩衡量方法)和剩余收益估价(一种权益估价方法)的内在联系,这种交叉相关性和内在联系预示了解决会计基本问题的可能性。会计准则制定是目前世界各国解决会计基本问题的一种方式。对会计准则产生过程的考察可以看出会计准则实质上是作为一种经济机制而存在的,以决策有用为机制设计目标,业绩衡量为激励相容约束的机制设计观来制定会计准则,可以求得对会计基本问题的一个可行解。 从机制设计观来看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我们认为:我国会计准则的目标宜采用决策有用的计量观,准则制定过程应当引入应循程序,公允价值计量是准则制定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我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先用后弃无助于解决我国的公允价值悖论。(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03-10-01)

谢诗芬,彭玉龙[6](2003)在《权益估价、会计信息、公允价值:模型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权益估价对价值投资的意义 ,从投资者利用估价模型进行权益估价的角度分析了决策有用性对会计信息计量和披露的要求 ,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会计模型得以有效运用的前提 ,是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必然要求(本文来源于《财经理论与实践》期刊2003年04期)

刘海虹[7](2000)在《风险投资:目标选择与权益估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风险投资也称创业投资(VenturalCapital),意为针对技术密集度高、市场发展潜力大,但在营运初期风险很大,获利又不高的高科技事业的一种投融资方式。这类新兴的高科技企业一般规模较小,难以从银行筹资。从投资机制来看,风险投资涉及到目标企业(风险企业(本文来源于《财贸经济》期刊2000年06期)

权益估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资本市场中,企业的市场价格及其价值己成为企业利益相关者们关注的核心问题。企业价值评估作为价值管理与价值投资的重要手段受到管理者及投资者的高度重视。作为会计基础原则之一,会计稳健性对会计盈余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实际上会计稳健性是有偏会计,会使得权益资产的账面价值下偏。在当前纷繁复杂的会计环境下,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程度逐步提高,尽管会计报表能够对信息进行公开,但是投资者没有能力去完全识别出由于变化的稳健性而引起价值低估的部分。所以,有必要分析会计稳健性对权益估价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从而为企业管理者进行管理与投资者进行投资指明方向。本文使用剩余收益估价模型对权益估价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有助于认识我国当前会计稳健性对权益估值的影响状况及变化趋势,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稳健性与权益估值关系方面的研究。本文基于契约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分别对会计稳健性和权益估价做了定性分析,讨论了会计稳健性对权益估价的影响,并以2003—-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使用剩余收益模型(F-O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十年中的会计稳健性变化做了分析对比,验证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与权益估价之间的关系,之后进行了分组回归分析,研究不同分组情况下会计稳健性对权益估价的影响。结果显示F-O线性动态方程和估值模型越来越适用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剩余收益估价模型对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较强。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会计稳健性使得会计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能够因为提供稳健的会计信息而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资产对公司价值的贡献并不是一直高于其账面价值,推测我国的宏观经济不稳定性造成了不同年度的稳健性溢价效应与稳健性折价效应,当宏观经济环境较乐观时,公司会表现出会计稳健性溢价,反之,公司会表现出会计稳健性折价。在考虑到不同控制权性质时,发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稳健性对权益估价之间的影响更为显着,相较于亏损的样本公司而言,盈利的样本公司财务信息的稳健性程度与权益估价之间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的区分“好消息”公司与“坏消息”公司,对“好消息”公司给予较高的权益估价。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对权益估价存在行业特征,制造业,电、汽、热的生产和供应业,综合类行业和建筑业会计稳健性对权益估价的影响显着并正相关。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从叁个层面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权益估价论文参考文献

[1].莫梓芫.为劳工权益“估价”[N].长江日报.2015

[2].许娓娓.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对权益估价的影响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

[3].田中禾,孟伶云.权益估价模型在商誉减值测试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2007

[4].徐斌.在新兴市场缅甸仰光做开发权益估价[C].中国房地产估价师2006年第1期(总第56期).2006

[5].彭玉龙.会计准则制定的机制设计观[D].湖南大学.2003

[6].谢诗芬,彭玉龙.权益估价、会计信息、公允价值:模型与启示[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

[7].刘海虹.风险投资:目标选择与权益估价[J].财贸经济.2000

论文知识图

利得和损失的会计处理房屋拆迁管理类关于印发《南京市城市房屋拆...房屋拆迁管理类关于印发《南京市城市房屋拆...决策有效性视角下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图...房屋拆迁管理类关于印发《南京市城市房屋拆...房屋拆迁管理类关于印发《南京市城市房屋拆...

标签:;  ;  ;  ;  ;  ;  ;  

权益估价论文_莫梓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